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要以買彩票心態投資基礎科學,不能急功近利

2021-01-15 第一財經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海·滴水湖)召開兩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匯聚上海滴水湖畔,就科創產業化暢所欲言。

上海充滿活力,是一個極具創業精神的城市,擁有非常年輕、志向高遠的勞動力,如果在科技方面的投資足夠聰明,將會令這座城市更加彭勃發展,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Randy Schekman)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基礎科研的重要性

論壇首日,宇宙暗能量發現者之一、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亞當·裡斯(Adam Riess)教授不僅發表了宇宙大爆炸和超行星觀察的演講,同時也強調了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裡斯教授說,科學家之所以要不斷進行基礎科學的探索,是因為很多存在的共識也有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

此外,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基礎科學為什麼需要?因為我們要鼓勵年輕人創造。在基礎科學領域,沒有人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

在論壇的創新藥研發與轉化醫學的主題演講中,謝克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呼籲中國採取一種新的方式衡量科研成果,而不僅僅是看論文的影響因子,這一需求刻不容緩。」

談到如何促進基礎科學的發展,謝克曼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認為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要在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生物科技公司當中培育基礎科研的基礎設施,從而令年輕的科學家能夠在這些機構中發揮更大的領導力的作用,為新興的生命科學領域貢獻力量。」

他說道,「美國的經驗可以參考,美國生物科技的崛起,就是受益於二戰之後,美國政府在大學等科研院所內大規模地投資基礎研究設施。」

萊維特則建議中國更加關注年輕科學家的研究和成長,給他們更大的自由度。「基礎科學成功的概率就像中彩票,機率極低,當然你買得越多,中獎機率越高,不過都無法計劃,也有可能最大的發現是來自年輕人,儘管這是不可思議的。」萊維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探索產業化

此次論壇的議程設置都希望貼近產業化,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比如光子科學與產業論壇,它們的內容涉及量子計算機、空間產業等,這對新興產業都有非常好的引領作用。」他還表示,「生命科學和醫學轉移轉化如何能夠連成一體,把產業鏈做好,也非常有產業化的前景。」

王侯提到,萊維特教授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教授共同創立了一家名為InterX的生物科技公司,該公司獲得甲骨文公司的聯合創始人Larry Ellison的投資。而其中萊維特在模擬機器的深度學習方面的貢獻,為新藥研發設計和篩選提供了科學基礎,創造了裡程碑式的進步。

王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也是這個暢想,希望把這些科學家請到同一個地方做研究,孵化他們的最先進的成果,這樣可以達到好的社會效應,比如把藥價降下來。」

就在前一天,中國首個由頂尖科學家組成的「科學谷」宣告在臨港啟動。「我們主要側重於產業化,所以當時成立這個論壇的目的是做尖端科學、頂端科學的孵化,但實際上我們做的過程中,發現最後一公裡是需要最先一公裡的探索的,最先一公裡做得越深越透越好,最後一公裡產生的效益才會越高越廣越深。」 王侯表示。

史丹福大學教授威廉·莫納(William Moerner)以IBM為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IBM的實驗室不僅僅研究基礎科學,也研究如何讓科研實現產業化的轉化。這是從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

莫納教授說道,企業確實需要產業的應用才能經營好,如果能夠把產業跟學術結合在一起,基礎科研也可以更有用武之地。「做基礎研究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的研究如何能夠轉化成實際應用,企業也能提出他們的需求,知道基礎科學的進一步研究。這種結合對大學和企業來說是雙贏的。」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比如工程學可以幫助科學家做測量,大學和企業的有效結合可以推動創新。」

上海交大原校長、中科院原副院長張杰院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的科技革命時代已經來臨,這次科技革命與以往的科技革命最大的不同就是,科學和技術的界限變得模糊了,甚至可以說,科學和技術完全纏繞到了一起;科學和技術和產業的界限也變得模糊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和產業是需要緊密結合的,以應對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

萊維特教授表示,中國在創新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還需要與產業更緊密地結合。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也做手機,但是你看看美國,全球利潤最高的手機是蘋果iPhone,這就是一個教訓,人們看到斯坦福、矽谷,但是在研究和產業方面仍有代溝,矽谷模式所有人都想學,上海也在積極進取。」

相關焦點

  • 4位諾獎得主將蒞蓉解迷津
    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10日啟幕 4位諾獎得主將蒞蓉解迷津   5月10日-12日,以「匯智創新,開放共享」為主題的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獨家|諾獎得主告訴你:幾歲拿諾貝爾獎最合適?
    比約克根據諾貝爾基金會官方披露的數據,整理了178名諾貝爾物理、化學、經濟、和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年齡,和發表他們獲獎成果時的年齡。從圖片可以直觀地看到,平均而言,物理學家是最早出成果的,42歲就能進行改變世界的科學發現;然而他們的等待時間也是最長的,平均要再等近24年,方能接過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章。
  • 諾獎得主諾德豪斯《氣候賭場》推出中文版
    原標題:諾獎得主諾德豪斯《氣候賭場》推出中文版「我們已經進入了『氣候賭場』,正在搖動全球變暖的骰子,但仍有時間轉身走出賭場,改變人類暗淡的前景。」日前,在北京耶魯中心舉行的《氣候賭場》中文版分享會上,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通過視頻對中國讀者說了這樣一段話。《氣候賭場》是一部前沿經濟學著作,自問世後受到全球經濟學界、政界、企業界和大學師生的廣泛歡迎和好評,已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指定為大學生基本讀物。
  • 諾獎得主丁肇中寄語復旦新生:推翻多數人觀點才能向前走
    諾獎得主丁肇中寄語復旦新生:推翻多數人觀點才能向前走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19-09-06 17:29 來源:澎湃新聞
  • 芝加哥大學燭光追悼遇害中國博士 諾獎得主向其父母中文致哀
    視頻截圖芝大校長親臨致哀範軼然父母抵美參加追思會當地時間1月14日下午4點,芝加哥大學為範軼然舉行了燭光追悼活動,校長羅伯特·齊默教授,教務長李家儀教授,範軼然的導師、布斯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何治國教授,以及諾獎得主、該校經濟學教授拉斯·彼特·漢森均親臨致哀。據悉,範軼然的父母也已抵達芝加哥,並出席了追悼活動。
  • 河南一彩民擊中1000萬巨獎,大獎得主感嘆:差點把彩票弄丟了!
    河南一彩民擊中1000萬巨獎,大獎得主感嘆:差點把彩票弄丟了!大家平時買完彩票後,一定要好好的保管好,在彩票沒有開獎前,任何人手裡的彩票都有可能擊中大獎!有些人中了百萬甚至千萬的大獎,但是他們沒有把彩票保管好,要麼是弄丟了,要麼是損壞了,以至於大獎成了棄獎,屬實有點可惜呀,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據媒體報導,在大樂透第20129期開獎中,當期全國只開出了兩注一等獎,所以單注獎金金額非常之高,足足有1000萬元!其中有一注花落河南新鄉市,過去了這麼久,這位大獎得主終於來領獎了,我們來看看中獎彩票,這是一張最普通的十元五注單式票。
  • 賠愛人修牙隨手買彩票就中了!平時從不研究,841萬大獎他怎麼花?
    說起自己如何知道自己中得大獎時,王先生(化名)說:「其實這張彩票買了之後就一直揣在褲兜裡,都放了好幾天了沒想起來要去兌。直到今天中午我在彩票站想再買一張雙色球的時候,順手拿出上期買的彩票說順便兌一下,結果彩站打票員就告訴我說中大獎了。」王先生(化名)愛人還笑言:「幸虧沒把他這褲子洗了,不然這彩票可能也得遭殃。」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雙子座最多(組圖)
    足智多謀、反應靈敏的特性讓雙子座脫穎而出,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最多的星座。  巨蟹座 6  獅子座 6  處女座 9  一直被「黑」吹毛求疵的處女座,在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可以「揚眉吐氣」。追求完美、一絲不苟的處女座,對單一事物有著最執著的刨根問底的能力。有9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處女座。
  • 遇害中國博士父母抵美:冒雨出席校園追悼會 諾獎得主中文致哀
    數百名師生在雨中舉蠟燭默哀,追悼會上,諾獎得主彼得·漢森用中文向範軼然的父母致意。據報導,悼念會在芝加哥大學校園內舉行,參加悼念會的有範軼然的導師何志國(音譯)、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齊默和2013年諾貝爾獎得主彼得·漢森等。此外,還有數百位師生參與,他們在雨中點燃蠟燭,追悼不幸身亡的範軼然。
  • 910萬大獎得主領獎"速度" 號碼是生日幸運數字
    昨日一大早,長沙市的這位大獎得主就來到省福彩中心兌領獎金。  丈夫買彩中獎,妻子兌獎領錢  「這張彩票是我老公買的,但獎金由我來領啦!」昨天一早,長沙的李女士(化名)就來到省福彩中心。她手中的彩票,「價值」910萬,中得了福彩雙色球第2011055期的一等獎。
  • 人民日報:急功近利或嚴重阻礙我國科學發展
    同年底,這一基礎領域的科學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為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然而,在歡慶成功之餘,中微子實驗項目一位科學家的一番話卻很耐人尋味。   他說,長期以來,主導基礎物理研究的是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由於經費投入不足、研究積累薄弱等客觀原因,一直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不小差距。但更為重要的差距在認識層面。比如,我們就常常聽到這樣的疑問:你這個基礎研究有什麼用?
  • 家庭主婦相信運氣 剛買彩票兩個月中1565萬
    但是研究彩票,我確實不行,買大樂透就是給自己的生活添加點希望和夢想。」據了解,趙女士並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在研究彩票上,僅是每期購買一張機選的15元複式追加票。1月8日,大樂透第18004期開獎,趙女士的其中一注幸運命中當期頭獎,由於是複式投注,總獎金高達1565萬元。
  • 諾獎少中國人,問題何在?丁肇中山大回答:不知道!
    記者黃中明 攝□本報記者 朱士娟  「諾獎獲得者中很少有中國人身影,中國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又該在哪些方面提高?」「不知道!」12日,在山大舉行的丁肇中媒體見面會上,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人科學家丁肇中對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很誠懇地交了「白卷」,年近八旬的他很少對實驗之外的事情隨意評論。但在他心中卻有一個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拿諾獎的人數能與中國人口成正比。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的黑洞,3位得主分享760萬...
    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我們熟知的「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其中,瑪麗·居裡兩度獲得諾獎。今年的安德裡亞·格茲成為了第四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女性獲得者。因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活動諾貝爾委員會對進入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場的人數進行了嚴格控制,全場人數不超過30人。
  • 學術頭條:美國14歲中學生研究新冠獲獎,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增至...
    科學家用數學模型驗證我國疫情防控成效近日,國際著名生物數學期刊Mathematical Biosciences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美國14歲中學生研究新冠獲全美最高科學競賽獎項一位來自於德克薩斯州的14歲女孩,憑藉她的研究方向:通過鑑別出新冠病毒中的一種分子,用其與新冠病毒結合後,能讓病毒失去功能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全美最高的科學競賽獎項——2020年3M 青年科學家挑戰賽的一等獎。
  • 中大獎早有預兆 雲南大樂透1000萬得主火速兌獎
    5月3日一早,大獎得主王先生(化名)就現身雲南省體彩中心領取了獎金,並講述了他購買彩票的經過。  「昨天晚上(5月2日)吃完晚飯,從家裡出來,也才帶了幾十塊錢。我就說少買幾注,後來買完了我又去取了2000元付彩票錢一百多。我就又順手選了這一注,我看了一下走勢圖一下就寫出來了。」王先生隨手寫下的這注號碼,是一張12元的「6+2」小複式。
  • 科學青年為啥要過聖誕節?因為他們也在這天出生!
    ①電子顯微鏡之父魯卡斯:沒有專利的諾獎發明家 恩斯特·奧古斯特·弗裡德裡希·魯斯卡(德國物理學家)生日:1906年12月25日 成就:發明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重要性毋庸贅言。這是現代科學的一隻神眼,它突破了光學顯微鏡百倍/千倍級的放大倍數,為人們呈現了放大百萬倍的微觀世界,讓諸多猜測得以「眼見為實」。
  • 雙色球現「奇葩」獎號!福州彩民守號2期斬獲雙色球709萬元
    我們經常會在電視或者報紙上面看到各種「奇葩」的中獎方式,有的中獎得主是因為做夢夢見一組號碼,購買之後中了大獎,有的則是沒有零錢坐公交車,在彩票店兌換零錢隨便買了也中大獎。像這樣的情況似乎一直發生在別人身上,但我們身邊卻從未遇到過,部分彩民產生了「質疑」,甚至懷疑彩票這個行業的真實性。
  • 做夢財運旺到可以去買彩票?來說說神奇的數字夢!
    當時彩票售賣處有5張尾號229的彩票,5名親屬包括卡莨便湊錢每人買了一張80泰銖的彩票。彩票在16日開獎,結果5人都中了獎,一夜致富。警方為保障5人的安全,接送他們到彩票局領獎。 深圳晚報2017年3月7日報導,小夥夢到數字買彩票中770萬,剛準備棄號即中獎。3月6日上午,前來深圳福彩兌獎大廳兌獎的彩民絡繹不絕,廳內很是熱鬧。
  • 三地幸運得主這樣說
    近日,福建莆田3200萬、湖北黃岡821萬以及重慶648萬元得主現身領獎。這三位大獎得主所中的均為體彩大樂透。福建莆田彩友小程憑藉一張5注號碼、2倍投、30元投入的單式倍投票,單票擒獎3200萬元。   前不久,小程現身福建省體彩中心領走3200萬元大獎。   小程今年不到30歲,買彩超過5年,他說中獎號碼來自於守號。投注體彩大樂透時,他一般機選購買,因為他認為雖然獎池高,但想中得大獎還是不簡單的,因而就採取機選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