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卦:序卦傳之第十一卦。從乾坤到履卦,世界的發展從混亂無序進入了規範管理的階段,數字也從一到十為滿數,獲得了第一階段的成功。規範管理的結果是世界進入了有序發展,帶來了和平,故第十一卦為泰卦。
泰,秦,奉,春,舂,這些字都用了相同的造字法。上半部分是手拿舂米的杵,秦是插禾,奉是祭祀,舂是舂米,春是太陽已暖,泰是雙手拿杵在水裡上下,杵容易滑,延伸意為順滑,順暢,通暢,現代的意思為順暢,和平。
《泰卦·象辭》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 拔茅茹,以其匯,徵吉。
九二 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九三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六四 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 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 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泰卦象辭解釋了為什麼地上天下為泰,和現代人的正常認識不同,古人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為天地交合,萬物生長,而不是以天地的相對位置而言。泰卦是十二消息卦卦的正月卦象,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達到了基本平衡點,萬物復甦。上古最高領導,夏稱後,商稱帝,周稱王,他們都是黃帝的後人。天地生萬物而不有,他們要保持天下的安定必然也要模仿天地,財散而人心聚。陽為進為大,陰為退為小,泰卦三陽爻在下,時氣為春,故大往小來,君子得用小人得退。
初爻:陽居陽位,得位不得中。
乾卦三陽,在坤下,時氣為春,故以茅草根為象徵。古人生活主要以生產生活(食)和祭祀為主,利用茅草來預知吉兇。乾卦三陽爻聚集,根已經生發,說明已經已經可以開始種植了。乾之初爻動變為巽,巽為草為木為進,故為為茅茹。象意為時機來了,只要團結一致,做好努力進取的準備,一定會順利。
二爻:陽居陰位,得中不得位。
乾之中爻代表茅草的根已經生長的比較強壯了,但是仍然還在土中,還需要等待陽氣的進一步壯大。乾變中爻為離,乾剛健,離柔順,泰變明夷,為傷,故曰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意思就是還需要忍耐,不要盲動,時氣很快就來了。種下種子正當時,因為得中位。
三爻:陽居陽位,得位不得中。
乾為根,三爻已經壯大到極點,馬上就要衝出土壤,但是時氣是變化的,陰陽冷暖交替的,不會一帆風順,只有保持一貫剛健才可以克服困難。只要不失去信心,就一定會有吃喝幸福。
乾之三爻變為兌,乾為剛健為進,兌為柔順為缺,說明這個階段進退處於反覆,故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互卦見震為動為番鮮,兌為口,故為有吃食。
四爻:陰居陰位,得位不得時。
前三爻為根,為陽進的狀態,為空間;後三爻為時氣,為陰退的狀態,為時間。此階段,經過來回的冷暖交替,冷空氣已經象小鳥緩緩飛去的狀態,看著還冷實際已經不會持續多久了,不用害怕堅信勝利。這一爻象徵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陰雖然已經乏力但不甘心退卻,反而更加瘋狂,陽雖已很壯大但還沒完全代替陰的位置。坤為陰為退,變為震為動為雷,泰變為豫,陰退陽進,交爭之際,要時刻做好準備。
五爻:陰居陽位,得中不得位,與初爻相應。五爻為最高領導,本來應該剛健現在變得柔順,說明他代表的整個時代已經衰落,即將被新生的時代替代,但是又不甘心,所以想通過與新生勢力交換力量的方式取得延續。
坤之中爻變為坎,泰化為比,欲退反進,與新生勢力緩和。帝乙歸妹,說的就是商紂王的父親為了拉攏周文王,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周文王,取得聯姻,以延續和平。政治聯姻是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存在的一種手段。
上爻:陰居陰位,不得位不得中。
坤為土變為艮,皆土,故為城牆。此爻為泰卦的末爻,也代表舊勢力已經窮途末路,必將退出歷史的舞臺,勉強掙扎已沒有意義了。故城復於隍,勿用師。城牆已經坍塌,不用再修復了。自邑告命,貞吝,這個時候如果還有幻想,那就真的會大禍臨頭。
……原創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