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落實住房保障,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2021-01-11 瀟湘晨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收關之年。平湖市住房保障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履行服務民生、保障發展的雙重職責,完善住房保障系統建設,聚焦城鄉危舊房目標任務不放鬆,積極推進農房建設管理工作,緊盯薄弱環節補短板,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一、實施精準保障,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一是通過「主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通過建設、民政、公安、自然資源等市級部門及各鎮、街道村鎮建設部門聯動,對該市城鎮低保、低保邊緣、特困等社會救助家庭的住房情況進行全面摸排,通過建檔立卡、常態化審批等形式實施精準核查和主動救助,實現「應保盡保」;保障479戶(次)城鎮中低收入和35戶低保、低邊、特困等住房困難家庭,發放203.41萬元租賃補貼。

二是開展「擴面保障」打破「戶籍限制」。持續深化提檔擴面工作,擴大公租房保障範圍至城鎮住房困難戶,並進一步打破「戶籍限制」,將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和新就業高校畢業生納入到公租房租賃補貼保障體系,加大外來務工群體的保障力度,逐步緩解其住房困難問題,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保障475戶(次)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及75戶(次)新就業高校畢業生,發放130.72萬元租賃補貼。

三是實施「重點保障」解決「行業需求」。推進重點行業保障,以租賃補貼等形式實施專項住房保障政策,出臺相關文件,進一步降低門檻,推進公交、環衛行業一線人員公租房保障,改善特定行業人員的居住條件;保障57戶公交、環衛行業一線人員,發放9.12萬元租賃補貼。

二、加強排查,持續推進城鄉危舊房治理

一是強化房屋排查,落實住房安全。開展轄區內防疫隔離點房屋及其他公共房屋安全排查登記工作,並組織實施鑑定及應急處置工作;針對低保戶、特困戶等人員開展「兩不愁三保障」情況調查核實;建立浙江省未實質性解危的城鎮危房業主基本信息資料庫,同時審核完成「浙江安全碼」賦碼工作。

二是落實文件精神,加強常態化管理。根據文件精神,落實農村危房常態化長效治理改造工作,明確時間節點、明確責任人,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同時建立網格,加強鎮村兩級常態化管理工作,強化數據比對,確保困難家庭人員一戶不漏,並導入了省農房信息系統。

三是專項行動加速度,實現危房改造零存庫。在平湖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城鄉危舊房治理改造專項行動,通過建立責任落實機制,明確時間任務節點,進一步加強指導力度,主要通過騰空、加固、改造、產權置換等方式完成剩餘20幢城鎮危舊房的實體改造,切實消除安全隱患。落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全面部署推進常態化長效治理改造工作,65戶農村危房已全部完成治理改造。

四是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加強住房安全管理。印發《平湖市危舊住房安全防範和處置應急預案》,增強對房屋安全突發事件的綜合指揮及處置能力,提高應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強化管理,深入推進農房建設管理工作

一是積極探索農房設計落地試點推進。委託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該市保留點村落的農房風貌進行深入調研。重點從風格、體量、色彩、材質、建築細部(屋頂、簷口、門窗、陽臺、欄杆等)等方面提煉文化元素。特別是針對平湖傳統民居落戧屋、觀音兜等「金平湖江南水鄉民居」風貌特色進行挖掘,並形成《平湖市2020年農村保留點農房建設總體研究報告》。同時,組織編制《平湖市傳統自然村落保留點建房管理正負面清單》。

二是加強建房管理,規範農房施工措施。實施農房建設「掛牌施工」制度。全市在建農房統一設置「平湖市農民建房公示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格落實農房建房建築放樣到場、基槽驗線到場、施工過程到場、竣工驗收到場「四到場」制度,狠抓點外建房管控。推行「綠色圍擋」。對在建農村住房施工現場全面進行圍擋作業,提升農房施工現場的整體環境和安全水平。

三是加強農房圖集編制,提升農房風貌。為著力打造「金平湖江南水鄉民居」,提昇平湖市農房風貌,為農戶提供更多戶型選擇。組織編制了新版《平湖市農房設計通用圖集》。本版圖集共有33種戶型,分傳統中式、現代中式、新亞洲等風格。在功能上充分考慮了汽車位、老人房、書房、套房等多樣化的需求,能夠滿足新時代農民的建房需求。

【來源:平湖市建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 技術與文化賦能高品質住宅建設
    新的建築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改變著中國城市的容貌,同時,人們對美好居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但在現實生活中,因住宅設計建造不合理影響購房者幸福感的話題一再被提及、討論。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住宅設計符合現代購房者日益變化的生活習慣,成為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
  •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濟南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約36.43平方米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濟南市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在發布會上表示,濟南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
  • 看濟南住建「十三五」答卷
    第一部分:「十三五」回顧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濟南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截至目前,已籌集各類租賃住房6.7萬套,其中新建改建房源共4.3萬套,企業盤活閒置存量住房2.4萬套。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10家,為實現「住有所居」打下了堅實基礎。4.棚改工作成效明顯。2016年以來,通過健全管理體制、堅持規劃引領、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督導考核力度等舉措,累計新開工安置房約23萬套,40多萬居民喬遷新居。
  • 北京住建部門就萬科自持租賃房焦點問題談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加快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 嚴禁自持項目「以租代售」——北京住建部門就萬科自持租賃房焦點問題談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題:加快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 嚴禁自持項目「以租代售」——北京住建部門就萬科自持租賃房焦點問題談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新華社記者梁相斌、孔祥鑫、魯暢
  • 浙江省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 新一年工作計劃出爐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12日,浙江省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浙江省的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分析形勢,並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2020年,浙江省建築業總產值達到2.1萬億元,同比增長5%,建築業增加值佔全省GDP 5.7%。浙江省商品房成交10250萬平方米,增長9.3%,治理長租公寓亂象成效明顯。
  • 長沙金溪灣二期公租房交付 農曆年前363住戶可住新家
    「不用居無定所了。」楊紅笑著說,她這套公租房一年租金588元,讓其壓力少了很多,「長沙這座城市終於讓我們母女有了歸屬感。」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楊紅前往新家查看,房內鋪設了木地板,並安裝了熱水器,衛浴設施完備。「挺好的,很滿意,這個戶型不錯,打掃一下衛生,再添置一點家具,如果順利的話年前就能搬進來。」楊紅的臉上,寫滿了喜悅。為入住居民代表發放了入住資料和門禁卡。
  • 河南省住建廳:洛陽、開封等地要積極申報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
    (二)堅持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著力構建多層次住房體系。一是因城施策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監測預警,督促指導城市落實主體責任,全省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平穩。
  • 濟南首批9家民營住房租賃企業名單出爐 紅璞、寓到家、不期而遇等...
    據了解,2018年11月29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範、租賃關係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和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續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市場規則明晰、政府監管有力、權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賃法規制度體系,推動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目標。
  • 從圓住房夢到房住不炒
    對於住房,從福利分房到經濟適用房,再到商品房,直至近幾年出現的公租房、共有產權房。從對住房的不敢奢望,到現如今靈活多樣的住房模式,終讓居者有其屋。  講述人:李幛喆 身份:原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處長  福利房 第一次上樓 玻璃擦了無數遍  翠微西裡的一套兩居室內,退休後的李幛喆關注著報紙上的新聞,有時也炒炒股票。
  • 2017年以來33430戶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讓冰城...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省住建廳的指導下,2017年以來,哈爾濱市以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安全為目標,不斷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推進力度,像老崔這樣的33430戶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經過四年的推進,哈爾濱通過危房改造解決了困難群眾最大的、最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障問題。
  • 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2020樓市方向定了
    會議指出,2019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擔當作為,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一是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對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紮實做好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強城鄉建設管理等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 2016年以來,貴州192萬戶建檔立卡農戶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1月13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以來,貴州全面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農戶,緊緊圍繞「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強化頂層設計、工作部署、政策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對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深入開展「全」覆蓋評定、「全」領域提質、「全」過程控制、
  • 一個多月建好4間磚瓦房,85歲貧困村民住新居!
    一個多月建好4間磚瓦房,85歲貧困村民住新居!據當地危改專幹魯敏介紹,在仔細核查老人的實際情況之後,寧鄉市住建局劃撥危改專項資金4萬元,陳家橋村也積極籌工投勞,一個多月就建好4間磚瓦房,讓老人有了一個好歸宿。幫助貧困老人姜玉泉圓了新房夢,是寧鄉市確保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的一個縮影。
  • 貧困戶李大爺:做夢也沒想過能住進這樣的新房子
    正如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景臺鎮貧困戶李大爺內心的喜悅:「黨的政策就是好,我做夢也沒想過能住進這樣的新房子,再也不用擔心颳風下雨了。」在四平市,像李大爺家這樣通過農村危房改造政策保障住房安全的貧困戶還有很多。近年來,隨著惠民政策不斷加緊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強力推進,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高度重視、統籌謀劃,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務完成,累計改造農村危房26442戶。
  • 屬1996鼠人住幾樓最吉利 生肖鼠的人適合住幾樓
    很多朋友在買房的時候都會根據自身的生肖屬相來選擇相宜的樓層,其實這也是我們為了保證自己的風水不被破壞,從而帶來好運氣的一個手段措施,我們姑且先不去研究是不是真實有效,但是這也看出了大家對住房風水的重視。
  • 「動態」住進新房子、致富有路子、過上好日子——三臺:易地扶貧...
    近年來,三臺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舉措,按照「群眾自願、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原則,高標準編制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強力推動規劃落地落實,實現搬遷規劃與後續扶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三同步」,幫助貧困群眾住了新房、換了新業,改了舊習,特別從住房上實現了從貧困到小康的跨越。
  • 北京樓市現狀:大老闆住通州,小老闆住房山
    我愛人在302醫院上班,明年3月份讀博,未來的工作地點還不確定;我在海澱牡丹園工作,我能克服通勤,考慮買套房自住,保值增值未來置換的話好出手;孩子4歲上幼兒園,我們的條件考慮學區加自住有壓力,如果能兼顧是最好;父母跟我們一起住,最好是三居。目前手頭有350的現金,新房看過諾德春風和院、諾德逸府、臻御府、熙悅天寰、御景西園;二手房看過民嶽家園、西府景園、三環新城、中海御鑫閣、萬恆家園、第七街區。
  • 淥口區: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近年來,淥口區把扶貧安居項目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危舊房改造等工作,確保農村貧困群眾「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  300餘人「易地」安居  在搬進安置點之前,黃友勝一家住的是山裡的土坯房,中風癱瘓在床的父親,精神失常的母親,肺癌待查的妻子,加上自小患腦癱的兒子和年幼的女兒,讓患有抑鬱症的黃友勝看不到生活希望。  扶貧先扶志。幫扶幹部定期上門走訪談心,鼓勵他積極振作,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落實住房、教育、醫療等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