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戲真做」的夫妻,卻讓周總理感慨:這是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2021-01-08 史酒趁年華

前些年,電視劇《潛伏》大熱,其中最經典也是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一個橋段就是孫紅雷扮演的餘則成和姚晨扮演的翠平,在組織的安排下假裝夫妻迷惑敵人,最後日久生情,假戲真做成了真夫妻的情節。

記得電視劇剛播出的時候,有不少人質疑這個情節,認為編劇在意淫,設置這樣的橋段就是一個噱頭,雖然有趣但是失實。但其實這種事情在我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在革命戰爭時期,我黨很多從事地下工作的同志,都會通過各種手段來隱藏真實身份,從而達到保全自己,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的目的。這其中有不少青年男女通過假扮夫妻來迷惑敵人。天長日久之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使得這些年輕人互相之間產生了感情,進而從假夫妻變為了真夫妻。而且這樣「假戲真做」的夫妻還不少,有些在殘酷的鬥爭中犧牲了,留下無盡遺憾,有的則一起牽手走到了最後,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今天就來聊一段這樣的往事。

網上有一張流傳甚廣的圖片,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人,神情堅毅的站在監獄的鐵窗前,男子右手微屈,看起來很僵硬,應該是受刑所致。女子面容清秀美麗,披著寬圍巾,雙手插在褲袋中,神情從容。

這一對男女就是周文雍和陳鐵軍,這一年周文雍23歲,陳鐵軍24歲,這是他們唯一一張,也是最後一張合影。

1904年,陳燮君出生在佛山一個歸僑家庭,陳家在佛山經營著豬肉鋪,牛肉鋪等好幾個商鋪,家底頗豐,是遠近有名的富商。對自己的這個大女兒,父親很是疼愛。然而陳燮君從小就顯得與眾不同,她不喜歡女工,不愛琴棋書畫。倒是對上新式學堂讀書極為熱衷。

1919年,五四浪潮席捲全國,不少青年學生來到佛山宣傳新思想。陳燮君一下就被吸引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提倡男女平等這些口號在她看來,就是自己畢生所追求的理想,她發誓要用盡全力去實現。

然而天不遂人願,雖然父親很愛陳燮君,但是受著封建禮法的約束,還是在臨終前將其許配給當地一何姓人家,而何家由於老爺子病危,更是急不可待的想要趕緊迎娶陳燮君來衝喜。

陳燮君很抵制,但是迫於家庭的巨大壓力,她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做個「少奶奶」的命運。不過她也聲明,由於重孝在身,因此只過門不同房,並且要繼續回學校念書,等到畢業後再圓房。

陳燮君的侄女陳惠文記得,她媽媽曾告訴她,當時陳燮君的陪嫁丫鬟阿美第二天回來後說,「小姐沒有洞房,因為床單還是白色的。」

婚後的第三天,陳燮君就返回學校繼續讀書,她也嘗試過勸說這個名義上的丈夫跟自己一起到省城上學,但是很快她就無奈的發現,這個何家少爺只是一個平庸,胸無大志的紈絝子弟,想到今後要跟這樣的人過一生,陳燮君就萬分沮喪,也更加堅定了她要反抗這樣人生的決心。

1924年,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陳燮君考入中山大學(當時稱為廣東大學)文學院,臨走之前,她對「丈夫」說:我要去上學,你可以娶其他的女人了!

就這樣,陳燮君跳出了封建包辦婚姻的牢籠,在校期間,她如魚得水,接觸了共產主義思想,並且在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鐵軍,表示了自己一心一意革命到底的精神。

陳鐵軍外表看起來柔弱溫和,但其實十分勇敢,足智多謀。1927年4 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在廣州,國民黨當局開始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士,中共廣東省委廣州市委組織的革命活動被迫轉入地下。

周文雍是當時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兼工委書記,他受命潛入廣州,準備組織武裝起義,為了掩人耳目,組織上又委派陳鐵軍假扮他的妻子,互相配合開展革命工作。

1927年11月,周文雍把2000多名鐵路工人組織起來,前往汪精衛住處請願,要求釋放在押工人代表,恢復工會工作。汪精衛被聲勢浩大的遊行隊伍嚇的不敢露頭,只敢聯繫大批軍警前往鎮壓。

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大部分工人順利突圍,而周文雍則身受重傷,和30多名工人代表一起被捕入獄。

得知周文雍被敵人抓走後,組織上迅速展開了營救工作。在數次實地到監獄探查後,大家放棄了「劫獄」了想法,這裡戒備森嚴,防守嚴密,沒有下手的機會。陳鐵軍等人思來想去,制定了一個完美的營救計劃。

首先由「妻子」陳鐵軍前往探監,她帶去用紅辣椒炒的飯菜,還偷偷送進許多紅辣椒,並叫周文雍不許喝水。周文雍心領神會,他連續吃了兩天這樣的飯菜和大量辣椒,整個人滿臉通紅,身子也連帶著開始冒汗不止,他開始說胡話。陳鐵軍則趁機裝作慌張的大喊:不得了了,我丈夫得了傷寒,恐怕是要不行了。

獄友們聽到以後炸了鍋,那個時候的傷寒傳染性強,且很難治療。大家紛紛要求趕緊將周文雍轉移出去,送去就醫。於是,陳鐵軍與事先疏通了的獄醫一起把周文雍送進醫院。而這時的地下黨早已經組織了武裝人員和車輛,在醫院,他們趁敵軍警交班時順利「劫」走了周文雍,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營救活動。

回到「家」中,因為刑傷未愈,陳鐵軍像妻子那樣日夜照顧,周文雍深受感動。 本就是愛情之花盛放的年紀,何況朝夕相處,有著共同的事業和信仰。兩人漸漸產生了情愫。

可是這樣安靜的日子並沒有能夠過幾天,1927年12月11日凌晨,由陳布雷,葉帥,周文雍等人領導的廣州起義爆發,在遭到敵人的瘋狂反撲後,起義失敗。周文雍和陳鐵軍也在鬥爭中失去了聯繫。

1928年春節期間,為了恢復組織,繼續進行革命工作。陳鐵軍扮成雍容華貴的「少奶奶」,在廣州租了一間洋房,迎接打扮成從美國歸來的「闊少」周文雍。可是之前的起義中兩人已經受到了敵人的注意,大年初五,在爆竹聲聲中,敵人找到了兩人的秘密據點,當時在家的陳鐵軍聽到動靜,搬動窗臺的花盆發出信號。不幸的是,周文雍未發現這一告警信號,跨進門後,二人被捕。

抓到了中共重要人物周文雍,讓敵人很是興奮,他們連夜突擊審訊,可是面對各種酷刑,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人一言不發,周文雍更是在監獄的牆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以示自己的決心。

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眼見勸降無望,惱羞成怒的敵人打算將兩人殺害,恰逢這時,有記者來到監獄採訪。看到記者,自知命不久矣的周文雍提出了自己此生最大的一個願望,希望能夠跟心中的那個她留下一張合影。

按道理這個願望是不會得到滿足的,但是鑑於周文雍當時在廣州一帶名氣很大,敵人希望將這張照片公之於眾,來震懾眾人,所以破例答應了這個要求。

為了掩蓋拷打痕跡,他們為周文雍脫下血衣換上半舊西裝,而陳鐵軍則是圍著自己編織的四五尺的寬圍巾,顯得那麼安詳從容。

兩人緊緊靠在一起,雖然什麼都沒有說,但是一切又盡在不言之中,凡是看過這張照片之人,都能感受那股濃濃的愛意和彼此之間的依戀。

1928年2月6日,寒風刺骨,毛毛細雨,周文雍和陳鐵軍被敵人殘忍的殺害。這一年,周文雍23歲,陳鐵軍24歲。

兩人犧牲後的第二天,這張照片就被反動派得意的刊登在報紙上,不過很可惜,敵人的目的並沒有達成。凡是看過這張照片的民眾,都被深深的打動,更加對這些革命先驅充滿了敬意。由於兩人當時是以夫妻的名義對外活動,所以有人在照片旁以陳鐵軍的口吻加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倆過去在一塊工作,一直沒有結婚,現在我們宣布舉行婚禮。」

這樣一來,更是感動了無數熱血青年,甚至連聶帥都得知了此事,感慨萬分,並且將兩人的這張照片從報紙上剪下,隨身攜帶。

其實,兩人並未真正結婚,甚至也沒有真正公開過彼此間的感情。但是後世的文學作品卻對此多有演繹,還設計了一段在刑場上的話語:

過去,我們以夫妻的名義同住一個機關,在共同的戰鬥生活中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於專心工作,我們一直保持著革命友誼的關係,今天,我們就要舉行真正的婚禮了,讓這刑場作為我們新婚的禮堂,就讓這槍聲作為我們結婚的禮炮吧!

雖然聽起來更加慷慨激昂,讓人感慨萬分,但是還是把這段血淋淋的歷史詩意化了。其實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言語,那張真實存在的照片上的堅定眼神和彼此依戀的神態,就已經勝過千言萬語,說明了一切。

1962年,一次座談會上,周總理深情緬懷起了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人(陳鐵軍曾經救助過鄧大姐,兩人感情很好)。總理感慨的說:「這是一段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並且建議將兩位烈士的事跡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這段歷史。

1980年,電影《刑場上的婚禮》上映,而這也算圓了總理當年的一個願望。

相關焦點

  • 周文雍和陳鐵軍,刑場上辦婚禮,周恩來:他們的愛情最純真最高尚
    同月,黨組織考慮到單身的周文雍容易引起敵人的懷疑,不利於開展工作,便委派陳鐵軍協助他組建起義指揮機關並與他假扮夫妻。陳鐵軍,原名陳燮君,1904年生於廣東省佛山市,祖籍為有著「全國第一僑鄉」之稱的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陳鐵軍的父親早年曾闖蕩海外,期間積攢了不少財富,二十世紀初回歸祖國定居於廣東省佛山市。
  • 周總理與鄧穎超傾城戀情:我是堅定唯物主義者,唯你我希望有來生
    周恩來對鄧穎超的安慰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情和動人的安慰。因為在他看來,重要的從來都是鄧穎超這個人,而不是鄧穎超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這是一份無比純粹的愛,廣博而又深沉。其實周總理和鄧穎超這一生為了人民、為了中國、為了民族做出了太大的貢獻,也犧牲了太多。哪有妻子生產時丈夫不陪在身邊的,哪有為了工作和革命放棄自己的孩子的。我們始終都欠了他們太多。
  • 盤點領導人的英語水平:周總理最警覺,毛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
    例如周總理年輕時分別到過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學習;朱德36歲赴德國留學;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長達5年之久。所以,他們都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在今天看來,他們身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勳,身上一定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閃光點,外語綜合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周總理幹了幾十年的外交工作,除了英語說的很好外,也懂一些法文、德文、日文,後來他還學了俄文。
  • 周恩來的高尚品格
    這不正是周恩來高尚人格的生動體現和光輝寫照嗎?在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共產黨人的優秀品德。周恩來既是革命家的典範,又是普通人的典範。他一生大公無私、清正廉潔、光明磊落、謙虛謹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人民嘔心瀝血,獻出一切,卻從不要求絲毫報答和點滴特權。他最後的請求和唯一的願望,只是悄悄地、不留痕跡地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上。
  • 紀念周總理逝世45周年詩詞專輯|思緒低回,九州感動,最堪紀念是周公。
    憶周公 作者/陳顯濱 真誠樸素最風光,思念周公欲斷腸。 勤勉一生天地鑑,躬身來祭愛無疆。 眾香國裡君何幸,最是周公愛此花。 緬懷敬愛的周總理 作者/秋葉夢 南昌義舉似春雷,革命終身戰鼓催。 指點乾坤諸葛現,匡扶社稷子牙回。
  • 有感於周總理說「做人啊,不能做勢利小人」
    人民網    曾經擔任周總理秘書的紀東在回憶錄《難忘的八年》裡,記敘了這樣一個細節。    1969年的冬天來得早些,中南海裡也早早地燒起了暖氣。那些受到衝擊的老同志,雖然有總理的保護和照顧,但對他們來說,這個冬天仍然顯得格外寒冷。
  •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看看世界各國政要對他老人家的評價!
    周總理不僅是中國的偉大的領導人,而且是世界的有代表性政治家之一。失去這樣一位人物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世界的巨大損失。我對周總理的卓越見識和對日中友好關係世世代代發展下去所寄予的那種非凡的熱情,直至今天仍深為感動。在此為周總理閣下祈禱冥福,同時向中國人民表示衷心的哀悼。前首相田中角榮發表談話:周總理是日中邦交正常化不可缺少的人物。
  • 擁有高尚品格才是最優秀的人
    高尚的品格是世界上最強的動力之一。高尚的品格體現了人性的最高形態,展示了人類最優秀的一面。雖說才華總是博得人們的讚佩,但品格則必定會贏得人們的尊敬。前者更多的是智力的產物,而後者則是心靈的果實。天才卓絕者以智力立足於社會,品格高尚者以良知卓冠於群倫。前者贏得讚美,後者被人追隨。每個人都能誠實而體面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儘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 毛主席設想、周總理關注,新中國北京「第一宮」卻是最低調的
    民族文化宮 張寧/攝這其中,就包括有新中國「第一宮」之稱的——民族文化宮。「要給少數民族建一個宮」早在「十萬火急」的通知下達前,民族文化宮的設想,就由毛主席提出了。1951年,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每年都有許多少數民族同胞來首都參觀訪問。
  • 周總理病逝,主席流淚,朱德敬軍禮!鄧穎超花圈寫:小超哀獻
    北京醫院組織最有名望的細胞病理專家進行會診,專家們一致認為可以確診為「膀胱移行上皮細胞癌」。協和醫院的泌尿科權威吳階平組織京津滬最優秀的泌尿專家會診,也一致認為是「膀胱移行上皮細胞癌」。這一天是1972年5月18日。醫生們心急如焚,希望儘快給周總理做手術。可是,周恩來根本沒時間考慮疾病的問題,對於第二次化驗結果,他連問都沒問。
  • 港版《牛郎織女》面目全非 溫兆倫郭羨妮假戲真做
    此外,劇中主演溫兆倫和郭羨妮也在拍攝該戲時假戲真做,成為戀人。  牛郎織女不再「分居」  記者了解到,即將在北京電視臺播出的《牛郎織女》可謂把傳說故事亂改一氣。在劇中,王母娘娘變成好人,寵愛織女,為了讓織女得到真正的人間愛情,有意讓牛郎失憶。在織女的好姐妹喜鵲的幫助下,牛郎織女好不容易相愛,又要過牛郎母親這一關。
  • 最值得娶的3大星座女,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娶了一生幸福
    很多人都期待愛情,嚮往「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的執著無悔,嚮往「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的篤定。十二星座中就有三個星座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早些遇見屬於自己的真愛,免去一生漂泊無依,免去一生顛沛流離。在平凡的歲月中,讓自己喜歡的人陪伴左右,是這三個星座認為最幸福的事。
  • 愛情是什麼?愛情就是無聲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你認為愛情是什麼呢?愛情是一味藥,它能應用於每一個年齡段的人群。在畢業之後的愛情是,一起找工作,一起上班,出門前一起吻別。在《前任3》中就有這一畫面,孟雲和林佳在上班前一起吻別。 結婚後的愛情不是不見了,也不是沒有了。而是它更加深了。一起為了孩子的教育發愁,一起為了水電費發愁,一起吵吵架。
  • 娛記曝出婚姻內幕,兩人婚姻「假戲真做」
    近日,黃曉明跟楊穎夫妻感情不和的消息也是高居熱搜榜首,就在12月17日的時候,便有網友問起朱皮對於黃曉明跟楊穎的關係他怎麼看的時候,朱皮則是在視頻中明確表示他倆其實已經離婚。  面對娛樂圈最權威的娛樂記者,對於他說的話很多網友都相信並表示贊同,隨後朱皮在視頻中也表示在黃曉明過生日的時候,楊穎絲毫沒有表示,甚至都沒有唱生日歌,而且黃曉明前幾天在奪得影帝的時候,楊穎也表示不在意。
  • 最甜「撒狗糧」的這對夫妻「返場」走過70年愛情旅程
    年輕時的合影陸金榮和祁玉夫婦8月8日,本報刊發了《最甜「撒狗糧」!40對老夫妻演繹最浪漫的事》報導,顧莊社區轄區內安康南苑的陸金榮現場朗誦了自己寫給老伴的情詩。這是一對人人稱讚的模範夫妻,從訂婚至今已70年。數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攜手同行,從沒紅過臉。
  • 那一年,周總理在江門新會田間點讚了這位農民水稻專家!
    當周總理了解到周漢華因經濟困難,缺乏水稻試驗的必要工具和儀器時,他馬上請秘書把帶來的一盞空氣電池燈拿來,對周漢華說:「我把這盞空氣電池燈送給你。這盞燈可以用8個月。」並親自教他如何使用。這次交談一直持續到晚上9時多,在工作人員幾番催促之下,周總理才依依不捨地與周漢華及眾鄉親告別,乘車返回新會縣城。
  • 周總理,45年了,多想讓您看到今天!
    周總理,45年了,多想讓您看到今天!這是周恩來在自我解剖時說的話。這是周恩來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1958年1月到杭州視察,周恩來隨身帶著自己的鋪蓋,枕巾中間已經破損。地方同志看不下去了,就給他換了條新枕巾。
  • 組圖:1965年周總理視察新疆石河子
    陳毅副總理本來就陶醉在葡萄園的美景中,聽了總理的話,就邁開雙腳向前跨了幾步,即興吟道:「烏魯木齊欣暫住,石河子尋訪得逍遙;白楊梯堤護農地,水道縱橫育稻苗;戈壁驚開新世界,天山常湧大波濤,人人勤奮為集體,集體生根最自豪。」回到招待所後陳毅副總理寫下了這首詩。陳毅副總理覺得這個地方真是太美了,就對總理說:「總理,能不能批准我退休,讓我到這裡來落戶?」周總理聽後笑了起來。
  • 中餐廳黃曉明林述巍吵架假戲真做?沈夢辰以為生日蛋糕是給自己的
    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其實蛋糕是給老師過生日的~哈哈你們可別小看一個大廚,畢竟每一季最累的就是大廚,其他的嘉賓,大都只能負責前臺和切菜這類打雜的工作,大廚才是一家餐廳的核心,可以說操心又勞神,這次的嘉賓除了林大廚,其他的人,很少動手做飯。
  • 上世紀70年代,我在上海機場5次近距離看周總理
    文 | 王勝波今年1月8日,是敬愛的周總理逝世45周年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億萬人民都會深切懷念人民的好總理,緬懷他的豐功偉績。五十年前,我在上海警備區某部服役,由於部隊擔負迎送外國貴賓的任務,我曾經於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期間,在上海虹橋機場五次見到陪同外賓的周總理,這成為我一直引以為榮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