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解讀古人的經典俗語
我們的先輩經常會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關聯,然後總結為一句警醒世人的俗語,提醒大家在特殊時刻不要去做某些事情。就比如古人所說的:"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意思就是說長期天幹時,不用對頭頂的一片雲抱有太大的期待,在倒黴的時候,也不要期望有好親戚來幫你一把。
我們知道,長期天幹,地面的所有事物都是非常缺乏水分的,土地也都是乾裂的,就算有一片雲朵帶過來一場雨,也解決不了大問題,因為這一場雨並不會帶來很多雨水,下雨的時間短,涉及的範圍也很小,對整個環境的改善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而我們每個人這一輩子也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坎坷,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的。所以每當我們倒黴遇到困難時,最好還是自己努力去解決問題,不要想著有親戚能來幫助你。雖然有時候親戚是會伸出援助之手的,但是那都是因為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或者是起初的處於好心,可是時間久了,大家都會考慮自身的情況和幫助你是否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畢竟沒有真正無私奉獻自己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是要過日子的,沒有人願意做活菩薩,也沒有人有能力做活菩薩。
所以在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只想著依靠別人,就算是親戚,也不一定會永遠地幫助你,大家還是多努力,靠自己去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除此之外,古人也說"再冷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其意思就是說就算再冷,也不要用燈頭火來取暖。就算再餓,也不能吃用來播種的糧食。這也是古人想要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只想著眼前,要從大局考慮,別因為當前的小利益而損失了長遠利益。
雖然當下的我們非常冷,但並不危及生命,如果取下燈頭的火來取暖,不但不會讓我們變得溫暖,反而會讓我們在其他方面受到影響。我們知道,燈頭的火併沒有多大,就算用來烤火,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並不會讓人感受到溫暖。而取出燈頭火後,我們失去了光明,看不到四周的事物,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做不了飯,洗不了碗等等。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看不見,導致一些意外事故發生,就比如說被周圍的桌椅絆倒,掉進坑內等等。
而當我們餓了的時候,就算特別特別餓,也不應該吃掉用來播種的糧食種子,就算是吃野菜,喝水,也要堅持將糧食種子留下來播種到地裡。如果因為一時的飢餓,就將未來一年裡準備播種的糧食種子吃掉了,那麼你可能會飽腹一頓,但是未來的一年裡,你就沒有糧食可以種植了,也就不會有糧食收入,那麼,將來的一年裡,你就沒有支撐你生活的糧食了,到時候可不是餓幾天就能解決的問題了,而是一整年都沒有食物,很有可能會餓死。
這就是古人教育我們應該如何做事的話語,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分不清主次,只想著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的眼光是很難生存下去的。當然,我們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得這個類型的俗語,都是我們先輩們總結畢生經驗,然後靠人們口口相傳傳承下來的,雖然我們在課本上好像沒有看到過這些俗語,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肯定很多人都聽家中的長輩們提到過,只不過沒有特別留意罷了。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知道的其他的俗語,可以在下方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讓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民間文化。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