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性情柔婉,容顏妍麗,善舞蹈,會崑曲,多才多藝,嬌媚可人。
從身份低微的宮女,幾經沉浮,一路晉升為令貴妃,協理六宮,位同副後,青雲直上,達到了人生的至光時刻。
在光鮮亮麗、極盡榮寵的背後,她布下了重重陰謀和陷井,皇子、公主、嬪妃都是她的目標和獵物,奪目的美貌和溫柔的表象下是蛇蠍般狠毒的心機。
《如懿傳》是一首後宮女性的悲歌,劇中最大的反派令妃魏嬿婉壞事做絕,著實可恨,縱觀她的人生歷程,卻又是劇中最具悲劇性的人物。
01.拋棄舊愛、終究未得真愛_身為女人的悲哀
魏嬿婉與皇上在花園初次相遇的時候,還是嘉妃宮中一位藉藉無名的宮女,只是因為容貌和如懿相似,引得皇上注目,金玉妍不能容忍自己宮裡的宮女勾引皇上,想盡辦法折磨她,正如老舍先生在《柳家大院》中所言:「一個女人要是瞧不上另一個女人,那就是活對頭。
太監進忠垂涎她的美貌,把她視為了晉升的臺階,她心心念念要脫離苦海,兩人一拍即合,那個在雨夜跪求太監的小宮女,「進忠公公,求您疼我!」讓人心酸,又讓人心疼。
她不喜歡進忠,甚至厭惡他,但又不得不依附於他,被迫和他對食,她在和他達成同盟的同時,也被這個太監牢牢地操縱了命運,她知道要想在後宮生存下去,必需要借力往上爬,只有位居高位,才不會被人踐踏,才不會被人看不起。
在進忠的引薦下魏嬿婉成為了皇上的女人,只因她的面貌像極了如懿,她自始自終都是別人的影子,在攀龍附鳳的欲望漩渦中她逐漸迷失了本性,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一生的真愛_凌雲徹。
從此,作為女人的她,再也沒有得到過真愛,她對凌雲徹還有著舊情,看著凌雲徹和如懿交好,心生妒忌,她的人生開始扭曲,走上了構陷他人又毀滅自己的道路。
02.一力自保,捨棄母親頂罪_身為女兒的悲哀
魏嬿婉的徹底黑化,是從捨棄母親以求自保開始。
令妃待產,母親衛夫人進宮陪伴,不想在衛夫人房中搜到詛咒皇后的布偶,人證物證俱全,情急之下令妃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把罪責都推到母親身上,稱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全然不顧母親死活,雖說是進忠的主意,可是令妃的狠毒,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自己的地位尊榮,不惜拋出母親頂罪,眼看著母親被皇上下令處死,人子之悲,莫過如此。一個可以捨棄至親的人,還有什麼不可以捨棄的呢?從此她在黑化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一路狂奔。
03.屢遭刑罰,毫無嬪妃尊嚴_身為妃子的悲哀
《如懿傳》中後宮嬪妃眾多,受到責罰最多的當屬令妃魏嬿婉。
令妃出身內務府包衣,在宮中無依無靠,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撐腰,又因為屢犯宮規,常受責罰,因狐媚惑主私自跑去木蘭圍場見皇上,大眾廣庭下被罰板著之刑;因舒妃之事被容佩每日掌摑十下,顏面掃地;為了讓如懿消氣,又在詡坤宮門前跪下,自己掌嘴,請求贖罪。
她把自己看得極低,曲意逢迎,逆來順受,貴為皇上的女人,既使想盡辦法得一時寵愛,也逃不脫嚴苛宮規的責罰,連皇上也保護不了她,或者是皇上根本無心去保護她,皇上身邊的嬪妃新人不斷,哪裡還會真正關心這樣一位毫無存在感的替代品?
好不容易攀上皇上這棵大樹,卻仍然遭受皮肉之苦,尊嚴掃地,可嘆可悲!
04.母女分離,連自己的女兒也指責她_身為母親的悲哀
令妃雖然狠毒,卻依然是一位對子女有母愛天性的母親。
歷盡千辛萬苦生下七公主,皇上不但不去問候,還把七公主交給來自蒙古的穎妃撫養,以彌補穎妃的喪女之痛,滿蒙聯姻所帶來的政治利益高於一切,一個嬪妃所生的女兒又算得了什麼?!
如懿失勢,魏嬿婉當上貴妃代理六宮之時抖了一回威風,派人把七公主搶回來,被七公主好一頓搶白,根本不認她這個母親,當面斥責她害了很多人,把令妃氣個倒仰。
對於一生下來就被抱走的女兒,令妃心心念念想要母子團聚,可惜她的所作所為,讓自己的女兒也看不下去,對她沒有半點依戀之情,情同陌路,不肯和她回去,做為一個母親,她是失敗的,也是悲哀的。
05.眾叛親離,慘遭灌毒而亡_悽涼悲慘的最終結局
如懿倒臺,令妃上位,成了後宮第一人,著實風光無限,好惜好景不長,最終的結局終於到來。
壞事敗露,大廈將傾,先是被奪走了三個孩子的撫養權,接著被御前灌毒酒,又灌解藥救活,如此循環,讓她受盡折磨,最後為了她兒子永琰要封親王,以這樣的母親為恥,御賜一杯鶴頂紅而亡。
最絕的是灌她毒酒和解藥的是她平時最倚重的近侍宮女和太監,往日魏氏行惡,他們是幫兇和出謀者,如今主子失勢,他們搖身一變,反戈一擊,絲毫不顧念主僕之情,魏氏也是慘到家了。
06.可恨可悲的魏嬿婉,是深宮女性的悲劇縮影
她愛凌雲徹,卻把他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她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卻根本就不認她,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卻親手把母親送上了絕路……
在宮廷的殘酷鬥爭中,她拼盡全力,牢牢的想抓住一切,她不斷地想得到,卻不斷地在失去_母子天倫、夫妻恩情、主僕情誼,直至自己的生命,既使身後被追封為皇后,兒子永琰如願繼承了大統,那又如何?死後哀榮更襯託出和生前的悽慘悲涼。
魏嬿婉的一生,看似開掛,實則也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她渴望真愛,有著正常女人的母性情懷,卻在欲望的趨使下,在名利的追逐中消磨殆盡。
令妃的悲劇,看似是自作自受,人為作死的成分較多,實際上做為皇上的女人,後宮的嬪妃,在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羅場,在等級森嚴,踩高拜低的皇宮,卻是必然的結局。
縱觀《如懿傳》中那些鶯鶯燕燕、各擅其美的后妃_富察皇后因心結致死,臨死都訴說著皇帝冷心冷情和身處後位必不得善終的讖語;高曦月瘋瘋癲癲,至死都不甘心,臨了也要把傳染病過給皇上;意歡一世浪漫痴情,卻活活燒死自己和滿紙情愫愛意,即使如懿這樣和皇上青梅竹馬、情根深重的,最後還不是落得禁足宮中、孤獨去世的結局……
繁華之後,萬事成灰,在男權社會、皇權制度的雙重碾壓下,她們竭盡全力也無力回天,在命運的裹挾下,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最終宿命,由此可見魏燕婉的悲劇是必然的,只是深宮女性悲劇的一個縮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