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氏說本我自我超我 佛氏稱假我無我真我

2021-01-09 解碼國學

人的一生伴隨著人格的生起、生成、生根的過程,個體與社會內外在綜合因素交互作用,有顯有隱,錯綜複雜。人格有健全,有不健全;有完美,有不完美;社會有認同,有不認同。對於人性、人心、人格的探討,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理論,林林總總。

要說近百年來在心理學建樹方面影響較大的,當數弗洛伊德,學說具有相當的深度、廣度與難度。讚揚與誤解等量齊觀,贊者稱其在心理分析學說的貢獻等同於物理界的愛因斯坦,尊稱他為開闢精神界的哥倫布,他的精神分析法在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倫理道德、科學教育等領域帶來廣泛的衝擊與影響。

在人格的整體構成上,弗洛伊德提出著名的本我、自我、超我「三我」學說,三部分是一個整體,相互之間博弈協調,衝突統一。本我代表著最原始的本能欲望、衝動,與生俱來,力量巨大,遵循的是唯樂原則,避免痛苦,尋求歡樂,消除緊張,滿足本能需要,不受價值觀念的約束。

本我的盲目時常不能減少緊張,滿足需求,就產生可以調節實現的自我。自我可以思考、推理謀劃,推行的是唯實原則,在個體與社會之間實現交易,創造現實,以完成生活使命。

人生兩大事,孔子講「飲食男女」,告子曰「食色性也」。肚子餓了,不可能抓到什麼就吃;有性衝動,不可能隨見什麼人就上。這當中得有本身的認知,還要外界的配合,行為適當,實現有個過程,弄不好還遭受到懲罰。

自我是人格的實現者,這就涉及到人格的更高層次道義方面要求,超我的部分,代表著一種理想,而不是現實,遵循著唯善原則,是人的良心道德準則,社會形成一整套制度獎勵和懲罰機制,還有普適的價值觀念,抑制不當、不良、不適的衝動需求,以促進個體人格的健全完成。

自我在其中起重要的橋梁作用,控制與指導本我和超我,以取得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平衡,促成人格的健全發展。

弗氏「三我」學說,觸及到意識、潛意識,潛藏在意識海底深處一些不可知的本我部分,只好說與生俱來。在法相唯識家看,本我、自我、超我,大部分在意識的範圍裡,觸碰到第七末那識的邊緣,本能衝動那裡面即是其我執我貪我愛的發起,本身滿足不了,要靠意識自我去尋求。與身俱來由微細難知的第八識種子習氣而來,三我離不開心王心所的作用。

三我中雖然標有理想的超我,還都在我的範疇裡,屬於小我,原則不管是唯樂、唯實、唯善,都還是世間相對的存在,快樂與痛苦相對,現實與理想相對,善與惡相對,不是至樂,不是至實,不是至善。

不管是本我、自我、超我怎樣的設定,心理過程就象一股流,不斷地流動,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剎那都是因緣組合,哪來有個我?!佛家講為因緣和合的假我。破除了我執,超越了相對,由有我達無我,了達萬法真諦,方成真我,所以最後說常樂我淨。

《大學》講「止於至善」,人格方始健全完美,超越了一切對立,隨順世間無礙,儒家叫聖者,道家稱仙者,佛家為覺者!

在此中間,如莎士比亞借用哈姆雷特之口說的「生存,還是毀滅?是個問題!」終不離自我之覺醒,取捨超越!(文/圓明)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如何區分本我、自我、超我與真我、假我
    心理諮詢師:如何區分本我、自我、超我與真我、假我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與中國哲學的真我、假我從古至今,對於「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在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從事心理諮詢多年,隨著對心理學的學習與研究發現:西方心理學家和中國哲學家對於「我」的解讀,像縱橫交錯的平行空間,賦予其更加豐富多彩的象徵意義。西方心理學家眼中的「我」: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
  • 真我假我,誰主沉浮
    真假我的控制早上起得早,到中午有時會有困感,這時真假我怎麼使用控制權呢?真我——我困了就去睡,睡個10分鐘左右醒來,有一種滿足感,腦袋很清爽,馬上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了。假我——我困了就想:「不能睡不能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喝點濃茶提提神就好了。」
  • 什麼是「真我」身體是「假我」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命是相續存在的、這個不生不滅的能量體就是真我。真我的特性是自己能做主,沒有生、老、病、死、等八苦。具有無量智慧和德能。無為而無所不為。有人說身體是真我,如果身體是真我,為什麼你不能自己做主呢?生、老、病、死你做不了主,周圍環境你做不了主。壽命你不能做主。壽命不過三萬天,三萬天後你的身體就不存在了。都不存在了,你的身體怎麼會做主呢? 不能永遠存在、不能做主,就是「假我」。
  • 20201118 我本是佛 回歸自我 沒有磨難 難見真我
    信願行修是一體,正修佛道不缺一信是基礎願是力,行是目地三位一目的是為超三界,超生了死歸天去修佛不是求神通,神通不是修佛需明心見性是根本,破迷開悟修佛需讀學新經新法理,引領眾修回無極古經梵文少人懂,今人不解古佛義新經適應新形勢,針對眾生思想需對症下藥治時病,藥到病除見效益白言真語直指心,以心傳心佛心法
  • 淨空法師: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把真我找回來,把假我放下
    不可得,知道這一切現象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包括自己身體,這「身見」,五種見惑破掉了。第一個「身見」,知道身是假的,身是剎那生滅,一切萬法統統是剎那生滅,我們六識,或者說八識,所能緣到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統統是生滅的,這個不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你永遠在迷,你以為真有。真有怎麼樣?你就造業,你要知道是假的,你才會放下。放下呢?
  • 真我構思創造 假我體驗感受
    假我體驗感受02:56來自心想生聖人之學01一切疾苦來自於自作孽的小我「三位一體」自性運作你才能活出你的本自具足。自作孽的小我就是假我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幹你的本職工作。02你的本職工作只是體驗和感受我們地球上99%的人,他不幹自己的本職工作你明白嗎?他不幹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什麼意思?他不去做「體驗和感受」,他非要去「構思和創造」,他非要去「構思和創造」啊!
  • 如何活出「真我」除去「假我」面具?
    人想要幸福,就得活出真我,當人不能放心大膽地活出自己時,內心會有不安和痛苦。為何人要隱藏真正的自己?如何活出「真我」,去除「假我」面具?這些問題實在值得反思。仔細觀察整個社會,假的東西實在太多,以致於「真」的東西尤其寶貴。常常看新聞報導哪裡又查出假產品,需要下架,甚至有網友列出不下50種有毒食品,嚇得人們都不敢再去外面吃東西。
  • 夢境與現實,假我與真我,哪個才是重點?
    我究竟是誰?我究竟是莊子,還是蝴蝶,還是其他的什麼東西?故事發展到這裡,那然後呢?莊子應該去追求覺悟嗎?他應該去追求真正的自己究竟是誰嗎?可惜的是,故事結束了。原來,對莊子而言,沒有真正的覺醒,只有無限的夢境。人類只能活在夢境之中,不斷自我懷疑,自我追尋,永遠不可能確知「真相」為何,也不可能完全脫離夢境,進入涅槃世界中——因為就連涅槃世界也是假的。
  • 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分析《陳情令》魏無羨角色塑造意義和現實思考
    魏無羨的一生其實可以用精神分析學家費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來分析,來更好地理解人物塑造的現實意義。人遭遇一件事所反應的本能是本我,受到社會規則和道德層面約束後表現出來的是超我,而在兩者中間達到平衡,折中的表現是自我。接下來,我將從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個角度來分析魏無羨的悲慘一生以及這個角色帶來的現實思考。
  • 淺析《楚門的世界》中,楚門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
    「我想所有人都會質疑各自生活的真實性,就如同孩子們總愛詢問自己是否被領養一樣。」《楚門的世界》的編劇安德魯·尼科爾的話告訴我們,一個人並不只是單純自我的存在,還有本我、超我的影子。《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於 1998 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以及金球獎、歐洲電影獎等多項大獎。
  • 佛論「我」「如我」「假我」到底是什麼意思?
    《成唯識論》卷一說:「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唐·窺基大師所著的《成唯識論述記》對此加以解釋說:「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就如一個國家的國王,他統治著一個國家,在國家當中,他是最大的,所有的人事都必須聽他的命令行事。因此,他在這個國家中,是很自在的;同時,主宰的意思又如古代輔佐國王處理政務的宰相。宰相有決定、判斷一切政務的權力,他要怎樣,一般官吏就得怎樣,不得有所違背。
  • 從本我、自我、超我剖析R級片《香水》主人公人格特徵及現實思考
    今天,我將從「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方面解讀主人公格雷諾耶的人格特徵,通過主人公格雷諾耶的三重人格及具體表現,從而更加全面、全方位、深層次地了解給雷諾耶這一人物形象,文章最後,我會結合整部影片的內容,談談影片給我的現實思考及啟發。
  • 佔星:太陽、月亮、上升點,對應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太陽、月亮、上升點 太陽、月亮、上升點,對應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月亮代表的是本我,代表的是 「我需要」 月亮是我們內在的那個小孩,是一種無法覺知的本能。月亮道出我們的需求,其目的是獲得安全保障。我們會執著於和月亮相關的事物以獲得安全感。月亮能描述一個人終身的情緒反應模式。
  • 從本我、自我、超我剖析《完美的世界》主人公人格特徵及現實思考
    正如布奇在本我的驅使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以至於即使在菲利普開槍擊中他後,他仍舊坦然地說:「我很高興是你,我是說,而不是我不認識的人」布奇「超我」的人格是本我的對立面,它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受社會、道德的約束,形成遵循社會規則、道德底線的人格佛洛依德認為「超我」是文化和道德的產物,遵循理想原則。
  • 真情,你真我亦真;假意,你假我也假
    真情假意你真我亦真,你假我也假文丨午言 圖丨網絡綜合人心是相互的: 你若為我拔刀相助,我必為你拿命袒護。你若對我全然不顧,我又何必百般在乎。 -朋友要看清面目,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孬,我必不與你深交。感情是相對的:你對我的真心天地可鑑,我必傾盡全力點滴償還;你對我的虛假演的好贊,即使我不說也早已看穿。
  • 己亥年乙亥月立冬—從命理中看「假我」如何運作
    因此我們對於「我」要開始一些兩個屬性的分離,由於感官的慣性矢然,兩個屬性是粘連的。為了清晰表達,就有了很多修煉體系將去區分開來稱之為「真我」,「假我」,這樣一分,名詞名相上是言簡意賅了,但會造成極大的誤解,想起《紅樓夢》中一句話:假作真來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我,假我本質是是連做體系,是能量運行的兩個彼此咬合的部分,彼此依存,是一對陰陽。
  • 無我即見本我,無私則成就私心,唯有修德可以改變命格
    比如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天地為什麼長長久久,生命永存?聖人為什麼能流芳千古,精神永固?就是以其無私,成就了私心,以無我體證了本我。本我如天地,聖人之心,都是不生不滅的。無私,是最殊勝最有威德的能量,無私無往不勝,無量無邊自然可以成就無數的別人,而成就自己。
  • 了解真實的自己,分清自我與真我
    了解真實的自己,就要先弄清楚,什麼是自我,什麼是真我,而那個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我們很多時候以為自己看到的,認為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其實不然,我們看到也許只是一些假象,而這些假象有可能誤導了我們,甚至會阻礙了我們去真正的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無法做到時刻反省自己,真正看清自己,也無法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
  •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如何翻譯成英文?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菲科補充道:「因為我本人當選眾議長已經很激動了,而中國這麼大,您作為世界上如此重要國家的一位領袖,您是怎麼想的?」 習近平回答說,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無我」是一個極具中國哲學色彩的概念,多見於道家、佛家典籍。
  • 你真我更真,你假我轉身(看醒了很多人)
    有人說張愛玲此舉太過絕情,我卻覺得可以理解。當真情參雜了假意,再苦苦死撐又何必。你真我便真,你假我轉身時間是良藥,驗證了人心,見證了人性。那些看錯人的時刻,並不是因為瞎,而是因為太較真。那些幫錯人的時刻,並不是因為蠢,而是因為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