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了生死,別無大事。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一個本體,這個本體是不生不滅永遠不變的,而生和死只是這個本體不同階段的變化現象而已。很容易理解,生和死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就不一樣。出生前的你、活著的你和死去後的你,都是那個你,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這也是佛學所說的「分段生死和易變生死」。
我們知道,「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所有佛學的基礎。這裡的三世指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而不是指三生三世。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善惡以及無記三種業將會層層累積在你的本體形成種子,因緣成熟時,種子會變成現行。我們看到的眾生包括宇宙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本體的表現形式,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所以佛學中有說: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十二緣起揭示了業報作用的過程。大小乘修行學理,包括般若、唯識法相、華嚴,統統依十二因緣發展起來的。十二緣起包括:「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環環相扣,每個緣是上一個緣的果。老死後又緣無明,重新進入一個新的業報輪迴。
宇宙以及整個物質世界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地水火風四大不是單獨存在永恆不變的性質,它們都是本體的作用結果。地水火風四大加上本體就構成了人和眾生。投胎是本體和四大結合的過程,而死亡是四大消亡,本體分離的過程。死亡之後會進入中陰身,中陰身具有五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中陰身可以跨越時空,不受物質世界的阻擋。中陰身投胎後再次進入「六道輪迴」。
南懷瑾的《人生的起點與終點》書中有幾個非常意思的故事,一個是關於歷史上的兩個大夢,黃粱夢和南柯夢。黃粱夢又有兩個,一個是呂純陽的黃粱夢,是漢鍾離在長安點化呂純陽的。另外一個黃粱夢是講呂純陽得道後在河北邯鄲點化盧生的故事。那我們的一生是不是也是一個做了幾十年的黃粱大夢呢?
另外書裡面關於鬼、神、魂、魄的解釋也很有意思。「鬼」是田字向地面下走的,陰性的電流,向下面下去,頭上加一根頭髮一樣的毛毛代表,這是鬼。「神」的右邊中間是個田字,左邊是「示」,屬於上天的,田字上下通變成「申」了,合起來叫做「神」。而「魂」是看不見的,像雲霧一樣搞不清。「魄」是有實體的,像北方冷天呼吸,鼻子呼出來有白氣的,是物質的。當我們受了驚嚇,文學形容這個人「魂飛魄散」,魂就飛出去了,這是意識精神離開了身體一樣;魄是身體受了驚嚇,是身上的物質作用,四大不調和,就分散開,所以叫「魂飛魄散」。
這是講佛法的教育,每個方法都是引導你歸家成佛的。小牛在亂跑,把牛拉回來,把這個心念拉回來,回到一片光明自性清淨的本體。小孩哭了沒辦法,拿一片黃葉,說這個多好看啊,給你就不哭了,而實際上給你的只是一片黃葉。佛法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讓小孩停止哭啼的方法,是一個教育法,實際上法也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