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問明月幾時有,我告訴他,心中明月從未離開

2021-01-11 月兮書記

文|月兮書記

東坡先生一代大文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也是流傳千古,但就這首詞思想上而言,卻不敢恭維,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就說說理由。

第一、歡飲達旦,大醉。這一點,是否是錯?不說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就是這樣飲酒大醉也不應該,讀了這樣的詞,學起蘇軾整夜飲酒,豈不是很不好。

第二、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一點更是錯上加錯,為何?乘風一詞,代表的是教化和教育,聖賢之道有什麼不好呢?內心充實,善心充滿,內心所住的地方,就是瓊樓玉宇,有寒,怎麼會有光明呢?可見,此處也是有問題。蘇軾的一生,漂泊不定,其實也是他內心的問題。

第三,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朱閣、綺戶,這麼好的地方,住著一個失眠的靈魂,沒有福啊!如果把朱閣比喻為為人民服務,在這樣高大的房子中住著,還會失眠嗎?

月光普照大地,圓的時候,告訴我們相親相愛,缺的時候告訴我們,應該去掉身上的缺點毛病,保持一顆謙虛恭敬的心,如此,明月總是時時相伴的,從未一時一刻離開過。

相關焦點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思念弟弟之情溢於言表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明月幾時有?文人墨客都為月亮附上了什麼特殊的含義?
    而這些「才人」中,我最喜愛的當屬北宋詞人蘇東坡。其實蘇東坡是個難得的全才,為何今日只道他是詞人?只因筆者今天所寫涉及他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詞前的小序將作詞的時間、事件的起因、事情的經過,用寥寥數語交代的一清二楚。而整首詞,都圍繞月亮做文章,從開頭「明月幾時有?」
  • 周迅郭濤解讀《明月幾時有》片名
    周迅郭濤解讀《明月幾時有》片名 2017-06-15
  • 李白與蘇軾華山論劍,一壺酒一輪月兩篇千古佳作,蘇軾意境更佳
    人們陶醉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之中。蘇軾是宋代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雖然他仕途不順,屢遭貶謫,但是其仍舊對以淡然的心態面對著生活。被貶謫到黃州的幾年,他耕種於東坡,居住在雪堂,一邊燉著東坡肉,一邊吟誦著「念奴嬌」,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傳唱的名句。在後世之人的心中,李白與蘇軾,一詩一詞就是站在中國歷史文壇巔峰的人。
  • 1月,真愛無價,情比金堅,明月幾時有,三星座溫柔思舊情
    寬容他們會讓他們感覺到對方並沒有什麼需要,他們會覺得對方不值得被愛,會覺得對方太過隨便,我笑得很低,但他有的時候總會喜歡自欺欺人,在感情中他們會騙自己說,自己並不喜歡對方而放棄一段感情,很多時候在他的眼中,快樂有趣比愛情重要。1月,真愛無價,情比金堅,明月幾時有,白羊座柔情思舊。
  • 李白寫明月的9首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在古代的詩詞中,「明月」絕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很多詩人、詞人的作品中,「明月」都是出現不止一次的題材。其中的唐代詩仙李白,絕對是寫明月詩最多也最好的詩人,為我們留下許多佳篇名句。一、《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吳迪雜談:蘇軾的肺腑之言:聰明反被聰明誤,值得深思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相當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就是如他那麼聰明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也常常遭受到被貶官、流放,無可奈何,故發出感嘆: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說。我們就以蘇軾的一生為參照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內涵吧。我認為有如下因素決定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一說法辨證思維及正確性。
  • 明月幾時有智力交付中心|為什麼是日本拉麵
    一碗日本拉麵,可以分解為:面、配菜、湯底、著味、調味,「大口吃麵、大口喝湯」便是日本拉麵的靈魂。  20世紀60年代早期,196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在日本,需要大量開展基礎公共項目,浩瀚的工程需要數量龐大的工人,拉麵正好成為了工人們的日常所需,當時甚至有學者認為吃米飯會影響智力發展,於是開展各種實驗,只為證明吃米飯的日本人蠢。正因為這種輿論,使得拉麵迅速成為日本人的日常料理。
  • 【中秋我在崗】邀一輪明月 耀一份忠誠
    【中秋我在崗】邀一輪明月 耀一份忠誠 2019-09-13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軾筆下的「嬋娟」來自何處?
    作者:陳二虎一、蘇軾的「嬋娟」表達了什麼中秋節漸近,不由想起蘇軾的那闕《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也成了民俗中中秋節最詩意最美好的祝福。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把這「嬋娟」解釋為月亮,這僅僅是最淺顯的解釋。那麼,這「嬋娟」兩字到底表達了什麼?
  • 蘇軾兩首精彩的「定風波」宋詞,各有7字名句對你我的人生有幫助
    蘇軾是當之無愧的宋詞大家,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和內容到了他的筆下,就會呈現出非同一般的色彩。事實上,我們對很多宋詞詞牌的認識和了解,很多都是從蘇軾的那些優秀作品當中而來的。比如一說到「念奴嬌」,我們就會想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想到「水調歌頭」,我們就會想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談到「江城子」,我們就會背誦出「十年生死兩茫茫」,或者「老夫聊發少年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蘇軾的兩首以定風波作為詞牌名的精彩宋詞。
  •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最經典的10首「明月」古詩詞
    在古代的詩詞當中,明月代表著相思,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仿佛很多說不出口的話,對著月亮,都能傾吐。在流行歌曲當中,也有很多以「月」為媒,大家熟悉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明月千裡寄相思》《都是月亮惹的禍》等等。對應到古代詩詞又是哪幾句呢?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演唱者:齊秦這首歌曲描繪了一對情侶坐在月下,一方問:你到底有多愛我?
  • 九首風月詩詞:醉擁清風,靜賞明月,是最浪漫的事
    在《赤壁賦》中,蘇軾與友人泛舟赤壁之上,蘇軾心情極好,他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江上泛舟,友人在旁,共享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真是超凡脫俗的悠閒生活。蘇軾太遠,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能有一人,與你共享清風、共賞明月,那麼,該是多麼浪漫的事呀!
  • 蘇軾的3首宋詞,豁達如他,亦曾孤獨!
    蘇軾豁達如蘇軾也有孤獨的時候,在他的詞,我們總能看到他的孤獨,各種孤獨,縱然他從未陷入人生的不如意中一蹶不振,從未自暴自棄,但他也是人,亦曾孤獨。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蘇軾的3首宋詞,豁達如他,亦曾孤獨!大愛東坡,總能在他的詞裡找到每一種感動,在每一種經歷,激動也好創傷也罷,總能找到撫慰的詩句,穿越千年的感同身受,讓人平靜。喜歡上了一個不可能的人,以超強的直覺知道他不再喜歡我了,有了別的人,以為自己可以「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卻發現根本沒有我的份,那種悲涼和孤獨,忽然讀懂了這首詞。2、《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 五首唯美明月詩:時光清淺,許你安然,相思款款,不負流年!
    庸俗也罷,幸福也罷,當一年一年的流光逝去,唯有天上的明月不負人間,一年又一年,月缺月全。古人說「讀書如逢故人」,當時光輕輕悄悄地逝去,當明月再一次為人間圓滿時,重讀這些早已熟識的詩句,或許更有「風雨故人來」的溫馨吧!五首唯美明月詩,贈與離家在外的你,時光清淺,許你一世安然,唯有相思款款,不負流年!月夜 劉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鬥闌幹南鬥斜。
  • 願你多年以後,依舊有歌、有酒、有朋友
    蘇軾的一生,命途多舛,血雨腥風。酒給了他溫暖,也給了他力量,蘇軾孤獨時,喜歡喝酒。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弟弟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相互照顧。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
  • 蘇軾筆下九佳經典名句:句句超逸灑脫,富含哲理
    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在詩文詞賦書畫方面都俱為一代大家。尤其擅長寫詞,其詞風格多樣,或豪壯清雄,或清秀婉麗,對詞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東坡居士筆下的十佳經典名句,句句唯美超逸。
  • 東坡《水調歌頭》書法作品推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