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收關之年。平湖市住房保障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履行服務民生、保障發展的雙重職責,完善住房保障系統建設,聚焦城鄉危舊房目標任務不放鬆,積極推進農房建設管理工作,緊盯薄弱環節補短板,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一、實施精準保障,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一是通過「主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通過建設、民政、公安、自然資源等市級部門及各鎮、街道村鎮建設部門聯動,對該市城鎮低保、低保邊緣、特困等社會救助家庭的住房情況進行全面摸排,通過建檔立卡、常態化審批等形式實施精準核查和主動救助,實現「應保盡保」;保障479戶(次)城鎮中低收入和35戶低保、低邊、特困等住房困難家庭,發放203.41萬元租賃補貼。
二是開展「擴面保障」打破「戶籍限制」。持續深化提檔擴面工作,擴大公租房保障範圍至城鎮住房困難戶,並進一步打破「戶籍限制」,將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和新就業高校畢業生納入到公租房租賃補貼保障體系,加大外來務工群體的保障力度,逐步緩解其住房困難問題,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保障475戶(次)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及75戶(次)新就業高校畢業生,發放130.72萬元租賃補貼。
三是實施「重點保障」解決「行業需求」。推進重點行業保障,以租賃補貼等形式實施專項住房保障政策,出臺相關文件,進一步降低門檻,推進公交、環衛行業一線人員公租房保障,改善特定行業人員的居住條件;保障57戶公交、環衛行業一線人員,發放9.12萬元租賃補貼。
二、加強排查,持續推進城鄉危舊房治理
一是強化房屋排查,落實住房安全。開展轄區內防疫隔離點房屋及其他公共房屋安全排查登記工作,並組織實施鑑定及應急處置工作;針對低保戶、特困戶等人員開展「兩不愁三保障」情況調查核實;建立浙江省未實質性解危的城鎮危房業主基本信息資料庫,同時審核完成「浙江安全碼」賦碼工作。
二是落實文件精神,加強常態化管理。根據文件精神,落實農村危房常態化長效治理改造工作,明確時間節點、明確責任人,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同時建立網格,加強鎮村兩級常態化管理工作,強化數據比對,確保困難家庭人員一戶不漏,並導入了省農房信息系統。
三是專項行動加速度,實現危房改造零存庫。在平湖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城鄉危舊房治理改造專項行動,通過建立責任落實機制,明確時間任務節點,進一步加強指導力度,主要通過騰空、加固、改造、產權置換等方式完成剩餘20幢城鎮危舊房的實體改造,切實消除安全隱患。落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全面部署推進常態化長效治理改造工作,65戶農村危房已全部完成治理改造。
四是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加強住房安全管理。印發《平湖市危舊住房安全防範和處置應急預案》,增強對房屋安全突發事件的綜合指揮及處置能力,提高應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強化管理,深入推進農房建設管理工作
一是積極探索農房設計落地試點推進。委託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該市保留點村落的農房風貌進行深入調研。重點從風格、體量、色彩、材質、建築細部(屋頂、簷口、門窗、陽臺、欄杆等)等方面提煉文化元素。特別是針對平湖傳統民居落戧屋、觀音兜等「金平湖江南水鄉民居」風貌特色進行挖掘,並形成《平湖市2020年農村保留點農房建設總體研究報告》。同時,組織編制《平湖市傳統自然村落保留點建房管理正負面清單》。
二是加強建房管理,規範農房施工措施。實施農房建設「掛牌施工」制度。全市在建農房統一設置「平湖市農民建房公示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格落實農房建房建築放樣到場、基槽驗線到場、施工過程到場、竣工驗收到場「四到場」制度,狠抓點外建房管控。推行「綠色圍擋」。對在建農村住房施工現場全面進行圍擋作業,提升農房施工現場的整體環境和安全水平。
三是加強農房圖集編制,提升農房風貌。為著力打造「金平湖江南水鄉民居」,提昇平湖市農房風貌,為農戶提供更多戶型選擇。組織編制了新版《平湖市農房設計通用圖集》。本版圖集共有33種戶型,分傳統中式、現代中式、新亞洲等風格。在功能上充分考慮了汽車位、老人房、書房、套房等多樣化的需求,能夠滿足新時代農民的建房需求。
【來源:平湖市建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