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電視劇《潛伏》大熱,其中最經典也是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一個橋段就是孫紅雷扮演的餘則成和姚晨扮演的翠平,在組織的安排下假裝夫妻迷惑敵人,最後日久生情,假戲真做成了真夫妻的情節。
記得電視劇剛播出的時候,有不少人質疑這個情節,認為編劇在意淫,設置這樣的橋段就是一個噱頭,雖然有趣但是失實。但其實這種事情在我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在革命戰爭時期,我黨很多從事地下工作的同志,都會通過各種手段來隱藏真實身份,從而達到保全自己,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的目的。這其中有不少青年男女通過假扮夫妻來迷惑敵人。天長日久之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使得這些年輕人互相之間產生了感情,進而從假夫妻變為了真夫妻。而且這樣「假戲真做」的夫妻還不少,有些在殘酷的鬥爭中犧牲了,留下無盡遺憾,有的則一起牽手走到了最後,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今天就來聊一段這樣的往事。
網上有一張流傳甚廣的圖片,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人,神情堅毅的站在監獄的鐵窗前,男子右手微屈,看起來很僵硬,應該是受刑所致。女子面容清秀美麗,披著寬圍巾,雙手插在褲袋中,神情從容。
這一對男女就是周文雍和陳鐵軍,這一年周文雍23歲,陳鐵軍24歲,這是他們唯一一張,也是最後一張合影。
1904年,陳燮君出生在佛山一個歸僑家庭,陳家在佛山經營著豬肉鋪,牛肉鋪等好幾個商鋪,家底頗豐,是遠近有名的富商。對自己的這個大女兒,父親很是疼愛。然而陳燮君從小就顯得與眾不同,她不喜歡女工,不愛琴棋書畫。倒是對上新式學堂讀書極為熱衷。
1919年,五四浪潮席捲全國,不少青年學生來到佛山宣傳新思想。陳燮君一下就被吸引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提倡男女平等這些口號在她看來,就是自己畢生所追求的理想,她發誓要用盡全力去實現。
然而天不遂人願,雖然父親很愛陳燮君,但是受著封建禮法的約束,還是在臨終前將其許配給當地一何姓人家,而何家由於老爺子病危,更是急不可待的想要趕緊迎娶陳燮君來衝喜。
陳燮君很抵制,但是迫於家庭的巨大壓力,她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做個「少奶奶」的命運。不過她也聲明,由於重孝在身,因此只過門不同房,並且要繼續回學校念書,等到畢業後再圓房。
陳燮君的侄女陳惠文記得,她媽媽曾告訴她,當時陳燮君的陪嫁丫鬟阿美第二天回來後說,「小姐沒有洞房,因為床單還是白色的。」
婚後的第三天,陳燮君就返回學校繼續讀書,她也嘗試過勸說這個名義上的丈夫跟自己一起到省城上學,但是很快她就無奈的發現,這個何家少爺只是一個平庸,胸無大志的紈絝子弟,想到今後要跟這樣的人過一生,陳燮君就萬分沮喪,也更加堅定了她要反抗這樣人生的決心。
1924年,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陳燮君考入中山大學(當時稱為廣東大學)文學院,臨走之前,她對「丈夫」說:我要去上學,你可以娶其他的女人了!
就這樣,陳燮君跳出了封建包辦婚姻的牢籠,在校期間,她如魚得水,接觸了共產主義思想,並且在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鐵軍,表示了自己一心一意革命到底的精神。
陳鐵軍外表看起來柔弱溫和,但其實十分勇敢,足智多謀。1927年4 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在廣州,國民黨當局開始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士,中共廣東省委廣州市委組織的革命活動被迫轉入地下。
周文雍是當時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兼工委書記,他受命潛入廣州,準備組織武裝起義,為了掩人耳目,組織上又委派陳鐵軍假扮他的妻子,互相配合開展革命工作。
1927年11月,周文雍把2000多名鐵路工人組織起來,前往汪精衛住處請願,要求釋放在押工人代表,恢復工會工作。汪精衛被聲勢浩大的遊行隊伍嚇的不敢露頭,只敢聯繫大批軍警前往鎮壓。
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大部分工人順利突圍,而周文雍則身受重傷,和30多名工人代表一起被捕入獄。
得知周文雍被敵人抓走後,組織上迅速展開了營救工作。在數次實地到監獄探查後,大家放棄了「劫獄」了想法,這裡戒備森嚴,防守嚴密,沒有下手的機會。陳鐵軍等人思來想去,制定了一個完美的營救計劃。
首先由「妻子」陳鐵軍前往探監,她帶去用紅辣椒炒的飯菜,還偷偷送進許多紅辣椒,並叫周文雍不許喝水。周文雍心領神會,他連續吃了兩天這樣的飯菜和大量辣椒,整個人滿臉通紅,身子也連帶著開始冒汗不止,他開始說胡話。陳鐵軍則趁機裝作慌張的大喊:不得了了,我丈夫得了傷寒,恐怕是要不行了。
獄友們聽到以後炸了鍋,那個時候的傷寒傳染性強,且很難治療。大家紛紛要求趕緊將周文雍轉移出去,送去就醫。於是,陳鐵軍與事先疏通了的獄醫一起把周文雍送進醫院。而這時的地下黨早已經組織了武裝人員和車輛,在醫院,他們趁敵軍警交班時順利「劫」走了周文雍,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營救活動。
回到「家」中,因為刑傷未愈,陳鐵軍像妻子那樣日夜照顧,周文雍深受感動。 本就是愛情之花盛放的年紀,何況朝夕相處,有著共同的事業和信仰。兩人漸漸產生了情愫。
可是這樣安靜的日子並沒有能夠過幾天,1927年12月11日凌晨,由陳布雷,葉帥,周文雍等人領導的廣州起義爆發,在遭到敵人的瘋狂反撲後,起義失敗。周文雍和陳鐵軍也在鬥爭中失去了聯繫。
1928年春節期間,為了恢復組織,繼續進行革命工作。陳鐵軍扮成雍容華貴的「少奶奶」,在廣州租了一間洋房,迎接打扮成從美國歸來的「闊少」周文雍。可是之前的起義中兩人已經受到了敵人的注意,大年初五,在爆竹聲聲中,敵人找到了兩人的秘密據點,當時在家的陳鐵軍聽到動靜,搬動窗臺的花盆發出信號。不幸的是,周文雍未發現這一告警信號,跨進門後,二人被捕。
抓到了中共重要人物周文雍,讓敵人很是興奮,他們連夜突擊審訊,可是面對各種酷刑,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人一言不發,周文雍更是在監獄的牆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以示自己的決心。
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眼見勸降無望,惱羞成怒的敵人打算將兩人殺害,恰逢這時,有記者來到監獄採訪。看到記者,自知命不久矣的周文雍提出了自己此生最大的一個願望,希望能夠跟心中的那個她留下一張合影。
按道理這個願望是不會得到滿足的,但是鑑於周文雍當時在廣州一帶名氣很大,敵人希望將這張照片公之於眾,來震懾眾人,所以破例答應了這個要求。
為了掩蓋拷打痕跡,他們為周文雍脫下血衣換上半舊西裝,而陳鐵軍則是圍著自己編織的四五尺的寬圍巾,顯得那麼安詳從容。
兩人緊緊靠在一起,雖然什麼都沒有說,但是一切又盡在不言之中,凡是看過這張照片之人,都能感受那股濃濃的愛意和彼此之間的依戀。
1928年2月6日,寒風刺骨,毛毛細雨,周文雍和陳鐵軍被敵人殘忍的殺害。這一年,周文雍23歲,陳鐵軍24歲。
兩人犧牲後的第二天,這張照片就被反動派得意的刊登在報紙上,不過很可惜,敵人的目的並沒有達成。凡是看過這張照片的民眾,都被深深的打動,更加對這些革命先驅充滿了敬意。由於兩人當時是以夫妻的名義對外活動,所以有人在照片旁以陳鐵軍的口吻加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倆過去在一塊工作,一直沒有結婚,現在我們宣布舉行婚禮。」
這樣一來,更是感動了無數熱血青年,甚至連聶帥都得知了此事,感慨萬分,並且將兩人的這張照片從報紙上剪下,隨身攜帶。
其實,兩人並未真正結婚,甚至也沒有真正公開過彼此間的感情。但是後世的文學作品卻對此多有演繹,還設計了一段在刑場上的話語:
過去,我們以夫妻的名義同住一個機關,在共同的戰鬥生活中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於專心工作,我們一直保持著革命友誼的關係,今天,我們就要舉行真正的婚禮了,讓這刑場作為我們新婚的禮堂,就讓這槍聲作為我們結婚的禮炮吧!
雖然聽起來更加慷慨激昂,讓人感慨萬分,但是還是把這段血淋淋的歷史詩意化了。其實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言語,那張真實存在的照片上的堅定眼神和彼此依戀的神態,就已經勝過千言萬語,說明了一切。
1962年,一次座談會上,周總理深情緬懷起了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人(陳鐵軍曾經救助過鄧大姐,兩人感情很好)。總理感慨的說:「這是一段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並且建議將兩位烈士的事跡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這段歷史。
1980年,電影《刑場上的婚禮》上映,而這也算圓了總理當年的一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