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言猶在耳

2021-01-15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西晉年間,主人公為諸葛亮。原文如下:

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曹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率領北伐大軍出兵武功,分兵開墾種田,以便打好長期駐軍的基礎。到了這年的秋天,諸葛亮因病去世,老百姓緬懷他的人品與功績,經常談論起他。直到現在,梁州、益州的民眾追憶讚嘆諸葛亮的話語還到處都能聽到。縱然周朝人作《甘棠》這首詩來歌頌召公、鄭國人作歌頌揚子產,也不過如此吧!孟軻曾經說過:「用安民之道使用民力,民眾雖然勞苦也毫無怨言;用保民之道去處死罪犯,罪犯雖死而無怨恨。」看來確實是這樣啊!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言猶在耳」,意為說過的話還在耳邊,比喻記憶猶新。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左傳文公七年》中的「今君雖終,言猶在耳。」

自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之後,蜀漢帝國進入了諸葛亮時代。在其主政的十一年間,諸葛亮不僅使用武力平息了內部的南中之戰,還多次發動北伐戰爭,可謂戰事頻繁。但即便如此,諸葛亮卻一直沒有忘記促進蜀漢帝國的發展。在這十一年間,不僅蜀漢國力得到了迅速的回覆和發展,政局也非常穩定,之前我曾經介紹的「道不拾遺」這句成語就是當時蜀漢的真實寫照。

從這則成語故事可以看出,直到西晉建國後,無論是原蜀漢故地益州,還是原曹魏境內的梁州百姓都對諸葛亮非常緬懷。故此,《三國志》作者陳壽才首創了「言猶在耳」這句成語說出了這些地區民眾對於諸葛亮的真實看法,也表達了對諸葛亮由衷的敬佩。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三國成語故事:同休等戚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費詩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名叫費詩。原文如下: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 三國成語故事:睚眥之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華陽國志劉先主傳》,故事發生在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相關人物為法正、諸葛亮和劉備。原文如下:正既臨郡,睚眥之怨、一餐之惠無不報復。或謂諸葛亮曰:「法正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
  • 三國成語故事:以肉餵虎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大約在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前後,主人公是呂蒙。原文如下: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
  • 三國成語故事:無所逃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陸遜傳》注引《吳錄》,時間是在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相關人物是劉備和陸遜。原文如下: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云:「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
  • 三國成語故事:萬人之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傅子》,時間大約在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前後,主人公名叫傅幹。原文如下: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
  • 魯肅為何會誇讚一個自己曾經看不起的人,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故事的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相關人物有孫權、魯肅和呂蒙。原文如下: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 孫權為何對諸葛亮的建議猶豫不決,這則成語故事道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芝傳》,時間是蜀漢後主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為蜀漢尚書鄧芝和吳主孫權。原文如下:(諸葛亮)乃遣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
  • 立馬萬言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立馬萬言,倚靠在馬旁,馬上寫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出自: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書》:「唐翰林應長庚之夢,世號謫仙人,立馬萬言,而文章為天下之法。」近義詞有:倚馬千言,立馬萬言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寫文章。
  • 言教身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言教身傳,既用言語來傳授,又用行動來以身作則。指行動起模範作用。出自:李欣《老生常談續編·再談百年樹人》:「不能以身作則,言教身傳,沒有正確的觀點方法,打算『精選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近義詞有:言傳身教,言教身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橫眉瞪眼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橫眉瞪眼,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出自:《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徐泰吉找死》:「一個太平軍衝到他身邊,他以為是他的部下,還橫眉瞪眼的叫:『打、打、打!』」近義詞有:橫眉瞪目、橫眉怒目、橫眉努目,橫眉瞪眼是中性成語,可作定語、謂語、狀語;指怒目而視。
  • 光華奪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光華奪目,猶光彩奪目。形容鮮豔耀眼。出自:《醒世恆言 灌園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盤,五色燦爛,光華奪目。」近義詞有:光彩奪目、光輝奪目、光耀奪目,反義詞有:暗淡無光,光華奪目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顏色鮮豔耀眼。
  • 摩頂至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摩頂至足,猶摩頂放踵。出自:南朝·梁·吳均《行路難》:「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近義詞有:摩頂至踵,摩頂至足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不辭勞苦。摩頂至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摩頂至足(mó dǐng zhì zú)成語釋義:猶摩頂放踵。
  • 南航空難黑匣子錄音11年之後重現 慘狀言猶在耳
    儘管這是11年前的一起空難,聽到黑匣子的錄音,當年慘狀言猶在耳。這個帖子震撼得連網友們也一時語塞,大多數人的留言都是簡單幾個字:「天」,「心裡真堵」,「沉痛哀悼」,「最後那聲好震撼,默哀」,「還能說什麼?默哀」。  調查 誰最先傳上網  黑匣子這麼機密的東西是誰把它公布在網上的?
  • 劉備做了件大事,為何關羽張飛不滿,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主人公是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原文如下: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 損人益己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損人益己,猶損人利己。出自:《舊唐書·陸象先傳》:「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近義詞有:損人利己,反義詞有:損己利物,損人益己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損人利己。損人益己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損人益己(sǔn rén yì jǐ)成語釋義:猶損人利己。
  • 每日學一則成語: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圖片源於網絡成語是一種語言文化的縮影,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智慧結晶。成語中蘊含的經典歷史故事及其豐富的人生哲理,那都是古人的人生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成語使用起來言簡意賅,寓意深遠。學好成語不僅可以提高大人們的文化素養,同時對於孩子來說,對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從今往後,每日分享一則成語,並對其加以解釋。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每天花一分鐘學一點,學富五車不是夢。閒話少敘,書歸正傳,今日成語:亡羊補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想入非非,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相關成語:匪夷所思 非分之想 妙想天開 四平八穩 腳踏實地2.淚眼汪汪 [lèi yǎn wāng wāng]基本釋義:汪汪:滿眼淚水的樣子。兩眼充滿淚水。出處:《新編五代史評話·梁史》卷上:「黃巢聽得憑地說,不覺淚眼汪汪。」
  • 光彩溢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光彩溢目,猶光彩奪目。出自:《太平御覽》卷七○三引晉·裴啟《語林》:「[石崇]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近義詞有:光彩耀目、光彩奪目,光彩溢目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顏色鮮豔耀眼。
  • 成語中的合肥文化:聆聽成語故事 品味廬州經典
    ○南淝河源頭紅石橋○「旗鼓相當」的旗山(右)和鼓山(左)○洗耳池公園裡的巢父牽牛與許由洗耳雕塑○鼓山寺○旗山○「亞父」範增合肥古稱廬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千百年來誕生出了數之不盡的合肥故事。
  • 關羽為何不是呂蒙的對手,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主人公是呂蒙。原文如下:(呂蒙)顧謂玄之曰:「郝子太聞世閒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