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篆書第一人:錢坫篆書對聯

2021-01-08 私享藝術

「品 味 生 活 私 享 藝 術」

書畫丨文房丨拍賣丨展覽丨藏家丨空間丨器物

錢坫(1744-1806),字獻之,又字篆秋,號十蘭,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學問淵博,乾隆三十九年副榜。其叔錢大昕,授以李陽冰城隍廟碑,晝夜習之,翁方綱嘆為神授,遂以篆名天下,自負為直接李陽冰。 洪亮吉《北江詩話》說:錢坫工篆書,然自負不凡,嘗刻一石章曰:「斯、冰之後,直至小生。」著述甚富。有《十經文字通正書》、《漢書十表注》、《聖賢冢墓誌》、《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浣花拜石軒鏡銘集錄》、《篆人錄》等。曾與阮元交往共同研究書學。 錢坫於嘉慶二年(1797),右手偏廢已不能執管作書,而改用左手寫篆,意外的突破以往呆滯的毛病,形成了古茂生動,筆力蒼厚的風格。

錢坫在篆書發展史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直到鄧石如出現,才把篆書推向高潮,使之成為書法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錢坫對於篆書下的功夫比孫星衍、洪亮吉更深。他從古銅器銘文中吸取了一些古樸蒼厚的氣味,故他的篆書頗有新意。除了擅長書法外,兼工刻印,間作蘭竹、枯樹海棠特超妙。善畫梅,有寒瘦清古之致。

錢坫 篆書五言聯

釋文:文搜金石刻,學擅魯韓詩。

錢坫 篆書八言聯

釋文:名流如同良友,書窗靜坐即是神仙。

錢坫 篆書七言聯

釋文:人到能貧須不易,士無自賤乃為高。

錢坫 篆書七言聯

釋文:赤壁之遊前後賦,橫渠所學東西銘。

錢坫 《篆書獨與遙疑六言聯》 嘉定博物館藏

釋文:獨與白雲有約 遙疑積雪生香。嘉定錢坫。

錢坫《篆書能消不薄七言聯》無錫市博物館藏

釋文:能消忙事成閒事,不薄今人愛古人。

錢坫《篆書喜氣無酒八言聯》重慶市博物館藏

釋文:喜氣如蘭怒氣如竹 無酒作佛有酒作仙

錢坫《篆書月已梅今七言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釋文:月已到西何不飲,梅今如此可無詩。

錢坫篆書詩聯

釋文:所思不遠,綠杉野屋。

錢坫 篆書 八言聯

釋文:對酒當歌僇復爾爾,明詩表旨吾欲云云。

錢坫 篆書七言聯

釋文:北海有容天下量,西湖當為我曹生。

——新 刊 上 市——

相關焦點

  • 當代篆書大家劉自犢篆書作品的三個特點
    劉自犢先生是20世紀中國書法史上篆書第一人,劉自犢先生的書法四體俱佳,尤以篆書為最。他五、六歲入學讀書即學習寫字。從中學時代起即師事關史中著名學者、書法家、篆刻家賀伯箴先生學習詩文、書法。劉自犢先生對上自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下至吳昌碩、吳大澂諸大家的篆書都一一做過潛心研究,他很欣賞吳昌碩「得虢盤遺意可喜也」的書學要言。
  • 篆書研究|篆書的歷史發展
    中國最早的梅花作品,為南北朝張僧繇《詠梅圖》,宋代宋雪巖之《梅花喜神譜》,明代沈襄之《梅譜》,清代「八大山人」、「楊州八怪」乃至近現代吳昌碩、徐悲鴻等大家有歷史可考的是明武宗年間,被人們認為是歷史十大罪人之一的大奸臣劉瑾能用雙手書寫,其他記載要麼出現在民間傳說裡,要麼出現小說故事中。
  • 關於中國古文字「篆書」
    當然,說到篆書,似乎已經過時了。事實上,在當今中國,寫篆書的人大有人在,實際見到可能有一些篆書的對聯,牌匾,或者在裝裱店裡有一些篆書書法。而人們認識篆書的是很少的。當然這不能勉強。就如繁體,甚至都有很多的人分辨不清楚,不認得。但文字流傳千年,怎麼可以隨隨便便就丟下、扔下?也得力於國家的推廣,比如是有很多篆書的國展,省展的。
  • 仇高馳:篆書是中國文字發展的源頭
    2017解放門、2018神策門都掛上他莊重的篆書春聯仇高馳:篆書是中國文字發展的源頭X《南京晨報》2018.3.1 A05連續兩年撰寫篆書城門長聯「策風雷以震春聲,瑞凝萬樹梅花,百樣詩情融畫裡;傳神韻而歌盛世,紅浸千門福字,一年願景在其中。」
  • 王德功的篆書在堅守古法和自由表現之間達到了一種動態平衡
    為他後來深入研悟篆書奠定了思想前提和學問根基。由於開始習篆便建立在學術基點上,因而,王德恭並不滿足於僅僅從創作層面來看待篆書,而是將篆書創作納入深厚的學術研究背景之中。篆書創作與古文字研究緊密地結合,從而使他的篆書創作具有鮮明的學術色彩和思想深度。
  • 春節寫對聯除了寫楷書與行書,還可以選擇寫篆書集字春聯!
    在春節的時候,寫對聯與貼對聯是我們中國地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會寫楷書、行書、隸書字體,這些都是我們通常要書寫的字體,今年為何不嘗試一下篆書字體呢?下邊小編為你們精心定製地篆書對聯及橫批,可以讓你更方便去書寫,還可以讓你寫出自己想要地書法風格,還在等什麼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慢慢欣賞一下!
  • 淺析中國書法—篆書
    中國書法大體分為五種,分別是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每種書法的特點大不相同,今兒我們主要來看看其中的一種,篆書。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筆法消瘦挺拔,筆鋒犀利,直線比較的多。大篆指的是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有著古代象形文字的特點,大同小異。
  • 詩書畫印四絕的吳昌碩,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 篆書四條屏吳昌碩書法作品,以篆書、行草為主,晚年所書隸書,結體變長,取縱勢,用筆雄渾飽滿,具有篆書痕跡,將篆、隸溶為一體,形成獨特面貌。吳昌碩隸書四言對聯篆書一提起吳昌碩的書法,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石鼓文,他臨寫石鼓文的名聲太大。
  • 雍容飽滿,婉轉華貴——王澍篆書賞析
    王澍的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小篆為基礎,在深入學習「二李」的基礎上,直追鐘鼎文、石鼓文。在文字結構和形態上主要是對「二李」篆法的繼承。但筆者以為,王澍的篆書風格的形成也並非一味的繼承傳統,而是在自己廣泛取法與大膽實踐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自我風格。王澍篆書清秀古雅,篆書風格面貌豐富多姿,與其廣搜書跡、盡覽古今法帖是緊密相關的。
  • 當今書法創作現狀中,篆書相較於其他書體是落後的
    漢代的篆書是隸書的附庸,很明顯的是,漢代的篆書地位確實削弱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篆書更是為其他書體所間接取代,導致進入唐代之後篆書的命運更是像在「夾縫中生存」的狀態。從這一大段歷史現狀來說,篆書從秦之後便進入了小篆的時期,直到唐李陽冰也是小篆範疇,只有從清代碑學運動開始,才又一次讓殷商、兩周時期的大篆體系重新煥發生機。對於書體的演繹來說,篆書相對其他書體確實是落後的,起碼沒有明顯的進步。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篆書教程
    本文乃作者馬大哈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漢字是書法的載體,而五種書體又以篆書難識,學習篆書或篆刻必須首先認識篆書,並掌握一些關於文字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否則在臨寫時心中無數,容易張冠李戴,謬誤百出,貽笑大方。
  • 崔寶堂《金竹園汲古》篆書作品集出版
    2002年4月應日本「國際藝術書院」邀請,出訪日本作藝術交流;2005年4月應美國「美中友好協會」邀請,出訪美國作文化交流;2008年6月應韓國慶州市政府邀請赴韓國做文化交流;2014年12月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代表團副團長赴新加坡出席第15屆國際刻字藝術大展。2016年2月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代表團團長赴日本出席第16屆國際刻字藝術大展。書法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收藏。
  • 篆書入門:各個階段的臨摹課程表
    學篆刻必須學習篆書,上一篇我們已經將篆書學習打基礎的177字發布過了,本文依照鄧散木先生《篆刻學》的次序,繼續說篆書學習各個階段的臨摹課程: 一、基礎階段 學者先將右舉一百七十七字,每日寫一通,俟左右上下方圓曲直諸筆法及其下筆之先後,一一爛熟於胸中,然後將說文解字部首五百四十字
  • 陳波書法:篆書「吳昌碩」石鼓文66幅,「細聊」特徵5大方面
    吳昌碩(1844~1927)作為近代詩書畫印第一人,其傳世楹聯亦甚多。本文就湖州市博物館藏吳昌碩篆書楹聯作品,對其篆書書法藝術及社會交往做些討論。 比如四條屏中的「而、雨」(如圖,第5、6行最後一字)上的短橫就有了重合的現象,強化了裝飾性。
  • 他好比清朝的顏真卿,以一己之力讓篆書稱為時代特色!
    但是到了清代鄧石如,因為有金文大篆做根基,用筆注重「書寫性」,用到了隸書用筆和結構,有行草筆意,所以沒有保持筆筆藏鋒,而且也沒有把每個線條都整的一樣粗細,用鋒非常靈活,而且速度相對較快,這就是「清篆」獨特之處,厚重古樸自然,清篆的很大的特點就是融合了大小篆的優點。鄧石如自己對篆書的理解就是:「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 李陽冰篆書《千字文》高清欣賞(楷篆對照版)
    歷來也受到很多書法家的熱愛,李陽冰作為中國書法史上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篆書的發展史上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後世評其篆書的特點為「格峻」、「力猛」、「功備」,是篆書藝術在漢代以後出現的一座高峰。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他的篆書千字文,感受一下其篆書的魅力喜歡的話就請關注點個讚吧!
  • 篆書古法「三要」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吳昌碩篆書唐詩一首王澍在《竹雲題跋》中說:「餘常說篆法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言恭達先生以多年的篆書實踐和書學思考對「三要」進行了闡釋。「圓是指圓勁,決非圓俗」。
  • 篆書的速成規律
    篆書是當今已脫離使用的一類書體,但仍有不少書友傾心於此。今天,為各位介紹一套篆書的寫法,希冀對各位的書寫有所幫助。 筆順 篆書的筆順和漢字筆順規則基本相仿,如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這些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成問題的。
  • 如何快速入手鄧石如篆書?
    其實篆書的轉折,無論大篆還是小篆,都未必是一筆而成的。以前專欄中講過一些技法上的邏輯,篆書多圓轉,應該注意什麼?當然是「方折」,篆書因為重圓,所以要注意很多「方」的細節。比如「呂」字內輪廓,是不是有「方角」的味道?或者雨字頭的左右兩角,是不是也偏方?
  • 篆書結體三大基本特徵,搞清楚了,書法才能寫得又快又準!
    編者按:應書友的要求,我們從今天開始,連載刊發《篆書技法45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學習篆書的基本線條質量要求,以及達到此要求的、最基本的45個技法。本文為連載系列之六。——「書法入門」(ID:shufarumen)#16間距勻稱▼篆書屬於正書類,和楷書、隸書一樣。篆書在結體上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間距勻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