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入道?
修行要有正確的究竟圓滿的見地,然後安於每個當下,就是在道中。
入是進入、符合的意思,是當你發起了出離心並以此為出發點,去改變並覺悟、開悟了。
1、修見地(在修佛知見的基礎上提起正念,比如楞嚴經);
2、修證(念念入彌陀願海比如華嚴經);
3、行願(比如普賢行願品。普賢普賢,一切善根功德普皆回向於西方極樂淨土)。
身心清淨就可以入道,入道以後,制心一處,就可以得道。就是整體融入了環境,無形與有形成為了一體。守一抱一。符合事物發展規律,隨順宇宙規律法則,跟隨其頻率而運行。
二、呼吸對修行的作用和意義。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正確的呼吸方式對修行十分有益,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真正的修行人必定用的是正確的呼吸方式,也即通常說的腹式呼吸。
人本來就是活在一呼一吸之間,人的生存就是靠呼吸來維持。有了呼吸就有了一切,沒有了呼吸,什麼都沒有。一個修行人,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呼吸,要一吸就吸滿,就吸到丹田,呼的時候就從丹田呼出去,呼乾淨,然後又吸進來,吸滿……,用這樣的呼吸方式,你的中氣、底氣就特別足,就容易入道。
師父教的呼吸剛開始是一種有為的方法,讓我們提升能量,助於修行的一種方法。
還有種呼吸方法就是安那般那呼吸方法,是佛陀時代教弟子的一種自然的呼吸方法。
末學以前練三字明後,靜坐,很自然就會落到呼吸上,佛號也不想誦。後來看到南懷瑾老師說的安那般那呼吸打坐方法後,明白了,這個需要根據個人根基和習性來決定,它有個次第性,從散亂、放逸,再到昏沉,它需要一個過程……
呼吸方式一改變,你的身體素質就改變了,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三、念三字明有什麼體悟?
三字明只要念對了,就捕捉到了感覺,聲音會全是從頭頂出去的,聲音在頭頂上震動、盤旋的感覺,而且很渾厚。
我打坐時基本都會念20分鐘,呼吸慢慢地深入丹田了,身體也慢慢能跟大自然的節奏接軌了,會感覺到身體能量的增強。
四、有根基的人都可以直接念「三字明」嗎?
一切法為解脫而用,三字明也不例外。從法性上理解,人人可念。但師父說,體質弱的人最好先念六字明,然後再念三字明,因為三字明的力量太大了,初學者要循序漸進。到了實修用到一些有相的修行方法時,三字的力量大於六字明。當能接觸到並有機緣行持,則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如果你的氣脈完全暢通,就可以直接念;如果氣脈還未完全暢通,三字明強大的力量容易把你微細的脈絡堵塞了。這時候,可以先念一個階段(最少半年)的六字明,再加上觀想,然後才能念三字明。
一般念半個小時。如果你有念六字真言的基礎,在整個打坐過程中,可以念久一些,念一個小時都沒問題。如果出現頭脹頭痛,眼睛紅腫,說明下面的能量上來了,這時候就可以停下來不念,只要觀想頭頂蓮花打開,從眉間向前平視就可以了。
五、哪些人不宜修行?
1、心理不健康的人。這種人慧根不夠,心理素質差,習氣重,只能讓他信信佛、誦誦經,拜拜佛、燒燒香,護持三寶,種點福田;
2、能進不能出的人。()就是能進入狀態,出不了狀態的人。此種人身心能力不夠,欲望過盛;
3、警覺性提不起來的人,這種人說明沒入道,但是也在禪定中,這種禪,為無明的花,多情的果,眾生的根性不定,其實菩薩都在」三有」城獄中。也就是沒有覺照的人,這種人也不能學佛。
一個世間上的事情都做不了、做不成功、沒有警覺、丟掉了覺照的人,又能做什麼呢?你又怎敢與他共事呢?他在說什麼,想什麼,做什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
看過韓國那個解脫貓的視頻,我們就會知道,眾生平等,所以末學突然對本覺、始覺有了一種想法,六道眾生一樣擁有的絲毫不差!並非我們現在學佛的才有本覺、始覺之說,至少末學以前是這麼認為的。
六、打坐時容易冒汗是怎麼回事?
這是身體發暖,體內寒溼排出的現象!體內過去有風溼、風寒。由於打坐的原因,身體陽氣產生了,過去的風寒、風溼之氣就必須排出去,這時候身體就可能會冒涼氣,手腳、身體就會冒汗。
如果我們體內的陽氣、正氣沒有生起來,或者不夠,身體裡面必定會進來邪氣和風寒。當我們打坐到某個階段,全身發暖,覺得暖融融的,那說明我們身體的精氣神都已經甦醒,復活了。當陽氣一產生,邪氣就會往外排,這時候身體可能就會冒涼氣,手腳會冒冷汗。這些都說明打坐見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