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前幾年有很多被滲透的公知在國內極力宣揚主子的西方價值觀,影響還不小,很多人被洗腦,以為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只要是自己的、傳統的東西統統是垃圾。
所以我們看到前些年社會上出現了一股針對「傳統文化」的「大清算」的逆流。很多年輕人都因此而變成了憤青,不長腦子,跟著瞎起鬨,看到教室裡的桌子板凳就不順眼,要踢上兩腳才顯得自己很個性,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其中一個觀點就是:中國社會是落後的「人情社會」,這是民族的「劣根性」,各種腐敗和灰暗地帶滋生的溫床,只有改變這種「對人不對事」的陳腐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振興華夏。
《易經》是直接從自然大道中總結出來的道理,它與《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樣,整個是一脈相承的,事實證明人必須遵循天道,敬畏自然。看了《易經》中的一個卦辭,我們就會發現,上面這些批評都是無中生有,很荒謬,只不過是西方價值觀排除異己的一種陰謀,是毫無根據也無科學性可言的。
01 為什麼要先做人,後做事?
最近些年,很多人都提倡一些西方的價值觀念,什麼「對事不對人」,你看人家多理性,我們就不能那樣簡單愉快地相處嗎?但是稍加分析就發現這一套東西根本行不通,而我們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才是符合天道的。
《易經》中的比卦之中就暗藏著人際關係的玄機,揭示了「人情社會」的存在為什麼是合理的。
古代兵書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中國人最看重的就是人際的和諧和團結,盡力去維護群體和民族的凝聚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能夠傳承上下五千年而屹立不倒,始終沒有人心離散。
俗話說:「先學會做人,再學著做事」。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認做出來的,事在人為。如果沒有人,就不會有任何事情的成功實施。
我們來舉個例子,如果按照西方那一套,只對事,不對人;只管做事,不管做人,會出現什麼結果呢?一種是唯利是圖,就像西方很多國家葡萄牙西班牙那種,為了發展自己,不惜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一個「海盜集團」,航船所到之處,到處搶劫擄掠。
二是這種模式不可持續,很快就會崩潰。因為誰也不是傻子,你騙一次可以,欺負一次也就忍了,誰會一直讓你欺負?
比如在一個公司,你只管自己的業績,不管人際關係,下一個單子就得罪一個人,一個月下來可能下了不少單子,但公司的人也差不多讓你得罪個遍,試問你還怎麼待得下去?甚至會被眾人聯合起來掃地出門,吃進去的還得吐出來。
而如果我們反過來做。先做好人,再求做事,單位大部分人都很喜歡你,少數幾個雖然不喜歡,但也不討厭,無冤無仇,也不會背後給你使絆子。這樣一來,業績上去只是個時間問題,還愁沒有單子嗎?很可能跟你關係好的有人業績做得好,還會主動讓給你幾個客戶。
當然《易經》並不是要你去搞什麼小集團、溜須拍馬那一套,而是說與人相處,就要用上自己的十二分誠意,不管是對待親人情侶還是朋友同事,只要你誠意滿滿,不用說,情投意合的人就會被你吸引,大家都能感受到你的誠心。
就像比卦初六爻辭中說的: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用真心與人相處,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總不會錯的太多。你滿懷誠意總會換來真心實意的回應。
02 用真心換來有緣人
比卦的卦象是「地上之水」。首先,地上的水是流動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所以作為一個群體的領袖和靈魂人物,你就得有這種心理準備,要懂得包容,君子和而不同,不要什麼都要求統一,什麼都得聽自己的。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這樣就會出事。
只要大家的志向是一致的就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其次,地上的水要受到向心力的影響,主動向大地靠攏,這就是說,作為下屬,一定要對上級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而且這種忠誠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喊口號,不是嘴上表忠心。
孔夫子說過「聽其言而觀其行」,尤其是領袖人物,他不會只聽你說,主要是看你怎麼做。而且忠心這種東西向來都不是用來說的,如果你整天跟在老大後面念叨:「老大,我最忠心了,我對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日月可鑑」。
大佬會怎麼想?這小子是不是心虛,是不是在背後搞我?
所以忠心只能放在心裡,用實際行動去表達,老大又不瞎,也不是傻子,誰對自己忠誠,誰是叛徒他自己心裡跟明鏡似得。
對待老闆和愛人也是這樣,你不能整天把「我愛你」掛在嘴邊,行動上沒有半點實際的。人家很容易就看出來你是個偽貨,只會耍嘴皮子。
要以真心換真心,不問收穫,只問耕耘,把自己的人品經營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別人以同樣的真心待你,那是你的幸運,算是求仁得仁。即使不能被溫柔以待,這些都為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心終會有回報,有緣人自然會來到你的身邊。
所以六二的卦辭是:比之自內,貞吉。真心付出,總歸不是什麼壞事。
03 要警惕「所託非人」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盲目付出,絲毫不堪對象是誰。《易經》是變易之學,也是變通之學,它才不會讓你不撞南牆不回頭一條道走到黑。比卦的上卦是坎,坎代表著危險,這就是在提醒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在結交朋友、選擇情侶的時候,難免有風險。如果你所託非人,錯付了真心,就會受傷害,換來一身傷痕。
六三是陰爻在陽位,不相應,所以自然會有兇險,卦辭就是「比之匪人」。它帶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有三點。第一,與人相交,不能有私心和二心;第二,要慎重選擇自己的結交對象,不能不管不顧不管什麼人,上去就掏心掏肺,這樣結果會很慘;第三,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有承擔一切後果的心理準備。
有個典故叫「不食周粟」,說的是兩位商朝遺老叔齊和伯夷的故事。他們倆本來是商紂王朝的臣子,紂王殘暴無道,被周武王給滅了。叔齊和伯夷就說了,我們是大商朝的臣子,誓死效忠紂王,所以寧願餓死,也不吃你周朝的糧食。
結果真的就餓死在首陽山了。後代很多人都歌頌他們的忠誠,其實這是迂腐,就是冥頑不化。商紂王如果是一個明君,你忠於他當然是對的,他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你還要一片真心付溝渠,這不是找死,不是活該嗎?
04 如何做一個英明安靜的大佬?
比卦的六爻當中只有一個陽爻,那就是九五。可見它就是整個卦的主卦,如果說比卦是一個組織,它就是所有人都應該效忠的對象,大家都應該聽他的。
六四是距離九五最近的,這就相當於總經理秘書,這個位置也很重要,近水樓臺先得月,如果你安守本分,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得很好,讓老大少操心,提拔你是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也發現了,在九五上面還有一個陰爻,這又是什麼情況呢?相當於古代的太上皇,或者說是「背後的大佬」。比如秦始皇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就是他一手扶持上去的,但是後期他還有更多的野心,以為自己還可以離權利中心再進一步。
結果被秦始皇清算,他的勢力徹底被瓦解,前期的所有經營毀於一旦。
所以作為背後的老大,一定要懂得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一定要和實際在位者九五一條心,不能有其他的想法,否則最後一敗塗地的肯定是你自己。
九五這個爻的卦辭也很有意思:「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什麼意思呢?我們看古代的歷史劇,裡面都有皇室狩獵的情節。很多人可能就會有疑問:打獵不是在殺生麼,為什麼古代帝王還如此大張旗鼓,難道就不怕老百姓說他殘暴嗎?
還真不會。因為什麼呢?因為「王用三驅,失前禽」。帝王走在中間,然後三面都圍著網往前走,碰到那些跑得快的動物就放任它們逃命,那些老弱病殘跑不動的,就被網住了。因為君王「網開一面」,而且只捉那些跑不動的禽獸,所以「邑人不誡」,老百姓都認可他的做法。
這就相當於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法則,不但不會傷生,反而會促進生態的平衡。所以是「吉」,不會出現什麼兇險,也不會造殺業。
好,這期就聊到這裡,如果喜歡,歡迎大家分享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