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源自網絡
趙公明是民間所說的「正財神」, 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
正財神與偏財神,都出自《封神演義》。在《封神演義》中,趙公明為趙公元帥,他還有四個部將,即: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
什麼是「偏」?什麼是「正」?其實,就是看神像擺放的位置。趙公元帥居中,所以叫正財神,另外四位部將——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都分居四方,所以叫「偏財神」。
趙公明和他的四大部將又被民間稱為「五路神」,分別護佑:東、西、南、北、中,這五方的財運。因此,也有人叫這五位財神是路頭神,或行神。清人姚富君說:「五路神俗稱財神,其實即五祀門行中之神,出門五路皆得財也。」
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崇拜。
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老百姓會在這一天「迎財神」、「搶路頭」。所謂「搶路頭」,即是搶接五路財神。具體怎麼接呢?那就要早早地起床,出門搶放頭通鞭炮,好把財神早早地迎接進門,以此祈盼發家致富。
清代蔡雲,在《吳覦》中有生動地描述:「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
素材源自網絡
另外,對於正財神與偏財神,民間還有許多其他說法,歷來沒有定論。其中,有人認為:文武財神是正財神,而專司發橫財的神仙都是偏財神。這樣,民間就出現了一大堆的偏財神,如:「五顯」、「五通」、光華大帝、利市仙官、招財童子,萬回和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