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據部署,加強「村莊規劃」是促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措施,自2018年開始,我國就提出了「統籌村莊分類規劃」這項措施,該規劃提出在2019年完成分類工作,力爭在2020年底前把所有的村莊編制在內,並分為集聚提升、城鄉融合、特殊保護、撤併搬遷這四大類進行建設發展。
如今,2020年即將要結束,關於村莊分類規劃的各項工作也要編制完成,近期,自然資源部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在該意見中,又再次提到了和村莊分類規劃有關的各項措施。根據文件的部署,2021年開始,農村又將迎來三件好事,令人期待!
在筆者家鄉,現在已經完成了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因村莊人口比較多,發展也已經成熟,村裡的基礎設施也已經完善,因此,在分類編制的時候,筆者的家鄉也被規劃為「集聚提升類」。
根據村裡公布的消息。現在村莊已經實行了嚴格的管控措施,現在建房也不能隨意亂建了,被納入規劃區的土地也不得隨意改變性質。除此之外,現在村裡也實行了嚴格的空間布局,比如說;後續的村民要建房必須在規劃區以內,不得在生產區。而這些措施實施後,對筆者家鄉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在村容村貌方面還是在基礎設施方面都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近期,筆者在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中也了解到一些和農村建設發展有關的措施,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很多措施都是對農村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比如說:文中提到的「合理優化村莊布局」、「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統籌村莊規劃建設」這三項措施,每一項措施都是好事。那麼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請聽南峰一一道來。
1、合理優化村莊布局
大家都知道,每個村莊的風貌習俗以及建設發展情況都不同,在經濟發達地區,村莊的建設已經很好了,村莊的各項配套設施也非常完善。但在山區農村或經濟欠發達地區,村裡的空間布局都沒有合理的規劃,生活、生態、生產空間也非常混亂,這樣的村莊看起來毫無規劃,也沒有一點特色,村民的環境和衛生始終得不到改善。
金黃的稻田丶碧綠的山水,這就是我美的家一一江西玉山縣上洋坂村
不過,就在新發布的《意見》中,自然資源部已經要求各地必須做好村莊規劃工作,根據不同類型的村莊制定不同的建設發展措施,並且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合理優化村莊布局,嚴格落實土地用途使用制度,逐步規劃好村莊的空間布局,有條件的地區要根據村莊的發展情況讓生活、生態、生產空間實現分離,為後續的建設項目預留空間。
在南峰看來,農村的三大空間的確有必要分離,哪些土地是建房的,哪些土地是種糧食的,還有哪些地區是生態保護區必須合理劃分,這樣不僅能提高村莊的整體面貌,還能留住綠水青山。預留出來的土地也可以為後續的發展和建設奠定基礎,避免出現村莊建設雜亂無章的情況。
2、充分尊重農民意願
根據文件的要求,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在進行村莊規劃編制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結合農民反饋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規劃。比如說;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會被編制為搬遷撤併類,而這些村莊在納入撤併搬遷類之前,必須聽取村民的意願,了解大家是否願意集體搬走,如果村民不願意的情況下,那麼就不會單獨編制在內,也不會強制村民搬遷「上樓」。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和想法。
在南峰看來,這項措施對村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以前,一些地方的確出現了強制要求村民搬遷上樓的現象,但在這份意見中,我國又再次強調一個問題,不管是村莊編制還是擬定撤併搬遷都必須尊重村民的意願進行,不得搞強制措施。
3、統籌村莊規劃建設
在上面的內容中已經提到,全國範圍內的村莊會分為併集聚提升、城鄉融合、特殊保護、撤併搬遷,完成分類工作之後,接下來就是要規劃好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方向,不能盲目的發展。如;筆者家鄉現在是編入集聚提升類,那麼以後只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改善村莊的民生問題。讓村民過上便捷且舒適的生活。
又如;列入特色保護類的村莊,以後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會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既不能破壞自然環境和歷史風貌,也不能搞大拆大建,必須以保護為主,建設發展為輔,逐步完善村莊的各項基礎設施。從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結語
總之,全國農村先分類再進行建設發展是一項惠民措施,很多人現在也期待能夠早點實施。這不,從明年開始,和村莊規劃有關的各項工作也會逐步落實,相信隨著各項工作的展開,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會越來越好,村民也能在這項措施中受益。對此,大家怎麼看?期待嗎?歡迎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作者/來源:村圖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