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基本含義:地支

2021-01-08 獨自一人在流浪

一、地支陰陽屬性

子、寅、辰、午、申、戌屬陽

醜、卯、巳、未、酉、亥屬陰

二、地支所屬五行

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午、巳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三、地支六合

子醜合土,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午未合土。

地支合化也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成立,地支相合一般要求是一對一相合,

並且兩支相鄰,不可有其他支隔開,

同時也需要有月支本氣生扶或與六合同類之化神幫助,和天幹有物引出,

方可成化,六合一旦化成,則該兩支以化成的新五行參與生克。

四.地支相衝

子午相衝,醜未相衝;

寅申相衝,辰戌相衝,巳亥相衝。

五、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醜午相害;

寅巳相害,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六、地支相刑

地支所代表的正五行之間通常不直接論生克關係,

如果用地支代表的正五行論直接生克,

就無法體現地支之間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各種關係,

因此就出現了地支相刑。

「刑」是五行生剋制化在地支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刑」進一步反映地支間的複雜關係。

1.子卯相刑

子卯相刑是有條件的,要衡量二者相生是否適量,

子刑卯是因為卯木不需要水時而水太多,卯木對於水的過度行為不滿意,

水對卯木產生了危害;卯刑子是因為卯木需要水時而水又太少,

子水不能滿足卯木的正當需求,卯木的行為對水不利,故稱為子卯相刑。

只有子卯在量與質相當時,水才能適量生木,

或木能適時適量吸收水,這種子卯關係可以不以「刑」論。

八字地支子卯關係按命局、歲運對水和木之喜忌論佳否,

在命、運局中,地支中水多水旺,子卯相見,這叫卯刑子。子卯相刑多以不佳論。

2.醜未戌三刑

其成立的條件是醜、未、戌三支同時出現且命局或歲運必須有戊或己土透幹,

如果沒有戊、己土透幹,則只有相刑之意,而無相刑之事。

如果命局醜未戌相刑成立,歲運中重複出現其中的一支或兩支,

這就是歲運引發三刑。三刑之力等於土的三合局,

並大於其他三合局的力量(辰戌醜未之土局除外)。

凡與醜末戌共支的其他三合局,均以醜未戌相刑為重。

醜未戌三刑有言有不吉,何時為吉,以合局對土的喜忌而論。

3.寅巳申三刑

此三刑最複雜,其條件也是寅、巳、申三支在命局中共見。

但寅巳申相刑,井不是循環相刑而無終無止的,

實際上寅巳申相刑,如果具備了火旺的條件即寅與巳兩支必有一支透火導致寅巳相刑火旺,

那麼就可以去刑申金;如果具備了水旺的條件,那麼旺水就可以克去巳火,並且水還可以生木。

要準確判斷出寅巳申三刑吉否,首先要搞清楚寅巳申三刑在什麼情況下水旺、金旺,

並根據相刑後各個五行的旺衰對日元的影響來判斷。

4.辰午酉亥自刑

其成立條件是自刑之本氣透幹且命局中辰見辰、午見午、

酉見酉、亥見亥,或者辰、午、酉、亥同見,自刑產生的惡果,

猶如下反上,少反老,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5.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三合成水局

寅午戌三合成火局

亥卯未三合成木局

巳酉丑三合成金局

6.地支三會局

寅卯辰三會成木局

巳午未三會成火局

申酉戌三會成金局

亥子丑三會成水局

辰戌醜未會成土局

三會局的五行力量﹥三刑﹥三合局﹥半合局﹥六合

7.地支所藏人元

子宮單亥水,醜宮己癸辛;

寅宮甲丙戊,卯宮獨乙木;

辰宮戊乙癸,巳宮丙戊庚;

午宮丁己土,未宮己丁乙;

申宮庚壬戊,酉宮獨辛金;

戌宮辛戊丁,亥宮壬甲木。

8.地支配時

地球自轉一周,稱為一個「太陽日」,晝夜變更即由此產生。

其向陽之半球為晝,背陽之半球為夜;

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為晝長夜短,南半球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相反。

一晝夜之起訖時間,有兩種不同的算法。

現代以24小時中的零時即夜12時起算,在零時以前為當日,零時以後為次日。

我國傳統文化中一晝夜共有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時辰,

子時為首時,通常以晚子時以前為前一日,早子時以後為次日,

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在排列出生時辰即排四柱過程中,時柱必須遵循各地的地方時對應的時辰,

因為我國東部、西部存在時差,各地太陽出沒的地方時並不一致,

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我國傳統上子時為晝夜交替的傳統習慣。

這期就到這裡,我們下期見。

最後不要忘記收藏轉發!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幹支的含義及其五行屬性
    幹支的含義《五行大義》中說,幹支是大撓創製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己、庚、辛、壬、癸。
  • 十二地支的最初含義
    綜上所述,寅為首的地支次序才是地支的最初面貌。若按地支的這個次序,則甲子並非幹支紀年首年,而應是甲寅。幹支紀年以甲子為首,極可能是幹支紀年最早使用是在周代,對應的,殷代甲骨文上的幹支符號,則是紀日用的;而有確切紀年的歷史始於西周中後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可能有讀者會好奇為何首先關注地支次序。
  • 【國學講堂】「甲乙丙丁、子醜寅卯」……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道教星宿崇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 甲子日話甲子|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天幹地支是中國古代先民對自然世界的詮釋。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組成了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十天幹的來歷五行是事物的五個基本運動過程,同時又代表了物質的五個靜止形態,由這五個靜止形態而把宇宙所有物質歸納為五種基本物質,即木、火、土、金、水。十二地支的來歷十天幹是物質的屬性、現象。物質有其現象就必有其形體、質量,因此《易經》繫辭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十天幹為「天」象(因此稱十「天」幹),在地必有形,即配以「地支」,地支就是支持、支配天幹的意思,是支持天幹運動的力量。兩者一為體,一為用是不可分的陰陽體。十天幹在天成象顯示物質的本性功能,十二地支在地成形,顯示出物質的質地。
  • 巧論幹支,天幹有十而地支十二這是為何...?
    有人說,你說的這些字,真是小菜一碟,不要說我們讀了幾年書或幾十年書,就是文盲也可能認識你說的這三十個字或七個字。錯了!大錯特錯了!迄今為止,談得上認識這三十個字或七個字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滄海一粟,甚至還無人也。筆者現在還仍在讀從一到十的十個數字,學讀了三十餘年,才寫了一點東西出來,肯怕還是隔靴抓癢不太重用。有人說,你要求太高了,這些字認起來有什麼難。對!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4.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代用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系統,在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那麼,天幹地支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天幹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
  • 2020年天幹地支對照表,幹支日曆表
    什麼是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 古代幹支基本知識
    2、十二地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3.幹支五行方位:東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中央戊、己、辰、巳、醜、未土。
  • 奇門遁甲之四柱定時|幹支歷|地支_網易訂閱
    年、月、日、 時有多種記錄方法,有公曆、農曆和幹支歷。  古代預測術主用幹支曆法定時,即四柱八字體系,由天幹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表示時間,如丁丑年壬子月癸巳日壬子時。  2.曆法的轉換  曆法轉換:現代常用數字代表的公曆,在奇門遁甲預測時,需將公曆轉換為幹支歷。
  • 陽宅最基本的理論,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叫幹支,大部分是用在記載年月日。據我查到的書上說,幹支的原始意義是指萬物的生長,壯大,衰弱,滅亡和重新生長,周而復始的過程。天幹在陽宅上的運用上,其氣輕,清,長。沒有衝煞,又沒有輪值太歲。所以陽宅喜歡坐在天幹之上。十天幹都包括:甲:屬陽木,為森林之木。四季為春天,方向正東。納於乾卦乙:屬陰木,為花草之木。
  • 文化知識|「甲乙丙丁、子醜寅卯」……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十天幹: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
  • 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
    1.什麼是幹支?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源於樹木的「幹枝」,是代表時空體系的符號,古人用於記年、月、日、時、方位、數據等 ,年月日時為時間,方位為空間。幹支是中華始祖黃帝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探究五行之情,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作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
  • 天幹地支代表的意義與推導幹支紀年的方法!
    幹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於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
  • 天幹地支及六十甲子的應用習俗 自己也能算年份幹支
    天幹地支在我們現在的日曆上是重要的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十天幹從甲到癸相當於數字一至十,十二地支也相當於十二進位的數字,常常用來計時,比如十二時辰;用來紀月,紀年。農曆的幹支歷年月日時都使用幹支配合的六十甲子循環表示。
  • 天幹、地支、六十甲子、十二生肖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2020年是什麼年?2020年是鼠年,2020年是庚子年。
  • 幹支紀年
    作為一位資深的歷史學者、愛好者,不懂得幹支紀年至少是說不過去的,至少懂得一點可以裝裝B嘛。那麼這一節歷史羅就教大家幹支紀年的基礎知識。
  • 八字命理簡單學之十四 天幹地支的來源與本質
    從目前考古學上來看,幹支紀年萌芽於漢,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更早的幹支紀年的一個說法。幹支紀年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正式使用?大概到了公元85年,在西漢的時候,朝廷才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這是目前可考的用幹支來紀年的最早的記錄。十二個地支是怎麼來的?古天文學,他是把一個周天分成十二個等分,也就相當於是十二年。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十二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是中國古代紀年曆法,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五行為木,對應的天幹是甲乙;地支是寅卯辰。五行為火,對應的天幹是丙丁;地支是巳午未。五行為土,對應的天幹是戊己;地支是辰戌醜未。五行為金,對應的天幹是庚辛;地支是申酉戌。五行為水,對應的天幹是壬癸;地支是亥子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