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來歷和演變史,它就是古代的春節

2021-01-09 三匠畫片

元旦這個節日,可以說是古已有之,但也可以說是近現代才有的,因為所用曆法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導致雖然是同一個詞語,表述的日期和內涵卻大有不同。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元旦的發展歷史。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看,"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是數字初始的意思,那么元旦就應該指的是一年當中的初始日期。我國最早的曆法是夏曆,同時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曆法,今天的農曆就是從夏曆演化而來的。

夏曆中雖沒有元旦的概念,但對於各個季節的初始月份已經非常明確,比如說春天來臨的第一個月是正月,冬天來臨的第一個月為冬月等等。畢竟得先有一個"元月",才能確定這個月份中的第一天是元旦,所以先秦時期的正月概念對於後來出現元旦的概念非常重要。

當然,前秦時期三大朝代也是不統一的,比如商朝就以冬天的最後一個月為正月,周朝又以冬季中間的月份為正月。這些規定對後來元旦應該放在哪個月份,都產生過深遠影響,只不過最後還是夏曆"勝出"罷了。

秦一統之後,在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基礎上,對於曆法也有明確的統一規定,秦始皇規定的是進入冬天的第一個月,也就是農曆的十月份為正月,出發點是農業社會在冬季來臨之前忙忙碌碌,進入冬季開始休息,算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直到西漢武帝時期,才又把正月恢復到夏曆中春天的第一個月,出發點是人完整的經歷了一遍春種、夏芒、秋收、冬藏的循環,從新的春天開始又進入下一個循環。

雖然從這裡開始一月的第一天成了元旦,但當時還不存在元旦這個詞,而是用一些別的詞來表述。比如東漢文學家崔瑗的《三子釵銘》中就把正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正";到了東晉又稱為"元辰";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齊將這一天叫做"元春"。你會發現,無論名稱如何演化,都帶有一個元字,只不過在這個"初始"的概念下,用哪一個字來表述日子有些變化而已。

直到《晉書》中的一句:"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才首次提出這個詞。《晉書》是誰寫的呢?是唐朝的房玄齡等人,也就是說直到唐初才開始使用元旦來表述正月一日這一天,而且使用並不廣泛。因為後來的唐德宗還用過"元朔"一詞。直到宋代,元旦的叫法才被廣泛使用,直至封建王朝的盡頭清。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儘管元旦的曾用名非常多,但這個初始日期的概念是早已有之的。與此相對應的,西方從羅馬帝國建立前夕的凱撒開始,也提出了元旦的概念,當然他們用來代指的是西方曆法中的一年中的第一天。凱撒所確定的這一曆法系統,後人用他的姓氏來命名叫做儒略曆,但儒略曆的偏差比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與大自然的循環不匹配。於是到了中世紀後半期,一位叫格裡高利的教皇將儒略曆進行了改進,被人們稱為格里高利曆,這也就是現在的西方曆法了。由於西方自大航海以後對全世界所產生的影響力,西方曆法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今天人們都叫它公曆。

民國從1912年開始正式使用西方曆法,並把傳統的農曆元旦規定到了西曆的第一天。但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都把原本的元旦,也就是農曆的第一天作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來慶祝,你把它的名稱拿走了,總得再給取個新名字。由於農曆的第一天與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挨得最近,於是就將其稱之為春節。

儘管元旦這個詞"移形換位",但對於中國人心目中最大的那個節日春節來說,也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該怎麼重視還是怎麼重視。所以直到今天,元旦的意義也大部分集中在企事業單位的年會上面,對於市井百姓來說,幾乎還沒有形成一項固定的元旦習俗。對於百姓而言,元旦到來的意義就是"離過年不遠了"。

相關焦點

  • 元旦與春節的來歷:農曆元旦被官方易名為「春節」
    元旦與春節原本「一家人」  元旦也好,春節也罷,它們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遠非熱鬧的節慶那麼簡單。尤其是梳理二者的形成,更會發現各種變化背後蘊含的除了生活生產經驗的總結,更有歷史觀文化觀的變遷  李鬱  2011年1月1日,也就是「元旦」,馬上就要到了,而再過一個月「春節」也將來臨。
  • 趣說「元旦」:春節、陽曆年傻傻分不清楚
    原標題:趣說「元旦」:春節、陽曆年傻傻分不清楚現在一說元旦,人們容易想起的就是每年公曆1月1日,利用這一天難得的假期,或是走親訪友,或是與家人團聚。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也有「元旦」。只不過時間不一致,內涵和習俗也要豐富得多。二者的區別,究竟在哪兒呢?
  •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 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
    一、元旦的由來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建議家長講給孩子聽     在中國古代,元旦指夏曆(農曆、陰曆)歲首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在西方和中國現代,元旦指公元紀年每年的歲首第一天。自公曆傳入中國,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
  • 古代有元旦嗎,古代元旦是什麼時候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時期,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可見每個朝代的元旦都是不一樣的時間,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是以每個月的第一天為元旦之日。  民國時期,孫中山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公曆的一月一日為新年,但當時還沒有元旦的叫法,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叫公曆的一月一日這一天為元旦。民國時期,當時雖然定公曆的一月一日為新年,但老百姓不怎麼在意,當時只有一些學校機關以及政府部門放假一天,老百姓依然以農曆初一為新年。可見春節這個大年深入民心之深。  元旦,顧名思義,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 元旦與春節的歷史溯源
    據說,它是由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帝提出的,規定了一年從元旦這天開始。但是,顓頊提出了元旦概念,並沒有確定「元旦」這一名詞。元旦的別稱很豐富,漢多稱為「正月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多稱「元正」「元日」「元會」「元辰」「元春」,隋唐及以後有稱「元朔」「歲日」,民間多叫「新正」「新年」,等等。由此可見,今天已十分流行的「元旦」一詞,在古代並不太受青睞。
  • 有著五萬年歷史的古老節日元旦的六個來歷:中國元旦只有72年歷史
    (公元前5萬年,古埃及的農耕文明,根據尼羅河漲水的規律,確立了新年的開始,也就是元旦的雛形)今天元旦,是2021年的第一天,也是新一年的開始,而在中國曆法中,陰曆的正月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世界公曆的新年,而春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農曆新年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那么元旦這個公曆(陽曆)新年是怎麼來的呢
  • 「元旦」來源考,今日之元旦非古代之元旦,歷經變化!
    我們現在所過的「元旦『,就是指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而」元」一般是指開始的,第一,起的意思。正宗解釋是: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 元旦才是中華民族最悠久的傳統節日,春節只有100多年歷史
    明天就是元旦了,元旦之後馬上就要過春節,在很多人的認知範圍裡,都會認為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元旦一定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其實不然,元旦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且已經超過了五千年。可以說中華民族從文明誕生開始,元旦就已經成為一個節日流傳下來了,春節雖然也是中國的節日,但是它這個時間很短,春節的名字到今天也就是106年的歷史。很多人對於元旦和春節搞不清楚,咱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元旦的來歷,以及它在5000年的歷史中有哪些變遷。元旦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晉書》裡面,《晉書》成書到現在也已經1000多年的歷史了。《晉書》裡記載了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 洋旦•春節•元旦
    •元旦田 波今天是公曆2017年12月31日,明天就是2018年的第一天。[1]「我國的年節,起源於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古代稱正月初一為元旦。相傳,四千多年前堯將天子之位傳給了德才兼備的舜。堯死後,舜非常感激堯對自己的信任及對黎民百姓的關愛,便選定一個日子,每年都帶領部下祭告天地和堯。舜在位時,也如同堯一樣親民愛民、政績卓著,備受群眾愛戴。後來,舜又把帝位傳給了德高才富、治水有功的禹。
  • 【元旦】民國前,中國沒有「春節」;當時的元旦,就是現在的「春節」
    現在,元旦被稱為「陽曆年」,春節則是「陰曆年」;在民國之前,中國人沒有春節的說法,「元旦」就是過年。究其意思:元、意思為「首」,旦、意思為「日出」,「元旦」的意思就是「首日」。過年那天,就是每年的第一天。 元旦的叫法,源於三皇五帝當中的顓頊(讀zhuān xū)。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如何確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今天是1月1日,很多國家都稱呼這一天為元旦。它代表新一年的開始,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歡快的節日。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是如何確定的?
    今天是1月1日,很多國家都稱呼這一天為元旦。它代表新一年的開始,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歡快的節日。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
  • 元旦手抄報圖片內容大全 2020元旦黑板報圖片元旦的來歷介紹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旦手抄報圖片內容大全 2020元旦黑板報圖片元旦的來歷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2020年元旦了,每年元旦老師都會布置學生們進行元旦主題的手抄報黑板報製作,那麼2020年元旦手抄報黑板報應該怎麼畫寫哪些內容呢?
  • 要過元旦了,你知道元旦的來歷嗎?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元旦?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始為農曆1月1日,並延用。中華民國始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得以明確,同時確定農曆1月1日為「春節」,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相對應地,春節稱為「舊曆年」、「陰曆年」等)。「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 已經沿用4000多年。民國時代通行兩套曆法,一套是陽曆,一套是陰曆。
  • 古代的「元旦」和如今的「元旦」,到底啥區別?
    北宋詩人王安石的這首《元日》,說的就是古代元旦的熱鬧場景。但你知道嗎?古代的「元旦」和如今的「元旦」,是有區別的。 「元旦」,就是每年陽曆的一月一日,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傳統的新年。但在中國古代,「元旦」一詞的意思,可不是指一月一日。
  • 元旦到了,有人說「新年快樂」:元旦和春節哪個才是真正的新年?
    今天是元旦,元旦到了,有人說「新年快樂」,有人說不對,今天不是「新年」,春節才是「新年」,所以不能說「新年快樂」。那麼問題來了,元旦和春節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新年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要說明「元旦和春節那一個才是真正的新年?」,那麼首先要了解「新年」的概念。新年的概念新年,新,是「重新」的意思,年,是「一個輪迴」的意思。
  • 春節古時稱「元旦」,民國才開始叫「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春節」只是上個世紀初才興起的晚近說法。在古代傳統中,這個節日被稱為「新正、新歲、元日、元旦」等,「春節」則是另有所指。不管叫什麼,民間都一直俗稱「過年」。過年其實不僅是春節,而是從臘八到元宵,甚至到二月二的一系列年慶活動。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春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而正式稱其為「春節」卻是在近代
    這個最具影響力的節日,追溯其歷史,最早可到公元前,而正式被稱為春節,卻是在近代。從古至今,元旦、年和春節是聯繫在一起的。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就是元旦了。元旦之稱在殷商時期也就是公元前16至11世紀就早已有之。現在的公曆的元旦邊來至於此。「元」意為開始,「旦」謂之早晨,元旦,即新的一年的第一個早晨之意。
  • 農曆中國|十一月十八·元旦
    所以,「元旦」二字合二為一, 就是新年的第一個早晨。 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寫到: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俗呼為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