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分類規劃將完成,2021年農村將迎來三件好事,農民期待中

2021-01-13 西部文明播報

前言

根據部署,加強「村莊規劃」是促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措施,自2018年開始,我國就提出了「統籌村莊分類規劃」這項措施,該規劃提出在2019年完成分類工作,力爭在2020年底前把所有的村莊編制在內,並分為集聚提升、城鄉融合、特殊保護、撤併搬遷這四大類進行建設發展。

如今,2020年即將要結束,關於村莊分類規劃的各項工作也要編制完成,近期,自然資源部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在該意見中,又再次提到了和村莊分類規劃有關的各項措施。根據文件的部署,2021年開始,農村又將迎來三件好事,令人期待!

在筆者家鄉,現在已經完成了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因村莊人口比較多,發展也已經成熟,村裡的基礎設施也已經完善,因此,在分類編制的時候,筆者的家鄉也被規劃為「集聚提升類」。

根據村裡公布的消息。現在村莊已經實行了嚴格的管控措施,現在建房也不能隨意亂建了,被納入規劃區的土地也不得隨意改變性質。除此之外,現在村裡也實行了嚴格的空間布局,比如說;後續的村民要建房必須在規劃區以內,不得在生產區。而這些措施實施後,對筆者家鄉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在村容村貌方面還是在基礎設施方面都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近期,筆者在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中也了解到一些和農村建設發展有關的措施,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很多措施都是對農村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比如說:文中提到的「合理優化村莊布局」、「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統籌村莊規劃建設」這三項措施,每一項措施都是好事。那麼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請聽南峰一一道來。

1、合理優化村莊布局

大家都知道,每個村莊的風貌習俗以及建設發展情況都不同,在經濟發達地區,村莊的建設已經很好了,村莊的各項配套設施也非常完善。但在山區農村或經濟欠發達地區,村裡的空間布局都沒有合理的規劃,生活、生態、生產空間也非常混亂,這樣的村莊看起來毫無規劃,也沒有一點特色,村民的環境和衛生始終得不到改善。

金黃的稻田丶碧綠的山水,這就是我美的家一一江西玉山縣上洋坂村

不過,就在新發布的《意見》中,自然資源部已經要求各地必須做好村莊規劃工作,根據不同類型的村莊制定不同的建設發展措施,並且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合理優化村莊布局,嚴格落實土地用途使用制度,逐步規劃好村莊的空間布局,有條件的地區要根據村莊的發展情況讓生活、生態、生產空間實現分離,為後續的建設項目預留空間。

在南峰看來,農村的三大空間的確有必要分離,哪些土地是建房的,哪些土地是種糧食的,還有哪些地區是生態保護區必須合理劃分,這樣不僅能提高村莊的整體面貌,還能留住綠水青山。預留出來的土地也可以為後續的發展和建設奠定基礎,避免出現村莊建設雜亂無章的情況。

2、充分尊重農民意願

根據文件的要求,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在進行村莊規劃編制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結合農民反饋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規劃。比如說;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會被編制為搬遷撤併類,而這些村莊在納入撤併搬遷類之前,必須聽取村民的意願,了解大家是否願意集體搬走,如果村民不願意的情況下,那麼就不會單獨編制在內,也不會強制村民搬遷「上樓」。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和想法。

在南峰看來,這項措施對村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以前,一些地方的確出現了強制要求村民搬遷上樓的現象,但在這份意見中,我國又再次強調一個問題,不管是村莊編制還是擬定撤併搬遷都必須尊重村民的意願進行,不得搞強制措施。

3、統籌村莊規劃建設

在上面的內容中已經提到,全國範圍內的村莊會分為併集聚提升、城鄉融合、特殊保護、撤併搬遷,完成分類工作之後,接下來就是要規劃好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方向,不能盲目的發展。如;筆者家鄉現在是編入集聚提升類,那麼以後只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改善村莊的民生問題。讓村民過上便捷且舒適的生活。

又如;列入特色保護類的村莊,以後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會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既不能破壞自然環境和歷史風貌,也不能搞大拆大建,必須以保護為主,建設發展為輔,逐步完善村莊的各項基礎設施。從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結語

總之,全國農村先分類再進行建設發展是一項惠民措施,很多人現在也期待能夠早點實施。這不,從明年開始,和村莊規劃有關的各項工作也會逐步落實,相信隨著各項工作的展開,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會越來越好,村民也能在這項措施中受益。對此,大家怎麼看?期待嗎?歡迎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作者/來源:村圖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的生活又有喜事了!村莊分類規劃完成後,農村將迎來四件好事
    按照部署,加強「村莊規劃」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從2018年開始,我國提出了「統籌村莊分類規劃」這一舉措,提出到2019年完成村莊分類工作,力爭到2020年實現所有村莊全部編製成冊,並將建設發展分為集聚提升、城鄉融合、特殊保護、撤併搬遷四大類。
  • 鄉村規劃已結束!2021年這兩項會變規範化,農民了解清楚了嗎
    現在,已經進到了2021年,鄉村規劃工作也在去年年底就完成了,根據自然資源部明確的規定,鄉村總體規劃編制管理以後也會全面發展農村,實施嚴格的室內空間控制對策,而小編深入了解後,2021年逐步,農村這兩個層面都會規範化,農戶掌握清楚沒有?第一,村莊建設越來越規範。
  • 「建房統一,分類建設」:三類村莊受益,一個好消息和農民有關
    另外,按照國家的部署,在2022年,之前,我國還會擴大試點範圍,新增一些縣市區建設示範農房。現如今,隨著村莊分類工作的逐步完成,「建房統一,分類建設」已經成為新的發展建設目標。為了實現美麗宜居鄉村這個目標。下一步,農村建房統一,村莊分類建設發展的各項措施也會全面升級,其中有三類村莊會受益,一個好消息和農民有關。具體是啥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8最新福利】農村將統一規劃建房,文安48萬農民朋友有福了!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又叫新農村建設,這是近年來國家促進農村發展,支持農村建設的大好政策,那麼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指所有農村嗎?今年國家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建設,目前只有部分地區列入了今年規劃,以後會慢慢擴大,有些農村依山傍水,錯落有致,顯示出農村的自然美,有的村莊歷史文化悠久,村莊布局獨特,是不能予以破壞的,因此,不是所有村子都要統一規劃建房
  • 2021年新一輪農村改革即將啟幕 宅基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等將有突破
    「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是關鍵。 過去,70年的光陰裡,廣大農民群體,一直在做貢獻。不可否認,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我覺得中國現在真是到了反哺農民的時候了。 生活有5.6億農民的村落,要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要改革,為開展鄉村建設運動,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是什麼倒逼,繼續開展新一輪農村改革?
  • 2021年,農村將有「三筆帳」要清,有人高興,也有人要睡不著覺了
    國家還增加了對農民的補貼,如糧食補貼、低收入家庭補貼、購買農業機械補貼等。 這些政策是好的,但是總是有很多人違反國家的政策,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貪汙腐敗,這顯然是不對的。農村將有「三筆帳」要清理,有些人高興,有些人就睡不著了。 1.
  • 2021年起將迎來「4大變化」,繳費的農民有福了!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更是突出,困擾了農民很長時間。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末,我國鄉村常住人口還有約5.5億人,如果再往前幾年推移,人數更是龐大。因此,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2003年時,我國就正式推出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將醫療保險覆蓋到了農村地區,使農民們也能看得起病。
  • 山東萊西:因地制宜讓垃圾分類在農村落地開花
    萊西是傳統農業大市,如何寫好農村這篇文章是破解全市環衛難題的關鍵。2019年以來,萊西將環衛管理重心逐步向鎮村下沉,建立起市、鎮、村三級參與的考核體系和全市農村環衛信息臺帳,制定了全流程考核辦法和打分細則,並將作業質量與市場化公司的服務費發放掛鈎,充分發揮財政獎補的激勵約束作用。
  • 農村又迎好消息!4大幫下鄉或將到來,農民好日子要來了
    當2020年的各項政策都到了年底迎來年度終了時,雖然從2021年開始,各項農村政策都要來襲,畢竟2021年也是十四五年的開局之年,我國將繼續加大對農村的建設,可以說,近幾年我國對農村的建設也是沒有停歇過,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計劃,這幾年我國農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逐漸的脫離了貧困,慢慢的達到小康。
  • 2021年農村又迎好消息,4大幫下鄉或將到來,農民的好日子來了
    在國家實施農村振興政策之後,農村道路現在基本上都進行了硬化改造,對農村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於農村的不斷發展,以前的道路已很難滿足村民的出行需求。這一年,國家為了加快農村的發展步伐,將農村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會有哪些變化,我們都知道。
  • 2021年起!農村老宅空置多年整理並拆除,沒房的農民卻笑了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三農知識的【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三農知識,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的發布「三農」相關常識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湧入,農村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房子,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老房子,幾乎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一些空置多年的老房子、空心房嚴重影響了農村文明生態建設
  • 海淀山後這些村,村莊規劃已經啟動!
    海淀山後這些村,村莊規劃已經啟動!  2019年12月底前全面編制完成17個非保留村農村人居環境改造提升初步實施方案,2020年4月起,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實施建設。推動精細化管理向農村延伸,健全完善區鎮村三級「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理機制,逐步推廣村莊準物業化管理,確保行之有效、確實管用。
  • 貴州省村莊與農房風貌建設管控路徑研究
    2001年,貴州省創新性的提出以「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為內涵的「四在農家」創建,通過「七個一」和「五通三改三建」,推進新農村建設,並逐步在全省推廣;2006年貴州省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試點,從村莊規劃入手,以村容村貌整治為主要內容,推進村莊整治工作;2008
  • 縣區|慶陽市生態環境局合水分局完成對何家畔鎮郭家莊村2020年革命...
    按照市生態環境要求,我局於2021年1月6日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詳查等方式,對何家畔鎮郭家莊村2020年革命老區環境保護(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覆核驗收。縣級驗收組一致認為項目實施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初步驗收合格。
  • 15年內,將再有2億左右農民進城,年輕人都走了,農村還剩下什麼
    說起農村的生活,仿佛小的時候更有人情味,這並非特指鄰裡關係,而是農村才具備的煙火氣。可是,現如今,這樣的煙火氣正在隨著年輕人的進城,而瀕臨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近期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明確表示將繼續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 青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歷程 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今年年初,在青島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加快實施全域統籌戰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再上新水平」的提出,更是給這場農村變革豎起了風向標:年內新建百個新型農村社區、「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5%、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從嶗山的華麗轉身,到城陽的「完美蝶變」,再到膠州膠南的小城鎮新生,以至平度萊西的蓄勢待發……在這篇「城」長記裡,青島的腳步一路向北!
  • 農村有福了,即將迎來幾項改造,今年真是好事多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以前,我們覺得農村「髒、亂」,經濟落後,農民生活困難。這幾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在農民的不懈努力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現在又要把六個工程推廣到每個村,使農民的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那到底是什麼計劃?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農民的生活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農村,許多人建起了新的小樓,還買了小汽車,手中也都有了閒錢,算得上安居樂業。
  • 2020年合村並居開始實施,農民住上小區,村民:後顧之憂要考慮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現在農民種地有補貼,連居住建房都有安排了,農村即將實行集中居住制,房屋統一規劃,相信大家都聽過合村並居,在農村已經流傳了好幾年了,2020年終於很多農村已經開始實行「合村並居,撤併搬遷「,農民也開始住上小區了,小區的公共設施齊全,道路順暢。
  • 《老農民》今晚開播 書寫60年農村變革史詩
    據悉,《老農民》全劇以山東黃河岸邊一個小村莊「麥香村」、一個老農民「牛大膽」 為起點,講述了這個北方農村,因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並憑藉其長達60年的時間跨度,觀照中國當代農村發展的每個歷史階段,深刻闡釋了中國農民與土地無法割捨的聯繫,藝術性地將農民、農村、農業的發展狀態,同中國的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相結合,塑造了一幅中國當代農民的歷史群像、譜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當代農民奮鬥史,重塑了國人近半個世紀的集體回憶
  • 《老農民》開播 農村變革史詩向中國農民致敬
    據悉,《老農民》全劇以山東黃河岸邊一個小村莊「麥香村」、一個老農民「牛大膽」 為起點,講述了這個北方農村,因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並憑藉其長達60年的時間跨度,觀照中國當代農村發展的每個歷史階段,深刻闡釋了中國農民與土地無法割捨的聯繫,藝術性地將農民、農村、農業的發展狀態,同中國的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相結合,塑造了一幅中國當代農民的歷史群像、譜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當代農民奮鬥史,重塑了國人近半個世紀的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