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少生1.42億人:退休高峰將至 未來樓市誰接盤?

2021-01-09 中財網
30年少生1.42億人:退休高峰將至 未來樓市誰接盤?

時間:2021年01月04日 08:19:40&nbsp中財網

  原標題:30年少生1.42億人,退休高峰將至,未來樓市誰接盤?

  第一財經記者對近六十年出生人口統計梳理發現,近30年(即1990到2019年)比上一個30年少生1.42億人,按照推算,兩年後退休洪峰即將到來。

  「低生育率」、「少子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我國近幾十年出生人口變化趨勢如何?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歷年數據,對近六十年出生人口統計梳理發現,近30年(即1990~2019年)比上一個30年少出生1.42億人口,按照推算,兩年後退休洪峰即將到來。

  出生人數的減少反映人口結構的變化,將對養老金、住房需求、勞動力市場等方方面面帶來深刻的影響。  

過去30年少生1.42億人

  數據顯示,近60年中,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口最多,達到了23908.9萬人。其中,在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1961年)中的1960年和1961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處在低谷,分別只有1402萬人和1200萬人。不過三年困難時期一結束,出生人口迎來大反彈,1962年達到了2451.3萬人,是上一年的兩倍多;到1963年,我國出生人口總量高達2934萬人,出生率高達43.6‰,均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新高。

  此後幾年,雖然出生人口從最高峰略有回落,但是整個60年代,每年出生人口都超過了2500萬人。這個高峰期一直持續到1973年。其後數年,出生人口持續回落,1976年到1979年,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萬人以下。整個70年代的出生總人口為21666.3萬人,比60後少了2242.6萬人。

  進入到80年代,大量55後、60後相繼進入婚育階段,出生人口數量迎來一個次高峰,從1981年開始一直到1997年,年出生人口一直穩定在2000萬以上。其中1986年到1991年,年出生人口都超過了2200萬,1987年達到了2508萬,是這一波嬰兒潮的峰頂。整個80年代,總共出生人口高達22090萬人,雖然比60後少了1819萬人,但比70後多了423.7萬人。

  相比之下,90年代後,出生人口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尤其是1998年跌破2000萬大關後,此後20多年,我國年出生人口一直低於2000萬。整個90年代,出生人口為20849.8萬人,比80後少了1240.2萬人。

  進入到新世紀後,出生人口繼續減少,00後合計為16258.3萬人,比90後少了4591.5萬。進入到2010年代,我國先後實施了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計劃生育政策後,出生人口經歷微升後又繼續下降,2019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首次跌破1500萬大關,僅為1963年的一半。

  數據顯示,10後合計為16306萬人,僅比00後多47.7萬人。如果將30年當作一個世代,則20世紀的90~21世紀的10後世代,比20世紀的60-80後世代少出生了1.42億人。

  表1:各個年代出生人口(單位:萬人)  

退休高峰兩年後到來,各地爭搶年輕人

  出生人口的變化,也將影響到包括退休養老金平衡、住房需求、勞動力市場、教育等在內的方方面面。

  這其中,從歷年的出生人口來看,由於1962年後,我國進入到長達十多年的出生人口高峰期,因此最晚在兩年後我國即迎來退休高峰期,尤其是1963年出生人口高達2934萬人,其後兩年平均也達到了2700萬人,這三年出生高峰導致的退休高峰,將對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平衡形成第一輪較大的考驗。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另一方面, 90~10後人口的減少,也意味著新的青年勞動力在減少,整體的勞動年齡人口在不斷增長。有研究表明,1985~2018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因此,如何吸引、留住年輕人也成為各地近年來發力的重點,各大城市、各地均紛紛出臺引才計劃,以期留住人才、留住年輕人。

  其中,自2020年12月14日以來,包括廣州、蘇州在內的多個大城市密集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這其中,福州更是成為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中第一個零門檻落戶的省會城市。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各地爭相吸引年輕人、吸引人才一個重要背景就是人口老齡化。在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都在抓緊吸引外來人口尤其是年輕人落戶。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才有未來。

  在省域層面,2020年12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通知,提出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實行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遼寧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表示,要有效引導域外人口流入,遏制人口總量下降態勢。增強對年輕人群的吸引力,努力改善人口結構。黑龍江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建立健全拴心留人政策體系,留住適齡勞動資源,增加勞動力有效供給。  

誰來當樓市接盤俠

  隨著人口結構的巨變,廣受關注的房地產市場或許也將迎來巨變。

  根據貝殼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

新青年

居住消費趨勢報告》,通過對2017年~2020年購房行為情況的統計發現,80後仍是購房主力,但購房佔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目前80後購房行為多以改善型換房為主,更追求居住品質。90後正是組建家庭、結婚生子階段,購房目的多以剛需為主。

  當前,80後為置換會賣掉首套房產,而90後會為剛需「接盤」,以保證存量房市場的流通性。只有新人群不斷進入房地產市場,才能保持市場的流通性。由於00後比90後少了4591萬人,比80後少了5831.7萬人。當前00後已經逐漸進入到勞動力市場,幾年後即將進入到婚育階段。這也意味著今年後,為剛需「接盤」的數量也越來越少。

  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地區、不同城市、城市內部的不同板塊、不同戶型的房子也將出現分化。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對第一財經分析,人口變化對於未來房地產影響主要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房地產增量市場的規模大概率會不斷縮減,即商品房銷量緩步減少是個大趨勢;另一方面青年人口會不斷向大中城市集聚,大城市集聚效應不斷顯現,奠定了熱點一二線城市未來房地產市場需求增長的基礎。  

  圖:廣州珠江新城(林小昭/攝)

  前述貝殼研究院的報告也顯示,當前

新青年

(這裡的

新青年

即為90後,下同)人口流出以三四線城市為主。城市化進程加劇城市間分化,產業基礎薄弱的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失嚴重。外流的人口大多會選擇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主要原因是這些城市產業基礎相對雄厚,就業機會多且相對公平競爭,

新青年

為了獲得更好的勞動報酬,無疑會將這些城市作為首選項。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口外流、住房供應較大的三四線城市,住房需求也會隨之萎縮,存量房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受到很大影響,未來類似鶴崗、阜新等出現」白菜價」房子的城市也會越來越多。

  近日,由國家衛健委直屬事業單位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期刊《人口與健康》2020年第12期刊發了一篇題為《城市化、低生育率與人口負增長》的文章分析,(由於)新生人口無法填補老齡化和勞動力人口流失,造成非核心區域的鄉村與城市人口收縮。大城市對青年人口的『虹吸效應』導致鄉村與落後地區遭受更嚴重的老齡化挑戰,這是周邊國家的現實案例,也是我國正在經歷的現實。

  即使在大城市內部,不同板塊、不同配套的房子走勢也會出現明顯差異。高

新產業

、新興產業集聚的新城區,集聚了大量的年輕人口,未來這些區域會更看好,相比之下,產業缺乏、年輕人少的區域,發展會相對緩慢。

  另一方面,隨著老齡化不斷加深,房地產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張波說,銀髮經濟在未來將發揮出極大效應,養老地產將成為服務於夕陽人群的朝陽產業,和40、50後出生人口不同,60後人口在青年時期經歷了國內改革開放的起始階段,在學歷、收入以及職業發展方面,整體有著更為明顯的提升,因此對於養老也有著更高品質的需求。目前,屬於國內的養老地產的黃金期還未全面開啟。

  表2:歷年出生人口

相關焦點

  • 30年少生1.42億人,退休高峰將至,未來樓市誰接盤?
    導讀:第一財經記者對近六十年出生人口統計梳理發現,近30年(即1990到2019年)比上一個30年少生1.42億人,按照推算,兩年後退休洪峰即將到來。「低生育率」、「少子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我國近幾十年出生人口變化趨勢如何?
  • 2020年買房,是「撿漏」還是「接盤」?「六字真言」送給你
    樓市格局大變,央行禁止資金流入樓市,各大開發商迫於經濟壓力走上「以價換量」的道路,簡單來說以前開發商競爭的是誰賣的房最貴,而現在是誰賣的最快。那2020年買房。是「撿漏」還是「接盤」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分析。1.購房城市產生了差異化的額外購房成本。
  • 曹德旺:中國有14億人,只有2億人有消費能力,老百姓拿什麼買房?
    曹德旺談中國人消費能力 曹德旺曾說過:中國有14億人,只有2億人有消費能力他雖然是做車玻璃的,但是十分關心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關心我國未來的經濟走向。曹德旺先生曾多次炮轟房地產業,高房價對於中國經濟的危害。這次他又提到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說實話在這個全民負債的時代,人們的消費能力真的越來越低,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也越來越低。
  • 關乎每個人!出生率越來越低,未來樓市還撐得住嗎?
    來源:地產情報站人口數量和房地產密切相關,人少了,房子就賣不動,自然關係著房地產市場的生死。近日一則《2019年出生人口預計約1100萬,斷崖式下跌》的消息廣泛傳播。那麼,人口降低會對未來樓市發展產生什麼影響呢?
  • 江蘇一爛尾樓「復活」,有人2億接盤,未來或將成「小資區」!
    今天,所謂的無錫新「大作」,是腐朽樓盤復活的成功案例,是未來無錫「小資區」的代表作——悅尚奧特萊斯。江蘇一爛尾樓「復活」,有人2億接盤,未來或將成「小資區」!據了解,悅尚奧特萊斯的前身是無錫爛尾14年之久的惠山明發廣場。明發商業廣場步行街,很多公共商業空間和景觀節點,不僅是休閒和購物的功能,更多的娛樂和旅遊項目,不僅地理位置:惠山區的cbd地區佔據著。
  • 李嘉誠「套現」70億,樓市要轉變?國家表明態度,購房者要警惕
    但在前幾日,國家出臺一系列新規新策,為樓市降溫、遏制高房價。同時國家召集疫情期間房價最火熱的10個城市開展地產座談會議,通過出臺新規將房價「牢牢鎖住」。「只有房產才能挽回經濟」?購房者要保持警惕。在今年上半年全國樓市異常寒冷時,仍有幾個城市房價漲勢離譜。
  • 30歲前要不要買房?
    數據顯示,商品房銷售面積從1987年的0.3億平米,攀升至2017年的16.9億平米,上漲了56倍,如今的樓市,年銷售面積17億平米,成交額高達15萬億元。更寬泛的看,這些「勞動力」,按國際標準劃分,專指15-64歲年齡段的人口。長大了要婚房、有孩子了之後要改善房、學區房,孩子長大之後又要給子女買房,他們的需求,才是房地產最核心的驅動力量。
  • 延遲退休,1962年之後出生的人將受到影響!
    我爺爺1958年開始工作,1999年退休時的工資只有600多元。上個月,他領到了3014元的養老金。很多人說,如果我不交養老金可以攢下多少多少錢。且不說你能不能自己做主不交這個錢。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辛苦和忙亂的。今天孩子要補課,明天老人要看病,任何一個小事,都會讓你存錢養老的計劃推遲。
  • 30億人次「大遷徙」開始
    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突破30億人次。春運期間預計發送旅客30億人次昨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0年春運新聞發布會。七部門負責人就春運工作安排回答記者提問。2020年春運從1月10日啟動到2月18日結束,共40天,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約30億人次。
  • 整頓下淮安樓市現如何?
    樓市亂象得以遏制,樓市整頓有了效果!樓市整頓,房源稀少,買房人既高興又著急!政府施壓,樓市整頓進行中,買房人是既高興又著急!買房人購房壓力又加大一層!11月26號,經濟技術開發區審批中心首先發出通告!通知顯示,鑑於最近辦理購房資格證明、二手房網籤業務較多,現對上述兩項業務採取限號措施,購房資格證明業務每日限號70個(上午35,下午35),二手房每日網籤業務每日限號70個(上午30,下午40)!
  • 豬年樓市開盤可有「豬籠入水」?
    A走訪:大多項目均舉辦活動,吸引市民到訪「今年春節假期,有的人在景區玩,而我到樓盤玩,感覺也不錯。」市民黃小姐說,她有意買房,為此,今年大年初一至初五,她到過錦富·匯景灣等樓盤,一邊看房,一邊參與活動。今年春節期間,樓市活動確實比較豐富。
  • 退休高峰要來了!專家:分步快走!女性先一步延退!養老金領取「早減...
    第一波「嬰兒潮」人口2年後退休    隨著這類人群陸續邁入60歲門檻    屆時,我國每年將有上千萬人退休    退休政策、養老金會發生哪些變化?    實行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
  • 會接盤嗎?
    然而就目前的樓市表現來看,成都的房價可不便宜,就連98年的爛房子都已經賣到2萬元的單價了,很多朋友不知道該不該接盤? #中國樓市大變局觀望還是早買房#配圖2,成都的老房子都賣2萬元單價了,該不該接盤?說實話,現在很多人群去成都買房都是為了賺取增值的收益,而不是解決自己的居住需求。一方面是絕大部分家庭都已經買了房,都解決了自己的居住問題。
  • |樓市|三四線城市|樓市調控|二手...
    從1998年至今,中國樓市整體上處於上行階段,房價也從2000多元一路高歌,邁入萬元大關。  然而當深圳、杭州等南方城市「打新熱」復燃,「萬人搖」頻現,不斷收緊樓市調控政策時,哈爾濱、天津等北方城市卻在艱難「自救」,甚至出臺了鼓勵開發商打折促銷的政策。  為什麼南北樓市分化如此之大?
  • 2020年成樓市分水嶺?買房者要注意了,樓市將進入「青銅時代」
    很多人想知道,房地產市場還在「風口」上嗎?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經歷過的兩個通風口。在北京奧運會的那一年,全球經濟疲軟,房價比現在低得多。但是在那個時候,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未來的房價會漲這麼多,在那個時候買房的人肯定是賺了錢。2008年後,房地產市場逐漸平靜下來,但僅僅幾年後,房地產市場又開始升溫,到2015年,相信很多人還記得,今天的高房價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 國慶將至,用麻布袋裝大錢的7個生日尾數,天上掉財、地上生金,喜事接二連三​
    國慶將至,用麻布袋裝大錢的7個生日尾數,天上掉財、地上生金,喜事接二連三
  • 扒一扒泰山會的絕密往事:救史玉柱、幫柳傳志、接盤王健林…
    一行16人,就是「泰山會」的主要成員。他們這次來臺灣,主要是慶祝「泰山會」成立20周年,並討論分享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的看法,順帶吃吃臺灣的美食,領略一下臺灣的「風土人情」。柳傳志是「泰山會」會長,會員有四通的段永基、泛海的盧志強、萬通的馮侖、復星的郭廣昌、巨人的史玉柱、華誼兄弟的王中軍等人,總共16人。
  • 農夫山泉「太子鍾墅子」5500億|樓市資本論|農夫...
    多災多難的2020年,誰是最大贏家?答案在2021年首個交易日揭曉。1月4日,由於旗下股票大漲,浙商鍾睒睒身家飆漲67億美元,在福布斯實時富豪榜上以8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10億元)躋身全球富豪榜第八位,直逼股神沃倫·巴菲特。而在2020最後一天,鍾睒睒身家剛剛突破778億美元,新晉亞洲首富。
  • 樓市大局已定!「看衰」樓市者狂增,來看看馬雲李嘉誠是怎麼說的
    很多人一臉茫然,按照這個邏輯,即便在沒有後續其他優惠的情況下,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在9月份的銷售價格就比8月份直降30萬元。要知道,恆大作為房地產界的龍頭企業,卻開始實行打折政策,不免讓人猜疑,樓市要降價了嗎?  未來房價是要漲還是要跌,還是像馬雲說的,和大蔥的價格一樣?  馬雲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
  • 蘿崗雲埔工業區首拍宅地 30億"準地王"質疑不斷
    日前蘿崗雲埔工業區首次開拍一宗近19萬㎡的宅地,叫價30億,樓面均價近6332元/平,與區域現任地王僅差742元/平,若加上配建保障房的成本,地塊已成區域準地王。但網易房產探營發現地塊地塊深處工業區腹地,環境配套無優勢,消費人群難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