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讚嘆懸護萬代德
這一點就更慈悲了。「萬代」,就是指從善導大師那個時代,一直到我們現在,乃至到未來;「懸」是他預先就知道;「護」就是保護我們,事先就知道我們要犯毛病,所以就把話講到前面。講什麼?
善導,彌陀化身也。
其所示專修,
恐行人心志不定,
為餘法門之師所奪。
善導大師教導我們要專修念佛,但是,又怕我們的心搖擺不定,志向不堅決,被其它法門的法師一講,就心志動搖了:
「參禪好啊!」
「對呀,是很好,我就去參禪。」
「學教好啊!」
「學教當然也好啊,學教!」
這樣,頭頭都不能成就,落空了。
所以,善導和尚事先知道我們有這個毛病,他就:
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
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
末至十方諸佛。
這都不是一般凡夫了。善導大師事先說明:不要說凡夫,就是阿羅漢來告訴你「還有更好的法門,超過念佛法門,你不用念佛,你修我這個法門」,也不要聽;不要說阿羅漢來,就是菩薩來,「住、行、向、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些都是聖位的菩薩,不是凡夫菩薩了,得到聖位了,三賢位的菩薩,乃至得到十地果位的菩薩,他們來親自跟你講:「某某人哪,你不用專修念佛,我有更好的法門告訴你」;到最後,善導大師舉出十方諸佛輝光吐舌,說:「某某人哪,造罪凡夫念佛一句、十句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真的,這是方便說,我還有更好的法門告訴你」,聽到這些呢,都不要動搖,都要專修念佛!
果能如此,你心裡就有定根了,就穩定了。
我們不一樣,我們哪,法師給你講半天,把善導大師的話搬出來,說:「你要專修念佛啊!」但是,另外有什麼人三言兩語一講,就動搖了。不用佛來說,不用菩薩來說,不用阿羅漢來說,自己心裡邊就開始動搖。之所以動搖,還是我們內心不了解這個法門,了解之後就不動搖了。
善導和尚早知後人這山看見那山高,
渺無定見,故作此說。
以死盡輾轉企慕之狂妄偷心。
這句話講得多懇切!說善導大師早就知道我們後來的人是這樣的:
「此山看著那山高」:你看,登山就這樣,登到這個山頂,「哎,那個地方高」,往那裡爬去。就代表什麼呢?學了淨土法門,專念這句名號了,他一看,「哎?參禪好啊!打坐,頓悟成佛啊」,他就看參禪那山很高,結果放下這個山,往那裡爬;參禪呢,又不老實,「學教好啊,圓融教海啊,好啊!你看,我光參禪,有很多教理不懂,問到我,像啞巴一樣,也不好」,又來學教;學教一看,「持律好啊,這個持律,你看威儀具足啊,戒律清淨啊,好啊……」
那麼,這些都要量自己的根機,如果你是這樣的根機,當然,我們不敢說。
善導和尚說:後人有這個毛病,「這山看見那山高」。
「渺無定見」:內心沒有主張,沒有決定性的佛法的正知見。
善導大師事先故意引用這個例子。不是說阿羅漢還會來說:「念佛法門,造罪凡夫,你念佛修善可以往生,這是假的。」阿羅漢不會這樣講;菩薩也不可能這樣講;那佛更不可能這樣講,「佛佛道同」,菩薩傳佛聖教,不可能講的跟釋迦佛、跟阿彌陀佛的誓願相違背。所以,這是激將法,說:「即使有阿羅漢、菩薩和佛來跟你講,你都不要相信!」何況根本就沒有!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來告訴你說:「造罪凡夫啊,你一日七日稱念彌陀名號,我等諸佛齊來護念,決定往生,不可有疑!」東方有恆河沙數諸佛,一個接一個排著隊出來證明,結果我們聽一遍、聽兩遍、聽很多遍,還是懷疑;西方恆河沙數諸佛又出來證明……
所以,因為我們凡夫疑心太重,而且也因為這個法門太殊勝、太難得,「立地成佛」的法門,造罪凡夫、通身業力的凡夫,當生解脫、決定能夠成佛的法門,確實太難相信了。
所以,印光大師也講:這個法門太難相信!不要說我們凡夫、一般人不相信,就是通宗通教的人(通宗通教,那不是一般的人,在教下已經大開圓解,才能叫「通教」;在宗門已經徹悟本心,才能叫「通宗」。不是說盤幾天腿子叫通宗了、翻幾卷經書叫通教了,那都沒有通啊),通宗通教的人都不容易相信(因為他是按照一般的教理來衡量,「那怎麼可能?造罪凡夫,這麼簡簡單單念念佛就可以到西方成佛?」他不能相信);不要說凡夫不能相信,阿羅漢聖人都不能相信;不要說阿羅漢不能相信,就是菩薩,菩薩裡面的小菩薩,他都不能諦信無疑,他都有疑惑心;只有菩薩裡面的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樣的大菩薩,才能夠諦信無疑。
所以,蕅益大師也講,這個淨土法門、難信之法:
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
「九界眾生」:除了佛法界之外,都屬於九界眾生,連等覺菩薩也是在菩薩法界,他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修證沒有力量來信解。他能夠相信這個法門,也是完全放下自己,「沒有理由,佛講的我就相信」,你要去想,越想越遠。
我來問各位,《阿彌陀經》裡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大家相信不相信?
(「相信。」)
佛講的,你相信了就相信了,你說要修證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相信?未必。你說要讀經讀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相信?可能也有這樣的根機,他要研究教理來相信。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根機在淨土門裡邊算是鈍根,不算利根。利根不問為什麼,佛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佛說有極樂世界,我就相信,佛講的」,這叫「明信佛智」;你要研究研究、思惟思惟、考慮考慮、調查調查──完了,拿哈勃望遠鏡一望,「還沒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科學家就不容易相信,他按照世間的邏輯思維和知識,「這個,不相信!」
所以,我們信佛說,叫「如是我聞」,每一部經典開頭四個字說得很清楚,沒有思維的餘地,佛說有極樂世界,就是有極樂世界;我們信仰,就要如是信仰;佛說念佛能往生,就是能往生!為什麼?沒有為什麼,佛講的。
就像過去皇帝一樣,皇帝說的話,大臣再問為什麼,問多了就讓你革職,「皇帝說了,你還問為什麼!革職!你沒有資格做大臣。」
當然,這是世間的權威。佛是證滿宇宙真理的實相,是真語、實語、真見、實見。
所以,我們學淨土法門,以信為入,所有的法門都是以信為入,淨土法門尤其強調這一點。我們以一顆赤子之心,阿彌陀佛賭誓發願說:「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如果你不往生……」
各位,如果我們念佛不往生,誰負責?
(「阿彌陀佛。」)
哎呀!開悟了,真的。我們不往生誰負責?誰也負不了責,只有一個──阿彌陀佛,祂負責!祂說:「十方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如果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所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祂拿祂的正覺果報,以祂的無上正等正覺為我們負責,為我們賭誓,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對不對?
比如說你欠別人錢了,有人說:「沒關係,我替你付。」為什麼?「我是億萬富翁」,掏出支票,「一億美金夠不夠?還不夠?再給十億」。
阿彌陀佛就這樣嘛,你說:「阿彌陀佛,我罪障重……」
「沒關係!六字名號功德無邊,你看六字名號功德,對你的罪障,夠不夠救你?」
沒有不夠的嘛!你的罪業盡虛空、遍法界,阿彌陀佛的功德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罪業大到阿彌陀佛救不了的人;也沒有根機大到阿彌陀佛救不了的人,你說:「我根機大,不用學淨土法門。」那除非你大到了超過普賢王菩薩,普賢菩薩最後還是念阿彌陀佛;除非你成了佛──成了佛也要念阿彌陀佛。
我講的話是有根據的。《無量壽經》裡就講:
去來現在,
佛佛相念。
你看!成了佛都要念佛。念什麼佛?十方諸佛都在讚嘆阿彌陀佛的名號。
若我成佛,
十方無量諸佛,
不悉諮嗟稱我名者,
不取正覺。
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好,東方、西方、南北、上下──十方諸佛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何況凡夫,豈有不念佛的道理?
好,上午我們剛好把印光大師對善導和尚這十方面高德的讚嘆學習了一遍。當然,對有關的教理、教義,我們點到了一下,還沒有詳細發揮。我相信大家也多少能聽出一點門道,「啊,原來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不是一般人,連大勢至菩薩化身的印光大師都如此讚嘆!大勢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的智慧,智慧第一啊,他都來讚嘆,那我應當好好地隨順學習」,起恭敬心,不要起驕慢心。
我們下面就會詳細地來講解,他的立足點在哪裡,他的入手點在哪裡,他的特色在哪裡,他的優勝在哪裡,他為什麼特別契合我們的根機。
摘自《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