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仔?腦後有反骨?正史上真實的魏延

2020-11-25 騰訊網

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自羅貫中創作完畢之後,便是受到無數人的喜愛與追捧!在民間流傳更是廣泛,許多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沒有充足時間或沒有興趣了解正史的人們多把演義故事當作正史來看待!今天由小編為大家講講《三國志》中的真正的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以長沙降將投奔劉備之時,諸葛亮就對劉備說這個人啊,腦後有反骨是個二五仔快把他殺了吧。劉備因愛惜他的才能就沒有聽從諸葛亮的言語。後面魏延隨劉備入川,在佔領劉璋的地盤後又隨劉備攻打漢中。在攻取漢中地之後,劉備稱漢中王把治所定在了成都準備留下一個大將鎮守漢中,便將魏延留下。自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魏延隨諸葛亮南定孟獲北伐中原並在北伐中原之時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魏延想要謀反被諸葛亮密遣馬岱誅殺。這便是演義故事之中魏延的一生經歷,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國志》中的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今湖北棗陽東南)。以部曲的身份隨劉備入川及攻取漢中後,劉備稱漢中王。劉備打算留下一個大將鎮守漢中,自己帶著其他人回成都。在大家都以為會留下劉備的結義兄弟張飛之時,劉備卻力排眾議的留下了魏延並且向魏延提問:「如果把你委任在這麼重要的職位上,你打算做些什麼?」魏延很豪氣的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明白劉備是十分相信這個本事高強的魏延是忠誠於自己的吧,不然怎麼敢把這麼重要的軍事要地交給魏延來鎮守?後來劉備去世以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中原時,向諸葛亮提出了自己帶著五千人啊經過子午谷這個地方奇襲長安(這時候的長安守將是夏侯楙,才能可能比較低下。之前韓信也有用過相同的策略,珠玉在前),可惜呢諸葛亮覺得比較冒險拒絕了。魏延呢就時常感嘆自己的才能不能完全發揮出來。魏延這個人嘛,很有才能就因此驕傲自大,對於身邊的同僚不是很友好其他人都不太想和他發生衝突。而這時呢,蜀國另一個很有才能也驕傲自大的人楊儀很不爽他。平時呢和魏延作作對,處的那是十分不愉快。這也是魏延日後的悲劇產生的原因之一,後諸葛亮病逝於軍中令魏延斷後。要給其他人斷後,還包括了魏延很不喜歡的楊儀斷後,這令心高氣傲的魏延十分的不滿。他就提前帶著軍隊回來還順手把棧道給燒了,兩人先後上書劉禪指責對方要造反。劉禪就此事問董允和蔣琬,他們二人都認為魏延才有可能會造反(小編個人認為這可能就是魏延平時太過傲慢而遭到的特殊對待)。楊儀連夜趕路,卻被魏延趕上。雙方擺開陣勢就要內鬥,楊儀派出了一個「口技強大」的將領與魏延軍對決:「丞相這才剛死,你們就想造反?」一聽這話魏延的手下都慫了,跑路了,只留下魏延父子幾人。魏延父子幾人也跑路卻被馬岱追上砍下頭顱,結束了他的一生!而在三國志的結尾陳壽有句話:起初魏延不往北去投奔魏國而南返蜀國,本意只是想殺掉楊儀。當時的人們都認為魏延將接替諸葛亮,他魏延本人也是這麼認為並不是想要造反!

可憐一猛將不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卻死在與自己人的權力鬥爭之上可悲可嘆!

相關焦點

  • 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一月廿四日在長河版刊出的鐘老先生大作《腦後反骨是叛像——忠於西蜀卻被見疑的魏延》,讀後頗有感慨,因此在這裡提出一談。鍾先生說,魏延本是長沙太守韓玄之部將,在關羽取長沙之時殺韓玄歸降。但到劉備與諸葛亮來到長沙,關羽為魏延引見時,諸葛亮卻要刀斧手將魏延推出斬首,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在演義中,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以後很有可能會當叛徒。但是他一生跟隨劉備四處徵戰,劉備對他也非常器重,器重程度甚至超過了張飛。而且魏延也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他既沒有投靠曹魏也沒有投降東吳,但就是這樣一個武將,卻被馬岱殺死,還被滅了三族,堪稱是三國中死得最冤的武將了。魏延是河南人,河南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民風剽悍之地,所以出身於河南的魏延自然也是一個好戰分子。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件事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僅僅只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而已。那麼為什麼羅貫中會給編排出這樣一個橋段呢?
  • 三國魏延,孔明說他腦後有反骨,到底是冤不冤?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爭長沙,魏延在長沙殺了原長沙太守韓玄,歸降了劉備。而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要將他斬首,說他「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魏延遊戲中形象但演義中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是極有可能看出魏延的端倪的。
  •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反骨是什麼
    劉備問其原因的時候,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說的劉備和在場的人都一愣一愣的。那麼諸葛亮說的反骨是什麼呢?難道魏延的腦袋和別人的腦袋長得不一樣嗎?諸葛亮已經不在世了,沒法詢問,其也沒有留下關於腦袋長反骨的具體描述。要想知道魏延腦後的反骨到底是什麼,只有根據魏延的事跡進行推測分析了。我們看到魏延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是,劉備和諸葛亮被曹操大軍追趕至襄陽的時候。
  • 小說中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反骨,反骨到底是什麼,魏延真有反骨嗎
    說起反骨,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三國時期的魏延。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虛構了這樣的一個情節。那就是當黃忠與關羽戰長沙投降後,魏延被關羽帶到劉備面前。此時諸葛亮卻大怒,呵斥刀斧手將魏延推下去砍頭。劉備不明就裡,而諸葛亮卻振振有詞地回答道: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故而斬之,以絕禍根。後來魏延雖然成為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絕對主力,但由於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反了,而馬岱則受諸葛亮遺命在陣前斬殺了魏延。所以,隨著《三國演義》的長盛不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與魏延可憐的反骨一起,成為人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印象。
  • 魏延腦後的反骨,這個人也有!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見到魏延就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理由是「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這就奇怪了:兩人是第一次見面,諸葛亮又沒揭開魏延頭盔觀察腦後,怎麼一口斷定他有反骨?反骨,究竟是什麼骨?
  • 魏延之死撲朔迷離,真的是因為「腦後有反骨」?真相終於被說出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成功地被描述成為一個反面角色,因為謀反伏誅,當初手刃長沙太守韓玄迎接關羽入城,作為最大的功臣,諸葛亮見他第一面就給個下馬威,當眾要殺了他,認為他為人殘暴不仁,弒主不忠,說他腦後有「反骨」,還是劉備求情才存下性命。
  • 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說法有無科學依據?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曰:「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諾諾連聲而退。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這段描寫不會感到陌生。魏延後來果然造反,印證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原來,諸葛亮早就料到自己死後魏延必反,於是安排馬岱假意投降魏延。那么正史是怎樣記載的呢?諸葛亮有誅殺魏延之心嗎?三國志記載」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思就是:諸葛亮已經考慮到了魏延可能會拒絕聽從命令,因此安排了兩人斷後。魏延在最後面斷後,姜維次之。
  • (夜讀)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真相究竟如何?學點相骨術
    因為「腦後有反骨」,魏延差點白白死在了諸葛亮的刀下,那現實中到底有沒有人長著反骨呢?又該如何來看人的「腦後反骨」呢?莫急,且聽小編慢慢道來。話說《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寫道:因黃忠沒有射殺關羽,被太守韓玄推下問斬。正在這緊要時刻,帳外突然閃進一將,手起刀落,斬殺韓玄並救下了老將黃忠。此人便是蜀漢名將魏延!(軍師就敢。)
  • 諸葛亮臨終前為啥要殺魏延?難道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名將魏延的慘死,無疑是很多蜀漢粉絲的心中的痛,在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都死去的時候,蜀漢能夠撐得起大局面的唯獨魏延一人而已,魏延之武藝不輸於「五虎」將,謀略更是過之而無不及,卻在諸葛亮死後卻慘遭殺害,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諸葛亮設計的,那麼蜀漢名將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
  •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殺他,有沒有私心?提起《三國演義》中最為熟知的人,莫過於被後世譽為「多智近於妖」的諸葛亮,然而,諸葛亮身上卻也有抹不去的汙點,比如劉備死後六出祁山寸功未建、識人不明導致街亭失守、設計殺魏延致使蜀中無大將……其中,最為人所爭議的莫過於諸葛亮判斷「魏延腦有反骨,必反」而留錦囊妙計殺之。那麼,魏延被殺時反了嗎?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後來果然造反了,是諸葛亮將他逼反的嗎?
    說到魏延,可能大家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腦後有反骨」了。魏延最後也沒有「辜負」腦袋上的反骨,在諸葛亮死後終於謀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有人說魏延的死諸葛亮有非常大的責任,因為諸葛亮不重用魏延,導致他懷才不遇,最後才憤而造反,所以說是諸葛亮逼反了魏延。
  • 演義中說魏延腦後有反骨,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魏延又是如何呢?
    演義是小說家言,真實的魏延一直忠於蜀漢,從無反意。 魏延此人,狂就一個字,從沒怕過誰。就算曹操的五子良將擋在身前,他也不會皺一下眉,只會提著兵器衝上去,幹不幹得過另說,反正沒個怕字。 劉備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善於識人,魏延就是被他發掘重用的。
  • 魏延的腦後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反骨?
    卻在出城投降下馬的時候,諸葛亮摸了摸他的腦袋,當時就說出了魏延腦後有反骨這樣意思的話,勸劉備不要留這種人在身邊,而劉備為了顧全大局,考慮到魏延剛剛立下如此巨大的功勞,不能這樣對待他,這樣會讓天下的賢能之士對他劉備產生意見,於是乎劉備就留下了魏延。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與腦後有反骨無關
    當時諸葛亮設下七七四十九盞明燈,打算向天再借上二十年的壽命。本來諸葛亮的鑲星之術馬上就要成功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不知情的魏延闖了進來,不小心打翻了地上的明燈,諸葛亮自知天命不可違,在吩咐了後事之後,就此在五丈原病逝。諸葛亮病逝後,楊儀按照諸葛亮的遺願帶兵撤退,卻在撤退的路途中被人攔截下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前方的魏延將棧道燒毀,同時帶領大軍將路攔住。
  • 腦有反骨卻不知權臣術,魏延是諸葛亮最佳繼承人,為何反遭猜忌
    三國名將魏延從加入蜀漢陣營開始,一直就是飽受爭議的角色,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不適合委以重任,的確魏延從參軍開始,一系列做法讓堅守道德情操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十分不滿。但是即使魏延表現這樣,在前期為何不趁早殺掉他,為反而還是給他重要的職位呢?明明魏延才是諸葛亮之後最佳的繼承者,但是諸葛亮一直對他耿耿於懷,就算去世也要殺了他?
  • 諸葛亮為何一見面,就說魏延腦後長「反骨」?二人關係究竟如何?
    一個是蜀軍大將——魏延,另一個是蜀國大臣楊儀,二人都聲稱自己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難道諸葛亮生前的安排出現了錯誤嗎?但是隨後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我們大家的意料,馬岱趁魏延不注意,將其殺死,並且拿出諸葛亮的遺詔,宣布魏延謀反,隨後收集魏延的殘兵歸順了楊儀,蜀軍全軍重新回到益州。那麼這三人究竟誰手裡拿的才是諸葛亮的遺詔呢?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蜀國內部矛盾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馬岱斬殺也能看出一二,而在陝西石馬鄉魏延就長眠於此。當地老者每每向外人介紹魏延墓時,都會提及幾十年前墓前立著的兩個石馬和一個文生。墓碑上簡明扼要——漢將馬岱斬魏延於此」。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歷史不可追憶,是否「反叛」不可定論,但村中老者對石馬與書生的介紹卻頗有意味。
  • 名將魏延為何被污衊腦後有反骨
    劉備要奪取益州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理由,恰好此時曹操想要拿下漢中,益州之主劉璋感到曹操的威脅,漢中一丟益州必然不保,而漢中張魯和劉璋一直都是死對頭,這時候劉璋想到了同為漢室宗親的劉皇叔。劉皇叔趁著機會帶上部隊進入益州,劉璋盛情邀請讓劉備駐紮葭萌(今廣元),而作為文章的主人公也是第一次登場。劉備進入益州帶的主要人物是軍師龐統,老將黃忠和本文章主人公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