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胡潤排行榜中,79歲的陳麗華以530億身價躋身女富豪第六名,進了這個排行榜的人都會有一段白手起家的經歷,然後告訴世人一切都得自己努力,自己對錢沒興趣,創業的時候成天吃泡麵。陳麗華於1941年出生於北京頤和園,那個年代生於此地,白手起家一說更像是有意掩飾。
陳麗華的創業史中說她家境貧寒,高中時就被迫輟學,然後她便開始從家具修理入手,做起了生意,並很快有了自己的家具廠。1981年前往香港,憑藉社會關係幫助投身房地產行業。次年移居香港,以貨物名義低價佔有文革時期沒收的文物,據說這批文物就是她第一桶金的來源。後來就是這一資金來源,幫助他倒賣海外房產,投資各種項目,成了今天的富豪。陳麗華的這個履歷確實漂亮,足夠勵志,但細心的人也會發現,是什麼樣的關係,能夠讓他在80年代進軍香港的房地產行業?又是何種身份能夠讓她佔據文革沒收的文物呢?
陳麗華的身份值得推敲
先來看看陳麗華的民族背景,她曾在參加魯豫有約欄目時,透露自己是葉赫那拉氏,屬於滿清「正黃旗」。正黃旗是什麼概念呢?滿清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入關前的上三旗是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入關後多爾袞掌權,將自己的正白旗升入上三旗,將豪格的正藍旗降為下五旗。所以就形成了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的上三旗模式,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由此可見正黃旗雷打不動的地位。
而且正黃旗是始於努爾哈赤的「四旗制度」,屬於元老級別的部落編制,之所以會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就是皇太極時代為了完成君主集權的政治轉變,簡單理解就是上三旗屬於皇帝的親兵。當然,旗主是皇帝,並不代表旗丁都是皇親國戚,但陳麗華的姓氏說明他祖上是在正黃旗享有世襲官職的功勳。當年愛新覺羅氏為了拉攏葉赫那拉氏,與其部落進行通婚,努爾哈赤的第三任大妃哲哲就是葉赫那拉氏,她也是清朝第一位追尊的正宮皇后,皇太極就是哲哲生下的兒子,可以說愛新覺羅這一脈傳承下來,都有葉赫那拉氏的血統。
我們知道慈禧太后就是葉赫那拉氏,這一點就會讓人無限遐想,覺得陳麗華是慈禧太后的後裔。也有人說慈禧只有同治帝一個後代,所以陳麗華不可能與慈禧太后有關係。其實這裡沒有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慈禧即使有後代,也不可能稱為葉赫那拉氏,只能是愛新覺羅氏,所以但從姓氏上來判斷是不正確的。陳麗華與慈禧應該是同宗,而非慈禧的後裔,後裔往往是針對男性傳承來說的。比如說著名歌星那英,其父親是那紅生,那紅生的祖上是慈禧太后弟弟桂祥,那英應該就是慈禧太后的曾侄孫女,但不能說那英是慈禧的後裔,只能說人家是桂祥的後裔。
這個桂祥憑藉與慈禧的關係,當上了正藍旗的滿洲都統,得了三等承恩公的爵位,還在光緒時期做了工部右侍郎。從這個就可以看出,葉赫那拉氏不一定都在正黃旗,但在正黃旗的葉赫那拉氏絕非一般人物。即使到了正藍旗,做上都統至少都與皇家沾親帶故。貴祥有三女兩子,二女就是隆裕太后、長女嫁給了輔國公載澤、三女嫁給了順承郡王訥勒赫。這些女兒嫁人之後,後代肯定不會是葉赫那拉氏了,所以追溯葉赫那拉還要看慈禧幾個弟弟的兒子。
除了桂祥之外,慈禧還有照祥、福祥這兩個弟弟。桂祥長子德恆,生有一子二女,長子德恩賢,生下四個女兒,別是欣欣、溫溫、明明、迎迎,這一脈就此斷了香火。桂祥次子德祺,育有四子二女, 長子葉恩印、 次子葉恩顯、三子葉恩民、四子葉恩植,其中葉恩民有一兒子叫葉力,算是傳承了香火。德祺的長女名葉希賢,嫁給了愛新覺羅·溥偀。桂祥還有一個庶出的兒子葉麟祥,生下七子七女,其中六女兒名叫葉廣芩,至今還在西安政協工作。據說她最討厭參加政協會,因為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孫天義是孫殿英的兒子,就是刨慈禧墳的那位。
以上都是有族譜可以考證的,但至於那些自稱的慈禧同宗,就很難加以考證,比如中央書畫院副院長那根正,自稱是與慈禧同祖,但非慈禧親弟弟後人。如果這麼認祖歸宗的話,那與慈禧同宗的就太多了,葉赫那拉畢竟是大族,夠不著慈禧,往上數幾代也是有親戚關係的。所以陳麗華應當也不是慈禧的近支宗親,但就其正黃旗地位來看,她祖上說不準比慈禧父族地位更高,慈禧父親原是鑲藍旗人,後來是慈禧得勢後才將其父抬進了鑲黃旗。
為何陳麗華生於頤和園
現在網絡上的主流觀點是40年代的頤和園只是普通的地域,有著居民居住的四合院。這一點確實有可能,因為清朝滅亡前,也曾在清西陵和清東陵周圍遷移民戶,讓他們看護皇陵,還遺留下今天的護陵村莊。頤和園雖未有遷移居民居住的記載,但也有可能安置一些園藝、匠人移居園中。但這種人戶必然不是旗人,更何況是正黃旗,所以陳麗華不太可能是因父輩移居進園才出生於此。
另外,頤和園在「優待清室條例」中,註明了屬於溥儀的私產,直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才將頤和園所有權收歸政府。當時國民政府清室善後委員會與清室內務府一起,將頤和園所有殿宇進行了查封,管理權還在清室內務府。到1926年時,清室內務府已經改名為清室辦事處,又一次全面接管頤和園,並成立了「清室辦事處經理頤和園事務所」,到了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才派內政部官員正式接手頤和園。經過修繕之後,交給北平特別市政府管理,此後便一直處於售票開放的狀態。
那麼陳麗華父輩是如何住進頤和園的呢?其實在馮玉祥政變之前,皇家的經費就已經非常緊張,所以內務府就在1914年開放了頤和園,進行售票參觀。這裡也就不排除皇家不動產的內部認籌出售現象了,陳麗華的父輩也就有可能是這個時期認購的頤和園內部院落。不光是皇家不動產是如此,在清朝滅亡後,那些王公貴族並未改變奢靡的生活,一敗塗地到販賣家產的比比皆是,如恭親王府被溥偉以40萬大洋賣給教會。
陳麗華的父母能在40年代居於頤和園,說明該家庭並非揮霍之人,而且有可能與民國政府關係不錯,在滿清滅亡之後,很多政要都會巴結一下前清遺老,利用他們的關係人脈,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鋪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前清遺老有很多人確實也在北洋政府、民國政府相繼任職的。當年東北王張作霖在天津見到退位的溥儀時,還要行跪拜之禮,這都是政治上的需要罷了,滿清遺老的勢力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受歡迎的。
綜上,陳麗華屬於葉赫那拉氏正黃旗,這個身份就很不簡單,而且能夠出生於頤和園,父輩相必是滿清勳貴遺老,且在民國時期與各路政要有過來往,這種人際關係只會越來越強,並不是說改朝換代就能終結的。就好比盛宣懷,兒子敗家不耽誤孫子一路高升,人家就是有實力住著蘇州留園。再如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周揚青,沒報導出來誰也不知道她的背景那麼強大。陳麗華能夠進軍各大行業,能夠倒賣文革沒收的文物,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參與的,但她應當不會與慈禧、溥儀有近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