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日: "若是其甚與? 日: 「殆有北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譯文】
孟子說: 「如果這樣我就知道大王心中的抱負是什麼了,那是想擴張土地,使秦楚大國來朝,統治整個中原,安撫四方蠻夷之國。 憑您的所為,去實現您的抱負,這就好像循著樹木去尋找魚兒一樣沒有希望。 齊宣王說: 「會有這麼差嗎?」孟子說: 「比這會更差呢。 循著樹木去找魚兒,雖然找不到魚,但也沒有什麼災禍;如果按照您的所為,去實現您的抱負,以後必然會有災禍。」
【見解】
在齊宣王政治理念中,霸政意識根深蒂固,那就是要舉一國之力,四面樹敵,去實現獨霸中原的夢想。但是,齊宣王的所思所為很難成功,因為他對內沒有施行仁政,不具備稱霸的實力,也得不到人民廣泛地支持。 如果君王使用戰爭機器,不是用來保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集團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就不會取得真正的勝利。
作者:天 步 子
校稿:遊金地 何良慶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