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34
下面才開始說的要極令了了,我們一般用詞叫做了了分明,就是要非常清清楚楚,看得很真切,特別是講到不管你眼睛開和閉的時候都不能散失。眼開眼閉,如果真正相應了以後,確實眼根的睜開或者合上跟它的關係不大。主要是你的心識在起觀,這個時候確實跟我們常說的,它是真的。西方三聖、清淨海眾,確實就跟三維立體圖一樣如對目前。就跟所有的人俱會一處了。要觀成這樣,這如此想者名為粗見,這樣的國土才叫粗見極樂國土。
這裡還講到,要在心中恆憶這個事,唯除吃飯的時候,這樣其實就是指吃飯睡覺除外,二六時中都要提起來這個情形。粗見極樂國土可以稱之為相似見,要明白這不是真實見,粗見就是一個輪廓,但是這句話也很重要,講著講著為什麼出來這麼一句?就是語重心長,觀到這種份上才只能算作粗見國土。
在我們這裡修觀法,它有一個,比如世間的四禪八定,四禪八定一個定一個定的,你入到這個定之前,還沒到定中的時候,都叫做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功夫是有了一些相續了,不斷地在增進,但是還沒有恆守地相應住到其中。
所以粗見極樂國地也可以從這裡這麼理解,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到了進一步,得到三昧的時候,心跟極樂的寶地才完全吻合,融二為一。融二為一的時候現前就是這個境界,這個時候才叫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三昧是什麼意思?這裡又叫做三摩地,印度話,有時候把三昧叫做三摩地,有時候又叫做正受,就是不是邪受,是正的這種覺受。還有一個叫等持,就是平等的一動不動的相續一個狀態,這叫做等持,這都是三昧的異名。
如果證到三昧的時候就不是粗見了,是真實見到了,這種殊勝的莊嚴是你親自見到的時候,就沒辦法說了。可能我們不能理解,見彼國土了了分明,應該描繪一下,法喜充滿地跟大家分享,怎麼就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呢?這句話是這麼理解的,不可具說就是所有的極樂境界,要觀的條件達到了以後,它全部現前了,現前的時候你跟它完全相應,等於你就等持在這其中,你已經在這個境界其中了,怎麼說呢?
我們現在有沒有得三昧?現在有,現在不是極樂世界三昧,是娑婆國土三昧,而且還不是粗見,是已經了了分明。就這個樣子,這個情形,你跟我,咱們和他,我們每天的吃喝拉撒這些情形,還需要格外地說嗎?要說不說了?不說了,一目了然,就是這樣子了。修到極樂世界修成如此,就等於說入到三昧了,成功地轉化了。
是從這樣理解才叫作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就是信也不要說了,願也不要說了,念也不要說了,為什麼?說和不說都不可得了,就是這樣子的,信不信都不用多此一舉去說了。現前了,這才叫做不可具說,是為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