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執型人格,多半是父母經常吵架,冷戰造成,需及時自我調整

2020-11-22 騰訊網

我們在學生時代,會經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同學,他們性格不一,家庭情況也有很大差異。有一種孩子他們的行為特點比較突兀,讓人覺得無法理解。主要表現為敏感多疑、自卑又自傲,自以為是,冷漠不易相處。其實這些行為往往是偏執型人格的表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性格呢?很多人不會想到,這很有可能是受家庭關係的影響。

曉明是一名初二學生,正處於叛逆期。但是他在學校沒有什麼朋友,經常是一個人獨來獨往。有時候別的同學開個玩笑,他就會立刻變臉,認為別人是在針對他,與他人爭吵起來。久而久之,同學們都不敢搭理他。曉明時常一個人發呆,悶悶不樂。他的班主任發現了他的異常,找他了解情況,開始他沉默不語,後來在老師的耐心安撫下,才默默的說出了實情。原來她父母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吵架,到後來吵累了又陷入漫長的冷戰。家裡一直籠罩著陰冷的氣氛。昨天,他父母決定離婚了。他一時間又痛苦又迷茫,感覺再也沒有人要他了。老師聽聞,一方面極力安撫他,一方面立刻聯繫他的父母,告訴他們孩子的現狀。這時候他的父母才發現,他們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可見,家庭關係對孩子的性格培養產生極大的影響。尤其是父母感情不合,經常冷戰的,不但傷害家庭關係和睦,而且會將孩子拖入痛苦不安的境地,嚴重的會讓孩子形成偏執型人格,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與他人相處。所以我們從以下3點來給各位家長剖析下冷戰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旨在幫助家長處理個人情緒,完善家庭關係。

夫妻冷戰降低家庭溫度,孩子缺乏安全感

夫妻生活在一起,少不了拌嘴吵架。大到買房買車孩子讀書,小到買菜做飯做家務,都可能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如果雙方脾氣不好,就容易引起家庭爭吵。爭吵過後,大概率會一直冷戰。善於處理家庭關係的人,可能會及時調整,彌補問題。性格較倔強,難以低頭的夫妻,恐怕會使得冷戰時期無限延長。而長期的冷戰,不但折損夫妻情分,更會造成冷漠尷尬又陰冷的家庭氛圍。

孩子生活在父母的冷戰陰影下,一則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應對父母吵架;二則會擔心害怕,爸爸媽媽感情失和,孩子怕看到父母不開心,怕父母分開,更怕沒人在要他。有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原生家庭,並影響今後人際交往能力。我們可以注意到,經常受到父母冷戰折磨的孩子,很多缺乏安全感,他們經常情緒低落,不善言辭,自卑害怕,依賴性強。這並不是他們膽小,而是他們沒有安全感,害怕失去,才會想抓著不放。更有甚者,他們會偏激,形成偏執型人格。

夫妻冷戰影響孩子性格和為人處事

父母經常冷戰,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從最初的痛苦,慢慢會變得冷漠。父母的爭吵冷漠,實際上是一場雙輸的拉鋸戰,父母的冷漠、固執、不顧全大局,這些負面的情緒在這場家庭戰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孩子看多了,自然也就模仿起父母的處事為人。慢慢的,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在與人相處中,自私、冷傲,無視規則,不會為他人著想。經常受折磨的孩子,還會不自覺的想更多的自我保護,對他人防備心重,甚至會反感別人好心的管理和關心,只將自己挾裹在自己孤單的世界裡。

偏執型人格傾向的孩子,難以進行良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對孩子一生的認知和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家庭教育能產生最佳的效果,取決於家庭關係的融洽。然而,經常冷戰的家庭,是不可能擁有和諧的家庭關係的,遑論很好的進行家庭教育。孩子面對時常冷戰的父母,親子關係疏離,難以修補。孩子對父母沒有信任感,自然也不會相信父母說的話,做的事,對父母的教育更是不會上心認可。家庭教育難以開展並取得好的效果。

學校教育,也會深受影響。很多偏執型人格傾向的孩子,為人孤冷,對父母尚且都沒有信任感和親近感,更何況是對自己的老師、同學。面對這樣的孩子,老師想要打開他們的心扉,難度非常大。因為就算曾經對老師有一點信任,一回家,又陷入父母製造的不良家庭氛圍中,回到了那個孤單冷漠的狀態。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的諄諄教誨大概率是不起作用的,孩子不配合,學校教育也無力施展。

冷戰的家庭對孩子而言傷害確實非常大,各位家長切勿為了一時意氣,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們給各位喜歡冷戰的父母提出一些小的建議,希望能有所改變

1,學習情緒管理,經營好家庭感情

父母要穩定自己的情緒,想得開,心態好,在家庭中要負起當爸爸媽媽的責任,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舒適快樂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培養出脾氣溫和的孩子。而一個乖巧的孩子,在學校裡,能更好的學習和聽從老師的教誨;在社會上,能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助力自身的事業和生活。

2,維護好親子關係

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義。平時要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喜好、快樂和擔憂,增進親子的距離,才能讓孩子易於接受父母的管理和教導。

3,高標準要求自己,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老師,孩子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很多時候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父母影響。所以父母平時要注重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一個正面引導,這樣潤物細無聲,孩子自然會接收到好的訊息,像父母學習,變成更好的人。

養兒道路艱難困苦,父母責任重大。教育好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快樂的成長環境是我們不可推脫的責任夫妻要放下執著和偏執,齊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庭,不但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快樂,還能收穫一個天使寶寶,何快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小心眼愛記仇,「偏執型人格障礙」影響心理,家長不可忽視
    曾經有一名初中生,因為患有「偏執型人格障礙」,在與室友發生口角後的半年,舉刀刺傷了室友的大動脈。2. 自我評價過高患有這種障礙的孩子也會有自負的心理狀態產生。孩子傾向於認為自己的能力會優秀於他人。過高的自我評價使得孩子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面對挫折或者失敗後,習慣性的把責任推卸到他人身上。3.
  • 孩子小心眼,記仇,「偏執型人格障礙」影響心理健康
    除了自己不開心之外,與他相處的親朋好友也會感到渾身不自在,那「偏執型人格」的孩子會有哪些具體表現呢?就譬如《中餐廳》中黃曉明說的那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的」就很好的詮釋了「偏執型人格」中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這些人心中充滿了自我,信奉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如何與偏執型人格相處
    我曾經接診過一例典型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王某,男性,30歲。該患者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奶奶生活,性格倔強急躁易怒。28歲時,王某愛人因胎兒發育不好行人工流產手術,醫生說妻子的宮頸口狀況較其他初產婦鬆弛,於是患者懷疑妻子作風不好,以前有過生育行為,此後經常與妻子爭吵,甚至傷人毀物。次年王某妻子生育一女,王某堅信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要求做親子鑑定。
  • 偏執型人格有哪些特點 偏執型人格都有哪些表現
    核心提示: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某些人喜歡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一切事情的對錯,甚至總是以自己的喜怒哀樂來決定一切,但是卻絲毫不在乎外界人的看法,這類型的性格多半存在偏執的特質,除此之外偏執型人格還有其他諸多的特點。
  • 偏執型人格者/妄想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我永遠都是受害者!
    妄想會讓人變得像魔鬼上述案例中於樂的行為就屬於偏執型人格的表現,也被稱為安想型人格。偏執型人格的行為特徵是:非常敏感多疑,思想行為很固執、死板;心胸狹隘,容易產生病態的嫉妒、怨恨,無法寬容他人的過錯。無端地懷疑伴侶不忠,經常將伴侶無意的或是好意的行為看成是惡意的;面對生活工作裡的挫折和他人的拒絕過分敏感,總是將一些事物解釋為不符合現實的「陰謀」。對自己評價過高,以自我為中心,極度在乎確定的結果確定的答案。喜歡聞他人「你確定嗎?」「你肯定嗎?」。對於偏執型人格者來說,他們的關鍵問題不是不信任他人。
  • 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我測試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因此在社會上人數和比例確實不詳。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你是偏執型人格麼?來測試一下是否是偏執型人格
    偏執型人格又稱妄想型人格。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常常表現的極度敏感,受到侮辱和傷害會耿耿於懷,性格固執,多疑,心胸狹隘。身邊的人如果獲得成就或榮譽,他們就會感到緊張不安,嫉妒心理油然而生,不是尋釁挑事,就是再背後風言風語,或公開指責別人,十分自負,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總是習慣把失敗和責任歸咎給別人,在工作和學習上總是說的比做得好,很難對他人的動機和願望產生信任感,總認為別人動機不良,遇到問題易感情用事,主觀片面性大,不能客觀分析形勢,在建立家庭之後,經常疑神疑鬼,懷疑配偶對自己不忠等等。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ental Health America)的分類標準,常見人格障礙共有10種,分別可被歸於以下三組: A組(Cluster A): 以奇異或古怪的行為模式為特徵(偏執型、分裂型,以及分裂樣人格障礙) B組(Cluster B): 以戲劇化、情緒化或反覆無常的行為模式為特徵
  •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自我測試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它呢?
    我們生活當中有不少的朋友們都受到了精神疾病的侵害,偏執型人格障礙這個疾病的就是其中的一種,出現了這個疾病的患者比固執己見,不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為此我們對於這類患者一定要足夠的耐心。那麼,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自我測試是什麼呢?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
    原標題: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   年紀小小的,卻非常的「懂事」,大人一言一行他們都能猜透大人的心思。有的父母會感覺孩子這樣是好事,甚至還會沾沾自喜。卻不知,孩子一旦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是很大的。
  • 崑山花臂男事件:遇到偏執型人格障礙群體,請務必用這種方式處理
    ,但要具體鑑定還需進一步調查分析。 通過抓取關鍵信息我們得出結論:社會龍哥的這些行為特徵與偏執型人格障礙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核心特徵概括起來有四個,也就是:一,過分的自負和自卑;二,不信任;三,對人冷漠;四,情緒易衝動。
  • 十種變態人格中的『偏執型變態人格』或許就在你身邊 你注意到了嗎?
    分為十種:偏執型人格、分裂樣人格、分裂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邊緣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戀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依賴型人格、強迫型人格。一、偏執型變態人格多數表現為偏執,敏感多疑,情感不穩,暴躁易怒,心胸狹隘,善妒,自我評價低,敵意強,好記仇。
  • 人格分裂型的爸媽,容易教出的孩子!
    舉報 人格分裂型的爸媽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二、「迴避型人格」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1、讓孩子內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迴避型人格」的孩子一般內心都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事情也不會做。看到小朋友們都在騎小車子玩,覺得自己很笨,是學不會的。這種自暴自棄,自我放棄的表現,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內心強烈自卑感的一種體現。
  • 強迫型人格的父母,如何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通過與鍾女士多次交流後,諮詢師找到了問題的起源,原來鍾女士的童年並不是愉快的,因為父母的嚴格管教,鍾女士很難像其他孩子一樣能夠無拘無束的玩鬧。鍾女士父母本身就具有強迫型人格,例如做事情追求完美,注重細節,管教孩子也十分嚴厲。父母的這種強迫型人格,又會在無形之中影響著鍾女士的人格成長,以至於成年後的鐘女士,在某個時期患上了強迫症。
  •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在家裡經常吵架,不會好好說話的夫妻,很難讓孩子建立安全感,而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也就無幸福感可言,並且,這種感覺也會伴隨並影響孩子一生。黃磊的女兒多多,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在《爸爸去哪兒了》跟《快樂大本營》中,黃多多憑藉聰明乖巧懂事以及高情商,獲得了大家的喜愛。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不想害娃就收手
    有的父母會感覺孩子這樣是好事,甚至還會沾沾自喜。卻不知,孩子一旦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是很大的。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經常吼孩子、吵罵孩子有關,孩子年紀小,對來自父母的指責和批評很多時候他們是害怕的,如果父母總是吼孩子、無端責罵孩子,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就會逼迫自己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去討父母歡心。
  • 《凪的新生活》: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終究變成討好型人格的大人
    之所以現在大人會成為討好型人格,是因為在小的時候孩子就是討好型人格,從小就是討好新人的孩子主播情況下會慢慢形成一種習慣從而導致孩子長大以後也成為了討好型人格。《凪的新生活》這部電視劇恰好是講述了討好型人格,孩子的成長以及討好型人格的影響。一:解析《凪的新生活》這部日本電視劇當中講的是一位女主角,她從小到大就是一個討好型人格,在小的時候總是會去討好其他人。
  • 經常「口吐芬芳」的川普,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典型的偏執型人格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川普是非常典型的偏執型人格,他的所有表現符合偏執型人格的所有特徵,一共有四,讓我們來看一下。喜歡毫無根據的懷疑別人和指責別人,並且會把懷疑和指責當結論川普還不是總統的時候就經常語出驚人,他曾經公開表示「墨西哥移民大多是毒販和強姦犯」,弄得那些遵紀守法的墨西哥移民都對他特別反感。
  • 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原標題: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不少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嫌棄」不講衛生,行為不規矩,自己的房間也收拾不好,大人們惆悵孩子行為作風太紊亂的同時,也有人糾結著,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太在乎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