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第四位皇帝,是宋太祖趙光義的孫子,12歲便開始即位當皇帝,北宋在他的治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行無妄為之德而天下大化,創造了一個繁花似錦的太平盛世,他所統治期間,被後世稱之為「仁宗盛治」。就連乾隆皇帝,也說:「平生最佩服的三個帝王,除了爺爺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接下來我們看幾個小故事:
有一次宋仁宗在用餐時,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他趕緊吐出來,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 」對待下人的過失,宋仁宗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有一天早起後,宋仁宗對身邊的侍臣說「昨夜閱奏摺很晚,後來感覺飢餓,特別想吃燒羊。」侍臣問:「何不安排人去做?」仁宗說:「每次只要聽到宮內有什麼需要,坊間便以為這成了定規,紛紛製作送來。 我擔心要了燒羊後,百姓會夜夜宰羊,長此以往,必然暴殄天物,我怎能因不忍一 時之飢而開啟無窮殺戮呢?」至和二年,宋仁宗升青州知州張昪為侍讀學士、御史中丞,負責糾察百官。張昪上任後,不斷上書批評中書省和樞密院,宋仁宗問張昪:「你出身孤寒,為何不斷上章批評朝廷重臣?」張昪反問道:「我自布衣而至近侍之臣,曳朱腰金,妻子滿堂。 怎麼能謂之孤寒呢?像陛下您才是真正孤寒呢。陛下雖貴為天子,但內無賢相,外無名將,持祿養望者多,赤心謀國者少,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孤寒。」宋仁宗聽後,不但不予追究,反而對張昪更加器重。 有一次,一個舉子給成都知府獻了一首詩,詩中有「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之句,意思是只要守住劍門關,用火燒掉入川必經棧道,西川就能割據一方。這是赤裸裸的鼓動成都知府與宋朝分庭抗禮,是一首反詩。成都知府嚇得魂不附體,連忙把這名舉子押送至京讓宋仁宗治罪。宋仁宗哈哈一笑說:「這不過是老秀才急於求官而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 可安排他去偏遠小郡,出任司戶參軍一職。」寫反詩的不但沒受到懲罰,反而在皇帝那兒謀得了官職,可見當時 言論的寬鬆和自由。從這幾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宋仁宗的為人,處事以及治世之道,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性格寬厚,勤儉節約,廣納諫言,對手下官員和天下百姓特別的寬容。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一看他的歷史貢獻吧。
經濟發展:宋仁宗統治時期,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仁宗皇帝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政治方面:趙禎針對宋中期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及冗官、冗兵、冗費現象,於慶曆三年(1043年)任用範仲淹等開展「慶曆新政」。規定官員必須按時考核政績,以其政績好壞分別升降。更蔭補法,規定除長子外,其餘子孫須年滿十五歲、弟侄年滿二十歲才得恩蔭,而恩蔭出身必須經過一定的考試,才得補官。又規定地方官職田之數。慶曆四年(1044年)三月,更定科舉法。另外,還頒布減徭役、廢並縣、減役人等詔令。但是,由於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們的阻撓。慶曆五年(1045年)初,範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改革也被廢止,新政徹底失敗。軍事方面:趙禎在位期間最主要的軍事衝突在於西夏。西夏李元昊即位後,開始和宋朝交戰,宋軍雖然連連失敗,但西夏也傷亡近半,國力難支,且與遼國關係惡化。在受到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宋、夏終於慶曆四年(1044年)十月訂立和約,史稱「慶曆和議」。自此後,維持了近半世紀的和平。而且趙禎還命丁度與曾公亮等編纂《武經總要》40卷 。此書為中國第一部規模宏大的官修綜合性軍事著作,對於研究宋朝以前的軍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紹了武器的製造,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科學技術史的研究也很重要。文化方面:趙禎在位時期,北宋文人政治文化獲得較大發展,「和而不同」的慶曆士風得以涵詠和張揚。湧現出大量的文人:範仲淹、韓琦、包拯、王安石、孫復、周敦頤、程頤、梅堯臣、蘇舜欽 、歐陽修、蘇軾、司馬光等。並且出現了活字印刷術。宋仁宗駕崩,百姓無不哭泣。公元1063年,宋仁宗駕崩,時年54歲,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出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燒紙錢哭於大內之前。」洛陽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以至天日無光,偏遠地區的人們也帶孝帽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