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粵語一定會學到的

2021-01-09 當代中青年

來到廣東的很多小夥伴都有想要學習一下廣東話。

粵語其實真的不難學的,這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的真實感覺,因為從小大我都沒怎樣學習過粵語,也就是跟著大人說就學會了[狗頭]。

學習粵語最好的方法那就是看粵語原聲電影,電視劇和聽粵語歌,因為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小時候也就只有粵語頻道和新聞聯播能看}

不過在學習粵語的過程中你要注意一下有些詞語不能亂用的。

1.僕街,現在很多時候都會寫成撲街,原表示橫死街頭的,現在很多時候對人稱呼的時候表示混蛋,一般會在親密朋友中使用,經常在打電話給對方,而對方響了很久再接,一般我就會來一句,僕街,終於捨得聽電話啦?這詞請勿使用在初次見面的陌生人間,用了的話我也不會報銷醫藥費的。

2.冚家鏟,這個詞語儘量不要使用到啊,冚家指的是全家的意思,冚家鏟就是全家都死光,滅門。一般冚家鏟會和僕街一起使用,這就是很惡毒的咒罵。慎重使用。

3.傻嗨,此乃粗口,和傻13同意思。

學習粵語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聽到很多粗口和一些不太適當的詞語,這就要你學會分別了,不能隨便亂說粗口,不然習慣了說那就難搞了。學習粵語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說,多交流,我學閩南語也是這樣過來的。諸君共勉

相關焦點

  • 粵語音調的入門學習
    在其他地方的人看來粵語是一門聽不懂學不會的鳥語,其實呢,粵語是一門很前衛的語言,不僅傳承了古代漢語的一些特點,還銜接了很多外來詞彙。我們平常說的普通話只有4個音調,而粵語整整有9個音調,甚至一些地方的粵語方言達到11個音調。
  • IU努力學中文歌的原因,甚至學了粵語、閩南語,只會唱歌的傻瓜IU
    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韓娛等更多娛樂資訊說到寵粉絲「無下限」的藝人名單裡,IU絕對榜上有名。眾所周知IU的現場版跟CD版沒有什麼區別,尤其是讓IU享譽界內的「三段高音」,總讓現場聽她唱歌的粉絲渾身汗毛聳立。除了有了一副好嗓子外,IU還經常COVER外文歌曲。
  • 粵語相聲大師楊達,黃俊英都跟他學習,多才多藝的一級演員
    楊達:我想去佛山藝校,我想一邊學點東西一邊讀書。關館長說:藝校沒有什麼書讀的,其實練練手學學翻個筋鬥而已,建議你去民間音樂團。因為民間音樂團叫廣東民間音樂團,是省級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以最後楊達選擇了去廣東民間音樂團。一個鎮級的業餘劇團演員一下子跳到了省級樂團。
  • 粵語音調的高低該怎麼學?
    和普通話不同,粵語音調的不同點在於高低。這裡可以有人會問這個高低要怎麼掌控,假如我讀的這個字的音階在33,我該怎麼控制自己的調就在33呢?也不是所有粵語人都能精確地把握所有的音階?這其中必定有難度,只有那些有絕對音感的人才可以分辯,而粵語人也沒辦法人人都有絕對音感的。
  • 深圳,一個不講粵語的城市
    隨著外來人口的劇增,粵語環境一代一代弱化,造成了「深二代」對粵語的掌握程度遵循了「逐代遞減」的規律:80後「深二代」>90後「深二代」>00後「深二代」。再後來,「深三代」就更加沒有了學習粵語的空間。沒有了說粵語的環境,想學粵語的後輩就更加沒有了說粵語的機會。· | 來了就是深圳人 | ·「來了就是深圳人」,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是深圳獨有的移民文化。深圳在改革開放前,處於「半粵半客」的狀態,大部分東部地區是客家人的村落。
  • 為什麼每個人都說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
    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粵語發音的美吸引了很多人來學習,同樣也是因為這種音韻美讓人很是頭疼。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這一時期在浙江福建一帶的漢人則有部分南遷到粵東地區的潮汕平原,成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語與「閩南語」是同一語系,與作為來源於中原古漢語的粵語不同。 唐朝建立後,中原的戰亂終於平息,漢人南遷也告停止。李唐又是近四百年的太平盛世,中原漢語再次重新統一,且廣東地區到唐朝末年其漢語也由漢朝時期的漢語也逐步演變為唐朝的漢語(儘管兩者並無好大區別)。
  • 老廣話事:網徵粵語歇後語 引來兩百跟帖人
    這個「老廣話事」欄目,是專為說粵語或正在學說粵語的新老街坊而製作的———本地的老街坊,看了不妨一笑;外來的新街坊,也是時候學幾句「南蠻方言」啦。  新快報訊(實習生 王白石)「鐵木真打仔———大汗耷細汗」、「水瓜打狗———唔見緊橛」……呢啲通俗搞笑嘅粵語歇後語,早兩日喺某個知名論壇上邊搞咗個「大集合」。據記者了解,舊年6月,網友「雨後陽光」喺呢個論壇上邊發咗條專門徵集搞笑粵語歇後語嘅帖之後,已經有兩百幾個網友跟帖「貢獻」咗好多自己嘅珍藏出嚟。
  • 千萬別和廣東人一起學日語,他們有「自帶日語」技能
    日語和廣東話竟然如此相似簡單來說,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學日語就好比剛生下來就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擁有學習日語的先天母語遷移優勢,入門簡單、上手快,堪稱是速成流中的周芷若,手握濃縮版九陰真經。part.2 日本曾掀起過學廣東話熱潮不僅是廣東人學日語容易,反過來,日本人學起粵語,也是非常輕鬆。說起來你可能不會想到,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曾經確實颳起過一陣學習廣東話的熱潮,這批人以年輕女性為主力,大家學起來都相當狂熱。
  • 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對嗎?
    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長在巴蜀的李白、生在中原的杜甫,恐怕都不會用粵語寫詩;生於濟南的辛棄疾、終於臨安的李清照,似乎也沒有留下能說粵語的證據。那些有可能掌握粵語的人們是不是用粵語寫作,也實在無法考證。比如生在廣東韶關的張九齡,當他寫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是用家鄉話還是官話在打腹稿。
  • 為啥東北小曲兒裡要摻上散裝粵語?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粵語學習」,在前五頁都是粵語培訓班和各種網課的廣告,這是應試教育物理奧數才會有的待遇,顯然粵語已經成為語言中的頂流,不需要升級考試推波助瀾,一樣有大批人無法抵擋它的魅力,並心甘情願為這項知識付費。「會說粵語」早已成為一項技能,如能熟練掌握,撩妹撩漢成功指數將會有質的飛躍。對於任何人或作品或語言來說,最難的不是擁有粉絲,而是獲得路人緣。
  • 原來粵語也是有聲調的?還9個!
    原來粵語也是有聲調的?還9個! 粵語聲調竟然有9個 而普通話的音調只有4個 終於找到了學不會粵語的原因惹!
  • 鳳凰衛視打造全新粵語節目 大師李居明趣談樂天知命
    我們應該尊重並學習中國古文化,改進生活。」李居明大師發言大師特別介紹了好友、香港粵劇名伶蓋鳴暉將作為《樂天知命李居明》過年節目的嘉賓主持。蓋鳴暉表示,「第一次進入鳳凰衛視,覺得門口非常漂亮,參觀時覺得很舒服、寧靜。」
  • 不懂粵語的粵語歌壇天后,演唱的粵語歌曲動人之至
    葉倩文只懂得700個漢字,唱粵語歌全靠藉助英文標註音譯,因第一張粵語專輯上臺領獎時還說的是國語,粵語根本說不利索,最要命的還不識譜,就是這樣一個不熟漢語,不會粵語,不識譜的女歌手,演唱的粵語歌曲卻飽含感情,字字珠璣,絲毫不影響其對歌曲的演繹。據黃霑所說,葉倩文聽三次歌就能把歌唱出來,她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融合能力是非常少見的。
  • 懷念粵語童謠
    白 話廣州◎陳嫚 職員新聞話,海珠區有一對五旬嘅美術老師夫婦自創百首粵語歌謠配漫畫,以此獨特嘅方式來傳承廣府文化。睇咗之後,我真係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粵語歌謠,我自幼就成日聽嘅喇,而上式一次聽,居然係廣州亞運開幕嘅時候,真係慚愧至極。
  • 最勵志的幾首粵語歌曲 聽著振奮人心 每首都是經典之作
    粵語歌曲一直在樂壇佔據重要的部分,因為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大家喜愛,特別是一些;勵志和感情類歌曲,每當我們陷入低谷的時候,聽一下,心中就會有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雖然你不會說粵語,但你一定會哼唱幾句,這就是粵語歌曲的魅力所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幾首勵志類的粵語經典歌曲,看看你聽過幾首?
  • 這些成語,粵語才有!老廣們來睇睇你識幾個
    粵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不僅有朗朗上口的俗語 更加有言簡意賅的粵語成語 例句:大白好勁噶,你學唔到佢咁嘅,唔好照版煮碗喇。
  • 學粵語都應該去聽的粵語歌,每一首都是精選,你聽過幾首?
    第三首:楊千嬅 - 少女的祈禱,2008年時,在好友梁漢文的婚禮上,陳奕迅在臺上獻唱了一首《明年今日》,當唱到:「明年今日,別要再失眠,床褥都改變,如果有幸會面,或在同伴新婚的盛宴」的時候,楊千嬅突然大哭,隨後她上臺搶奪麥克風唱了一首《少女的祈禱》:「祈求天地入過一雙戀人,怕發生的永遠別發生,如何能重拾信心,祈求天父做十分的好人,賜我他的吻,如憐憫罪人」唱到口齒不清,連站都站不穩 。
  • 粵語中嘅人體各部位,由頭到腳都有齊!
    不過,如果你借了「大耳窿」的錢,你就會「驚到鼻哥窿都冇肉」。為什麼稱放高利貸者為「大耳窿」?有一種說法是以前那些放高利貸者常常在耳朵眼裡塞一枚二毫銀幣作為標識,好讓人知道他有錢出借,故獲此「尊稱」。至於「驚到鼻哥窿都冇肉」,以本來就冇肉的「鼻哥窿」來說,很帶玩笑口吻。
  • 《粵韻唐詩》、《粵韻宋詞》繁體粵語注音版在港熱賣中
    南粵地處嶺外,與中原有五嶺相隔,較少受到北方外族侵略的影響,文化及生活習性相對穩定,因此今天的粵語在很多方面還保留著古漢語的用法。例如,粵語至今保留著現代漢語已經消失了的入聲字、閉口音,還有一些字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再使用了,但在粵語中還相當常見,比如「幾多」「無計」「隔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