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建威將軍」,相當於今天什麼軍銜?級別太高,你可能不信

2021-01-11 網易

2021-01-10 07:48:08 來源: 幽默的大八哥

舉報

  

「建威」,建立威嚴,令人可畏;威風凜凜、望而生畏。「建威將軍」,即由皇帝欽封的威力可畏的將軍,威震四方、令敵膽寒!

  

  封建皇權社會中,官職體系都可被明確分為兩大類——文官、武官。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武裝力量配置本就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再加上努爾哈赤創設的「八旗制度」制約,清朝的軍隊便分為了兩大系統——八旗、綠營。

  「八旗」軍隊中的官職有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而「綠營」軍隊中的官職有提督、總兵、副將、參將等等。

  

  但是,就如同現在的軍人同時擁有職務和軍銜一樣,清朝時期的武職官員也同時擁有著「官職」的任命和「榮譽官職」的加封。

  根據《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清朝初期對於武職官員「榮譽官職」的封贈,和文職官員一樣,加封為「光祿大夫」、「榮祿大夫」等。只是,這種封贈有著明顯的「滿漢之分」「凡屬八旗一品武職,封光祿大夫;凡屬綠營一品武職,封榮祿大夫」

  

  為了區別文武官員的封贈,也為了突出武職官員的地位和影響,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為武職官員制定了新的「榮譽官職」封贈方式,即「武階」,也就是類似於今天的「軍銜」加封。

  「建威將軍」,就是清朝「武階」中的一個等級!

  根據《清朝通典·職官十八》的記載:

  

武職正一品曰建威將軍;從一品曰振威將軍;正二品曰武顯將軍;從二品曰武功將軍……正九品曰修武校尉;從九品曰修武佐校尉。

  

  也就是說,「建威將軍」乃係清朝武將「武階」中的最高等級,且其品秩為「正一品」

  就「武階」而言,「建威將軍」基本類似於今天的最高軍銜——上將;就「品秩」而言,「建威將軍」則基本對應於現今的正國級行政級別。

  

  清朝時期的「建威將軍」主要有以下幾位代表人物:

  1、李經邁

  晚清重臣李鴻章最小的兒子,官至「副都統」、「郵傳部副大臣」,既是文臣,又是武官。李經邁的官職品級雖為正二品,但蒙其父李鴻章之蔭,曾被「特賞頭品頂戴」。所以,有了在外交方面的突出貢獻以後,李經邁便獲封了文臣的最高封贈——「光祿大夫」和武臣的最高「武階」——「建威將軍」

  

  2、馬文仲

  光緒九年,法國入侵越南並試圖以此為跳板撞開中國的大門。應越南請求,清政府派兵支援,馬文仲就是當時赴越作戰的清軍統領。根據《清實錄·德宗實錄》的記載,在越南戰場上,馬文仲身先士卒、屢建奇功並多次大敗法軍。為表彰馬文仲的赫赫戰功,光緒皇帝下令將其封為「建威將軍」

  

參考文獻:《清史稿·職官志》、《清朝通典·職官十八》、《清實錄·德宗實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的「建威將軍「,到底是個什麼官職?清朝武將的巔峰
    但是,就如同現在的軍人同時擁有職務和軍銜一樣,清朝時期的武職官員也同時擁有著「官職」的任命和「榮譽官職」的加封。根據《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清朝初期對於武職官員「榮譽官職」的封贈,和文職官員一樣,加封為「光祿大夫」、「榮祿大夫」等。只是,這種封贈有著明顯的「滿漢之分」,「凡屬八旗一品武職,封光祿大夫;凡屬綠營一品武職,封榮祿大夫」。
  • 清朝的將軍、提督、都統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軍官?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一些人物是某某將軍、某某提督、某某都統,這些都是清朝武官的職務,那麼這些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軍官呢?清朝官制共分九品十八個級別,每個品級裡有正、從之分。將軍、提督、都統全是高級武官。清朝的將軍分三種。
  • 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
    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 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 這就開始科普。 都尉,是中國古代的武將官職。最早在戰國後期就出現了。相傳由秦國著名的國相商鞅撰寫的《商君書·境內篇》裡記載「國封尉,短兵千人。」這裡的都尉是是統領1000名配備短兵器的武將。
  • 清朝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原來有這麼大權力
    清朝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原來有這麼大權力學歷史的我們知道,從古到今每個朝代的制度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大同小異吧,因為這些都是圍繞著皇權的中心,不管那個管理者還是大官最後還是在皇帝的手下當值,回顧歷史上的一切,再看看現在這個任官制度,不過就從我們國家開始衰敗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來說,當時在清朝時代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有沒有仔細了解過那個朝代的官職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有在清朝時候官職和現在我們在行政的這些官員他們的級別有什麼區別
  • 八旗都統,提督,將軍這幾個官職在清朝具體負責的是什麼?
    要說有的男主角,官位不小,大家有時候能聽到某某將軍,如振威將軍,某某都統,某某提督,那這些官位到底有多大呢?清朝的時候,管制分九品十八級,每一級都有正和從。將軍,都統,提督這些官職都是武官。先說下將軍,分為三種。第一種,宗室爵號。比如說這麼幾個將軍,振威將軍,鎮國將軍,只是一種封號而已,並沒有實際的職務。第二種,戰爭時期臨時統帥,比如說靖遠大將軍,這個並沒有什麼品級的說法。
  • 程潛、傅作義是級別最高的起義將領,為何未授予軍銜
    此時,四野大軍浩浩蕩蕩進軍湖南,肖勁光將軍積極爭取程潛,最終促成了程潛、陳明仁的起義。起義後,程潛在北京擔任過要職,地位一直很高,但五五授銜時,並未被授予軍銜。另一位最高級別的起義將領傅作義也未被授予軍銜。傅作義,字宜生,山西運城人。1910年,傅作義考入山西陸軍小學堂,很快辛亥革命爆發,傅作義積極響應,擔任了學生軍的排長,趕赴娘子關參戰。
  • 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的官員
    某人因功封為徵西大將軍,為甚是徵西大將軍而不是徵北大將軍,徵西和徵北到底有啥不同?又或者某人被任命為上卿,上卿是個啥物件,能吃嗎?唐宋以後的官職,其實大家大概都能理解。例如戶部尚書,大家都知道是管錢的,兵部尚書則是管軍事的。然而在之前的官職,大家就鬧不清楚了。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三公九卿」,三公是啥,九卿又是啥?
  • 「大校」遇到「準將」誰級別更高?不同國家的軍銜還論高低嗎?
    軍銜本身就代表著軍人的級別,軍銜的設立主要就是為了促進軍隊完全正規化的建設,以起到加強各軍種之間的管理協同、以及協同指揮等作用。 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便於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軍人進行交流,在於其他國家軍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就會按照軍銜級別論高低。
  • 在清朝尚書和總督誰的官大?都是什麼級別?
    所以,清朝的六部尚書和總督是一樣大的,漢朝郡守和九卿是一樣的。唐朝的六部尚書和節度使不能比,節度使是軍政合一的職務,他們那個地位已經不能用品級來計算了。清代總督、巡撫都可以稱為「封疆大吏」,總督負責一省至數省的軍務、民政,儼然一副「土皇帝」姿態,尚書則是專項管理,在京城皇帝身邊,所以自然過得不如總督瀟灑。
  • 外軍「準將」和我軍「大校」哪個級別更高?結果出乎意料
    雖然,我國一直堅稱大校就相當於準將,但是老外並不承認,他們認為最低的將軍也比最高的校官高一級。那麼大校和準將是否真的對等呢?其實各國的準將在定位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尤其是英國的準將和美國的準將,我們就來詳細看看,首先來看看英國軍銜體系下的準將級別。
  • 66年前,評定軍銜的主要負責人是誰,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評銜前的三年,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準備活動,想要在評軍銜的過程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給將士們都有一個交代,其實評軍銜就是在軍隊裡面進行分級,分級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1952年軍隊就已經有分級了,是從上到下來進行分級的,算是秩序井然,一目了然,也從來沒有遭遇過什麼非議,不過後來真正開始授銜的評定工作時,大家卻發現,這根本不像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相反的是,這完全是困難重重。
  • 清朝「布政使」每年俸祿9000兩,相當於現在什麼官?你可能猜不到
    如果是喜歡看明清古裝劇的朋友們,相信對一個職位,也是十分的熟悉,這就是布政使,作為一位朝廷要官,布政使駐紮在地方,但是同樣也能直接向皇上匯報要事,這多少也讓人有些好奇,清代的布政使,相當於如今的什麼官職呢?你可能猜不到,不妨讓我們來好好看看。
  • 清代100萬兩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多少RMB?可能價值上千億!
    客觀的講,今天我們很難測算古代白銀的購買力,很多人拿米價做參照,但米價也並非是穩定的。就算在清朝,不同時期大米和白銀的兌換價格都不一樣,又怎麼可能放到今天來對比。而我們現在的米價非常低,因為這是人民必須的口糧,有國家補貼在裡面,因此價格遠遠低於歷史其他時期,更不可能作參考。
  • 若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那麼,員外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你覺得古裝電視劇裡有這麼多員外呢?如果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呢? 後來的幾個朝代也沿襲了這一制度,清朝的內務部也有這一職位。
  • 解放軍首批開國將軍的級別劃分,十大將都是什麼級別?
    當今人民解放軍的軍官,在上衣的右胸前佩戴由色條和級別星徽組成的「級別略章」,每個人的級別同軍銜一樣,一目了然。然而,在2007年解放軍服裝制度改革以前,軍官的級別長期處於隱性狀態,只是記載在幹部的人事檔案裡和財務機關的工資發放表格中,局外人一般都不了解,因而在社會上往往搞錯。
  • 司馬懿、嶽飛都曾出任太尉,相當於現在啥官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曾經出任過這個職務,比如說西漢時期的周亞夫,,三國時期的賈詡和司馬懿,其實很少人知道,南宋的抗金名將嶽飛,也曾出任過太尉一職務,那麼過去的太尉,放到現在究竟是個什麼職務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 賀誠將軍:因何直到1958年才被補授中將軍銜?與中醫有關
    但眾所周知的是,我軍一共有177名開國中將,剩餘的兩名分別是聶鶴亭將軍和賀誠將軍,他們分別是在1956年1月和1958年被補授於中將軍銜。那麼他們都是什麼原因被推遲授予軍銜了呢?前面我們說了聶鶴亭將軍,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賀誠中將被推遲授予軍銜的原因。
  • 1993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將軍都有誰,當時他們的年紀有多大?
    其實在1988年,一級上將沒有被授予任何將軍,上將那個時候已經是實際上的最高軍銜。1988年恢復軍銜制的時候,一共有17位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中將大概有145人,少將1359人,其中中將和少將,在後來又有不少人晉升,但是晉升是一步步的,比如少將,第一次只能晉升為中將,第二次如果有機會才能晉升為上將,而恢復軍銜制首次實行軍銜晉升是在1993年,也就是恢復軍銜制度的5年之後。
  • 大部分人都不懂, 如何看軍人的身份和軍銜, 你知道嗎?
    軍銜的區別,軍官的軍銜按照土話就是一毛二、兩毛一之類的,也就是一槓兩星、兩槓四星。然後士官的話則是一槍幾拐,拐代表著幾期士官,當然了軍官也有技術幹部,軍銜是帶花的,還有將軍的軍銜是麥穗和金星。
  • 你知道清代四品官在現代相當於什麼級別嗎?
    你知道清代四品官在現代相當於什麼級別嗎?古代官員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地方官員一種是中央官員,這兩種官員之間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其實古代官員和現代官員在職責上沒有什麼太大不同。小編接下來和大家聊聊清代四品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