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經典《三官寶誥》詳解

2021-01-17 天小鑫

三品三元三官大帝

三官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

唯三聖人,乃一太極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⑶。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⑷。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⑸。道冠諸天,恩覃三界⑹。大悲大願,大聖大慈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⑻。三宮九府,應感天尊⑼。

三官大帝

[注釋]

⑴三官寶誥: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為道教供奉的三位天神,尊稱為三官大帝,寶誥,誥即誥詞。一種文體,一般用於褒揚。

⑵唯三聖人,乃一太極:唯,語首助詞,無義。聖人,原指道德智能極高的人。此指三官大帝。太極,指天地未分前原始混沌之氣。此言天地水三官源於先天的混沌之氣。

⑶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普受,全部接受,浩劫家,即浩劫之尊,為主宰劫運的尊神,此指玉皇大帝。《皇經集注意》卷四稱:「是穹蒼主(即玉帝),浩劫之至尊。」鼎膺,鼎為三公的代稱;膺為受。此指接受官位。無量,無有極限。品,官之品位。褒,稱讚。此句言,三官大帝受玉帝之命,敕封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成為主管人間禍福的大神,其功績顯赫。故稱「無量品之褒」。

⑷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紫微,紫微大帝;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清虛,清虛大帝;即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洞陰,洞陰大帝;即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此句言,三官大帝主管人間禍福,並於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考校人間善惡,給人罪福。故稱其「總領功過」。

⑸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賜福,即賜福天官。赦罪,即赦罪地官。解厄,即解厄水官。溥濟,廣泛濟度。存亡,原指存在和滅亡。此指生和死。道經稱,上元天官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地官總主五嶽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和已得道者;下元水官總主水帝暘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位大神及仙籙簿籍。故稱其「溥濟存亡」。

⑹道冠諸天,恩覃三界:道,指三官之道法。諸天,謂神仙所居的眾天界。恩覃,指恩德惠及。三界,指天界、地界、水界。三官大帝道法無邊,上至諸天帝王、上聖高真,中至五嶽諸真、得道神仙,下至九江水府,河伯神仙皆屬其管轄,並受指恩德。故稱「道冠諸天,恩覃三界」。這是對三官大帝盛德的頌讚。

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大悲,指悲憫世人。大願,濟度眾生的宏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三官大帝之盛德。

⑻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元三品,為三官之名,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下元三品解厄水官。三官大帝,為三官之尊號。

⑼三宮九府,應感天尊:三宮,指上元宮、中元官、下元宮。為三元(三官)所居指宮。九府,三元各有三府。上元天官有三宮,宮統十二曹,合三十六曹。下元水官亦有三官,宮統十四曹,合四十二曹。三官都合一百二十曹(見《度人經集注》)。應感天尊,應感即感應。指天人合一、人神合一。道經稱:「寂然而通,無為而成,無所不成,不見而知,蓋道之感應也。」天尊,對得道神仙的尊稱。此讚頌三官大帝應感自在,有求必應。

護法王靈官

相關焦點

  • 道教今日神仙聖誕及下降神仙介紹,他們的具體司職及寶誥是什麼?
    今天是農曆三月十九,是道教神仙太陽星君聖誕、南鬥下降、翊聖真君下降、北鬥下降的日子,他們的具體司職及寶誥是什麼?太陽星君太陽星君又稱太陽公、太陽菩薩、太陽神、日神。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君」、「太陽公」。人們把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定為太陽星君的生日。太陽星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大羅天上。朱景宮中。尊居十極之高。體幹出治。位正三才之上。御德行權。一年寒肅暑炎。平六氣而鹹寍十方。萬國旦明宵晦。駕六龍而統治十華。司善惡予奪之柄。照臨赫奕。定功過顯微之權。感應昭彰。號令雷霆。迅除邪崇。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 玄門早課,諸真寶誥丨轉發分享,功德無量!
    那麼,在哪些文獻中,可以發現道教的「寶誥」呢?筆者將之歸納為三大點,分別為《藏》內專書與經典、清代補輯之文獻、道教宮觀與民間鸞堂刊印本,茲臚列於下。1、《藏》內專書與經典明代以前的《道藏》均已亡佚。現存的《道藏》,為明代張宇初(1359~1410)天師領銜主持編纂的《正統道藏》和張國祥(?~1611)天師續補的《萬曆續道藏》。正續《道藏》合計5485卷。
  • 中華道教太陽星君介紹,他的具體司職是什麼,其聖誕日和寶誥為何
    今天是道教神仙太陽星君聖誕日。他的具體司職是什麼,其聖誕日和寶誥為何?這裡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星君太陽星君,全稱日宮太陽鬱儀帝君慈暉朱日天尊。道教以日為陽精,其為日宮太丹炎光鬱明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 太陽星君為天之君,為諸吉之首,其體至健,眾星皆借其光而輝映星空。太陽星君是代表陽剛的神仙,掌管太陽的運行,太陽星君的祥瑞之光普照於大地之上,恩惠人世間的眾生。 寶誥1.太陽星君寶誥,志心皈命禮。大羅天上。朱景宮中。尊居十極之高。體幹出治。位正三才之上。御德行權。
  • 觀音神咒慈航寶誥持誦功德無量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無量寶誥!觀音咒觀音菩薩大慈悲,救度眾生無盡期。左手執瓶甘露水,右手提根楊柳枝。頭上頂戴彌勒佛,口中常念阿彌陀。有人念得觀世音,火坑化作白蓮池。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千眼千手觀世音,紫竹林中觀世音,或在天邊雲裡現,或在下界救良民。或在人間救產婦,或在獄中救犯人。惟願慈悲親降臨,摩訶般若波羅蜜。無量寶誥!
  • 中國道教神仙譜(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三官大帝又稱三元大帝、三元帝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是我國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他們居所是玄都玉京山中雲臺山妙緯宮 ,誕辰分別為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下元節。他們掌管人間禍福罪罰、天神轉遷、生死輪迴諸事,陰陽救度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釋結。
  • 他是道教五百靈官第一位,與趙公明地位相當,九月廿八是他神誕日
    這位其實就是民間所謂的那位三隻眼的「靈官馬元帥」。同時因為他的來歷,民間也稱他為「火神爺」。華光大帝,名叫馬靈耀(馬勝),他與趙公明、溫瓊、關羽並稱為「馬趙溫關」道教護法四大元帥,並且位列第一位。在道教廟觀內,進了山門的第一座大殿就是靈官殿,供奉著一位右手提鋼鞭,左手託拿金磚的神像,就是馬靈官。
  • 道教中的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是指哪三位尊神?分別掌管人間什麼禍福
    水官大帝既掌握江河湖海萬靈之事,又主旱澇災害劫數之期,既掌生人,又管亡者,不但能解天災業滿之靈,還能下濟幽扃人鬼之道。按照古制,在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解厄之日,民間宮觀依例要舉行齋醮法事,信徒至廟內祈福,以求「三官大帝」的保佑。在道教信仰中,三官信仰廣為人知,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由此而衍生出了道教三元節令,即上元節、中元節與下元節。
  • 從五鬥經看道教的朝真拜鬥
    然而,在道教除了南鬥、北鬥之外,還有東鬥、西鬥、中鬥合稱五鬥,並且都有相應的經典。筆者將從鬥燈及鬥中法器、五鬥星君、五鬥經等方面對五鬥信仰的做簡單的介紹,以饗讀者。三典皇靈星君。四將巨威星君。中鬥曰大魁,主掌保命。計三宮:第一赫靈度世星君,第二斡化上聖星君,第三衝和至德星君。 另一種說法西鬥星君有四宮,主管紀命護身。第一宮白標星君,第二宮高元星君,第三宮皇靈星君,第四宮巨威星君。 中鬥星君又稱「大魁」,主管保命,計有三官。第一宮赫靈度古星君,第二宮翰化上聖星君,第三宮中和玉德星君。
  • 道教之三霄娘娘,碧霞元君,媽祖寶生大帝,天王李靖介紹
    雷祖及部署(九司三省與北極四聖),鬥姆元君,九天玄女,黎山老母,二郎神,哪吒,這篇裡我們介紹一下三霄娘娘,碧霞元君,媽祖,二郎神,寶生大帝,天王李靖。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 為雲霄、瓊霄、碧霄的合稱,又稱三霄仙子,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又稱感應隨世三仙姑)。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三位女神。雲霄、碧霄、瓊霄三位仙女在碣石山上的碧霞宮裡修行。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以「道」為核心思想的宗教,「道」最早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提出來的,因此,老子在道教被稱為太上老君,為道教祖師之一。現在的大多數道教派系都源自於老子。老子最偉大的著作是《道德經》,他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道」的概念。
  • 南鬥注生那我們持誦的南鬥寶誥是什麼
    南鬥寶誥志心皈命禮南鬥火官除毒害,北辰水星卻災迍,一切所求皆稱遂,萬般滯悶悉通開。能依經法明心醮,必當隨願契雲臺。凡在有求皆感應,禍厄無因輒敢來,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聖師南鬥六司,陶魂(延壽)星君無量寶誥!
  • 道教朝真告鬥時通常以北鬥七元建生為本命星君,以輔弼為元辰星君
    那麼,左輔右弼星君在道教北鬥信仰中是什麼地位?信眾又如何依據自己生日的年柱查詢自己的元辰星君,應當如何查詢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簡單認識一下道教信仰中的北鬥輔弼星君和元辰星君。九月初八日夜半子時,朝拜左輔星君判斷陽冥,注籍人間奴僕,案內管三百六十星官、三百六十曹官,各執文簿,掌天下僕馬命宮生死分數,能免見囚徒死亡,不失人身,清炁自然,萬事和合。右弼星君,又稱北鬥隱元內弼星君、太微帝君,是天之大帝之星,是鬥中內弼,戴飛天寶冠,手執帝章,變形緋衣,執圭,出五色之炁,總承眾事,主察天下萬國九州執政大臣罪福功過,主變化無方。
  • 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持誦北鬥星君寶誥化解一切災厄
    北鬥寶誥志心皈命禮北鬥九辰中天大聖,上朝金闕下覆崑崙,調理綱紀,統制乾坤。大魁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高上玉皇,紫薇帝君。大周天界,細入微塵,何災不滅,何福不臻。元皇正氣來合我身,天罡所指晝夜常輪。俗居小人,好道求靈。
  • 敬神禮儀——道教的主要儀式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主要信仰,因此敬神儀式也是道教的主要儀式之向神行禮是為了表達對「道」的信仰和對神的尊敬。叩拜道教拜禮有三禮三叩和三禮九叩兩種形式,三禮三叩的具體拜法是站在墊前、雙腳站成「八」字形,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右手離開,左手捂心、同時從容俯身、右手按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手離開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狀;俯伏叩道,頭磕在雙手背上: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勁,慢慢起身,右手隨之收回、雙手抱拳高拱。
  • 道教人物:靈官、功曹、太歲
    靈官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 靈官靈官又有所稱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除五顯靈官外,其他靈官皆為道壇上供作法者,即高功驅遣的小神。又司巡察世界,濟世護法。
  • 有位道教神明,很少有人知道,他叫救貧仙師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提起救貧仙師,很多人可能會在某些經教前面或安陰宅法事中看到其寶誥。
  • 道教的九大經典書籍
    道家經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經書之總集也。夫生天地,和陰陽,包囊萬物,亙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紀綱,成就仙業,利樂群生者,教也。總而謂之曰經,聚之於室曰藏。誦經者足以勸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積德累功。仙真聖人所以美教化,移風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經教為津梁也。
  • 中國道教神仙譜(二)
    前面的文章寫了道教主要神仙體系和三清的詳細介紹,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三清之後的六御。道教一貫有「六御」的說法,「六御」分別為為:玉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 道教文昌帝君、文昌塔的八個常見問題
    道教的宮觀中,一般都設有文昌帝君的神位或者造像,供信眾參拜。因此,很多人下意識就認為文昌帝君只是一個「掌管文運、主宰功名的神祇」。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文昌帝君只是掌管文運、主宰功名的神仙嗎?答:不是。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
  • 道教經典《北鬥經》是本什麼樣的經典?
    且儒書從古迄今,注釋修撰不已,而未及盡,何況道教的經典呢?《北鬥經》,作為道教日誦四品經,祈福禳災,無不應驗。《北鬥經序》指出:其諸謗毀,經有明言,命沉六趣,水失人身,深可悲哀,自致斯苦。本專輯主要引諸經教,及先師之語詳而釋之,又特以粗言而為證者,僅供初入道門者參考,上士高明不足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