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2017年三九貼時間安排

2020-11-24 閩南網

  中醫經典著作《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言,冬季萬物的生機是閉藏,人們當多靜少動,早睡晚起,等待陽光,清心寡欲,防寒保暖。

  早睡晚起

  冬季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人體內的陽氣少受幹擾。

  其次,要儘量待在溫度適宜的房間裡,減少外出次數;早上晨練或出門要等太陽升起後陽氣漸盛之時。再次,要注意保暖,防止凍傷。

  進補為先

  民間素有「今冬進補,明年打虎」的說法,強調冬季進補之重要性。有內寒的人,可以趁機通過食補調理。

  多吃溫潤的食物。冬季既不適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適宜進食過於燥熱的食物,以防內熱出現口鼻乾燥、口腔潰瘍、口乾口苦、面部痤瘡、大便乾燥等症狀。對於體寒者,宜適當吃一些溫補食品,例如羊肉、牛肉、雞肉等。

  對於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如大白菜、蘿蔔、蓮藕、香蕉、梨和蘋果等。白菜、蘿蔔都是這個季節的當季食物,而且,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非常適合冬季食用。

  宜食補腎食物。孫思邈在《修養法》中云:「宜減辛苦,以養腎氣。」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宜吃益腎食品,如腰果、芡實、山藥、慄子、白果、核桃等。黑色入腎,所以,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補腎功能。嚴重者可以用中藥調理。

  冬病冬防

  中醫認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此時人體陽氣處於收斂閉藏狀態,氣血運行緩慢,外邪容易侵犯人體,各種冬病就容易發作。「三九貼」是中醫傳統醫學外治法的一種,它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在冬季三九天的時候,選用具有辛散溫通的藥物,如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薑汁等,在特定穴位上進行貼敷,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部位,刺激經絡,鼓舞人體的陽氣扶正祛邪,防止冬病的發生。

  相關連結

  「三九貼」適應症有哪些?

  1.呼吸系統疾病:反覆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的呼吸道感染、晨起刷牙噁心乾嘔等;

  2.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腸炎、腹瀉;

  3.婦產科疾病:痛經、白帶異常、月經周期紊亂、經量過多或過少;

  4.骨關節病:頸椎病、腰椎病、骨質增生、肩周炎、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5.小兒疾病:小兒厭食、積食、消化不良、腹痛、疝氣、發燒、抵抗力低等;

  6.亞健康調理: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平日裡畏寒怕冷、腎虛腿軟、腰膝酸痛、水腫、尿頻、尿急等。

  「三九貼」敷貼時間

  一九:2017年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

  三九:2018年1月9日至2018年1月17日

  本報記者田晶

原標題:冬至養生防寒是主調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養生小常識及冬至養生禁忌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12月21日迎2016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是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開始天變得一天比一天長,而冬天也進入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數九寒天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的,冬至養生非常重要。冬至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冬至養生禁忌有哪些?
  • 冬至節氣你該這樣養生
    冬至時節天氣愈發寒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這時人們就需要更加注重養生。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冬至養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看看這些冬季養生小常識。  精神調養:要養心和保護身體陽氣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據寶雞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樂毅介紹。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積勞成疾。
  • 明日冬至!九九養生指南了解一下……
    > 時光悄然無聲瑞雪欣然飄落轉眼間就進入了寒冬時節當我們感受到冬意漸濃的氣息時也迎來了2019年最後一個節氣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也開始越來越注意養生問題。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節氣養生 ▏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陽...
    2020年12月21日18:02:12,我們將正式迎來冬至節氣!大家都知道「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所謂「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寒冷的幾個月就要來了。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除了寒冷,冬至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
  •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你需要知道的冬至養生食譜
    2019年冬至如期而至,今天來說說冬至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冬至養生食譜。 冬季是滋養進補的季節。那麼,大家在進補的時候都有哪些需要留意的事項呢?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以前很多的小孩子都會唱的一首二十四節氣歌。如今大雪節氣已經過去了,全國多個地區也進入隆冬了。馬上就要迎來了今冬的底四個節氣冬至了。
  • 冬至,養生要堅持10個一,來年少病痛!
    但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在中醫中流行這一句話叫,「數九寒天好養生」。冬至是「冬令進補」的好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冬至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進補,來年一整年都能生龍活虎,能量充足!一般冬令進補的最佳時間是冬至後的「一九」到「三九」期間,也就是從12月22日到1月17日,一共3個9天,不僅強健身體,還能夠消寒。
  • 冬至養生迎寒天 智靈通支招準媽咪溫補輕調理
    12月22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節氣到來,預示這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來了,冬至前後被人們譽為進補的最佳時期。準媽咪作為特殊人群,在這個進補的季節又該如何養生?有著16年孕嬰營養經驗的智靈通專家,為媽咪們奉上準媽咪冬至養生四大法則。智靈通專家表示,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晝夜最長的時候。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2019冬至養生食譜有哪些?冬至養生注意事項及冬至養生推薦
    2018年冬至養生食譜1、胡蘿蔔羊肉餃子胡蘿蔔一根(約150克)、羊肉餡250克、大蔥一根(約50克)、生薑一塊(約20克)、花椒20克泡開水5大匙、生抽2茶匙(10ml)、料酒1茶匙、香油1茶匙、鹽1/2茶匙、美極鮮味醬幾滴(可無)。
  • 2017冬至簡短祝福語 最新送給親人朋友家人微信冬至祝福語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是中國傳統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的一個節氣,在這一天,很多人還會給親朋好友發送雲祝福簡訊。那麼2017年冬至祝福簡訊怎麼發有新意呢?下面為大家奉上最新冬至祝福語和祝福簡訊,一起來看看。
  • 民俗改運:今天冬至!與其知道吃什麼,不如知道「躲」什麼!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庚子年(鼠年)冬月初七,今天是冬至) 冬至來臨了,你也許會收到很多信息教你冬至應該吃什麼做什麼,但有時候,
  • 2017年立冬是什麼時候?精確時間幾點幾分及立冬養生習俗及氣候特點
    2017年立冬精確時間是幾點幾分:11月7日13時38分,立冬到。「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降溫後又回暖;「立冬補冬,補嘴空」,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雞鴨魚肉;宜適量多吃羊肉、慄子、大棗等溫熱食品;儘量早睡,不熬夜。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的到來意味著真的是冬天了,小夥伴們一定要多穿衣服哦,我們也不能夠因為怕冷就疏忽運動,這樣是不好的。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吃哪些食物能夠抵禦寒冷呢?
  • 為什麼說「冬至一陽生」?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嗎?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冬節」,在古代民間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現在很多地方冬至節日氣氛不濃,都僅是保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但在廣東,冬至仍是重要的節日,尤其是潮汕地區,更是認為「冬大過年」,「冬節丸,一食就過年」,這與冬至「一陽生」的傳統說法正好契合。
  • 2018年冬至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今年12月22日幾時冬至節氣
    明天就是2018年的冬至了,很有朋友在問今年冬至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時冬至時間以及關於冬至飲食養生注意事項。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2018年冬至具體)。
  • 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2020年12月19日 18:2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 冬至冬至!幸福必至!祝朋友們冬至快樂!
    冬至福至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冬至快樂冬至大如年冬至(Winter Solstice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風,吹來一陣寒意,雪,飄來一個節氣,冬,吹響防寒鳴笛,冰,預示溫暖已去,福,送上一盤餃子,心,傳遞一片情意。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冬至大如年」一是說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冬至習俗冬至吃什麼?冬至飲食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有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有吃湯圓、長線面的習慣這些冬至美食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
  • 對不起,上海人冬至不吃餃子!也別說「冬至快樂」!
    寫在最後:現在有多少人,尤其是年輕一輩,還記得今天是冬至?曾經「冬至大如年」,現在還剩多少餘味?在古代,冬至被當做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一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南北方都有相應的慶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