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奎:歷史上的「成語皇帝」是誰?二十多個成語與他有關

2020-11-27 騰訊網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在二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裡,開國皇帝大都奮發有為,在風卷如畫的歷史長廊裡熠熠生輝,自帶光芒地引領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其雄才大略不亞於秦皇漢武。他於公元前5年出生於濟陽,公元57年駕崩於洛陽,卒年62歲,創下哪些巔峰紀錄?

(一)從起兵到稱帝只用了3年時間

劉秀原本是皇室之後,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到了劉秀的父親劉欽這一輩,已遞降為濟陽縣縣令了。

劉欽在劉秀9歲時,便死於南頓縣令任上。劉秀很早就成了孤兒,一介布衣,一枚普普通通的"屌絲"。

所幸,劉秀在南陽務農為生的叔叔劉良領養下,得以成長。

但這樣反差很大的經歷,使得劉秀較早懂事,自幼勤於農事,很會幹農活,養成了謙虛謹慎、穩重多謀的性格。

公元22年,劉秀27歲。時逢王莽取代西漢建立新朝,驕橫的王莽盲目推行改革,又遇大災,以致天下大亂,赤眉、綠林等農民義軍紛紛揭竿而起。

見機會降臨,在南陽的劉秀即與其兄劉縯一道,帶領宗室子弟隨之起兵,舉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大旗,一路所向披靡,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反抗王莽的新生力量,史稱「舂陵軍」。

次年,戰場上翩若蛟龍的劉秀與其兄劉縯一道加入了綠林軍,奉西漢宗室劉玄為更始帝。劉秀受封太常偏將軍,不久,在一戰而讓天下驚的昆陽大戰中立下首功,一舉覆滅王莽百萬大軍。

(馮異)

因此軍功,劉秀得以晉升武信侯。

不料,一個悲痛的消息卻傳來,在宛城之戰中取得勝利的兄長劉縯因不服皇威而被劉玄殺害。

噩耗沒有讓劉秀驚慌失措,善隱忍的性格使他強按下心中的仇恨,還謙恭地趕回宛城向更始帝劉玄代兄謝罪,劉玄一高興,就沒斥責劉秀。不久,便傳令劉秀北渡黃河,去河北招撫義軍。

劉秀到河北後,在"老鄉團"鄧禹、耿弇、吳漢等當世精英的輔佐下,很快攻破邯鄲,擊殺王郎、謝躬等人,順利接管幽州。

公元25年,劉秀髮兵迫降銅馬義軍,"跨州據土,帶甲百萬",勢力迅速擴展壯大,可以向劉玄公開決裂後,遂在河北鄗城建立後漢(也就是東漢),史稱光武帝。

"一介布衣"劉秀從27歲起兵,到30歲稱帝,只用了3年時間,堪稱驚天"逆襲"。

(二)翦滅群雄用了12年時間

劉秀稱帝後,當時天下還很混亂。劉玄的更始政權還沒剿滅,赤眉軍在長安擁立劉盆子也建立了建世政權,進逼關中,還有劉永、張步、董憲的部隊以及割據隴西的隗囂、成都稱帝的公孫述等等,這些都威脅著劉秀的後漢這一新生政權。

善於抓住戰機的劉秀沒有硬碰硬,而是採取"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各個擊破"的戰術平定天下。

根據當時的形勢,劉秀決定避開鋒芒,於當年十月還都洛陽,趁更始、建世兩大集團火併時,派名將鄧禹、馮異西入關中,侯進屯新安,耿弇屯宜陽,以觀時變。

在赤眉軍殺掉更始帝出走遊擊作戰時,劉秀迅速安排鄧禹等人拿下長安;當赤眉軍南下宜陽時,劉秀親率大軍,與崤底之戰取得勝利的馮異等人會合,夾擊迫降赤眉主力,一時聲威大震,令敵軍聞風喪膽。

公元26年,劉秀趁勢親徵平定海西王董憲,又遣將軍蓋延、耿弇東徵,分別拿下割據睢陽的梁王劉永、齊王張步。

五年多時間,劉秀大軍就一舉掃平關東。

緊接著,公元30年4月,劉秀派受封為建威大將軍的耿弇統率七軍,歷時4年,平復隗囂盤踞的西北隴右;又令大司馬吳漢、將軍來歙、蓋延、岑彭等分別從南北兩線攻略川蜀,於公元36年10月擊敗梟雄公孫述。

至此,劉秀稱帝後用了12年的時間翦滅群雄,結束了王莽新朝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局面,東漢王朝重新回歸到大一統的新時代。

(三)"柔道治天下"用了20年時間,創下史上有名的"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馬上得天下"後,更為難得的是,他採取"柔道治天下"的方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20年的勵精圖治,到公元57年,全國人口增至兩千多萬人,在一片廢墟中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呈現了國勢昌盛的繁榮景象,史稱"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真正兌現了他一統天下時立下的宏願: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可以說,劉秀是史上最好、最仁慈的開國皇帝,他不似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那樣取得天下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屠殺開國元勳,而始終以"柔道"善待下屬,尤其善待"雲臺二十八將、三十二名臣",令人欽佩不已。

他採取"偃幹戈,修文德"、"去甲兵,敦儒學"的方式友情提示功臣們可以主動退休,可得"高秩厚禮"。

明事理手握重兵的開國功臣由此上交兵權,不再過問政事,安享晚年生活。

如:高密侯鄧禹從此在家研究儒家經典,還要求13個兒子各習一門技藝謀生,不非法牟利,不以功臣自居。

膠東侯賈復等功臣也都交出將軍印信綬帶,安然無恙地過上退隱的閒適生活。

就這樣,光武帝劉秀與開國功臣繼續保持其樂融融的相處狀態,成就了彼此之間一生既是君臣、又是好友的歷史佳話。

光武帝劉秀以"柔"治天下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大力啟用大批有能力的文人儒士去引領、恢復和發展百廢待興的新朝。

如重用鐵面無私的洛陽上東城門候郅惲,請他擔任太子的老師;對不畏權貴得罪湖陽公主的董宣給予肯定;把秉公執法的祭遵提任為刺奸將軍等等,這些舉措很好地營造了後漢開國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和幹事創業的優質環境。

此外,光武帝劉秀尤其善待老百姓,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

制定以保守為主的邊防政策,不遠徵匈奴以息戰養民。

對少數民族採取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以德治邊"政策,重視商貿往來。

下達九詔釋放奴婢、刑徒,可返歸田園務農,極大地緩和了當時緊張的階級矛盾,有效地安定了社會秩序。

實行度田制度抑制豪強,對農民輕徭薄賦,改為三十稅一,對山林川澤免除"假稅";興修水利;精簡機構,裁減冗員,整頓官場風氣,減輕農民負擔等等,後漢初年的農業生產得到較快恢復和發展。

更為難得的是,光武帝劉秀對自己要求極嚴。

他生前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朗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

死後(公元57年駕崩)實行"薄葬"。

這就是全能皇帝劉秀,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其傳奇而又務實、謙虛而又溫柔的一生,沒有秦始皇的殘暴折騰,沒有漢高祖劉邦的流氓習性,也不似朱元璋那樣殘暴多疑……遠遠超過了這些了不起的開國之君。

為此,光武帝劉秀被譽為史上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陰麗華)

(四)第一個自由戀愛的皇帝

劉秀與陰麗華的愛情故事,亦讓人點讚。

劉秀還是"屌絲"時,對美貌端莊、聰慧善良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很是傾慕。他去長安求學時,看見執金吾在街上路過,闊氣、壯觀的場面,觸動了劉秀的心事,有感而發下,劉秀當即立下目標: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28歲受封武信候後,即向思慕多年已19歲的陰利華正式求婚。對劉秀頗有好感的陰利華隨之遞來了橄欖枝,接受了劉秀的求婚。劉秀便按照當地風俗風風光光地迎娶陰麗華為妻,二人真摯的自由戀愛一時成為佳話。

後來陰麗華主動讓位的經歷更是千古傳誦。

(左為陰麗華)

劉秀稱帝後,為是否冊封陰麗華為皇后陷入了兩難境地。

按理,陰麗華是劉秀的初戀,也是結髮妻子,冊封陰麗華無可厚非。但出於當時政治需要,劉秀又不得不迎娶真定王劉揚的甥女郭聖通,須立為郭皇后。

深愛劉秀的陰麗華這時主動站出來,主動讓位,甘居側室,成全了郭聖通為後的意願。

此舉讓劉秀更加感慨夫妻之間難能可貴的堅貞不渝與患難與共。後來,劉秀統一天下後,便以"行事有呂霍之風"為由廢去郭聖通的皇后位,改為中山國太后遷居北宮,重立陰麗華為皇后,益加寵遇,兩人相守一生,所育的兒子劉莊也立為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東漢第二任皇帝漢明帝。

劉秀與陰麗華自由戀愛的故事,也就廣為流傳下來。為此,劉秀又被稱為"史上第一個自由戀愛的皇帝"。

(郭聖通)

(五)創下與之有關的成語二十多個,又稱"成語帝"

光武帝劉秀,還創下二十多個與他有關的成語,突破了帝王的歷史紀錄,又稱"成語帝"。

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講的是劉秀遣陽夏侯、徵西將軍馮異西徵赤眉時,雖在回溪失敗,卻在澠池獲勝,取得崤底戰役的勝利。劉秀在下詔獎賞時表示,"馮異先有所失,後終有所得,當論功嘉獎"。

如:有志者事竟成。

講的是劉秀令將軍耿弇攻打青州張步時,在臨淄大戰中中了一箭,仍堅持戰鬥最終拿下張步。讓前來支援的劉秀大為感慨,誇獎說:從前你在南陽曾建議請求平定張步,我當時以為你口氣太大,恐怕難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如:置之度外。

語出《後漢書.隗囂傳》,源自劉秀稱帝後,對隗囂和公孫述暫不徵討,就對眾將說: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如:克己奉公。

語出《後漢書.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如:披荊斬棘。

語出《後漢書.馮異傳》,這是劉秀表揚馮異的經典由來。公元30年,徵西將軍馮異平定關中回到洛陽朝拜劉秀時,劉秀說:"汝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乃有功之臣。"

以上五個與劉秀有關的經典成語,足見劉秀對馮異、耿弇、祭遵等人的欣賞、厚愛喜於言表,對消滅隗囂、公孫述兩大軍閥的底氣和自信。

此外,樂此不彼、糟糠之妻、聚米成山、垂於竹帛、敝帚千金、得隴望蜀、疾風知勁草、差強人意、推心置腹、旗鼓相當等等,這些成語都與光武帝劉秀有關。

這些成語,也很好地總結了光武帝劉秀雄才大略的一生。

【作者簡介】李大奎,男,漢族,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有關此人的成語最多,其中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成語的來源,一個是名作,一個是故事。故事又有編撰的故事和歷史真實故事。在真實的故事中就會有真實的人物,在那麼多歷史人物中,誰的成語會最多呢?答案是韓信。下來我們看看韓信身上都有哪些成語,讀者們看看到底有多少。這些成語從時間順序編排的話,也反映了韓信的一生。一、一飯千金。就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意思。
  • 這三個成語相關的人物是誰嗎?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
    在我國歷史上有著無數的治世能臣,他們作為華夏民族的脊梁和車輪,推動著中華民族不斷前進。但是同時也有著許多奸臣賊子在拖歷史的後腿,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置國家百姓於不顧,而筆者今天要分享的三個成語故事都是和歷史上的三個奸臣相關。
  • 與隆堯有關的成語(二)
    現在朝廷要逮捕趙王,如果你們都死了,誰上朝廷為趙王辯白呢?」貫高等人被押送到長安後,貫高對審理此案的官員說:「謀害皇帝的事是我們幹的,趙王根本不知道。」法官怒讓貫高承認趙王也參與了此事,就對他施以酷刑,但直到將他打到「身無可擊」的地步時,他還是不改口。法官把這一情況匯報給劉邦。劉邦說:「真是一位壯士啊!看來用刑他是不會交代的,應請一個和他熟悉的人私下與他交談,說不準還有可能讓他說出來。」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100個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二)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100個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公務員考試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成語考查,因為積累的不夠導致成語題時候正確率不是很高,今天寧夏人事考試網
  • 他才華出眾是人中龍鳳,歷史上,有關此人的成語典故,不下10個!
    這位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美男子,不僅是西晉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其美好的行為和節操,可遠不是一個小鮮肉,就能加以描述和概括。潘安,又名潘嶽。河南中牟人。年輕時,據說只要他駕車走在大街上,別說小姑娘,就連年老的婦人,也會為他美好的容貌,以及優雅的風度所傾倒。為了表達愛慕和追捧,她們都會把水果,往男主的車裡丟,以致於他只要出一趟門,水果錢都省下了。這同時也是成語「擲果盈車」的由來。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於皇帝,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於皇帝,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文/華兵的歷史屋中國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給我們後代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詩詞,文字以外就是成語了。基本上在小的時候就著手開始學習起了成語,有關於成語的小故事也是非常之多,記得在小學時期就有講故事說成語的小遊戲,在當時覺得也是一大樂趣。有許許多多的成語都有著一些對應的故事。小編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因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懷孕的妻子送給皇帝,產生一成語流傳至今這麼一個故事。這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黃歇,此人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名大臣。
  • 中國歷史上3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家喻戶曉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3大著名的奸臣,最後一人因一句家喻戶曉的成語而遺臭萬年了。趙高:指鹿為馬這第一個就是秦朝時期,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雖然他一生都在尋求著所謂的長生不老的秘方,可是這世間又那裡來的長生藥呢?秦始皇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當務之急是趕快確定立儲之事。
  • 韓信是個「成語製造機」,與他相關的成語就有三十多個
    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著有《韓信兵法》。與韓信相關的典故和成語非常多,高達三十多個,你知道哪幾個呢?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下吧。韓信自知打不過他,便忍辱負重,選擇了後者。等到韓信功成名就後,召見了這位曾經侮辱過自己的惡少年,不計前嫌,封他做中尉,並說:「如果當年我殺了他,自己早就被關進牢裡了,正是因為我的容忍,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 成語「愛屋及烏」原來與殺戮有關?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作者言:透視歷史的底牌,參悟文化的玄妙,探究成語的本源,《成語說東周》,還你一個秦滅六國的真正理由。炎黃肇造歷史,堯舜亙古聖君,禹夏湯商文武周,華夏始有文明。世人精明若猴,豈知猴亦古人,清心寡欲少紛爭,天下從此安寧。一闋詞罷,咱們開始一段用成語解析歷史的過程。
  • 皇帝讓妃子在朝堂上脫衣,叫群臣一起欣賞,產生一個成語
    ,並且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馮小憐,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一位,在歷史上,名次也僅排在四大美女之後。據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天生尤物,肌膚吹彈可破,身材也是黃金分割比例。  北齊後主高緯本是一個好色之徒,具備所有昏君該有的特點,任用奸臣,不理朝政,對後宮女子喜新厭舊,直到遇到馮小憐,才將他迷得神魂顛倒。
  • 成語「入幕之賓」是啥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漲知識了!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彙,但是有很多成語比較冷門,我們很少用到,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想要學好成語,就應該讀懂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成語。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解兩個成語,分別是入幕之賓和請君入甕,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你就豁然開朗了!
  • 他號稱最完美的男人,還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一句成語最霸氣
    說起成語發展的歷史,有三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是創造成語最多的「前三強」。第一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韓愈一生居然創造了多達331個成語,第二名蘇軾也創造出了200多個,第三名韓信的成語和前兩位比就略遜一籌了,只有34個,但也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跡了。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聽說開封剛剛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成語典故名城」榮譽稱號,這是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收藏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第八塊「國」字號金字招牌,他更是感慨不已:早年在河南大學讀書期間,他曾深深感受到了開封這座古城的魅力,十幾年時間,開封發生了這麼大變化,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 你知道這些與翡翠有關的成語嗎?
    與翡翠有關的成語你知道過多少呢?中國五千年歷史博大精深,自古以來,翡翠就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對於翡翠文學,卻鮮有人知,至於翡翠的歷史,更是很少有人知道。翡翠是中國人最先發現的,幾百年來,勤勞智慧的雲南西部的各個民族的人民費勁千辛萬苦將翡翠傳入到了內地、沿海各處。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3大奸臣,1人留下1句成語,語文課本上經常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的英雄豪傑,正因為有他們的出現才開創出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於此同時有光明的地方也註定會有黑暗,今天要說的便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三大奸臣,他們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早已經是家喻戶曉,甚至在書本中都很常見。
  • 此人被冤入獄,賈誼發明一個成語痛罵皇帝,終於把他救出來
    說到賈誼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他曾經寫過一篇著名的《過秦論》,中學時老師還要求背誦的,其實賈誼在歷史上還做過一件出格的事,那就是他曾痛罵皇帝,而且還罵出一條成語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漢文帝的時候,有個開國元勳名字叫周勃,他因為被人誣陷謀反,結果鋃鐺入獄,賈誼知道周勃是被冤枉的,於是他就勸漢文帝,希望他能釋放周勃,賈誼寫下一篇《治安策》上書給漢文帝。
  • 1600條有關山西的四字成語 你都知道嗎?
    安志偉說,從來源上看,山西成語來自山西上古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名人經歷以及山西人創作的文學作品;從內容上看,山西成語涉及思想、政治、軍事、人物、風俗、文化等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體現了當時的時代風貌和特徵,具有鮮明的文化性。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中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語言一種凝練的表現形式。有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它通過最簡單的幾個字像我們傳達出最真實的情感。據統計,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那這麼多的成語,要想全部熟悉不可謂不難,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用錯成語。
  • 原來這位成功上演逆襲劇的皇帝,這麼多成語竟出自他
    中國歷史上,有位開國皇帝被稱為成語帝,相當多的成語都出自他之口或是他的事跡,比如置之度外、有志者事竟成、披荊斬棘、克己奉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差強人意、旗鼓相當、得隴望蜀、推心置腹等等等等。 而他的成名發家史也絕對是一部逆襲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