非洲察沃食人獅:進化到沒有鬃毛,專以人為食,一年吃掉135人

2021-01-20 騰訊網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人,但很少對書做出評價,不過他曾高度評價一個人還成了他的書迷,這個人就是英國中校約翰·亨利·帕特森,他最具有代表力的文學著作就是《察沃的食人魔》,這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

1898年5月,英國工程師帕特森來到英屬東非,參與東起蒙巴薩、西至基蘇木的鐵路修築工作,按照工程計劃,帕特森要跟三萬五千名工人們一共修建五百八十英裡鐵路,這條鐵軌穿過沼澤和沙漠,橫過數條寬闊的河流,在當時根本沒有大型的機械,完成靠人力。

不過這不是帕特森所擔心的,反正僱傭的都是一群身強體壯的黑人,他們可以不分日夜加急趕工,但是就在工程進行期間,出現了「食人事件」,帕特森在地形勘察時發現了一具屍體。

這具屍體殘缺不全,有啃食的痕跡,帕特森除了是一位工程師之外,還是一位探險家,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書,這些年他在野外見識過不少的野獸,但是這具屍體,不像是野獸撕咬所致。

帕特森為了不影響工程,將屍體就地掩埋了,但是第二天晚上,工人居住地又傳出一陣喧鬧,帕特森被吵醒了,趕過去一看,工人們居住的帳篷被撕碎了,有一個黑人被抓走了,根據工人的們的口述,是惡靈作祟。

還沒等這起風波平息,又傳出了工人被拖走了消息,一時間是人心惶惶,工人們都開始罷工,帕特森答應工人們會處理這起事件,讓他們繼續開工,但是成一連半月,幾乎每隔兩到三天就有食人事件發生。

帕特森也終於阻止了一支狩獵隊,去會一會這個食人魔,帕特森跟著拖行的足跡一連找好幾個月,終於發現了一隻潛伏在黑夜當中的查沃獅,這獅子身長近3米,速度矯健,而且它鬃毛,十分狡猾。

帕特森沒有抓到它,他不得不在工人營地周圍安置各種陷阱,在書中描寫:那天晚上,它如同鬼影一般竄入了營地,撕咬著一個人喉嚨。當帕特森看到它之後,就將它趕到了陷阱那邊,這才擊斃了它。

然而帕特森並不知道他們擊斃了只是其中一頭查沃獅,還有一頭查沃獅並沒有出現,而這頭查沃獅開始瘋狂報復,帕特點直到12月底才將它擊斃,據說他連開了8槍才把它殺死,而這一年,查沃獅已經吃掉了135人。

那麼查沃獅為什麼會這麼熱衷吃人呢?真的只是為了報復嗎?根據一些專家研究,這兩隻吃人的查沃獅應該屬於壯齡,但是他們的牙齒卻壞死了,捕獵不了大型動物,因而轉向了更加好捕獵的人類。

相關焦點

  • 非洲「察沃食人獅」:一年吃掉135人,擊斃後才揭開它吃人真相
    東北虎、非洲獅、美洲豹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猛獸,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沒有停止過與它們搏鬥,雖說是為了生存,爭鬥不可避免,但是到了現代,雙方都在自己的領地生存,一般來說也不會碰面。但好巧不巧的是,英國工程師帕特森在東非察沃工作時,就碰見了這麼一對食人獅,因其一年之內連續吃掉135人,所以他稱其為「察沃食人獅」。帕特森口中的食人獅,實際上是查沃獅,查沃雄獅與普通的非洲雄獅在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它們沒有鬃毛。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那些去非洲打獵的歐洲人。
  • 非洲食人獅,一年吃掉135人,太可怕了
    西伯利亞狼、非洲獅子和美洲豹是常見的野獸。自古以來,人類就沒有停止過與它們的戰鬥。雖然這是為了生存,但鬥爭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現代,雙方都生活在自己的領土上,一般來說,它們不會相遇。不幸的是,英國工程師帕特森在東非查沃工作時,遇到了一對食人獅子,在一年內連續吃掉135人,因此他稱他們為"查沃食人獅"。事實上,帕特森口中的食人獅就是查沃獅,它的外表和普通的非洲獅子非常不同。
  • 兩頭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雄獅:進化到沒鬃毛,吃到工人集體罷工
    會攻擊人類、甚至以人為食的猛獸,往往也是自然界一些實力偏弱食草動物畏懼的對象,比如陸地上有虎、豹、獅、白熊、棕熊、狼等,海洋裡有鯊魚、大王烏賊等。一般來說,這些動物將人列入食物名單,多半是偶然嘗過一次人肉後,便知道人也是合適的食物來源了。歷史上曾經有不少令人聞風喪膽的猛獸食人事件,比如發生在19世紀末的「查沃食人獅事件。」
  • 非洲食人獅:進化到無鬃毛,9個月吞掉135名印度工人,後來怎樣了
    在非洲的肯亞和坦尚尼亞等地區存在著一種沒有鬃毛的雄獅,稱「查沃獅」,而它們並不是天生就不長鬃毛,只是歐洲人進入肯亞後,覺得獅子的鬃毛漂亮,因此獵殺獅子後,將帶有鬃毛的獅頭裝飾客廳,久而久之,還活著的那些查沃獅就不再長鬃毛了。
  • 臭名昭著的兩頭食人雄獅,進化到無鬃毛,吃到鐵路工人罷工
    惡魔襲人「從恩迪出發,火車穿過一片數英裡林林木豐茂的美麗原野後,遍抵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察沃。」帕特森在書中這樣寫到。亨利·帕特森,是英軍上校,也是一名工程師,但最令他舉世聞名的是他第一次發現了東非巨羚,並將其獵獲。作為這次鐵路的工程師,他不得不親自來到察沃:因為「食人惡魔」的原因,這裡已經停工快一個月了。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對它的恐懼已刻在基因中,近百年吃掉37萬人
    因此人又被稱為萬物之靈,自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之後,南方古猿被認為是人類的先祖,在幾十萬年的進化當中,唯有古猿開始使用工具,在勞動當中,人開發了大腦,解放的雙手雙腳,但並非說人類就此無敵了,人類對於貓科類動物的恐懼早已經深深刻在了基因當中。
  • 食草動物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化出擺脫食肉動物捕殺的能力?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食草動物們確實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層,它們整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甚至有些食草動物剛生下來,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成為了食肉動物的食物。那麼,為什麼食草動物沒有進化到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程度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老虎與獅子哪個打架更厲害一些,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很多網友在這個問題上爭得面紅耳赤,有部分網友認為老虎更加厲害,也有的人認為獅子更兇猛一些。而且雙方也都列出了自己的證據,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甚至有的網友調侃道:燙頭的打不過紋身的,獅子是正義的化身,老虎是奸詐的代表等等。小編也是從小看《動物世界》長大的,尤其加上趙忠祥老師的解說,那算是一段童年時候的美好回憶了。當然對於老虎與獅子誰更厲害這個問題,本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 獅子的亞種分化:兩亞種六進化支,洞獅不是現代獅的亞種
    01研究歷程:從12分到二六分亞種的定義本就不甚明確。在科學上,亞種是同一物種內相似種群的集群,它是同一種動物生活在不同地理區域的種群,受所在環境的選擇壓力,在基因和形態上發生變化而形成的。亞種之間一定有隔離,通常是地理隔離,但又還沒有發展到產生生殖隔離的程度。
  • 鬣狗經常挑釁獅群,為何獅子只殺不食呢?
    作為「非洲二哥」的鬣狗總是挑戰「一哥」獅子的權威,獅子好不容易把鬣狗打趴下,為什麼卻殺而不食呢?從進化論的角度講:動物都不會無緣無故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獅子殺鬣狗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 比一般的野豬更加兇猛,讓人頭疼,只用了一招,數量得以控制
    非洲大草原生活著多種多樣的動物,這裡簡直是動物的天堂,有些動物非常惹人喜愛,也有些特別讓人討厭,就比如現在要講到的非洲河豬吧,非洲人就特別討厭它。說到河豬,知道的人肯定不多,非洲河豬也是屬於一種野豬,從它們的外表上看,與平常的看到的野豬相差較大,很容易就區分開來了。
  • 科學家破解獅子吃人之謎—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一直在爭論是什麼讓獅子開始吃人。如今,兩位研究人員有了一個新的答案——他們認為是齲齒讓這種大型貓科動物愛上了人肉的味道。這一發現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其他獅子有時也會變成食人動物。 獅子通常以各種各樣的動物為食,包括水牛、角馬、長頸鹿、斑馬和羚羊,而以人類為食的情況較為罕見。但是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在被射殺之前的3個月裡,察沃的吃人獅子有30%的食物來源都是人肉。
  • 為什麼成群的食草動物不一起攻擊獅子、老虎,反而逃跑?
    你和驢友二十人在森林中,突然草叢裡衝出一隻老虎,想想你第一反應是什麼?實際上,你的大腦當時是短路的,來不及思考,直接腎上腺素激增,本能促使你扭頭就跑。非洲草原上的羚羊、野牛、斑馬和你是一樣的。面對獅子老虎會逃跑,而不是攻擊,只是因為不想被吃掉。
  • 古人認為獅子能「食虎豹」,現實中獅子並不以虎豹為食
    由於當時的民間,甚至連一些貴族對獅子都不甚了解,只知道這種動物十分兇猛,實力不下於本土猛獸老虎,所以慢慢地,獅子的「威名」便傳開了,甚至不少人相信獅子「能食虎豹」,是能取代老虎獸王地位的新「百獸之王」。
  • 人類進化之謎,看看我們是怎樣進化形成現在的模樣的?
    人類的進化大家又了解了多少?在漫漫的黑暗的歷史長河裡,有著太多的謎團,似真似假,玄妙莫測,其中人類進化的奧秘一直懸而未決,令人迷惑。主要原因是考古發掘出的歷史碎片至今無法拼湊成一幅完整的人類進化圖譜,其中最缺失的是猿人到人這個最關鍵的一環,也就是在:猿——類人猿——猿人——類猿人——人的鏈條中,沒有類猿人存在的化石證據。
  • 中國家轎進化史,下一段會流行什麼?
    而家轎待之也應如是:軸距從2600mm進化到2700mm;座椅材質從織布進化到真皮,到內飾事無巨細都要有真皮包覆;娛樂從三無喇叭進化到馳名音響,再到一整套可交互的系統;還有從三點式安全帶,到越來越多科技武裝的安全感。前腳剛說完「越級」,後腳就變成標配,是國民家轎的自我修養。畢竟銷量常年第一的朗逸,都還要不斷PLUS,你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 全球最兇的非洲牛蛙,在土壤裡「隱身」,黑曼巴蛇被瞬間「爆頭」
    2020-09-13 13:16:59 來源: 月半旅行 舉報   全球最兇的非洲牛蛙
  • 僅在人為幹擾下才可能誕生的雜交珍獸——豹獅獸
    但豹獅獸的存在卻為極少數人了解。豹獅獸,僅在人為幹擾的情況下才會誕生,自然環境中幾乎不可能存在的雜交珍獸之一。這是因為在自然環境中兩種生物幾乎是處在敵對的關係,領地也都神聖不可侵犯,相遇必定會有一場廝殺發生,更別說繁衍後代。顧名思義,豹獅獸是由雄性豹子與雌性獅子結合而誕生出,其後代的相貌十分獨特,身形能長至豹子一般大小,卻還長有20釐米長的鬃毛,性情在兩者之間。
  • 為什麼能發現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卻找不到進化中的人類化石?
    相信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為何我們能夠找到幾億年前三葉蟲(生物)的化石,確實找不到進化半路中的古人類化石?這是不是說人類進化是錯誤的?其實並不是。三葉蟲在早期的海洋中繁殖的非常成功,很容易達到數十億,它們的數量如此龐大,持續了數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