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做大做強 日子更加興旺

2021-01-1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窗外北風呼嘯,棚裡嘎嘎直叫。一大早,王豪裹著棉襖,趕忙到鴨棚調配飼料。看著幾千隻黃鴨吃得香甜,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家住安徽泗縣丁湖鎮向陽村,54歲的王豪過去是個貧困戶。因腿腳不太靈便,家中積蓄一直沒多少。「一沒錢,二缺技術,有心思整點產業,也沒門路。」老王回憶過去的日子,深有感觸,「孩子上學還得交學費,真難吶。」一家三口,全靠王豪在外打點零工,勉強維持家用。

這時,陳曉輝登了門。

作為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三級調研員,2017年,陳曉輝被選派到向陽村擔任第一書記。一進村,沒基礎、缺產業讓陳曉輝犯了難。幾經思考,主意有了:發展集體經濟,帶著大家脫貧致富。

挨家挨戶走訪,耐心細緻溝通。發揮貧困戶的積極性,成了陳曉輝的頭等大事。得知王豪想養鴨,也有經驗,可苦於缺少資金、技術時,陳曉輝當機立斷,聯繫上了一家養殖企業。

「會不會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陳曉輝行動果決,王豪卻打起了退堂鼓。「沒事兒!我幫著申請資金,企業出鴨苗和技術,還負責銷路。只要你能吃苦,管保沒問題。」陳曉輝的鼓勵,也令王豪有了底氣,「那就試試看!」

靠著5萬元扶貧資金,老王養起了6500隻鴨。養鴨的過程,卻非一帆風順。頭一年,遇上大風,1000多平方米的鴨棚全部倒塌。剛攢下一點錢,就得重修大棚,王豪急得直抹眼淚。陳曉輝聽說老王有難,趕緊帶著村民支援。六七個人齊上陣,花了3天,將王豪家的鴨棚重新搭了起來。老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很是感激。

幾欄鴨子養下來,第一年就掙了五六萬塊錢。2017年,王豪成功脫貧。

在扶貧工作隊的帶動下,像老王這樣的貧困戶,如今有的在村裡的果蔬大棚幹活,種西瓜、栽葡萄,越幹越有勁;有的則學起了稻蝦共養,既種蝦稻米,又養小龍蝦,很快脫了貧。

為幫助大家學本領、提高養殖技術,陳曉輝還邀請了安徽省農科院水產所、園藝所和安徽農業大學的專家送技下鄉,圍繞稻蝦綜合種養、果蔬、小麥、水稻等病蟲害防治開展現場培訓。

產業對了頭,小康有奔頭。眼下,向陽村正大力發展村級產業,形成了大田作物與特色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蹚出了一條「生產性服務、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多業並舉的路子。2018年,向陽村退出貧困村。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更是達到了52.2萬元。

村裡有致富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眼瞅著,老王養鴨致了富,越來越多的貧困戶也變成了帶頭人。下一步,陳曉輝琢磨著繼續激勵老百姓,做活、做大產業。如今,向陽村已陸續建成1400多畝紅高粱、220畝紅辣椒和25畝綠化苗木基地。在陳曉輝看來,脫了貧的同時,扶貧工作隊也不忘鞏固脫貧攻堅和環境整治成果,「產業興旺,自然村民們錢袋子鼓。」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1日 13 版)

相關焦點

  • 遼寧:凌源花卉突出特色 做大做強花卉產業
    經過十年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凌源花卉生產開始小有規模,政府未雨綢繆,開始做花卉特色產業的文章,出臺了一系列花卉產業扶持政策。包括對花卉生產用地在租賃、轉讓、轉包、繼承和抵押入股上的政策;對花農在交易過程中免收相關稅費;花卉生產小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花卉生產技術的科研與推廣、花卉生產與市場的銜接等方面都給予了較大的資金扶持。從1995年至今,累計投入各項扶持資金近2億元。
  • 中國動漫遊戲產業 距離做大做強還差幾步?
    當以《王者榮耀(海外版)》為代表的國產遊戲在海外的年營收突破800億元,其中《原神》上線首月即創下國產遊戲海外營收紀錄;當《伍六七》《霧山五行》等國漫IP被海外動漫博主熱推;當《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國產動畫電影動輒席捲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票房……中國的動漫遊戲產業(業內簡稱為ACG產業)似乎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
  • 產業興旺 鄉村美麗 農民富裕
    「十三五」以來,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發展富硒特色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形成了農業產業興旺、鄉村美麗、農民富裕的江津「三農」發展新格局。
  • 產業興旺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近年來,寧國市仙霞鎮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依託自然資源優勢,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積極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可持續發展。
  • 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博爾博松村做大做強香菇產業
    2019年,州黨委政法委「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緊緊抓住武進對口支援尼勒克縣前方工作組推進香菇種植的有利時機,確定將香菇產業引入博爾博松村,爭取新疆中煤集團、州黨委政法委、武進援疆工作組幫扶資金33.5萬元,於2019年7月建成5座香菇大棚、1座倉儲冷庫,配備運輸車1輛。當年,香菇種植大棚示範基地菌棒2萬棒,試運行3個月銷售香菇7噸,產值達到5萬元,打開了伊寧市銷售市場。
  • 產業興旺穩脫貧!今天,《人民日報》關注貴州望謨縣坡頭村脫貧戶
    1月8日,《人民日報》新農村專版刊發文章《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肩負新使命 再續新篇章》,關注貴州產業興旺穩脫貧,望謨縣坡頭村脫貧戶去年人均收入過萬元。全文如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 織金縣:「四動四化」做強南瓜產業 產品遠銷東南亞
    隨著農村產業革命的深入推進,全省農業產業也從自給自足向參與現代市場經濟轉變,近年來織金縣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把南瓜作為全縣脫貧攻堅重點產業集中優勢發展,不斷提高蔬菜產業組織化、規模化、市場化水平,通過「四動四化」持續做大做強南瓜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南瓜種植15.31萬畝。
  • 四種產業帶旺大馬頭鄉
    近年來,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要求,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做亮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四業興旺有亮點。1、重拾食用菌產業。大馬頭鄉前身是國營樂安縣大馬頭墾殖場,大馬頭墾殖場於上世紀70年代組織職工前往浙江學習先進食用菌種植技術,回來後在全場範圍內大力推廣,一度成為全縣的標杆產業,隨著企業改革等多方面因素,全鄉食用菌的種植越來越少。
  • 武漢: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等領域
    打開APP 武漢: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等領域 愛集微APP 發表於 2021-01-08 09:52:12
  • 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有效銜接 築牢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今年是「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一年。
  • 【邵陽市】綏寧縣:創新產業扶貧模式 促進全縣產業興旺
    綏寧縣創新產業扶貧新模式,積極推進「三有三分四到村」戰略,促進了全縣產業興旺,實現了村民穩定增收,提高了脫貧攻堅的質量和實效。目前,全縣共開發縣級重點扶貧產業9個,建設鄉鎮重點產業基地29個、村級產業基地215個,全縣扶貧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 川渝共養「一頭豬」 ——榮昌用「大數據」做強生豬產業鏈
    榮昌豬是我市畜牧業的一塊金字招牌,而四川的生豬養殖規模也排在全國前列,如何協同做強生豬產業?榮昌區用大數據串聯起了川渝兩地生豬產業,通過技術共享、模式共享、數據共享共同推動生豬大數據全產業鏈融合發展。近日,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自貢運營中心正式建成投用。
  • 川渝共養「一頭豬」 做強生豬產業鏈
    「這些指數和信息,就像是生豬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一樣,告訴養殖企業和養殖戶要不要補欄,要不要提前出欄,也提醒政府預警,及時做好應對之策。」榮昌區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主任鍾紹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這一年,大數據中心也是在與四川兄弟省市的合作建設中成長起來的。」
  • 金塔:「聚寶盆」裡產業旺
    金塔:「聚寶盆」裡產業旺  冬日的金塔,寒風凜冽,田野裡一片蕭條,但古城鄉舊寺墩村村民閆學兵的日光溫室裡卻綠意盎然,一個個油亮亮、圓滾滾的西瓜掛滿了藤蔓。閆學兵在溫室裡穿梭,忙著採摘成熟的西瓜。「今年的西瓜長勢好,價格也不錯。」閆學兵說。
  • 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加快推進深度融合 做大做強主流輿論
    加快推進深度融合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 宮喜祥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長沙,共話新媒體發展未來。我謹代表新華社,對大會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記協、湖南省委省政府和各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表示衷心感謝!
  • 產業興旺 生態宜居 正定塔元莊村民的幸福生活
    記者隨著考察團,在導遊的引領下,見到了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新農村。 興旺的村集體產業塔元莊村位於石家莊市區北部15公裡處,滹沱河的北岸,共500餘戶,2030人,耕地760畝,河灘地3000畝,是冀中平原一個普通的村莊。1982年至1985年,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幾次騎自行車來過這裡。
  • 下周開始事業興旺,財運提升,小人遠離的生肖,做什麼都順
    下周開始事業興旺,財運提升,小人遠離的生肖,做什麼都順 下周開始,就是他們運勢見漲的最佳時機,確實值得好好把握機會,賺取更多的錢財,提高生活質量,日子越過越好。下周開始運勢如虹,祿元宮出現驛馬星,有高升之跡象,接連高升,官場職場一帆風順。
  • 清鎮市駱家橋村:產業鏈上建支部 產業興旺村民富
    此前,除了400餘畝苗木基地,村裡沒有其他產業。如何在保護好「大水缸」的同時,又讓地生「金」,成了駱家橋村面臨的一大考題。2019年,貴陽在全市啟動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建設,為駱家橋村帶來了機遇。通過積極爭取,3200餘畝保供基地落地駱家橋村,貴陽市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具體負責基地建設和生產。
  • 小康日子開門紅
    楊卿卿說:「現在我們的總體目標是要向5A級景區發展,綜合各項產業,準備把整個中寨進行全方位的打造,讓群眾的生活更加富裕,也讓我們整個村子更加幸福。」佤族有一句諺語: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清泉汩汩流淌,鼓聲綿綿不絕,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村民唱響著新時代的幸福之歌。
  • 對話甲乙丙丁CEO阮成瑜:要做產業網際網路標杆,和新零售探路者
    作為平臺生態型網際網路企業,甲乙丙丁網具有同時覆蓋商用車+乘用車業務群體的平臺服務能力;甲乙丙丁四類項目全產業鏈服務,多點切入行業痛點,產業網際網路特質強;同時運營2B&2C的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徹底融合;擁有線下渠道整合能力和眾多一流品牌供應商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