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唐卡:傳聞有挽救婚姻功德的愛染明王並非曼扎菩勉最出色作品

2021-01-08 童萌童裝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2006年唐卡被國務院、文化部批准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唐卡,來源於藏語的音譯,簡面內容以宗教題材為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廟、佛堂、僧舍乃至信徒的家中,都有唐卡。

唐卡是藏民家中重要的飾品

唐卡使用材料考究,顏料自己研磨,構圖造型生動傳神,著色協調亮麗,工筆精細至極,一幅複雜、精美的唐卡少則數月,多則逾年甚至數年才能完成,在誦經禮佛過程中,嚴格以傳承的構圖、形象、比例、色彩為標準繪畫,一位好的畫師的作品本身是具有加持力的。因此唐卡藝術形式獨特,藝術價值是不可估量,也是其他形式作品不可替代的。

唐卡具有藝術價值

唐卡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和其他的藝術作品的創作動機有很大的差異,當我們靜心面對唐卡的時候——即是修行中的觀、聞;除了感受唐卡震撼畫面之繁華、色彩之絢麗、筆法之細膩,還當專注於唐卡的內涵——即是修行中的思;感受佛法之真諦,從我做起,從當下做起——即是修行中的修。

對於佛教徒來說唐卡是一種修行

曼扎菩勉的愛染明王唐卡是屬於小唐卡,尺寸比較小,一般是可以戴掛在胸前的,近些年在國內才出現這類小唐卡,在這之前主要是尼泊爾本地盛傳,甚至連印度也少見。

小唐卡相比傳統唐卡難以在市場上流動

小唐卡本身的顏料用料少,在畫小唐卡時耗費的精力較少,所以並不考究畫師本身的功底和加持力,在藝術價值上的上限並不高。之所以盛傳是因為小唐卡在完成之後可以到寺廟接受加持才具有效力,因為大唐卡本身的藝術價值高且體積大,很少有大唐卡是到寺廟加持的。

總而言之,唐卡本身的藝術價值是非常高的,但小唐卡可以說是小眾的存在。在流動市場上並不具有較高價值。

相關焦點

  • 賜給眾生財寶無盡,「愛染明王」!
    愛染明王愛染明王的梵語意思中有含有「赤色」的意義,此尊以全身赤色來表示懷愛。愛染明王在密宗中的明王,經常作為財寶增益法,人際敬愛修法的財寶主尊。愛染明王愛染明王功德愛染明王是「金剛薩埵」的變現,外現忿相、內證敬愛而令眾生解脫,因此愛染明王法力廣大,是密宗成就最疾速的法門。其法門以調伏怨敵、使人敬愛與祈求福德財富為主。
  • 木雕愛染明王坐像
    愛染明王坐像日本 江戶時代材料:木質;眼睛為水晶尺寸:高 66.0 cm ,寬 57.1 cm,厚36.8 cm現藏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愛染明王身色如日暉(紅光),表敬愛、慈悲;住於熾盛火,象徵勇健菩提心。
  • 鎌倉時代真言宗愛染明王畫像
    鎌倉時代 14世紀絹本著色規格:99.5x53.0cm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愛染明王身色如日暉(紅光),表敬愛、慈悲;住於熾盛輪火,象徵勇健菩提心。具三目,表法身般若解脫三種妙德;忿怒眼、威怒視,乃對於違背菩提者,予以降伏。
  • 佛教:愛染明王,乃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救度六道眾生
    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諸多明王之中的愛染明王:02愛染明王愛染明王是佛教密宗的明王之一,愛染明王是大日如來入金剛薩埵三摩地而所生出,是「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此即說明愛染明王雖是一切眾生的本有自生障,卻也是不折不扣的金剛薩埵,即是五佛法王子、普賢菩薩、密教始祖、第六金剛持、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就是「明白空性的有情菩薩」,「煩惱即菩提」佛法之勝義諦不言可喻,愛染明王法是在染愛情慾的基礎上去修習淨菩提心,希望眾生能由愛欲中覺悟,而最後開悟成道。愛染明王住於大愛欲大貪染三昧,是煩惱即菩提「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
  • 三分鐘看懂唐卡最經典的圖式之一——《六道輪迴圖》!
    我們經常看到的唐卡主題有:佛、菩薩、本尊、上師、護法神、壇城等,其中的經典圖式《六道輪迴圖》(「生命之輪」),可謂包含內容最豐富的唐卡之一,直觀地圖示了佛教基本教義中的輪迴、因緣等理論。下面這幅《六道輪迴圖》是清代的作品,目前藏於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 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好了,話不多說,現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佛教中的十大明王:02愛染明王愛染明王,譯作住於大愛欲與大貪染三昧之明王。金剛薩埵,或金剛愛、金剛王等菩薩所變現。是煩惱即菩提「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大愛欲即大薩埵之三昧示現。此尊於一切法中,獨稱最勝為五部諸尊之上首。
  • 《唐卡的故事》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內容簡介**本書輯錄傳世唐卡名畫55幅,畫面斑讕絢麗,佛菩薩寶相端嚴,展現藏族畫師超凡技藝與虔誠情懷,精道簡潔的賞析文字,綜合評述其嘆為觀止的藝術成就,並深入闡釋相關教義的精微內涵及相關宗教故事片段。
  • 中華瑰寶 |雍和宮唐卡賞析初探
    進入新世紀,先後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及聯展十數次,內蒙古衛視、北京電視臺、電視書畫頻道等均有播出。作品被海內外多家機構與個人收藏。主要出版物:《李立祥畫說雍和宮與草原》《雍和草原情——李立祥畫集》《雍和宮木版佛畫》《雍和宮》等十多種圖書、畫冊。
  • 用心靈和信仰描繪的視覺經卷——熱貢唐卡
    1月9日到12日,熱貢精品唐卡上拍庫拍APP,本次進行拍賣的唐卡作品由國家非遺傳承人歷經5個月到1年的時間繪製而成的,極具收藏價值。 《千手觀音》持咒繪製,非常殊勝,採用24K純金、礦物顏料,純手繪,帶本尊心咒 有上師籤名落款和作品合影,主尊寶相傳神,布圖精美,畫工細膩,難得的精品。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是我國民間信仰的四大菩薩之一。千手觀音是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千手觀音常以四十二手象徵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
  • 佛教:這尊明王是阿閦佛的化身,能力之大,降伏天魔只是其一?
    在佛教密宗中,有這樣一尊明王,能夠降伏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貪念、嗔念、痴念,為眾人所信奉,其居於密教中的五大明王的第二位,稱降三世明王,又稱勝三世明王,降三世金剛菩薩。佛教中的五方佛,又稱五智如來,分居婆娑世界(現實世界)的五方佛土,各自有自己的職能,並且又有自己的化身,而降三世明王就是東方阿閦佛的教令輪身,也可稱作化身。降三世明王在金剛界曼茶羅中。
  • 到潮州匯館看力智畫師唐卡專題作品展(4.8-4.20)
    為故宮畫唐卡的大師——力智畫師唐卡專題作品展  時間:2017年4月8日-20日  地點:廣州市北京路潮州匯館  >票價:未知  潮州匯館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72號(財廳前)  本月8日至20日,來自青海唐卡非遺傳承人、唐卡藝術界頂級大師之一的力智畫師將在廣州市北京路潮州匯館舉辦唐卡專題作品展。
  • 百八觀音 | 紀錄片 | 唐卡圖錄 | 聖名梵漢對照
    於袞架卜老師處學習佛像唐卡繪畫。於旺秋索南仁波切處學習沙壇城佈置、牽線、裝藏,特別擅長藏傳佛教佛堂設計。我十七歲開始學習畫唐卡,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畫唐卡是為了利益眾生,有實體圖案,便於眾生觀想菩薩。唐卡繪畫最重要的是要「如法」,一定要按照經典。
  • 專受行者殘食供養卻早已成佛的一切明王之主,不動明王
    在經典裡,有關不動明王的修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不動明王法有「不動明王十四根本印」、「十九布字觀」及「十九種相觀」。不動明王十四根本印,主要來自《不動立印軌》《不動使者法》、《底哩三昧耶經》等所說的不動明王十四印契。而在《立印軌》中也提及供養不動明王的方法:若能於每日,誦一百八遍無動尊常逐,修真言菩薩每食餘殘者,以置於淨處奉獻無動使,隨心獲悉地。
  • 唐卡藝術的起源及內蒙古五當召唐卡繪畫——嘉木揚·凱朝
    五當召是內蒙古地區佛教寺院現存唐卡最多最精美的寺院,據五當召管理局介紹,現存大小唐卡2000幅,幾乎每座殿堂都保存著數量不等的精美唐卡。這些唐卡除少數張掛在供人參觀朝拜的殿堂內,大都深藏各大殿堂密室,有的甚至存放在櫃內很少對外展示。幾百年來這些唐卡作為供奉,張掛在大殿深處內,外界極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其藝術內涵。
  • 唐卡的功效與作用還有禁忌
    唐卡是一種具有宗教、文化、歷史內涵的獨特藝術形式,是藏地人民智慧的結晶,他的收藏和投資也在逐漸升溫。在國內市場上我們能見到的最多的就是來自青海、西藏等地的國內唐卡和尼泊爾唐卡。經常師兄說請貴了,值多少錢,怎麼請,怎麼懸掛,怎麼裝裱擺放,為了讓大家真正認識唐卡,我決定跟大家一起溝通交流,讓更多的人了解唐卡。我家無論在尼泊爾還是國內藏區熱貢都是有門店的,作品種類繁多,在全國多省有畫室,弘揚唐卡文化,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唐卡,愛上唐卡。致力於推廣唐卡文化藝術,只為了讓每一幅唐卡都找到有緣人。
  • 清華藝博呈現唐卡與造像之美,包括沈從文捐贈的降龍文殊
    主尊下方的蓮池生出一株彩蓮,之中有佛缽、香果、法輪等,岸邊輔以各色摩尼寶珠為供養。主尊座兩邊有兩位弟子,分別是克珠傑和賈曹傑,世稱主尊為宗喀巴大師,左右分立兩弟子的範式為「師徒三尊」。環繞其外的是模仿千佛結構且重複的宗喀巴小像,下方有六臂大黑天護法、財寶天王以及託著曼扎盤的供養人和託舉各色供養的弟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