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象徵中國文化符號的白瓷,為何會被歐洲技術趕超

2021-01-08 關河南望之歷史漫談

在古時候,中國的陶瓷技術長期領先於世界,中國的瓷器也出口到全球,13世紀到18世紀,中國瓷器一直是歐洲最名貴的奢侈品,特別是白瓷,更是名貴中的極品,簡直就是無價之寶。歐洲的貴族、商人、工匠都試圖探尋瓷器製作的秘密,但是中國的白瓷製造技術,一直都是不外傳的。歐洲人為了破解白瓷的製造秘方,足足花了400多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中國瓷器技術為何又落後於西方了呢?

中國陶瓷技術為何能領先於世界呢?要從江西景德鎮說起。陶器製作,對於很多古代國家都會,但是瓷器,確實中國的獨門絕技。雖然都是用特殊的土製作而成,但是瓷器所用的材質的瓷土,外部有一層玻璃質的釉層。這種土是中國人最早在江西景德鎮的高齡村發現的,所以也成為「高齡土」。燒制瓷器對技術要求很高,需要在14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才能燒製成功,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這是很難做到的。這種技術依賴於有經驗的老工匠的手藝,技術傳承也是老一輩的言傳身教和學徒個人領悟實踐才能做到。所以這使得瓷器製作手藝非常難被外人學到。

歐洲人學習中國白瓷技術,最關鍵的有三個國家,英國、法國、和德國聯邦的薩克森。法國人是最早研究中國瓷器技術的歐洲國家。他的方法是竊取中國制瓷技術。法國有個耶穌傳教士殷弘緒,他是竊取技術的關鍵人物。1699年康熙時期,殷弘緒來到中國傳教,他沒有到北京這類的大城市,反而首先跑到江西景德鎮去傳教,他在景德鎮呆了七年,又結交了許多江西的官員,這使得他可以自由出入景德鎮燒制瓷器的大小作坊,讓他逐漸掌握了窯廠製造瓷器的工序和技術。他在景德鎮期間,曾先後兩次將瓷器的製作方法細節和購買的樣本寄回歐洲。但他觀察到的技術只是個大概,並沒有掌握其中的核心技術。

德國人當時也研究瓷器,他們的做法並不像法國,而是自己埋頭做實驗。從十七世紀末期,當時德國的聯邦國薩克森,他們的君主奧古斯特二世是個白瓷發燒友,他就建了個實驗室,還請了個數學家契恩豪專門來研究製作白瓷。契恩豪斯花了20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甚至還嘗試了歐洲的鍊金術,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在1708年,終於讓契恩豪斯做出了白瓷。

英國人的白瓷製作起步比較晚,而且比較偶然。在1726年,是一位名叫威廉庫克沃西的青年藥劑師學徒,無意間看到了一本關於中國的書,書中就收錄了當年殷弘緒從景德鎮寄回歐洲的書信。庫克沃西關注的方向主要是在瓷器的原材料上,就是書中記錄的高嶺土和白墩子。這是中國燒制白瓷的關鍵材料。他滿世界尋找這種材料,最後在1768年,終於成功燒制出第一件白瓷酒杯,隨後他就開辦了自己的瓷廠專業製作瓷器。

歐洲人掌握了瓷器的生產技術以後,都迅速的轉化成市場和生產力。薩克森剛開始研究成功瓷器的製作方法,這還是他們的獨家秘方,但是後來許多商人不惜花高價錢去挖薩克森瓷器廠的人才,市場的力量是強大的,薩克森的白瓷技術,很快就不再是秘密了。隨著市場化和不斷競爭,制瓷技術的改進和工藝的突破,歐洲的瓷器技術也越來越厲害。最終他們從瓷器的消費國變成了生產國、出口國。

而當時的中國呢,18世紀,中國正處在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的鼎盛期,皇帝權力極大,最出色的瓷器技術和人才只為皇家服務。這些技術被皇權壟斷,在國家穩定繁榮時期,技術還能得以延續,但到清朝末期,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清王朝統治已經接近尾聲,無法維持景德鎮官窯的開支,一些老的工匠師傅也不得不另尋出路。再加上國際市場被英國等新興的瓷器出口國所擠佔。中國的陶瓷技術逐漸沒落,一些引以為傲的絕技也大量失傳了。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在1955年中國甚至需要請當時的東德技術工人來景德鎮傳授現代制瓷工藝。

中國瓷器從領先世界到落後,也能影射出清朝的發展歷程,從剛開始所謂的康乾盛世到後來被歐洲列強侵略,中國白瓷也是從領先世界到後來技術落後甚至失傳,皇權的專制壟斷要負有很大責任,再先進的工藝科技如果被壟斷,只服務於頂層社會,都會逐漸失去活力,逐漸落伍的。

相關焦點

  • 紅燈籠,中國文化的象徵
    紅燈籠不僅僅是一件工藝品,它還承載著從古至今人們的寄託和美好心願,它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營造我們的情感宣洩氛圍的相當具有意義的物什。紅燈籠的歷史由來:燈籠,又統稱為燈彩,乃是古時燈具的一種,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雖然,早在西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記載使用燈籠的起由,但是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 白瓷之路:來自中國的最新消息
    《白瓷之路》一書將我們從這種瓷器的自我中心、自以為是中拉扯出來,放在一個全球的視角,看到人類圍繞瓷器更多的貿易和技術交流,也看到人類為了漂亮的東西,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價。正午選摘的部分來自《白瓷之路》的第二部分,講述的是作者在景德鎮遊歷之後,再去德勒斯登這座歐洲的瓷器中心尋找瓷器貿易和製造的故事。
  • 給「荔」中國禮!阿爾法蛋「妙筆生花」禮盒煥新傳統文化
    在2021年春節來臨之際,天貓新文創攜手中國美術學院發布「新年色·給荔紅」圖譜及2021流行趨勢,聯合阿爾法蛋等行業頭部品牌,發布給「荔」2021「中國禮物」 限定禮盒,致敬傳統,讓中國文化藝術符號走進大眾生活。
  • 歐洲美女泛濫成災,膚白貌美,在歐洲的中國小夥為何不願娶?
    為什麼歐洲的一些國家會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的原因呢,這很有可能是二戰帶來的原因,大家知道在二戰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受到了慘重的影響,所以在歐洲會有一些地方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那麼這麼多的女生在歐洲擔心自己嫁不出去,為什麼有些在外打工的中國小夥不娶一個外國女生當新娘呢?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什麼?
    而在聖經裡記載著蛇是邪惡的象徵,那麼在兩種古代文明中 蛇又是怎樣的形象?為什麼在中國古代會產生對蛇的崇拜?在西方的文化體系中,伊甸園中蛇因引誘夏娃吃下禁果而被趕了出來,殃及亞當,是惡毒、誘惑的象徵。在東方,神話傳說中的「女媧」也是人首蛇身,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有女媧伏羲蛇身交纏的圖畫,創造了後來的人類,受到膜拜。可以說蛇在東西方文化中崇拜與遭受唾棄並存,這讓蛇類在當今各地區傳統文化裡有著亦正亦邪的角色。
  • 沃爾特·李普曼:象徵符號壓抑個體發展
    美國星條旗冷峻的觀察者或許會對圍繞著星條旗形成的各種儀式嗤之以鼻,認為其是對象徵符號的操縱;就如同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認為想要得到巴黎做幾次彌撒也是值得的一樣。然而領袖深知,只有在象徵符號有效發揮作用的基礎上,他才能夠找到動員群眾的方法。在象徵符號體系中,人們的情感有了一個共同的宣洩目標,而真正的觀念則被清除或掩蓋。
  • 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美
    圖騰的藝術最早是起源於祖先對生活的解讀,以美的符號形式來表達他們所具有的獨特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這些花紋主要承載於各種生活用具及裝飾中,是人們抒發對自然的崇拜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們高度提煉和概括藝術的表現,反映了人類對精神生活的寄託。
  • 中國文化符號正在重構品牌
    國貨、國潮、國風三浪疊加 從中國文化符號被大眾所接受 提及「中國文化符號」的時候有這樣三個詞,多多少少都會映入我們的眼帘:國貨、國潮、國風。這三個詞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力量,它們用我們的時代背景、用我們的文化去改造了時代發展。
  • 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為何一直被忽略?
    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為何一直被忽略?首先科普。天心地膽就是指天的心和地的膽。確切來說,「天心」其實就是觀星臺,又叫做「周公測景臺」。據說到了夏至這一天正午,石頭上面立的錶針沒有影子,下面的石頭坐也沒有影子,所以這個觀星臺也叫做「無影臺」。觀星臺不只是具有天文意義,還具有政治涵義。
  • 馬的象徵意義,揭秘背後的神秘面紗
    由於其在工作和藝術方面與人類的天然友好,這匹馬很容易在歷史上獲得特殊席位,在榮譽,崇敬和象徵意義上排名很高。在戰爭,流動性,生產力,農業,各種發展中服務的人,馬是迄今為止增強文明的最大貢獻者之一。有了這樣的認可和成就,廣泛而多樣化的符號意義一定會跟隨馬與人類的豐富歷史。馬的象徵意義在大多數文化中都很普遍,它與生命力的象徵聯繫在一起。
  • 神秘莫測的萬字紋,到底是中國本土的符號,還是外來文化侵襲?
    說起萬字紋,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文化符號,同時也是咱們中國本土的傳統紋樣,這種紋理與多種紋理相結合,演變出多種紋理。萬字紋在中國傳統紋樣中地位可不簡單,在明清時期發展最為鼎盛,萬字紋的運用,大到建築門窗,小到瓷碗點心盒,都出處可以見到它的身影,說是風靡全國也不為過。
  • 五行五色的中國傳統
    商周時期,中國已經形成原始瓷器,東漢中晚期,則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漢代時,五色觀已滲透於各類文化藝術之中,但是受到制瓷技術的限制,並未在瓷器色釉中建立五色釉體系,而是隨著制瓷技藝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複雜的演變過程。從漢代至唐代以前,瓷器釉色大多呈現青色,還有少量黑釉瓷。因而青釉瓷獨領風騷,瓷器釉色以青色為主,黑色為輔。
  • 五千年的美學符號——走近神秘三角形文化
    隱藏在科技美學下的神秘三角形文化逐漸進入主流視野!神秘的三角形文明文明二字之重豈能是一個幾何符號名詞能承受的?然而,當我們從形態這一人類感知事物最直接的視角去剖析和感知過往人類文明中的組成元素時會發現,三角形近乎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
  • 你的星座符號象徵著什麼?
    不同地域的文明中,星座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但是隨著各文明的擴張和相互影響,星座的文化也包含了融合的過程。星座符號白羊座(3月21日 - 4月20日)白羊座的符號象徵羊的頭,是一種象形的方法,取出羊最明顯的羊角和鼻梁部分;由白羊座的神話可以聯想到一些特質,例如衝動、喜歡自由、勇往直前。而由另一方面,也有人指白羊座的符號是象徵新生的綠芽,表現出新生和欣欣向榮的景象。
  • 廈航開通廈門-阿姆斯特丹航線,白鷺凌風入歐洲
    機上服務全面升級:白瓷紅茶凸顯中國文化在這條全新開闢的洲際航線上,廈航對空地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尤其在服務產品中精心融入了「德化白瓷」和「正山小種紅茶」的元素,廈航副總經理趙東表示,白瓷和紅茶都是福建出產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的產品,我們希望旅客能夠在廈航航班上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文化品位,讓中國文化通過這條空中新絲路得到廣泛傳播
  • 從起源到共識,心形符號是如何演變成我們熟知的愛意象徵的?
    每當我們在寫情書,或者表達愛意的時候,都會喜歡用一個心形符號來表示。今天,心形成了大家象徵愛情的普遍認知。在現代社會,這個符號無處不在。它掛在項鍊、耳環和手鐲上。它出現在無窮無盡的情人節卡片中。它被印在T恤上,被塗鴉在牆上,塗上紛繁多彩的顏色,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喜愛,迷戀,浪漫或者欲望。
  • 淺談《龍虎山張天師》——所代表的文化符號與其時代象徵
    最近沙鄉的社交圈裡又被一部《龍虎山張天師》瘋狂的刷屏,所以今天夕涼就給大家解析一下這部《龍虎山張天師》,淺析一下《龍虎山張天師》這部電影,背後所代表的文化符號與其時代象徵。天師: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天師原是道家始祖——軒轅黃帝對其老師的尊稱。
  • 歐元符號的構造及意義
    歐元符號€是由英文的第三個字母C(也是希臘文的第五個字母)中間加兩橫組成的。這一符號的雛形來自眾所周知的字母,故容易識別,中間的兩條橫線能讓人聯想到美元和日元等貨幣符號上的兩條線。這些都基本符合歐盟對歐元標誌提出的要求:象徵歐洲、易於辨認和易於手寫,此外還要加上有美感。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用叉子的就是歐美國家的人;用手的是南亞次大陸、非洲國家的人;用筷子的就是東亞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還有越南,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人。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很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
  • 中國的顏色象徵著什麼?
    他們認為北極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中國是眾色之王,也是中國古代史上單色崇拜最長的色系。古代中國的太極圖,以黑白表示陰陽合一。白色在中國古代色彩觀念中,具有多義性。「五行」說把白色與金色相對應,證明中國古人感覺到白色象徵著光明,列入正色,表示純潔、光明、充盈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