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可悲的魏嬿婉的一生:男權皇權雙重碾壓下深宮女性的悲劇縮影

2021-01-08 竹下聞琴

她,性情柔婉,容顏妍麗,善舞蹈,會崑曲,多才多藝,嬌媚可人。

從身份低微的宮女,幾經沉浮,一路晉升為令貴妃,協理六宮,位同副後,青雲直上,達到了人生的至光時刻。

在光鮮亮麗、極盡榮寵的背後,她布下了重重陰謀和陷井,皇子、公主、嬪妃都是她的目標和獵物,奪目的美貌和溫柔的表象下是蛇蠍般狠毒的心機。

《如懿傳》是一首後宮女性的悲歌,劇中最大的反派令妃魏嬿婉壞事做絕,著實可恨,縱觀她的人生歷程,卻又是劇中最具悲劇性的人物。

01.拋棄舊愛、終究未得真愛_身為女人的悲哀

魏嬿婉與皇上在花園初次相遇的時候,還是嘉妃宮中一位藉藉無名的宮女,只是因為容貌和如懿相似,引得皇上注目,金玉妍不能容忍自己宮裡的宮女勾引皇上,想盡辦法折磨她,正如老舍先生在《柳家大院》中所言:「一個女人要是瞧不上另一個女人,那就是活對頭。

太監進忠垂涎她的美貌,把她視為了晉升的臺階,她心心念念要脫離苦海,兩人一拍即合,那個在雨夜跪求太監的小宮女,「進忠公公,求您疼我!」讓人心酸,又讓人心疼。

她不喜歡進忠,甚至厭惡他,但又不得不依附於他,被迫和他對食,她在和他達成同盟的同時,也被這個太監牢牢地操縱了命運,她知道要想在後宮生存下去,必需要借力往上爬,只有位居高位,才不會被人踐踏,才不會被人看不起。

在進忠的引薦下魏嬿婉成為了皇上的女人,只因她的面貌像極了如懿,她自始自終都是別人的影子,在攀龍附鳳的欲望漩渦中她逐漸迷失了本性,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一生的真愛_凌雲徹。

從此,作為女人的她,再也沒有得到過真愛,她對凌雲徹還有著舊情,看著凌雲徹和如懿交好,心生妒忌,她的人生開始扭曲,走上了構陷他人又毀滅自己的道路。

02.一力自保,捨棄母親頂罪_身為女兒的悲哀

魏嬿婉的徹底黑化,是從捨棄母親以求自保開始。

令妃待產,母親衛夫人進宮陪伴,不想在衛夫人房中搜到詛咒皇后的布偶,人證物證俱全,情急之下令妃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把罪責都推到母親身上,稱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全然不顧母親死活,雖說是進忠的主意,可是令妃的狠毒,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自己的地位尊榮,不惜拋出母親頂罪,眼看著母親被皇上下令處死,人子之悲,莫過如此。一個可以捨棄至親的人,還有什麼不可以捨棄的呢?從此她在黑化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一路狂奔。

03.屢遭刑罰,毫無嬪妃尊嚴_身為妃子的悲哀

《如懿傳》中後宮嬪妃眾多,受到責罰最多的當屬令妃魏嬿婉。

令妃出身內務府包衣,在宮中無依無靠,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撐腰,又因為屢犯宮規,常受責罰,因狐媚惑主私自跑去木蘭圍場見皇上,大眾廣庭下被罰板著之刑;因舒妃之事被容佩每日掌摑十下,顏面掃地;為了讓如懿消氣,又在詡坤宮門前跪下,自己掌嘴,請求贖罪。

她把自己看得極低,曲意逢迎,逆來順受,貴為皇上的女人,既使想盡辦法得一時寵愛,也逃不脫嚴苛宮規的責罰,連皇上也保護不了她,或者是皇上根本無心去保護她,皇上身邊的嬪妃新人不斷,哪裡還會真正關心這樣一位毫無存在感的替代品?

好不容易攀上皇上這棵大樹,卻仍然遭受皮肉之苦,尊嚴掃地,可嘆可悲!

04.母女分離,連自己的女兒也指責她_身為母親的悲哀

令妃雖然狠毒,卻依然是一位對子女有母愛天性的母親。

歷盡千辛萬苦生下七公主,皇上不但不去問候,還把七公主交給來自蒙古的穎妃撫養,以彌補穎妃的喪女之痛,滿蒙聯姻所帶來的政治利益高於一切,一個嬪妃所生的女兒又算得了什麼?!

如懿失勢,魏嬿婉當上貴妃代理六宮之時抖了一回威風,派人把七公主搶回來,被七公主好一頓搶白,根本不認她這個母親,當面斥責她害了很多人,把令妃氣個倒仰。

對於一生下來就被抱走的女兒,令妃心心念念想要母子團聚,可惜她的所作所為,讓自己的女兒也看不下去,對她沒有半點依戀之情,情同陌路,不肯和她回去,做為一個母親,她是失敗的,也是悲哀的。

05.眾叛親離,慘遭灌毒而亡_悽涼悲慘的最終結局

如懿倒臺,令妃上位,成了後宮第一人,著實風光無限,好惜好景不長,最終的結局終於到來。

壞事敗露,大廈將傾,先是被奪走了三個孩子的撫養權,接著被御前灌毒酒,又灌解藥救活,如此循環,讓她受盡折磨,最後為了她兒子永琰要封親王,以這樣的母親為恥,御賜一杯鶴頂紅而亡。

最絕的是灌她毒酒和解藥的是她平時最倚重的近侍宮女和太監,往日魏氏行惡,他們是幫兇和出謀者,如今主子失勢,他們搖身一變,反戈一擊,絲毫不顧念主僕之情,魏氏也是慘到家了。

06.可恨可悲的魏嬿婉,是深宮女性的悲劇縮影

她愛凌雲徹,卻把他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她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卻根本就不認她,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卻親手把母親送上了絕路……

在宮廷的殘酷鬥爭中,她拼盡全力,牢牢的想抓住一切,她不斷地想得到,卻不斷地在失去_母子天倫、夫妻恩情、主僕情誼,直至自己的生命,既使身後被追封為皇后,兒子永琰如願繼承了大統,那又如何?死後哀榮更襯託出和生前的悽慘悲涼。

魏嬿婉的一生,看似開掛,實則也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她渴望真愛,有著正常女人的母性情懷,卻在欲望的趨使下,在名利的追逐中消磨殆盡。

令妃的悲劇,看似是自作自受,人為作死的成分較多,實際上做為皇上的女人,後宮的嬪妃,在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羅場,在等級森嚴,踩高拜低的皇宮,卻是必然的結局。

縱觀《如懿傳》中那些鶯鶯燕燕、各擅其美的后妃_富察皇后因心結致死,臨死都訴說著皇帝冷心冷情和身處後位必不得善終的讖語;高曦月瘋瘋癲癲,至死都不甘心,臨了也要把傳染病過給皇上;意歡一世浪漫痴情,卻活活燒死自己和滿紙情愫愛意,即使如懿這樣和皇上青梅竹馬、情根深重的,最後還不是落得禁足宮中、孤獨去世的結局……

繁華之後,萬事成灰,在男權社會、皇權制度的雙重碾壓下,她們竭盡全力也無力回天,在命運的裹挾下,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最終宿命,由此可見魏燕婉的悲劇是必然的,只是深宮女性悲劇的一個縮影而已。

相關焦點

  • 新郎死後,新娘與木頭成婚,《五魁》道盡了男權社會下女性的悲哀
    在封建舊社會,男權至上,女性只是交易的商品、生育的工具。舊社會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的卻要守貞節。男人喪妻可以再娶,女人喪夫卻要守寡。在男權社會設好的框架下,守寡成了套在婦女身上的枷鎖。「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他們為每一個守寡的女性立小牌牌,美名其曰貞節牌坊。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影響,女性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從未享受過和男性一樣平等的地位。
  • 女性視角下的《喧譁與騷動》:美國傳統婦道觀下的文本反映
    雖然福克納注意到了女性問題並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喧譁與騷動》仍是經典的以男權為中心的文本。這裡,我們就從女性視角分析《喧譁與騷動》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康普生夫人、凱蒂和迪爾西,探討這三個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的意義及其產生的根源。康普生夫人——受害者?幫兇?美國南方和其他男性佔主導的社會一樣,婦女被視作是男人的附屬品。基督教文化開宗明義地把女人完全置於一個從屬的地位。
  • 如懿傳:進忠為何敢指使魏嬿婉害死舒妃?真是蛇鼠一窩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進忠不過就是一個太監,魏嬿婉不過就是一個妃嬪,為什麼太監敢指使妃嬪死舒妃,真是蛇鼠一窩。 1-進忠深愛魏嬿婉 雖然進忠只是一個太監,但是當他看到魏燕婉的第一眼,他就覺得這個女人有戲,便深深地愛上了魏燕婉。
  • 《戀在深宮》好玩的女性向後宮戀愛養成微信小遊戲
    《戀在深宮》是一款製作超精良的女性向養成後宮微信小遊戲,玩家將扮演一名命運多舛的叛臣之女,如何在這深宮之中穩步經營化險為夷,就看玩家的選擇了。  打開微信掃描下方小程序碼即可開始《戀在深宮》↓
  • 《找到你》|女性視角下的現實主義悲劇
    電影《找到你》正在熱映,其中刻意強化了女性在影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一部聚焦女性主義視角來反映社會現實的一部影片。儘管結局是以李捷(姚晨飾)和多多的圓滿,以及對自己作為「母親」這一身份的反思作結,可是整部影片無疑是悲劇的。
  • 看似可憐,實則可恨的3個星座,最可悲的是胸懷大志,卻虛度光陰
    而金牛座總是屢教不改,做事總是一意孤行,真是又可憐又可恨。事實上,如果金牛座的善良中帶點鋒芒,就會很招人喜歡。2、獅子座:都是嘴巴惹的禍一些獅子座的人喜歡譁眾取寵,習慣了一瓶不滿意,半瓶不爽,稍懂一點就到處討好,總覺得自己特別牛,從來瞧不起別人。它們常常口若懸河,言而有信,給人一種說不出的衝動。其結果往往是有意無意地得罪了人。
  •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從3方面淺析山杏的坎坷命運及女性崛起
    如果非得解析山杏的悲劇來於何方,我想還是歸於山杏的性格——善良,因為善良必須帶有鋒芒。這是在封建社會下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恰恰是山杏的善良毫無底線,才致使她沒有得到更多的疼愛,沒有被珍惜,相反卻在愛的泥潭中一次次的掙扎,也給了其他男人一次次傷害自己的機會。
  • 《羋月傳》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羋月傳》中的女性形象也再次表現了男權社會中的女性對於自己命運的無法掌控。本文通過對《羋月傳》中的主要女性形象進行分析,運用與女性主義相關的理論對男權社會中的女性形象進行解讀,並進一步解釋女性在掌握自己命運中的無力感。
  • 美國華裔納米專家宗家洸,感染新冠英年早逝,可悲可嘆可恨至極
    納米技術2010年,波士頓學院盛情邀請宗家洸加盟。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年紀輕輕、正在用自己的智慧造福人類的卓越科學家,竟然在號稱最先進的美國命喪新冠病毒,實在是可悲、可嘆、可恨至極矣!
  • 品《紅樓夢》:深宮鳳凰的悲歌——解讀「賢德妃」賈元春的一生
    因賢孝選入宮中作女史,又因「德」被加封為「賢德妃」,帶給賈家,甚至是四大家族至上的榮耀,可是換個程度而言,亦是這個「賢德」壓抑了她所有本該有的欲望,造成了她一生命運的悲劇,讓她心底發出對自身命運的悲鳴。
  • 論《水滸傳》中女英雄的悲劇
    本文試解讀《水滸傳》中女英雄的悲劇,剖析悲劇的原因,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分析造成女英雄悲劇的諸多原因,進而研究當時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性地位的變化,喚起女性內心的情感,指導現代女性積極實現自身價值,更加執著的追求美好生活。
  • 從聖經十誡看《甄嬛傳》:女性最易犯的五種罪
    今天已經沒有「後宮」了,但後宮中女人的罪性卻還在,如果仔細對比的話,今天這個社會就是後宮的縮影。後宮女人所犯的罪在今天這個時代還在延續著,希望世上的女性朋友們都能常常地查看自己,不要成為下一個甄嬛,皇后,華妃,安陵容或者後宮中的某位「小主」。
  • 黃聖依被淘汰:一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必有可悲之苦!
    因為女人最了解女人,知道這也是一位極度可憐的女子,確實有可恨之處,但也有訴不出的可悲之苦。 眾生皆是如此,不可能太過圓滿,黃聖依前半生走錯的路,造下的孽,要靠她今後去彌補,去完善,期待小姐姐完美轉身哦。要加油!
  • 賈元春:榴花開處照宮闈,深宮寂寞淚空垂
    其中一聯有「石榴」字樣,云: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石榴裙,典出梁元帝《烏棲曲》,詩云:「交龍成錦鬥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本指朱紅色的裙子,後泛指女子的裙子,也作為年輕女子的代稱。不過,「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俗話(通常形容男子被女子的美色所折服),出自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據說楊貴妃不僅愛吃荔枝,還愛穿石榴裙。
  • 明朝萬曆皇帝掙扎著擺脫機器之命,做有感情的男人,無奈終是悲劇
    高育良的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法律和道德的糾纏下的悲劇。這種悲劇,一定程度上在他閱讀的《萬曆十五年》中已經提示過。但在我看來,這是專制主義王朝末世必然存在的問題,是舊式國家機器運轉下的悲劇。他一生都沒有出過北京,申時行不讓他檢閱軍隊,不讓他帶兵出塞,強迫他參加無聊的禮儀大典和經筵講席。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黃仁宇看來,皇帝雖然是專制時代的最高領袖,但是僅僅是一種禮儀性的存在。因為他不可能一個人處理全部的問題並全部處理好,需要有一個龐大的文官集團來協助。
  • 《美人心計》結局張嫣的一生悲涼而無奈,最終未曾收穫想要的愛情
    張嫣的一生可謂悲涼又無奈,她窮盡一生,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小的時候,她想要自由和童趣。但是,呂雉不允許她這麼做。為了保證皇室血脈的正統,為了保證皇家的位置都由自己的家人擔當,呂雉命她嫁給自己的兒子。而劉盈是她的親舅舅!況且,劉盈比她大上許多。在童年,她就要學習皇后禮儀,就要謹言慎行,那些別人家孩子有的玩物她都沒有,別人家孩子有的自由她更加沒有。最可悲的是,她還要裝成是一個啞巴。
  • 《水滸傳》、《紅樓夢》裡面的女性悲劇,為何都是「萬豔同悲?」
    在看過的書中,比較關注女性的角色,總比男性角色更容易代入,更容易在心裡留下印象,甚至是為書中人物而鬱鬱寡歡。其中《紅樓夢》一書中人物的結局就特別糾結萬分:「為儂歡喜為儂悲」。《水滸傳》中的女性不多,但基本是悲劇結果,也是讓人聲聲嘆息。《紅樓夢》的悲《紅樓夢》是我最早開始看的四大名著小說。記得當時還是小學四年級,書是跟堂哥借來看的。
  • 只因歷史上這4大罪人,使中國倒退了數百年,其中第4個最為可恨!
    不過有光明也就有黑暗,也有的人對歷史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今天說的這四名歷史罪人,讓中國至少倒退了數百年的時間,其中最可恨的是一名女子。 而司馬炎治下的西晉又是一個圍繞著保護士族利益而鞏固自身專制建立的權力制度,士族特權極大,皇權又極為的軟弱,最終皇權都被士族分割,因此而爆發了八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