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心肝脾肺腎,氣血才能源源不斷

2021-01-10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得以正常地發揮,完全依靠氣血的滋養,無論是哪種因素引起的氣血不足或者消耗過大,都會直接影響五臟六腑功能的正常運行。

心是人體氣血的發動機

氣血虧虛最先影響的就是心臟,心臟的病變主要反映為心臟本身及其主血脈運行功能的失常,以及大腦及其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失常。臨床表現為心悸、心痛、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和神志錯亂等。

肝是人體內的「血站」

肝臟的主要功能為疏洩和藏血,這兩方面的功能在肝血、肝氣、肝陰、肝陽產生的過程當中起主要的作用。肝臟主疏洩,一旦氣血失常,如生成不足或者消耗過大,使肝臟氣血虧虛時,直接導致氣機不暢,使肝臟的疏洩功能失常,疏洩不及造成肝氣鬱結。肝主藏血,肝臟氣血虧虛後,使肝臟藏血不足,可出現眩暈、頭漲、口舌生瘡等症。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後天調理就靠它

脾為氣血的生化之源,脾在氣血的生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由於氣血虧虛影響了脾的正常功能,則會進一步導致氣血生成不足,形成惡性循環。除了生化氣血,脾臟還有主運化、主升舉和主統血的功能。

肺主氣,呼吸就要靠肺

肺主一身之氣,助心行血,促進水液輸布和排洩,通過肺氣和向內運動,使周身含有濁氣的血液流經於肺並加以清除,使血液保持潔淨;通過氣體交換,將富有清氣的血液輸送至全身,維持呼吸系統正常,輔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促進水液輸布排洩。

腎主納氣,先天之本很重要

人體的呼吸運動雖為肺所主,但吸入之氣必須下歸於腎,由腎氣為之攝納,呼吸才能通暢、調勻。腎為先天之本,腎臟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冬季藏精以養氣血

按中醫理論,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由於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為了適應機體的需要,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冬季食補佳品有核桃、桂圓、牛肉、紅棗、蓮子、羊肉、慄子、花生、黑木耳和豆漿等。適當進補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把滋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體內,為明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的季節,人體新陳代謝相對緩慢,陰精陽氣均處於藏伏之中,機體表現為「內動外靜」的狀態,此時應注意保存陽氣,養精蓄銳。

在冬季,可根據自己的體質與愛好,安排一些安靜閒逸的活動,如養鳥、養魚、養花、練書法、繪畫等。如果進行室外鍛鍊,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以感到身體熱量外洩微汗為宜。恰當的運動會讓人感到全身輕鬆舒暢、精力旺盛,身體功能增強,食慾、睡眠良好。

推薦閱讀

書名:《吃對食物,輕鬆調理氣血》

作者:柴瑞震

書號:978-7-5719-0316-9

開本:16開

定價:39.80元

出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編輯、排版:劉路

審核:羅琳

監製:朱佳新

相關焦點

  • 舌與心,口與脾,鼻與肺,眼與肝,耳與腎,養五臟,方為健康!
    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指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從人體的眼睛,鼻子,嘴,耳朵就可以看出,人體五臟六腑的變化。舌與心,口與脾,鼻與肺,眼與肝,耳與腎,養五臟,方為健康!一、舌與心正常人的舌頭是有光澤,很靈活,淡紅色,可以品出百味。
  • 心肝脾肺腎,挨個簡單說!
    心在人體五臟中的地位就是棋盤中的老帥,因此《黃帝內經》稱心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氣血運行。道醫說心藏神,心的氣血充盈,神得以涵養,那麼人就頭腦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記憶力下降,睡眠淺而多夢,那就表明心氣、心血不夠用了,要趕快補充。道醫認為,大喜傷心。
  • 人體五臟 心肝脾肺腎的養護方法
    [摘要]五臟六腑中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生理功能不同,但是他們是相互聯繫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五臟養護方法。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心主血脈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心通過血脈將氣血運送於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中心,在人體中處於最高主導地位。肝主疏洩,能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協助脾胃消化。肝又藏血,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
  • 打通這裡,調好心肝脾肺腎!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今天分享一個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八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黃帝內經》上講:「地有深谷,人有腋膕」,人體12經脈就像12條大河一樣,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在「深谷」之處,容易出現水流的停滯和減緩,也就容易出現邪氣的滯留。人體的「深谷」稱為八虛,是人體上八個薄弱、虛陷之地。
  • 心肝脾肺腎「偏愛」的音樂,一起點開聽一聽!
    角為木音通於肝,徵為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羽為水音通於腎。五音通過調節氣機運行,側重影響與之對應的臟腑,實現調理臟腑,防病治病的功能。 今天 就給大家介紹一些 心、肝、脾、肺、腎「偏愛」的音樂!
  • 心肝脾肺腎 中西醫各有所指
    看中醫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說一些名詞術語,如脾胃虛寒、肝腎陰虛等,有些人將中醫概念中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從西醫「器官」的角度理解,就會誤以為自己的脾胃等器官出了毛病,其實不盡然。  中醫五臟主要指「功能」,與西醫形成的歷史背景不同。
  • 五臟六腑相生相剋,皮膚病毛髮問題,多半與「肺」有關
    只要是血脈的問題,治心沒錯。只要是皮膚病毛髮的問題,治肺沒錯。五臟1.心: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為表裡。 2.肺:肺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
  • 改善脾胃需要補氣養血,氣血充足,運行通暢,經絡疏通,臟腑平衡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藥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方式,中醫治病養生講究五行與五臟:肺、肝、腎、心、脾,互相配合;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在實踐中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
  • 養好五臟之五行圖
    通過木火土金水的屬性就可以了解肝心脾肺腎的運行規律。道法自然、萬事勿過度就是生命運行的最大真理。夏季高溫,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身體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保證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保持五味不偏;儘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均。
  • 心肝脾肺腎,如果病了,臉上會有哪些信號?
    我們常說「相由心生」,說的是一個人的內心想法會在臉上有所體現。但是您可能不知道的是,五官上的病灶在臉上也有一定的反應。所以,中醫才會有「望聞問切」的方式來診斷疾病,其中「望」指的就是通過看人的臉色來診斷疾病。那麼,心肝脾肺腎如果生病了,臉上會有哪些表現呢?1、心。
  • 這四個地方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
    經常有網友問,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這裡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四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2、治肝病、心臟病平時我們所說的「氣急攻心」實際上是肝火滯留於兩腋,阻礙了心經氣血運行,不僅傷肝,也傷心臟。人因氣急攻心產生昏厥時可以彈撥極泉穴,極泉穴位於我們的腋下,我們平時在哄小孩兒時,用手一撓胳肢窩,孩子就會笑個不停。其實這正好刺激到了他有痒痒肉的極泉穴,動了心氣,而心主喜,所以孩子會開心地笑起來。
  • 秋燥難降,需養肺兼補腎,五行論:肺屬金、腎屬水,金水相生
    導語:秋天到了,大部分人開始注重養肺護肺了。但是很多注重養肺護肺的人仍然口舌生瘡、感冒咳嗽生痰、胸悶肺熱,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養肺護肺的同時不要忘了養腎護腎。因為在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中,肺屬金、腎屬水,金水相生。補肺兼顧補腎,所以想要自己的肺好,千萬不要忘了保護腎。
  • 心肝脾肺腎,全都補
    陰虛是多個臟器系統組織的病變,常見有肺陰虛證、心陰虛證、胃陰虛證、脾陰虛證、肝陰虛證、腎陰虛證等。表現有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幹、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而跳動頻繁等。此方滋陰降火,潤燥洩熱。配伍上有個特色:多味藥兩兩相配出奇效,比如熟地配生地,麥冬配天冬,丹皮配地骨皮。
  • 黃帝內經五行五臟養生音樂【腎】之天澗
    黃帝內經養生音樂能巧妙地與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相感應,誘發五臟的健康運作,更好地調節人的心理、情緒、精神狀態等。 中國醫學界對於音樂產生的養生療效,也有廣泛的研究。根據《黃帝內經》的學說,中國五音(宮、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謀而合之處。
  • 心肝脾肺腎如何保健?5運動尤為適合,讓您的內臟功能更強大!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利於我們長壽健康、不衰老,而且對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都有好處。然而你知道五臟心肝脾胃腎都喜歡什麼運動嗎?下面就趕快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吧!心肝脾肺腎如何保健?5運動尤為適合,讓您的內臟功能更強大,一起來試試,非常簡單!
  • 心有火,這6個信號很強烈!尤其後3個!瀉心火1按加1茶
    還有這5個表現也典型,降心火,這2個方法很不錯 心臟,君主之官,相對於五臟來說,心臟相當於國家元首,有主陽、主喜、厭熱等熱點,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心主陽 陽氣相當於太陽,生命的能量之源,而心主陽,意味著心臟是身體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