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與病毒共存,未來商超是什麼樣子?

2021-01-12 創業邦傳媒

編者按:

《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於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後的秘密。創業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從100多年前第一個顧客自助市場出現開始,商超的購物模式基本上一直延續到今天,一個來自上世紀的「時間旅行者」肯定會對當代超市的規模之巨感到震驚。

本期推介文章來自Fast Company《用廁紙和牛油果來解釋商超模式的未來》(How toilet paper and avocados help explain the grocery store of the future),作者John Rousseau和Rob Girling為讀者展望了超市的未來。

在中國,隨著快遞配送業務流程的完善,出現了盒馬鮮生等將在線下單、送貨上門作為主營業務的大型商超。

這是一種對生鮮零售模式的創新,但在美國,尚未出現這樣成熟且規模化的標誌性創新。

美國的新冠疫情一直沒有得到緩解,而且愈加嚴重,給長期以來從未變過的食品零售業務帶來了比任何技術破壞都巨大的壓力。

特殊時期零售商們不得不在這個利潤極其微薄的行業創造收入,還要盡最大程度保障購物者和員工的安全。

與此同時,網上購物的激增突顯了亞馬遜提供外送服務的必要性,讓亞馬遜不得不加快步伐,並暴露出零工經濟的嚴重不平等,創建可持續的系統刻不容緩。

作者表示,零售商超的未來可能就在於交易性購買和體驗性購買之間的區別。

超市最開始出現時的吸引力,就體現在它所呈現出的種類繁多的商品,人們喜歡上了這種體驗式的購買模式。

即使逛超市時不知道具體要買什麼,但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總能刺激起購買慾望。

鑑於在美國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瓦解這樣的購買模式的時機已經成熟,消費者慢慢開始規避掉一些具有潛在危險性的習慣。

以衛生紙和牛油果分別代表我們經常會在超市購買的功能性物品和體驗性物品。

功能性商品很容易通過在線訂購來購買,價格穩定,不怎麼需要挑選。

而牛油果這類的生鮮商品,不容易直接根據經驗購買,親自挑選更好。

因此,專業的零售商、小型農貿市場會融合新型服務模式出現增長。

作者還預測了美國商超零售業不同時間階段可能的發展走向。

短期 (1-5年)

新冠疫情相關的限制措施將繼續存在,以迫使現有體系適應新常態。

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會出現單向通道、物理屏障等更「安全」的商店。不過即使設計得很好,也不是一種好的體驗。

這將推動在線業務的持續創新和市場的進一步分化,特別是涉及到新鮮食品,如奶製品、麵包、肉類和農產品。亞馬遜和沃爾瑪等公司可能會佔據領先地位。

為了競爭,傳統超市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模式。陳列式櫃檯不再佔據中心位置,會讓位給打包櫃檯,從而減少整個商店的流量,並通過物理設計和技術的結合保證社交距離。

比如商店內普及實時監控流量的導航技術,用以提醒商店內的消費者。

中期(5 - 10年)

假設疫情最終得到控制,新的購物習慣也有可能持續下來。與此同時,技術進步和供應鏈創新將成為重點。

比如,當外送業務成為常態,對環境是有利還是有害?一次性包裝的問題如何解決?

另外,如果曾經的商品包裝設計主要是為了品牌展示和視覺營銷,那現在包裝只需要實用性。

例如,像洗衣液這樣的產品可以裝在通用容器中,多次補充循環利用,要知道僅在美國每年就要用掉4.2億個包裝容器。

像義大利麵或大米這樣的產品可以用極簡主義的包裝運送,由可持續材料製成,並設計得利於降解,這種改變會影響供應鏈從上到下的變化。

到2030年,25%的美國人口將在65歲及以上,許多人面臨慢性疾病的困擾。商店之前是為了展示多樣化選擇,那麼未來極有可能相反。

網上購物會通過改變貨架位置、用戶流或算法來推動購物者做出更健康的選擇。也就是說,根據消費者具體健康狀況提供高度個性化的指導。

例如,有糖尿病風險的人可以收到一份根據他們的喜好、預算和生活方式定製的處方購物清單,提醒有健康隱患的消費者不要購買太多次不健康食品,協助完善菜單所缺少的原料,甚至可能與未來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共同協作。

長期(10年以上)

2030年後,自動化、人工智慧和配送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徹底顛覆傳統購物體驗。

想像一下,成群的自動駕駛汽車出現在道路上,商店與其說是目的地,倒不如說是一種順路的服務。

隨著視聽技術和人工智慧系統的成熟,移動商店會消除距離的限制,使得幾乎任何地方都能在半小時內獲得新鮮配送的訂單。

零售業這個龐然大物,是時候該翻身了。

相關焦點

  • 簡化商品包裝,陳列貨架消失……當人類與病毒共存,未來商超是什麼...
    從100多年前第一個顧客自助市場出現開始,商超的購物模式基本上一直延續到今天,一個來自上世紀的「時間旅行者」肯定會對當代超市的規模之巨感到震驚。本期推介文章來自Fast Company《用廁紙和牛油果來解釋商超模式的未來》(How toilet paper and avocados help explain the grocery store of the future),作者John Rousseau和Rob Girling為讀者展望了超市的未來。
  • 全球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中國該怎麼辦?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有話說
    (兩會·戰疫)全球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中國該怎麼辦?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題:全球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中國該怎麼辦?作者王慶凱賀劭清新冠肺炎何時結束?儼然成為「世界之問」。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近日表示,新冠病毒或許永遠不會消失,全世界要做好與之共存的思想準備。與麥可·瑞安相似的觀點並不鮮見。
  • 和病毒共存,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很少認識到這一點
    從某種角度來說,血疫/鼠疫/新冠病毒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和病毒共存,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只是很少認識到這一點。但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它告訴我們不必過度恐慌,同時讓我們認清人類並非大自然的主宰。新冠病毒這一役,我們則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寶貴的幾堂課——放下無知、病毒不會被消滅、世上沒有感同身受、接受無常、對自然常懷敬畏。
  • 《人類簡史》作者談疫情:最大敵人不是病毒
    曾撰寫《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等著作的赫拉利表示,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以及由此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導致人類進入歷史加速發展時期,同時也進入關鍵變化時刻。他認為,各國政府最近的決策將影響人類未來。訪談摘編如下:眼下的抉擇將決定未來《先鋒報》問:新冠病毒疫情過後的世界將是什麼樣子?尤瓦爾·赫拉利答:必須由我們決定。
  • 冠狀病毒為何是人類最害怕最討厭的病毒之一,它為了生存不擇手段
    04 病毒和細菌的使命——活下去 好,那麼說到這些微生物,這些病毒、細菌,他們在世界上存在的時間有多長?這些病毒和細菌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要比我們人類的歷史要久遠得多。當地球上演化出人類這樣一種物種之後,他和這些微生物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 一億年後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你有沒有想過,一億年以後,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地球還會存在嗎,人類會滅絕嗎,要是沒有滅絕,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模樣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索一下!猜想一 人類可以在水裡呼吸隨著全球變暖的不斷進展,最終南北兩極冰川消融,北極熊和企鵝成為了只能在動物園才能看到得動物,陸地面積不斷減少,人類被迫進化出腮,以適應在水裡生存!
  • 與病毒相比,人類究竟幾斤幾兩?
    與病毒相比,人類究竟幾斤幾兩?病毒作為地球上相當古老的居民,目前被人類發現的只是病毒家族中很小的一部分,它們中有些影響了地球氣候,有些參與過人類進化,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少數人類世界中的健康殺手。病毒多到「令人髮指」,它是比人類要龐大得多的「地球居民」。
  • 與新冠病毒共存...
    未來城市應該如何應對流行病的爆發? 圖1 中國城市醫療輻射力2019 排名前30位城市 這些國家實施的抗疫政策可以認為是一種「與新冠病毒共存政策(Coexisting with COVID-19 Policy)」。本論文的後半部分將對比分析「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和「與新冠病毒共存政策」,驗證有效的抗疫政策路徑。
  • 全球「試探性解封」:一場與病毒共存的大型社會實驗
    然而在很多地方,這種「試探性」的「解封」更像是一場探索如何與病毒共存的社會實驗。有多國領導人表示:如果因民眾的輕率而令疫情故態復萌,則不排除再次實施「封城」的可能。 在多數宣布「解封」的國家,並非所有的商店和產業都被允許即刻復工。
  • 豆瓣9.6的國產電視劇是什麼樣子?總共四部,經典與新潮共存
    那麼,豆瓣評分9.6的電視劇是什麼樣子呢?總共四部,前兩部經典後兩部新潮,經典與新潮共存。豆瓣評分9.6的的國產電視劇一、《紅樓夢》87版87版的《紅樓夢》美女如雲,清純靚麗,角色不可複製,林黛玉不可複製,賈寶玉不可複製,史湘雲不可複製,晴雯也不可複製。整部劇人美景美,原汁原味。
  • 變異病毒席捲多國,英媒重提歐洲「神婆」預言:2021年或有災難發生
    預知未來?這是不是在說,肆虐了世界一整年的病毒很可能會在2021年繼續給人類帶來災難呢?2021年畢竟才剛剛開年,這還真說不好。 保加利亞「預言家」巴巴萬加生於1911年,並在1996年去世,其一直都是以會做許多預知夢而被許多追隨者認為是能夠聽到「神的指引」的「神婆」,根據許多外媒的說法,由於其成功的預言了911事件而被西方世界的許多人在其死後依舊對其深信不疑。
  • 人類能提前發現喪屍病毒嗎?
    當大腦被喪屍病毒攻擊後,就會對人類的行為產生影響,而這種病毒的最終目的理論上並不是為了讓喪屍吃飽,而是通過不斷攻擊傳染他人繁殖自己,而被感染的人就變成了專門傳播病毒的「機器人」。
  • 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人類與病毒的天然屏障
    這些病毒本來存在於自然界,與宿主野生動物長期協同演化,達成平衡,但由於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者侵蝕野生動物棲息地,使得這些病毒與人類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到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危及公共衛生安全。」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相關保護規劃和措施,並將野生動物保護經費納入預算。
  • 硬核科學紀錄片《病毒星球》詮釋人類命運...
    中國第一部從科學眼光出發,綜合病毒學、免疫學、人類學、世界史和社會學等學科視角,聚焦病毒與人類關係的科學類紀錄片《病毒星球》正式啟動拍攝。據悉,本片由優酷聯合bilibili、雲集將來、智識學研社共同出品,並將於年內登陸優酷。
  • 熱帶雨林——巨大的病毒庫
    在地球村裡,不同膚色國籍的人類的命運已經被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愛滋病、伊波拉以及相繼登場的馬爾堡出血熱、拉沙熱、登革熱、西尼羅病毒等等,均來自於熱帶溼熱地區。繁茂的熱帶雨林是病毒、病菌的巨大存儲庫,因此可以預見,新的病毒在今後將不斷被發現出來。
  • 未來人類可能進化成什麼樣?科學家:手指和腳趾變長,腦袋變小
    進化論是人們比較認同的一種人類起源說法,達爾文用了大量的證據來證明他的猜想,所以大家基本上也就都認同了。不過如果進化論是真的的話,那人類到現在應該也還是在進化的,如果人類種族能夠在地球上生活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年,人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呢?
  • 未來人類長什麼樣?科學家給出模擬圖,看起來似乎有點「醜」!
    現代科學家最愛研究未來人類,他們迫切想要得知在100萬年之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呢?100萬年以前人類還處於進化期間,從人猿慢慢到現在直立行走的人類,100萬年後的人類能不能憑藉自己的本領進化出翅膀?所有人都在猜測未來人類長什麼樣,對此科學家利用模擬圖模擬出了未來人類,看到模擬圖後很多人卻難以接受。
  • 得了尖銳溼疣是什麼樣子
    得了尖銳溼疣是什麼樣子生活中,雖然有很多人知道尖銳溼疣這種疾病,但是並不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樣子,所以就算是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之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得了這種疾病,因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要知道,女性和男性得這種病的症狀並不相同,所以不能將兩種疾病的症狀混為一談,下面我們就來分性別地介紹一下尖銳溼疣是什麼樣子。
  • 公元3000年的人類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人類以百倍速度進化
    筆者:三體-小遙人類一直在尋找生命的起源,無論是「宇宙生命論」還是「自然發生論」,都建立在達爾文進化論的基礎上。作為地球主宰者的人類,同樣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進入科技時代以來,科學家們就試圖藉助先進的科學技術了解人類的進化過程。
  • 測你未來另一半是什麼樣子的!準哭!
    測你未來另一半是什麼樣子的!準哭! 未來另一半是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