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知多少 | 什麼是拜老爺?潮汕人為什麼執著於拜老爺?

2021-01-09 激活一二三

「拜老爺」是廣東潮汕地區一種傳統民俗和民間祭祀活動,歷史悠久。「老爺」是古時對上司或主人的尊稱,在潮汕就演變成對神明的敬稱。「老爺」涉及的神明數量龐雜,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老爺」要拜,範圍之廣超乎一般人想像。

「拜老爺」除了要燒香、燒冥紙外,也有「問杯」這種類似於求籤佔卜的活動。拿兩片由竹頭或木頭製成的杯,祈禱後摔到地上。如果兩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兩面都成正面,則是「穩杯」,為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則為「聖杯」,為吉兆,表明神靈同意你的請求,預示祈禱的內容可以實現。這種形式也用於跟神的對話。

在中國人中,拜神最多的當屬廣東人。而在廣東人之中,拜神最多的當屬潮汕人。潮汕人拜老爺的頻率比基督徒做禮拜的頻率還要高出許多。所以潮汕有很多寺廟,寺廟也修繕得很好看。為什麼潮汕人對拜老爺如此執著?

海洋活動的不穩定性

潮汕位於粵東南部,三面背山,一面臨海。特殊的地理狀況導致古時的潮汕人傾向於出海謀生,包括打漁和出海貿易等。不同於較為穩定的農耕,打漁和從商的不穩定性都很大,遇到海上的壞天氣,還可能會命喪大海。面對自身無力支配的命運,人都會尋找一種心理寄託,企望有一種「外力」來完成自己的願望。究其原因,這是種敬畏心理、保險心理、偶像崇拜等。

潮汕人的漂流史

在古代,由於北方發生的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和靖康之亂,北方人大規模南下。部分北方人從中原遷入福建,後再遷入廣東潮汕,形成了潮汕人。這是潮汕人漂流的開始。後來,由於本土資源匱乏,潮汕土地無法支撐日益增加的潮汕人口,導致潮汕人向海外移民。

除了因為戰亂而造成的移民外,歷史上有兩次大規模移民。第一次是在明清時期,由於朝廷海禁,從事海洋活動的潮汕人走投無路,為了謀生,只能遷徙到東南亞,如明朝的林道乾、清朝的鄭信。第二次是在近代,當時東南亞的殖民政府需要大量勞動力建設東南亞,他們通過優惠政策、「賣豬仔」(勞工販賣)等,將大量的華人勞工移民到東南亞。這個大規模移民潮被稱之為「下南洋」。而潮汕人佔了移民的多數。

漂流在外的潮汕人生活都是艱難的,所以他們只能通過「拜老爺」等宗教活動,尋求精神慰藉,維繫同族的感情。留在潮汕的人也只能通過「拜老爺」,祈求在外漂泊的遊子平安。

其實這也是一種信仰而已,也是思鄉情的另一種表達。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嶺海文化,

本文由嶺海文化(可關注公眾號)作者原創,可以進行相關轉載或分享

相關焦點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一句「老爺保號」將潮汕文化串聯了起來潮汕人「會行就會拜」,不無道理兒時,很多小孩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初一十五,初二十六,時年八節家裡的長輩便會牽著孩子「拜老爺」從厝主公嫲到各種老爺宮很多潮汕人拜了大半輩子
  • 潮汕式拜老爺,算下你的年終獎夠買幾種三牲五果……
    每到年尾,潮汕地區總會煙霧迷繞,炮聲連天,又到一年祭拜時...「初一十五」、「過時過節」總能看到潮汕人祭拜的身影。在潮汕地區,神明之多,氛圍之廣,超乎你的想像...拜老爺的貢品很多外人不解潮汕地區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祭祀神明?1,潮汕屬南蠻之地,閉塞的地理使文化發展較遲,易形成信神的思維概念。2,天災較多,人遇無力支配的命運時,更易萌發信神心態。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他們敢拼敢闖,就像潮汕俗語所說「三牲敢食,釘球敢絆」,只要有錢賺,什麼苦都不怕。
  • 潮汕人的年夜飯都吃啥,網友看了好羨慕:這吃哪裡是吃飯!
    新老媳婦買年貨的時候就感覺不花錢一樣,不管是超市還集市上沒有賣不掉的年貨,而且還不講價,商家就趕在春節前能夠大賺一筆,當然買什麼東西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要三生五果,三生就是雞鴨魚鵝肉蛋選三樣,五果就是五樣水果,像蘋果,橘子,橄欖等等,另外還有金錢餅,螃蟹,蝦,菸酒,糖茶,每一樣都是必須用到的祭品,並且都有自己的吉祥寓意,缺一不可。
  • 潮汕歲末忙謝神,你可知其中蘊含多少潮商的「拜神經濟學」?
    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潮汕人的「謝神」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普遍的謝神。因為一家人這一年又平安過來了,要答謝神恩,這是信仰者的感恩。 先前在神明面前許了願,許願的時候,有什麼要求,要怎樣答謝,都講清楚。年終,目的達到了,就必須還神。 學者們指出,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先要了東西,給了價,到一定時間,再按原來的許諾酬還。賒帳的辦法,可以說是在商業活動中對這種做法的模仿。在「許願還神」的過程中,人與神之間有一種口頭的契約關係。
  • 潮汕人年尾的「謝神」,有請必送,儀式感十足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崇尚禮尚往來,每到年終都會忙於向親戚朋友及幫過自己的恩人送禮,表現了中國人知恩圖報的良好美德和優良傳統,潮汕人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潮汕人還保留了一種傳統習俗,年尾到了,還要答謝神恩,感謝眾神一年來對全家大小的保佑,潮汕人稱之為「謝神」。
  • 樂哥說潮汕:潮汕逢年過節祭拜活動,「三牲」是不可缺的!
    潮汕的祭拜活動眾多廣為人知,潮汕人祭拜祖先和神明的時候,祭品中常常有「粿」,而每一次祭拜前夕家中做粿的時候,幾家人一起在做,孩子在嬉鬧,大人們邊做粿,邊閒聊,其樂融融。而在祭品中比粿品還要重要的,當屬「三牲」,在每次的祭拜活動中,「三牲」是不可缺的。
  • 今天,潮汕人要做一件大事:送神上天!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廿四,這天在潮汕有一個習俗「神上天」(也有叫「公上天」)。這是潮汕人過年前要做的一件大事,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舉行「送神上天」這個儀式。「神上天」這一日,各家各戶都會祭拜灶神。在潮汕地區,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確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簡稱司命公。傳說司命公與各家關係密切,他了解各家全年大事。到了「送神」這一天,他就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匯報,有什麼說什麼,毫不隱瞞。昔時有的人做了虧心事,生怕司命公直奏玉皇大帝,怪罪下來,擔當不起。於是,便想在司命公上天之前,先用供品祭祀一番,把司命公的嘴堵住,以免他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因而潮汕民間有「司命公直奏」的俗語。
  • 用潮汕版TED發聲:中國四五線小城市比鄉村更加失語
    大城市對TED習以為常,但從未有人在他的潮汕家鄉做過這樣的事,而潮汕和外部世界似已脫節。潮汕人的集體面貌是怎樣的?潮汕人本來是很傳統很保守的,居然成為第一個拋棄工作去浪蕩的人。很多潮汕人自己都不知道潮汕人有這樣的,他們只覺得潮汕人就是在談生意。另外有一位唱潮劇的年輕人,叫吳澤霞,她是家鄉一個小潮劇團的團長。他們和上戲有一個合作,有點像青春版牡丹亭。她人長得很漂亮,舉手投足都好,然後在上戲見過世面,我覺得他可以代表新一代的潮汕人,肩負著振興潮劇的使命。
  • 傳統藝術之潮汕篇:潮劇鐵枝木偶
    鐵枝木偶是潮劇中的一種,源於潮汕地區的潮州,在潮汕地區,也叫皮猴戲。鐵枝木偶是由皮影戲演變而來,結合潮汕當地的語言--潮汕話,便成了一支獨立的劇種,因其語言為潮汕話,鐵枝木偶的服飾等也是潮劇戲服的縮小版,因此也歸入了潮劇之中。
  • 春節來泰國拜太歲?還沒來泰國看人妖,來的實在
    小道士我一直覺得拜太歲應該是我們道教圈的事,雖然近些年,隨著拜太歲被越來越多老百姓關注,逐漸什麼佛教、基督教等等都摻和進來,都號稱自己可以拜太歲,可以祈福消災。但小道士我仍然覺得正常,畢竟在有些人眼中,信仰早就變成了生意,看道教拜太歲獲得全社會的高關注,信眾如潮,自然也想插一腳,賺幾個快錢,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兒。
  • 這裡是潮汕地區,一個最神奇最接近神的部落~
    則還包括了汕尾市(部分地區)△「狹義上的潮汕地區△「廣義的潮汕地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在廣東的朋友會覺得潮汕人特別多的原因3個甚至4個城市的人口加起來當然多啦儘管潮汕地區的面積只有10000多平方公裡約為全國面積的1/1000,廣東的1/
  • 潮汕人為什麼善於經商?有哪些成功秘訣?
    排行榜發布後,吃瓜的觀眾再次驚嘆大佬們的財富,小編則想到了另一個話題,那就是馬化騰是潮汕人,為什麼這個地區的人善於經商呢?潮汕人,可以說這是中國一個最會經商的群體,號稱東方猶太人。和溫州人相比,潮汕人的經商歷史更悠久,成就也更大,溫州商人遍布中國,潮汕商人則遍布全世界。
  • 潮汕人饒有風趣的飲食習俗,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在廣東潮汕人的數千年飲食習慣中,形成了很多別致的,饒有風趣的飲食習俗。作為一個正宗的潮汕人這些飲食習俗你還記得的有多少呢?下面小編將會和大家重新認識潮汕人的飲食習俗,特別是對於潮汕人的節日活動。在春節期間潮汕人的家裡都會準備好潮柑橘和橄欖,大家都知道潮汕的柑橘是非常出名的,不過柑橘也叫大桔,桔字和吉祥的吉同音。寓意這大吉大利,而橄欖呢因為和檳榔相似,所以也是寓意著「新年賓臨大吉」。當然這是一種潮汕人歡迎來客的一種特別風俗。
  • 歲末潮汕忙「送神」,背後原來有段古!
    因此,潮澄饒一帶沿海人民便自然而然地敬奉朝拜諸神,及歲後逢臘月就「送神、拜平安」這個習俗,世代相沿至今。廣東人常說:「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這裡的「多」,除了次數多,也許還有一個神靈多的意思。潮汕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地區,原先居住在此處的多是海民和山民,面對的自然環境不同,需要能夠提供特定保護的神靈也自然不同。海民和山民的遷徙又把各自的神靈帶到其他地方。
  • 上海城隍廟拜太歲法會參與指南
    拜太歲,如今已經和年初五迎財神一樣,成為滬上民俗,我們公眾號也發布過多期相關說明。然而,還有很多朋友對來上海城隍廟拜太歲的整個流程很「迷糊」,這事不怪你,一年才拜一次太歲老爺,換成小道士我,也暈…今天,小道士我就發布一下參加上海城隍廟拜太歲的詳細攻略,盡可以點擊收藏,以備不時之需哦。
  • 來潮汕讀書嘛?
    超厲害!新增一所大學!  來了潮汕!就不想離開!  潮汕美食繁多,一日三餐,連吃一個月都不重樣,潮汕至今保留著本族的傳統文化、飲食習慣,在懂吃、會吃、愛吃的廣東人裡都顯得獨樹一幟。在潮汕人的眼裡,牛肉的可不只是牛肉,單是生肉,就可以是雪花,匙仁,胸口撈,匙柄,吊龍膀,嫩肉,肥牛,五花趾,雙層肉....
  • 你見過潮汕風俗晉祠儀式淨油火謝土嗎?
    請點擊上面關注我們                            下厝角度,報導潮汕;立足本地,服務本地;讓潮汕了解下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