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精神分析之夢的顯著心理特徵

2021-01-08 周壹禾

小君說:「今天我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讓我感到……"

這是很多人的習慣把這種事情當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會把夢中引起我們關注或記憶裡的場景分享給別人。

別人會給我們個反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定是……」

是的,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對夢的內容有過感嘆驚訝的地方,分享給朋友的同時,朋友也會對我們的夢進行一定的解析。不知不覺中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同樣有這麼一群人致力於夢和人健康的科學研究,致力於心理學和夢的科學研究,致力於生物解剖學和夢關係的科學研究。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關於夢的顯著心理特徵的心理學研究結果。

關注過小編前幾篇夢的圖文的朋友可能會了解到:夢是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並不伴隨身體的改變。怎麼理解呢?就是你夢中可能在飛翔,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你在床上一動不動。

夢中飛翔的場景在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實現的,由此可以看出夢具有脫離現實的。脫離外部世界,具有幻覺色彩,是夢生活顯著特點之一。

人們睡眠會經歷清醒-入睡前幻覺-睡眠狀態。其中思想活動以概念形式體現出來,而不是用意象形式發生。區別於日常生活,夢中所有心理活動以意象形式體現,個體自主意識變弱,非自主念頭變成意象群,導致無法去做那些我們感覺有意去做的觀念活動。

將觀念轉換為幻覺並非夢與白天對應思想的僅有的區別方面。夢由意象創造出一個場景,他們表現為一個時間,就如同真實發生的一樣。夢中的我們不像是思考而是在體驗,身在其中,我們徹底相信幻覺。那種感覺就像現在的AI虛擬實境體驗一樣。在醒來以後才會發現只是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思考,並沒有經歷過什麼。

夢產生於睡眠狀態,睡眠產生於心靈對外部刺激興趣匱乏的前提。所以喚醒一個睡著的人,只要一個感覺刺激或者和對他具有某種觀念重要性的事物相聯繫。

另外根據萊蒙的觀點,「不連貫性」也是夢的主要特徵之一。

小編舉個自己例子說明一下:某日小編做夢乘坐電梯到7樓的。到了7樓,小編在樓層中間的走廊裡,兩邊有房間。小編立身的位置也有敞開的空間,放滿了學生上學用的單個書桌。此時夢中的小編比較迷茫和詫異為什麼在這裡,並且往前走尋找是否有出口(沒有考慮上來的電梯)。樓道走到底是一扇窗戶,小編從窗戶往外看到時寬闊的海平面,這棟樓房竟然是海平面上的孤島。小編想要出去,不想困在這個空無一人的樓房裡,所以帶著一種衝動的(認為這是唯一出路)從7樓窗戶上跳了下去。轉眼場景到了一個景區裡面,有一個蘑菇形狀的平臺,可以通過扶梯走上來。上來有一塊很寬闊的場地,小編身著一身古風的白衣在平臺上舞劍。當小編意識到後我就從平臺上飛快地離去,往周圍的密林中跑去,結果穿過籬笆,來到另外一番天地。前面有座高山,風輕雲淡,山腳下有一條鐵道……

從小編的夢境中可以看出,整個夢中有三個大場景,小編自身所思所想是主旋律。夢中的三個場景沒有什麼關聯性,而是以小編的視角為主線帶入進去。夢中行為也沒有計劃預見性,而是一種冒險闖關的方式體現。

除了小編夢境的佐證,關於夢的「不連貫性」特徵,很多專家也支持萊蒙的觀點。

默裡認為:「沒有一個夢是全部合理的,總有一些不連貫、離奇的地方。」

杜加斯認為:「夢就是精神、情感和心理的無政府狀態,是一種任意的功能的發揮,是既沒有目的又缺乏控制的活動;在夢裡人們的精神成為一種精神的自動化形式。」

最後,是有關夢的預言未來的能力的問題。大量的實例的報告,以及卡巴尼克斯(一八九七)《實例集》,好像把夢能夠完成白天同樣的智力工作這一點放到了不容置疑的位置,但也有更多的案列表明夢的內容沒有多大的意義,此處的矛盾暫時無法答疑。

但接下來的時間小編將會帶領大家從自然心理學領域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明日更新「夢中的道德感」,喜歡小夥伴敬請關注偶!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精神分析之做夢及其功能理論
    觀點二,以叔本華、費舍爾為代表,認為夢中個人性格特徵具和現實生活中性格相符,道德特徵會表現在夢中。觀點三,以蕭爾茨為代表認為,夢表現真實的自己,夢中的道德感因為客觀的條件會更為放大的表現出來而小編更傾向於叔本華的觀點,具體內容請關注小編帳號回顧詳情。今日主要分析做夢及其功能理論的主要流派,不分對錯,只為大家更好了解關於夢的文獻內容。
  • 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第一人,帶你走進《夢的解析》
    夢的內容千奇百怪,變化莫測,在沒有接觸到心理學對夢未曾有了解之時,一直都覺得夢是很神秘的境界,為什麼會做夢,為什麼會夢到那樣的情景,很多關於夢的詞語,故事,人物從小就在我的腦海裡翻來覆去。最近讀了弗洛伊德先生的心理學著作《夢的解析》才對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 種草精神分析之夢的解析的方法
    佛洛伊德認為「夢是能夠解釋的」,這與夢的科學理論主流是對立的,因為他們認為夢絕對不是一種心理活動,而只是一個軀體過程,只是呈現於感官的符號作品。而多數外行人認為夢雖然是荒誕離奇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判定夢是沒有意義的。而佛洛伊德博士堅信每個夢都有特定的意義,儘管這些意義是隱匿的。夢是其他思想的代替者,要挖掘它隱含的意義,我們必須先解決這個代替者。
  •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夢的三個來源
    每天5分鐘,從零學心理,關注「心理筆記」,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已.文 | 壞壞小懶貓 | 弗洛伊德把夢的分析稱為「通向無意識的康莊大道」。夢的分析是古典精神學派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弗洛伊德認為夢有顯像和隱像之分。
  • 解析夢境,你知道心理學大牛弗洛伊德創立的的精神分析嗎?
    以抑鬱症為主的心理疾病迫切需要治療,而精神科醫師推薦給你的治療方法可不僅僅是那些有副作用的藥片,心理諮詢也是患者恢復必不可少的。心理諮詢和精神科醫生有時候並不是一回事,有的心理諮詢師並沒有開處方的權利。不過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師都要學習心理學,抑鬱症這種疾病和心理活動有密切關係,研究心理的心理學自然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
  •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心理學與自然學
    在我們的星球上和宇宙中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有些甚至還與我們的普遍常識和思維認知有著相悖之處,從科學的角度看是我們常識無法理解的、也是科學無法解釋的。這很像榮格分析心理學中所使用的術語、概念與我們普遍大眾思想、認知之間的關係(無意識,特別是像集體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關係),榮格喜歡用一些很古老的語言,而他的很多概念也是與我們常識性的認知不一樣的。
  • 心理學:精神分析之一個夢例的分析
    一方面因為本期內容不同於往期,是單純的理論分享,而是要進行案列的分析;另外一方面,案列分析的內容要真實不假,才能有效分析;三是最近小編過於忙碌,對於夢的記憶一直較淺,直至今日才選到合適案列,詳情如下:2020年5月22日夢記到自己在刷抖音視屏學習其他主播拍優秀視頻,其中翻到一個年輕帥哥的視頻,他的愛國視頻內容抓到了我的眼球,調動了我的激情。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1907年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正式在維也納見面,交談長達13小時,此後開始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曾被弗洛伊德任命為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國際心理治療協會主席,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他更強調人的精神的崇高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而且弗洛伊德如父親般的權威也讓榮格無法忍受,最後終於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1961年6月6日逝於瑞士,享年86歲。
  • 心理學中夢是什麼
    夢是睡眠中的一種奇異現象,做夢的經驗,是人所共有的。從頭從古代就開始了對夢的研究。但那時對夢的解釋主要是唯心主義的,認為做夢是神靈來傳達意旨,漢語裡所謂的「託夢」就是這個意思。尤其在我國,夢更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什麼「莊公夢蝶」、「南柯一夢」、「黃粱美夢」等等。
  •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與鍊金術
    1900年,榮格讀到了弗洛伊德出版的《夢的解析》。他被弗洛伊德的才華所吸引,開始聯繫弗洛伊德,並與之書信往來。弗洛伊德也發現了榮格的天賦,並且在他的研究中借用了榮格發明的一些術語,比如「情結「。而同圈子的阿德勒也借用了榮格提出的一些概念,使得榮格的一些詞彙進入了精神分析的圈子。1907年榮格攜妻子艾瑪一起前往維也納拜訪了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引論》讀後感
    弗洛伊德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的第三次革命,開啟了心理學的另一扇大門。最近剛好有機會閱讀這位大師的著作之一《精神分析引論》,在此書中他提出了一種新型分析精神和心理現象的方法——精神分析法。用一個不同的視角來闡述這種治療神經病方法的原理和功能。
  • 夢的解析,心理學
    想了解心理學,決定讀一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在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為什麼會做夢?夢真的會預言一些事情嗎?……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家和心理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其著作《夢的解析》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第一名著,其中敘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它從一個其他人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對於這樣一本理論著作,我個人認為只讀一兩遍是不足以領悟到其中更深層次的奧妙的,所以,我所感悟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 心理學:夢的解析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夢的好奇和探索從未停止,早在商末周初就有一位名叫姬旦的老人開始了對夢的研究,你猜的沒錯,這位老人就是我們熟知的周公。(ps:在這裡小編毫無不敬,周公的名字真的叫姬旦)如下圖:周公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總覺得自己的夢多多少少的會預示著點什麼,夢見棺材預示著要升官發財、夢見病人預示著自己要生病(小編也很是不解明明都不是很好的事件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解釋)等等;也有人數夢是相反的,你夢到自己考試不及格
  • 每天學點基礎心理學之六——夢是壓抑到潛意識的衝動或願望的反映
    用心理學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走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期待與你同行,共同成長。上次介紹了學習心理諮詢師之基礎心理學知識部分「第五節思維、言語及想像」,這次介紹學習「第六節意識與注意」的體會。第六節主要介紹了意識概述、注意概述以及注意的特徵。
  • 《夢的解析》第一章:解析夢第一人竟然不是弗洛伊德!
    作為心理學經典著作,《夢的解析》是精神分析理論體系形成的重要標誌,被譽為改變人類歷史的書,為人類潛意識學說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小編抱著學習的態度,秉承還原經典書籍的原則,按照原書的段落結構,從中提煉各章節主要論點進行概述及心得分享,後附本章節精華筆記。
  •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論...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人本主義是在反對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派,它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反對精神分析過於強調無意識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研究的忽視。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其他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
  • 應用人工智慧有助心理學發展
    目前,交互進化計算在心理測量領域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應用。日本學者塔卡西(Hideyuki Takagi)等人將交互進化計算應用於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測量和評估中,輔助驗證「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感受到的情緒表達的動態範圍比健康人所感知到的範圍更窄」這一假設,該研究是IEC運用於心理測量領域的開創性研究之一。
  • 淺析人工智慧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前景
    目前,交互進化計算在心理測量領域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應用。日本學者塔卡西(Hideyuki Takagi)等人將交互進化計算應用於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測量和評估中,輔助驗證「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感受到的情緒表達的動態範圍比健康人所感知到的範圍更窄」這一假設,該研究是IEC運用於心理測量領域的開創性研究之一。
  • 你知道弗洛伊德怎麼分析夢嗎
    你好阿,歡迎來到說說心理。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領軍人物,有可能你沒聽說過,但你肯定知道他的著作《夢的解析》,今天就來具體說一下,弗洛伊德和他對夢的解析。而弗洛伊德本人也沒有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而是精神分析師。弗洛伊德是醫學博士,1884年跟隨著名生理學家、精神病學的奠基人夏爾科學習,你只要知道他很厲害並且這也改變了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在前期不斷分析觀察下,他開始嘗試用醫學和心理學結合的治療方法,他稱為「精神分析法」,這套理論在臨床治療上確實有效果。
  • 「聖安米悅心理」你昨晚做夢了嗎?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你的夢境
    幾乎人都做過夢,有人說夢是很玄的,其實,在心理學上,夢是睡眠中,在某一階段意識狀態下產生的一種自發性心理活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些神奇的現象:有些人在初到某個地方時,會覺得「似曾相識」,覺得那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好像「在夢中來過。」這種「景物」的熟悉感,也可能是另一種受潛抑的心思的「轉移」;有時感覺自己做的夢以前已經做過很多次;有時身體突然抽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