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絡上一些人說馮玉祥曾經八次倒戈,分別是灤州起義反清、護國運動反袁、武穴停兵反段、北京政變反直、聯郭反奉、五原誓師反北洋、國共分裂、反蔣。不過這大多是為了抹黑馮玉祥的捏造而已。
倒戈是一個貶義詞,一般是特指非正義的背叛上司或者是盟友的行為。如果是正義的行為,我們一般稱之為起義或者革命,而不是上司或者盟友,那也不能算倒戈。因此我們要從這個定義進行分析。
這所謂的八次倒戈中灤州起義反清、護國運動反袁顯然不是非正義的行為,不能稱之為倒戈。而且護國運動反對袁世凱復闢本來就是袁世凱背叛北洋集團在先,遭到了北洋系包括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的共同反對,從這點來說馮玉祥甚至不算背叛北洋集團。
武穴停兵反段同樣不是倒戈,因為馮玉祥出身北洋軍閥陸建章系統,而非段祺瑞的門下。馮玉祥武穴通電反戰是因為大總統馮國璋和段祺瑞爭權奪利,因此讓陸建章拉攏馮玉祥幫忙。馮玉祥既不是段祺瑞的部下,也不是他的盟友,根本就不存在倒戈的前提。
北京政變反直這個倒可以算。因為馮玉祥雖然在歷史上和曹錕沒有什麼從屬關係,不過在直皖大戰曹錕獲勝,控制了北洋政權以後,馮玉祥還是依附於曹錕,可以算後來加盟曹錕集團的旁系。
聯郭反奉屬於顛倒了背叛關係。在第二次直奉大戰時,馮玉祥確實和張作霖聯合反直。不過在奉系獲勝以後,張作霖就和馮玉祥翻臉,將已經投降馮玉祥的北洋第23師繳械,並奪取了原本約定由馮玉祥接手的直隸地盤。馮玉祥聯合郭松齡反奉只是對張作霖敵對行動的反擊,說背叛也是張作霖背叛在先,因此有倒戈,也是張作霖倒戈。
五原誓師反北洋和上面一樣,是馮奉戰爭的延續。既然張作霖做了初一,馮玉祥做十五自然也談不上背叛。
國共分裂這事怪馮玉祥頭上顯然是錯誤的。這事是蔣介石挑頭,汪精衛跟進,馮玉祥在國民黨裡屬於新進分子,輪不到他做主。
至於反蔣同樣挑起戰爭的是蔣介石。馮玉祥原本急著消化新佔領的地盤,可沒興趣開打。只是蔣忙著削藩,在打倒桂系以後就把目標對準了馮玉祥。
所以綜上所述,馮玉祥真正算倒戈的,只有北京政變反直勉強可以算,在軍閥中節操算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