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對篆書提出三要:一要圓,二要瘦,三要參差。我以為此圓是指圓勁,決非圓俗;此瘦是指清瘦,決非枯瘦;此參差是指整齊中點畫挪讓,決非錯落怪態。篆貴沉厚清挺,於沉著中內含流動體勢,姿媚與輕佻均是疵病。篆之筆法當圓,過圓則弱而無骨;結體當方,過方則剛而無韻。筆圓而用方,體方而用圓,關鍵是「度」也。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吳昌碩篆書唐詩一首
王澍在《竹雲題跋》中說:「餘常說篆法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言恭達先生以多年的篆書實踐和書學思考對「三要」進行了闡釋。
「圓是指圓勁,決非圓俗」。孫過庭曾說:「篆尚婉而通」,其義簡潔而深邃,既闡述了篆書線條圓轉之形狀,通暢之氣韻,又強調了其中鋒用筆所表現出的線條形態,即飽滿、圓轉、通暢。
劉熙載認為孫過庭的觀點不夠辯證,補充道:「餘謂此須婉而愈勁,通而愈節,乃可。不然,恐涉於描字。」即篆書要「婉而通」,但一味的婉轉則會出現「流滑」;如果用筆節制不當,則會出現方折筆,露出鋒芒而非勁健。因此,在書寫過程中要辯證對待「婉」和「通」,「婉」中要加以勁健,「通」而又要以澀行加以節制。這正是言恭達先生所強調的「圓勁」之意。
▲清末徐三庚篆書被譽為「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瘦是指清瘦,決非枯瘦」。是指篆書線條的形質或圓潤勻稱,或散逸率意,或凝練雄渾,或古樸厚重,都應有「清瘦」之意,要「瘦」的有精神,有韻致,有氣勢。篆書「清瘦」的內質在於其線條要有剛勁力遒的質感,即「有筋力」,劉熙載所言「篆之所尚,莫過於筋」,確為的論。
▲吳昌碩79歲 臨散氏盤銘
「參差是指整齊中點畫挪讓,決非錯落怪態」,強調了篆書字勢上應有變化。篆書,尤其是小篆,是秩序感極強、整齊劃一的書體,形體結構簡明、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但整齊之中還要有變化,在「大齊」中有點畫挪讓,以求得篆書雖靜而生動的審美效果。誠如劉熙載所言「篆書要如龍騰鳳翥,觀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齊而無變化,則槧人優為之矣。」
篆書要圓、瘦、參差,雖有「三者失其一,奴書耳」之說,但具體運用中關鍵在於「度」的把握。
— End —
千年古宣注重中國書畫藝術產業的發展傳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開設了集藝術展覽、書畫愛好者交流及經營高檔文房用品的千年古宣北京旗艦店為一體的北京千年古宣藝術中心。
總公司安徽涇縣千年古宣宣紙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成功恢復失傳幾十年的傳統宣紙工藝的;更在安徽建設了國內一流的集「千年古宣」宣紙古法工藝生產、參觀、遊覽、體驗為一體的千年古宣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
依託於現有產業,在未來,「千年古宣」將會更加地致力於書畫產品的研發,致力於「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宣紙的社會化推廣,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走向千家萬戶,成為宣紙文化名片,服務於社會大眾。
千年古宣藝術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新華街84號
安徽涇縣千年古宣宣紙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宣城涇縣綠寶街羅裡路
關注千年古宣
「官方商城」
關注我們
關注千年古宣
「官方微信」
關注我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