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研究院發布認知神經基礎研究方向,清華教授劉嘉任首席科學家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8月24日,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發布「人工智慧的認知神經基礎」重大研究方向和候選人名單,清華大學教授劉嘉擔任首席科學家。

根據「認知神經基礎」重大研究方向學者候選人名單,5位智源研究員(PI)候選人由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等單位的傑出中青年學者擔任,他們分別為北京大學教授陳良怡、北京大學教授方方、北京大學教授吳思、清華大學研究員宋森和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餘山。

據了解,六位學者中學科背景為認知神經科學的有2 人,系統神經科學 1 人,計算神經科學 3 人。他們將嘗試從認知和神經的各個層次研究人工智慧,為走向強人工智慧提供基礎理論。

智源研究院院長黃鐵軍表示,「人工智慧的認知神經基礎」是2020年首個智源重大研究方向,旨在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和信息科學進行交叉融合,加強人工智慧和腦科學的雙向互動和螺旋發展,揭示生物智能系統的精細結構和工作機理,構建功能類腦、性能超腦的智能系統,以視覺等功能和典型模式動物作為參照物測試智能水平,為人工智慧未來發展探索可行道路。

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於2018年11月,是北京市科委和海澱區政府推動成立的新型研究機構,聚焦人工智慧領域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

新京報記者 蘇季 校對 付春愔

相關焦點

  • 清華、智源、協和聯合開發乳腺癌AI診斷工具,可預測分子...
    如何利用好超聲影像,進行乳腺癌篩查,並對乳腺癌做分子亞型分類,是中國AI醫療領域一個重要且有待拓展的方向。    清華大學、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以及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團隊在這一方向進行合作,在2020年 6月份曾發布一項基於VGG模型,對超聲影像進行良/惡性檢測 及分子亞型分類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SonoBreast,當時模型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上的準確率為
  •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牛津大學教授為首席科學家
    英國劍橋2021年1月6日 /美通社/ -- 量子計算軟體和算法領域領先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高興地宣布任命Bob Coecke為其首席科學家。 Coecke之前曾擔任CQC高級科學顧問,致力於開發和構建領先的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能力,在此之前,他在牛津大學任職20多年,自2010年以來,擔任該校量子基礎、邏輯和結構教授。Coecke工作地點位於CQC的新牛津校區,領導一個科學家團隊,致力於將他們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包括QNLP在內的人工智慧。
  • 熱敏灸創始人陳日新獲聘深圳烯旺科技首席科學家,探索標準化治療助...
    熱敏灸創始人、江西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中國針灸學會灸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日新教授日前受聘深圳烯旺科技「石墨烯-灸法新材料與應用」項目首席科學家。雙方將深入結合中醫理論,遴選適應症,探索標準化治療。這項由深圳石墨烯領軍企業烯旺科技聯合南京醫科大學共同開展的石墨烯腫瘤無創治療研究,通過石墨烯發熱釋放遠紅外進行能量的高效傳輸和靶向滲透,以體外光熱療方式,展示了一種高效能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新策略。該研究發現,由於石墨烯發熱釋放的遠紅外能譜特性與人體非常接近,最能深入皮下組織的6-14μm遠紅外,通過共振效應可以滲透到人體細胞組織深處。
  • 陳天橋旗下腦科學研究機構首發年報:關注大腦探知治療和發展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TCCI的合作側重於基礎研究,集中在大腦認知和大腦發展方面。TCCI誕生於2016年12月,由陳天橋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捐款1.15億美元成立。TCCI主要聚焦大腦探知、大腦相關疾病治療和大腦功能開發三大領域的研究,計劃每年在腦科學領域投入1億美金。
  • 調查顯示00後最關注的職業方向是創業者和科學家
    為了更好地了解年輕一代,騰訊調研並發布了《00後生活形態研究》,結果顯示,00後最關注的兩個職業方向是創業者和科學家,超過六成的港澳00後非常關心科技在日常場景中的應用,近六成00後願意動手進行科技實踐。
  • 浙大成立亞洲文明研究院 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國際前沿研究
    研究院以構建「新亞洲文明觀」為目標,以響應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國家重大戰略,推動亞洲文明交流互鑑的國際前沿研究,致力於打造文字語言的認知與變異、文物史跡的流變與保護、文獻典籍的環流與再生、文學藝術的理解與對話、文化理念的傳承與創新、文明思想的交融與共生等六大維度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為亞洲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浙大方案、貢獻浙大智慧。
  • 清華學生2000問之後,劉雲浩教授再發萬字回復
    劉雲浩教授經過選擇、合併、歸納成了92個問題,寫了近3萬字回復。而這個夏天,我們不能在清華園裡相見的遺憾,似乎也在下面這3萬字的真誠回答中溶解、反應,變成「來清華,造光明」的希望與力量。1T3班 朱坦晟:請問如何看待中國軟體行業的現狀,以及我們應如何在美國施壓下發展計算機產業?
  • 浙江大學成立亞洲文明研究院
    浙大發布 1月9日,首屆亞洲文明交流與互鑑高端論壇暨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求是大講堂舉行,開啟以學科會聚引領文科發展的嶄新篇章。國內外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圍繞亞洲文明研究的重大理論構建和現實挑戰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 記清華「教授們的教授」、95歲的...
    1995年,物理界發生了一件大事,科學家們首次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張禮一聽說就感覺這很重要,希望大家重視起來。他跑到物理系宣傳,又去清華新成立的高等研究院組織討論會,70出頭、退休多年的人了,沒課題,沒經費,沒隊伍,沒義務,但他卻樂於做這種努力。  「這東西有意思,而且重要。
  • 大三生獲最佳短論文獎,清華狂攬信息檢索頂會SIGIR2020多個獎項
    因此,該研究提出一種新型 learning-to-rank 方法,可以顯式地對成組項目(如同一個出版商發布的文章)提供 merit-based 公平性保障。具體而言,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確保成組項目公平性的學習算法,它還可以同時基於隱式反饋數據學習排序函數。該算法以控制器的形式,集成公平性和效益的無偏估計器,在可用數據增多後可以對二者進行動態適應。
  • 清華簡:開啟古史研究新境界
    清華簡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為中國古代文明探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出土文獻資料,開啟了古史研究的新境界。去偽存真 考而後信孟子曾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告誡人們對傳世文獻要善於鑑別真偽,不可盲從。《漢書·藝文志》所提到的《文子》《伊尹說》《力牧》《風后》等書,班固即以「依託」言之。這種託名古人立說的風氣,在戰國秦漢時期頗為盛行,其後仍有所見。
  • 富力集團產業研究院及創新投資公司成立發布會圓滿完成
    此次發布會標誌著富力集團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加大產業布局力度,不斷探索新的產業領域和發展方向,舉全集團之力打造產業品牌,將打造集行業研究、產業策劃、產業落地、金融投資於一體的產業發展集團。
  • 清華劉雲浩教授回復學生2000問,你想了解的人工智慧問題可能都在這裡
    劉雲浩教授經過選擇、合併、歸納成了92個問題,寫了近3萬字回復。 而這個夏天,我們不能在清華園裡相見的遺憾,似乎也在下面這3萬字的真誠回答中溶解、反應,變成「來清華,造光明」的希望與力量。
  • 讓往事清晰如斯 科學家研究改善大腦記憶力方法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神經系統科學家詹姆斯·麥克高一直在研究威廉姆的案例,期望從中找出幫助人們改善記憶的方法。但也許沒有什麼魔法能讓你擁有和威廉姆一樣非凡的記憶,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遲鈍,恰恰是拉響了危險的警報。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病學家斯科特·斯莫爾說:「如果你已經超過25歲,那麼你的記憶力就已開始慢慢變得不行了。」
  •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2016-01-29 09:11:59在音樂神童莫扎特誕辰260年之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了爭論至今的莫扎特效應。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現莫扎特效應的關鍵;反向莫扎特音樂顯示了負向作用。這項研究論文《莫扎特、莫扎特的節奏和反向莫扎特效應:來自行為學與神經生物學的證據》,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的《科學報告》上。
  • 展望2021,百度研究院重磅發布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據悉,百度研究院是百度旗下聚焦於人工智慧前瞻基礎研究、探索技術前沿方向的科研團隊,由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兼任院長,下設大數據實驗室、商業智能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認知計算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所、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九大實驗室/研究所,匯聚數十位世界級專家。
  • 最新匯總:白氏教授名錄
    全國白姓知名教授最新名錄(排名不分先後,都是白氏在學界中的智囊代表)白萬綱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浙大等學府總裁班客座教授華彩諮詢集團董事,中國首席集團戰略與集團管控專家,兼任中石油集團、中糧集團、中移動集團、中集集團、華潤集團、沙鋼集團、華立集團廣廈控股、紫江集團的戰略顧問。
  • 科學家首次揭示烏鴉大腦也有主觀意識 打破神經生物學局限性
    科學家首次揭示烏鴉大腦也有主觀意識 打破神經生物學局限性 2020-10-03 20:42:00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研究人員通過同時記錄行為和大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