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一個其貌不揚的普通導演,因為《小時代》這部劇大火而廣為人知,但是這部劇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轉變
一個導演,懂得市場需求,明白當代的年輕人需要什麼,想要什麼。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電影行業的市場上,郭敬明的影片,一直是焦點話題,本人也是充滿爭議性的人物
對於他這種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物,他寫的每一本書,都非常尖銳地指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缺點,並將其無限放大,窺探人性的貪婪,是他產生作品的主要動力
在《小時代》這部電影中,給人感受最強烈的是,他的每一部作品,似乎和我們的生活不太一樣,但是很多社會性的問題,卻又那麼相似,這就是作為導演的郭敬明最成功的地方
在他的電影中,我們不難發現,愛情是一個笑話,姐妹是塑料做的,似乎影片中就沒有真實的東西,一切都像是虛無的存在,人物的塑造顯得有些蒼白
諸如楊冪所飾演的小白領,要證明自己能夠勝任模特的這份工作,而富二代們要互相比較,才能顯示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但是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無不指向拜金主義
在影片的創作和表現形式中,我們不難發現,塑料姐妹們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於在某些手段上,已經超乎了普通觀眾的想像,而這也是《小時代》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它準確地瞄準了一批沉迷拜金主義的少男少女
所以無論在這本書還是這部電影,《小時代》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暫且不論這部電影所給我們帶來三觀上的衝擊,單從市場上來說,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它準確抓住了市場的需求,它成功了
《小時代》這部電影,它滿足了年輕人的所有幻想,它觸及到了普通人想要的生活狀態,這就夠了,所以不論劇情怎樣,只要能夠保證觀眾在看的過程中足夠爽,這就已經達到了它的目標
但是這往往又會導致另一個問題的出現,他僅僅是抓住了觀眾的心,帶給了他們想要看見的東西,卻沒有想過,這種東西對於還未形成正確三觀的普通人來說,是有多致命的衝擊
對於那些還處在懵懂時期的中國青少年來說,他們對於愛情,友情,都是建立在自己能夠獲取的消息基礎上判斷,但是小時代的大火,讓他們發現,原來有些東西比愛情和友情更為誘惑
年輕人不會在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他們只想嘗一口這可口的,未曾嘗過的美味,他們不會在乎這對他們的未來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小時代》的三觀就這樣一點點滲透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充滿了拜金,虛偽主義的年輕人,道德的束縛已經不再管用,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會在乎別人的感受,他們只想自己過好,而不在意自己對別人造成什麼傷害,這是最致命的
作為一部每年都會被炒起的熱點電影,《小時代》一直紛爭不斷,雖然被公認為大爛片,但是為何每次它都能出現在大眾的眼前,每次都會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
我們或許可以在電影裡找到答案,郭敬明很聰明,他在拍《小時代》時,就已經發現,好電影也許不一定是磨出來的,也可能是熱搜元素引爆的,而這些東西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小時代》這部電影,在未來也許會一直被不斷提起,但是,人們對於他的印象,也許只會停留在拜金虛偽的形象上。隨著觀眾群眾的素質不斷提高,郭敬明在影片中的各種私貨也許也在被不斷挖掘出來,而這些東西,好壞也許只有後來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