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婦吟》的三個誤區,張籍這首詩,你真的讀懂了嗎?

2021-01-10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說起張籍,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但如果我說他是韓愈那首「天街小雨潤如酥」詩裡的「張十八員外」,你是否能記起他來?沒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張籍。

雖然張籍有幸在韓愈的詩中客串了一個角色,但他本人留下的詩作卻是少得可憐。出名的更是沒有。

那首:「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其實也是他的作品。詩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遊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顯然不是這首詩。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張籍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乍一看,這就是一個男人喜歡女人,女人卻早已嫁做人妻,無奈錯過的故事。但是,你覺得,真的是這樣嗎?

在這首詩的詩題旁邊還有一行字:「寄東平李司空師道」,這裡揭示了這首詩真正的意思,同時也引出了一個故事。

中唐以後,藩鎮割據,當時的節度使們為了擴張勢力,用各種手段勾結、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官吏也紛紛依附他們,李師道是當時藩鎮之一的平盧淄青節度使,又冠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其勢炙手可熱。

據史載,李師道與當時另外一個節度使王承宗互相勾結,與中央對抗,為了阻止政府軍平定蔡州吳元濟叛亂,他們竟然燒了河陰糧倉,幹了很多為非作歹的事情。

而此前,李師道就想拉攏張籍,讓他為自己效力。張籍對李師道的拉攏顯然是不願接受的,但是李師道王承宗目無法紀、為所欲為他也是知道,萬一自己的拒絕惹惱了李師道,他對自己下毒手,那怎麼辦?

因此,如何對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說「不」就成了一個頗費腦筋的問題。

這首詩從表面看完全就是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的言情詩,骨子裡卻是一首政治抒情詩。

首二句說: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

這裡的「君」,喻指藩鎮李師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師道的別有用心。

接下去詩句一轉,說道: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系在紅羅襦上。表面看,是感念師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繼而又一轉,說自己家的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古典詩詞,傳統的以夫婦比喻君臣,這兩句意謂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緊接兩句作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鬥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後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志,「我與丈夫誓同生死」。最後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志堅決。

張籍終於靠這首詩逃過一劫。

元和十二年十月,唐軍攻破蔡州,活捉吳元濟。裴度派人遊說,迫使恆州的王承宗歸順朝廷。元和十四年二月,裴度又派兵攻陷鄆州,作惡多端的李師道被誅殺。

那麼這首詩的三個誤區,又分別是什麼呢?

1.這首詩的作者是個女子。

我相信有這樣想法的朋友絕非個例。你看這首詩通篇都是妾、夫、君之類的詞彙,再加上樂府詩語言直白,通俗易懂。有此誤解實屬正常。

中國古代部分文人寫作時喜歡以女子的口吻自居,像「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等。

2.這是寫給女子的詩。

節婦吟,顧名思義是稱讚守護貞潔的婦女,我們大家都會下意識認為寫作對象是女子。

但你要知道,這首詩的全名是《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其中司空是官職名,也就是說這是寫給李師道的,他不僅不是個姑娘,還是個行伍出身的軍人。

3.詩名《節婦吟》。

其實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疑惑,詩中的少婦真的可以被稱得為節婦嗎?

單單從詩裡來看,她把別人送的明珠佩戴在身上,還口口聲聲說「恨不相逢未嫁時」,哪怕放在開明的現代,這也算得上是精神出軌了吧?自然與節婦之稱遠不相稱。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一首節婦吟,竟讓一個「大軍閥」感動,張籍這首詩究竟有何魅力?
    李師道等大藩鎮節度使們,經常以各種手段去勾結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張籍便是李師道看中的才子之一。在接到李師道的示好以後,張籍考慮了一下,不願意投身於這位大軍閥的麾下,但是,他又不想明面上得罪他,所以便寫了一首詩,作為對李師道「盛情邀請」的答覆,這首詩便是下面這首著名的《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 張籍的這首《節婦吟》,被批「三觀不正」,卻仍然成了千古名作
    這首詩有兩層含義,表面是寫一個為丈夫守節的貞婦,實際卻是詩人藉此表達自己對朝廷、對國家的忠心。唐朝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愈演愈烈,當時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想要拉攏張籍,而張籍便以這首詩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你明明知道我有夫君,卻還是向我表白,送了我一對明珠。我很感激你的心意,所以把這明珠系在了紅裙子上。
  • 張籍最經典的一首《節婦吟》,入情入理,一波三折
    在很多詩詞鑑賞裡,這首詩僅節選了前四句,但是熊燉建議這種節選最好不要看。像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到了「春風吹又生」一樣,這還算可以,可這首詩如果節選意思就完全變了。而且,在這首詩題下還有一小註:「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如此一來,整首詩的意味又變了。故事還得從這個李師道說起。
  • 初識「節婦吟」,以為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真實情況很多人不了解
    先來看一下這首詩:《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作者:張籍 唐朝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初讀這首詩,還以為是兩個情投意合,互相愛慕的人相見恨晚,等到互相都有了家室之後才相遇,並且互相傳遞愛意,但卻又不能結為夫妻的遺憾。相信現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吧。後來了解張籍,知道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才猛然發現一直錯了!原來當時藩鎮割據,李師道為藩鎮之一的節度使。各藩鎮都極力的招募人才,拉攏唐朝中央官員。而張籍恰恰是主張國家統一、反對藩鎮割據的一位中央官員。
  • 一首唐詩《節婦吟》教會你如何高情商拒絕婚外戀?
    話說賈乃亮李小璐這對夫妻離婚是因為妻子婚內出軌,在這不再說他們那些陳年八卦了,聊聊作為一名婚內女性,在婚姻之外有優秀的男2號不請自來時,要守住自己的婚姻,又不讓對方為難,該如何拒絕才好呢?一首唐詩《節婦吟》就能教會你如何高情商拒絕婚外戀?《節婦吟》 唐 . 張籍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 恨不相逢未嫁時——《節婦吟》
    這宅院主人名叫張籍,患有眼疾,幾乎如盲人一般。他必須在屋中擺滿燈火,照得如白晝一般,才能模模糊糊地看見書籍。張籍凝視著案几上的一封書信,愁眉緊鎖。那信箋上清清楚楚寫著寄信人的名字:李師道。此人乃當朝司空,位高權重,如今已開始拉攏文人和官員,恐怕是在謀劃對君王不利之事。身為太常寺太祝的張籍,自然也收到了李師道的書信。
  • 戲讀唐張籍《節婦吟》
    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節婦吟》是唐代詩人張籍的名篇,傳唱千古。尤其是後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引人無限遐思,幾多感情不順婚姻不幸的女人總是如此感慨。等到終於遇到心儀的男人的時候自己卻也無能為力了,只能把這份遺憾深深的藏在內心最柔軟的那個角落了,只能在深夜一個人舔著那份帶血的哀愁。可是放到現在來說也許就不是這種解讀了。
  • 王安石讀了張籍的詩很喜歡,於是寫下一首詩,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僅僅是從這一點來看,王安石身上的那種傲氣,便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擁有。雖然王安石如此的傲氣,可是他有的時候對欣賞的人,更是大加讚美,例如他讀到了唐朝詩人張籍的詩,很是喜愛,為此他還專門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於他的崇拜,可見我們的拗宰相,也是有其可愛的一面,那他的這首詩便是同樣膾炙人口的名篇《題張司業詩》,儘管這首詩在他的作品中,並不是那麼耀眼,但不得不說這首詩也最能夠體現出王安石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對於晚輩的那一份敬重。
  • 張籍看上他人的茶花,主人不願割愛,他竟拿美妾去換,被譏稱花淫
    比如,他曾為三名毫不相干青樓女子寫過輓聯,輓聯都以藏頭的方式寫出了這名女子的名字,表達了對幾位逝去的紅粉佳人的哀悼之情。  湯鵬在其《漫興》一詩中說:「雕肝刻腎三千首,贏得人間號海翁。」而終年只有44歲,徒負「海翁」虛名,實在令人遺憾。
  • 《節婦吟》中的虛偽人性
    節婦吟今天背詩背到了《節婦吟》這首詩,這首詩最出名的當然是最後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初讀這兩句時沒有結合全詩表達的意思,總覺得這兩句詩裡藏著一段悽美又令人嘆息的愛情,兩個一見鍾情或者日久生情的人因為道德倫常,無奈之下只能天各一方,形同陌路。「恨不相逢未嫁時」流露出濃濃的遺憾和無奈。這首詩表面上給我們講的是節婦的故事,實際上結合詩詞的創作背景,作者是以節婦自比,表達自己忠於朝廷,不被藩鎮高官拉攏收買的決心。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張籍的情誼有多深,你知道嗎?
    韓愈早年四考進士,才得一第,之後三次參加吏部的博學宏辭考試,皆失敗。這一段經歷,讓他非常刻骨銘心。後來他29歲開始做幕僚,此後曾任四門博士、監察御史、陽山令、中書舍人等職,屢有升遷浮沉。穆宗長慶元年,韓愈以其忠勇、膽識解救深州被圍困的唐軍,由兵部侍郎轉為吏部侍郎,所以也有人稱他為「韓吏部」。死後,韓愈諡「文」,所以人又稱「韓文公」。韓愈在古文創作上非常出色。
  • 張籍信手拈來的一首名作,看似輕鬆調侃,卻寓意深遠
    張籍是唐代著名詩人,與白居易同一時代,也是韓愈的弟子。北宋的王安石評價張籍時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可見詩人要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優秀作品,除了深厚的文學功底,還需推敲字句的苦吟工夫。下面分享的是張籍信手拈來的一首名作,看似輕鬆調侃,卻寓意深遠。牧童詞唐代:張籍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飢鳥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壟頭。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牛牛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這首牧童詞前八句生動曲折地描繪了牧場的環境背景,以及牧童的心理活動和牛的動態,看似意趣盎然。
  • 要看懂鄭板橋的畫,先讀懂他這首經典詩,短短28個字道盡一生傲骨
    鄭板橋有一首詩,解答了世間之人的這些疑問。這就是那首著名的《竹石》:《竹石》清代: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是小學生必背古詩之一。詩的大意是說:竹子咬住青山那一點微薄的土壤和肥力,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無論狂風暴雨如何擊打,它依然巍然屹立,任憑酷暑嚴寒的東南西北風,絕不低頭!
  • 這3首古詩告訴你
    甚至還不乏有抨擊李杜的人,而韓愈這首詩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大力的讚美李白杜甫。對張籍等那些迂腐文人進行了諷刺挖苦。張籍我們都知道他是杜甫的忠實「粉絲」,一直以來他都是全盤否定李白。韓愈對他這種現象就說「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張籍對李白的那些詆毀之詞,在他眼裡就像是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實在是太可笑了,也不估量一下自己。韓愈眼裡的李白杜甫都用他們的萬丈光芒照亮了文壇。
  • 古詩詞中的六種人生遺憾,哪句戳痛你的心?
    ——遲到的邂逅出自張籍的《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意思是歸還你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二、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訣別的夫妻本句選自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夫妻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卻本來難忘。三、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 「大海啊你全是水」算詩嗎?讀完這兩首詩,讓人不敢再小看這7字
    「大海啊你全是水」真的算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自古以來詩的定義是什麼?《說文解字》中說「詩」,指的是心志。《毛詩》基本也是同樣的觀點,它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由此看來,原始詩歌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它只是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一種語言方式。如果從這個定義上來看,那看見蒼茫大海,發出「全是水」的感嘆,自然應該算是詩。
  • 唐朝非著名詩人,教你什麼叫含蓄
    朱慶餘雖然《全唐詩》收錄了他的詩177首之多,但真正稱得上千古名篇的只有一首,這樣的成績,在大神如雲的唐詩圈子裡,他只能算是個非著名詩人,此外,他還是一個謎雲重重的男人。首先,朱慶餘的生卒年是一個謎,無人知道他生在何年、死於何年,只知道他生活在中唐時期。
  • 十首愛情詩:愛而不得,情深不壽
    隱娘說:這是一首悼亡詩,蘇軾在某一天的晚上忽然夢到髮妻王弗,不禁黯然神傷。此時距離王弗去世已經十年了,可蘇軾卻一直沒有忘懷,可見其用情之深。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於「情深不壽」了吧!《節婦吟》唐·張籍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