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鬱症的人,嘴裡總會有3句話,別覺得很正常,自測下吧

2020-11-25 39健康網

每一個離開我們的人,都會化成天上的星星,繼續閃耀著。

2019,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無數名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或是癌症,或是猝死,或是抑鬱症。而在名人的光環之下,還有更多無聲的告別,他們是平凡的普通人。

「沐浴」在星光下的我們,依然每天忙碌,為了前程,為了家庭,為了心中的嚮往……在忙碌的間隙偶爾抬頭仰望星空,也許我們能從閃閃星光中,讀懂他們的故事……

那些在2019年離開我們的人

1.高以翔(1984年9月22日-2019年11月27日)

【事件回顧

2019年11月27日,中國臺灣藝人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的一檔綜藝節目時意外倒地,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事發9天後,浙江衛視確認該節目永久停播,並表示會承擔相應責任。

節目組聲明/圖源微博

消息一出便迅速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的熱議。一方面,高以翔的粉絲譴責浙江衛視沒有及時採取急救措施,導致高以翔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另一方面,關於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及預防科普,也再一次席捲網絡。

【猝死急救,時間即生命】

在對這條年輕生命突然逝去感到惋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當相似的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高以翔錄節目猝死事件,海南醫學院黨委書記、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候任主委呂傳柱稱:很多猝死可挽回,應普及心肺復甦,抓住黃金4分鐘。

圖源網絡

所謂猝死,是指從發病到死亡不超過一小時的突然死亡。據統計,心源性猝死約佔所有猝死事件的75%。心源性猝死的徵兆,包括突然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即心跳特別快,或者特別慢,而且有胸悶、頭暈、黑蒙,甚至暈厥的症狀,甚至伴隨著劇烈的胸痛,感覺呼吸困難

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也就是說搶救的關鍵時期是心臟驟停之後的4分鐘內,錯過這4分鐘人體臟器可能就會因為缺血、缺氧而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掌握黃金4分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

那麼,面對心源性猝死的突發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評估現場環境是否安全,在吳高空墜物、無車輛行駛等安全的環境中實施救援。其次,查看倒地者是否還有呼吸意識是否清醒。最後,在等待120救援到來之前,可對倒地者進行簡單的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的步驟為:

①將患者放平,解開衣服;

②用手掌根,另一隻手交叉重疊鎖死,下面的手五個手指翹起來,按壓倒地者雙乳頭連線,正中線交叉點處;

③按壓的深度在5-6cm,每按壓30次,給患者開放一次氣道;

④查看倒地者的口腔裡是否有異物。

據統計,我國每18-20秒就有一人發生心梗,每3個心梗就有一位猝死,堪稱所有致命疾病中的「頭號殺手」。因此,掌握簡單的心肺復甦方法,也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2.崔雪莉(1994年3月29日-2019年10月14日)

 具荷拉(1991年1月13日-2019年11月24日)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也隱藏著致命的野獸。粉絲們想不通,他們陽光可愛的愛豆小姐姐,竟會以這種方式去往另一個世界。

【事件回顧

2019年10月14日,年僅25歲的韓國演員、歌手崔雪莉被確認在家中自殺,讓人唏噓。事發一個多月後,2019年11月24日,崔雪莉生前的好友,同樣也是韓流明星的具荷拉也在家中自殺,年僅28歲。而她們的自殺原因出奇地相似——抑鬱症。

圖源微博

抑鬱症,聽起來不像是一種病的它,卻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數據顯示,目前有5400萬中國人患有抑鬱症,世衛組織的專家認為,如果保持這一趨勢,在不考慮社會經濟水平、國家、信仰和文化等因素的情況下,到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致殘的第一大誘因。

【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

聽說過抑鬱症的人不少,但真正對抑鬱症了解的人卻不多,甚至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更有一些患者以抑鬱症為恥,不敢告訴別人,也不敢去看醫生。

抑鬱症不是簡單的情緒低落,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抑鬱症?不妨用以下的抑鬱自評量表進行初步自測:

抑鬱自評量表

此外,抑鬱症患者在不經意間會有很多口頭禪,這些話語可從側面反映他們的心理狀態。最明顯的三句話是:

「真沒意思」:患者對身邊一切事物喪失興趣;

「我真沒用」:自我否定,且極度自卑;

「不想活了」:較為嚴重的症狀,患者會悲觀厭世,甚至試圖自殺。

那麼抑鬱症患者怎麼自救?請牢記一點,大多情況下,抑鬱症是可管理、可治癒的!

首先要調整心態,學會自我調節。當自己沒有辦法調節的時候,一定要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不能放任不管。最關鍵的,還是要學會樂觀地生活,當情緒低落時,通過與朋友聊天、去健身房運動、出去旅行等方式進行排解,切忌長期悶在心裡。

3.剛認識,卻永遠離開的醫生

在醫患糾紛嚴重的今天,人們都在批評醫生態度不好,卻忘了他們在手術室夜以繼日依舊無怨無悔的身影。

12月15日,陳培醫生的葬禮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陳培醫生,年紀輕輕便憑藉自己的能力當上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主任醫師、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普外科執行副主任兼肝外科執行主任。榮譽的背後,是他付出的巨大代價。

為了給病人看病,幾乎全年無休;就算自己生病了,也要拖著病軀飛往全國各地做學術訪問……12月12日,陳培醫生因連續腹瀉多日,實在堅持不住,在宿舍休息了半天。可是,這一躺,他就再也沒能起來。

醫生過勞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近兩個月,有幾位優秀的醫生,也因為過勞死離世:

12月16日晚,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年僅39歲的楊立峰醫生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離世。

12月13日,原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內二科副主任譚洪勇教授因多發性骨髓瘤醫治無效離世,年僅51歲。

11月1日,上海瑞金醫院麻醉科醫生江金健熬夜值班後心臟驟停,年僅30歲。

......

醫者不自醫。醫生,本是救死扶傷的天使,到頭來卻救不了自己的命,不禁讓人感嘆。

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調查表明,在接受調查的7000多名醫生中,90%的人表示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近一半的人感覺「非常累」。

2017年《中國醫生生存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我國男性醫師平均每周工作時間50.9小時,女性為49.79小時,均遠超國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時。當然,除了醫生,還有很多職業也存在過勞死的風險。過勞死不是累死,而是病死。

如何判斷自己過勞,也成了降低過勞死概率的一種方式。

當你小毛病不斷,經常頭暈、胸悶、耳鳴、目眩,檢查之後也無異常時;當你情緒波動大,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雷霆,或者情緒低落時;當你失眠的次數越來越多,睡眠的時間越來越短時,睡覺越來越容易驚醒時;當你經常感到全身無力,記憶力下降時;當你精神無法集中,反應遲鈍時……

如果你出現以上幾種情況,就要及時休息,調整狀態,警惕過勞死了!

有說法稱過勞死實際上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但事實上,過勞死的人往往患有基礎性疾病,加上季節變化、體質和遺傳因素、個人習慣等因素,最終摧毀人的身體。

若將健康看做1,金錢視作0,如果沒有完好無損的1,工作掙來再多的0又有何意義?無論是醫務工作者,還是奮鬥在每個普通崗位的我們,都應該在「工作」與「身體」間,做出更好的選擇。

雖然2019的悲痛已經過去,但我們終將牢記。2019,願生者堅強,逝者安息;2020,願世界和你我一切安好。

參考資料:

[1]劉有為.四步學會心肺復甦術[J].《健康生活》,2015(3):22-22.

[2]陳宇祥.七成職場人憂慮「過勞死」 有病不治是誘因[J].安全與健康,2014(11):40-41.

[3]李廣智.抑鬱症不可怕,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J].健康指南:中老年,2017(5):54-55.

[4]過勞死不是「累死」是「病死」.羊城晚報 .2013-06-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如何自測?患上這種疾病多久能恢復正常?
    抑鬱症是一種全球常見病,近年來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每年因抑鬱症而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因抑鬱症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2020年9月11日,衛健委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已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體檢內容。
  • 抑鬱症離你有多遠? 你敢打開自測一下嗎?
    原標題:抑鬱症離你有多遠? 你敢打開自測一下嗎? 想從抑鬱症走出,需要有人理解,有社會重視。可是在中國,抑鬱症的普及率非常地低,沒有什麼人關注,甚至得了抑鬱症,自己都不知道。患病的覺得這種病被別人知道是一種恥辱,一般都會拒絕去醫院就診。
  • 峨眉山跳崖女孩遺書:抑鬱症惹的禍?抑鬱症自測表,測一下吧!
    整個過程讓人心驚膽寒,很多網友對女孩感到惋惜之餘也不禁疑惑,女孩為何如此想不開呢?原來,女孩留遺書表示自己患上了抑鬱症,由於不堪其苦於是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尋求解脫。事發後,由於很多人對抑鬱症的不了解,從而對女孩的惡意猜測頗多,認為抑鬱症是因為自身太過脆弱,甚至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矯情云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抑鬱症的知識。什麼是抑鬱症?
  • 自測抑鬱症不靠譜 專家:或加重已患病者病情
    做問卷自測抑鬱靠譜嗎?記者自測得了「中度抑鬱」 專家:這不科學  「你覺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我吃得和平時一樣多」、「我無緣無故的感到疲乏」、「我覺得不安和平靜不下來」……做完這樣的10道題就能判定你是否抑鬱?
  • 「別和有抑鬱症的人做朋友」
    知乎熱搜榜上出現了這樣一個話題:#你願意和重度抑鬱症患者做朋友嗎?#在眾多回答中,有一位正在跟抑鬱症抗爭的朋友給出這樣一個答案:「別和有抑鬱症的人做朋友。」這句話看起來可能有些偏激,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的。
  • 抑鬱症測試題目 醫生教你認識抑鬱症
    明星喬任梁離世,讓抑鬱症一詞再次走進人們的生活,一時間,抑鬱症的各種普及知識、自測表、自評表也風靡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不少人對照自測後驚呼自己是不是「抑鬱」了?  3、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4、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5、你是否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6、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7、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8、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9、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別人?
  • 抑鬱症主動治療者少 網傳《自測表》難成依據
    晨報訊 近日,年僅35歲的《都市快報》副總編輯徐行因患抑鬱症自殺身亡,讓人感受到了抑鬱症的可怕。而昨天網傳的一份可自測是否抑鬱的題目也引發很多人關注。記者從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了解到,在合肥因抑鬱症自殺的人不在少數,抑鬱症病人佔到了門診量的10%到15%。專家表示,如果自己或者家人長時間心情低落,小心是抑鬱症。
  • 有輕度抑鬱症的人,經常會說這5句話,若你一個不佔,值得恭喜
    要知道一旦壓力很大,就很容易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久而久之也容易被一些負面情緒包圍,從而會有輕度的抑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人就患有輕度抑鬱症,雖然他們看著挺正常的,但是他們內心比平常人更容易感到焦慮,也更容易崩潰。和他們相處的時候,你會經常聽到這幾句話。
  • 有秘密武器!一起來做做這張情緒狀態自測問卷吧
    數據讓人心驚!抑鬱症發病率居高不下。2017年的調研數據顯示,國內抑鬱症的發病率在3.59%左右。而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高達8%-12%。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 20道題,10分鐘自測抑鬱程度,成年人適用!
    而是在遇到具體生活事件後,一種難過、煩悶、壓抑的內心體驗,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正常的情感反應。比如,失戀會難過,手機丟了會鬱悶,被老師批評了不開心,等等吧。這種情緒是短暫的,通過傾訴、運動、吃一頓好的、睡一覺就能調節,一般在1-2周之內就會緩解,消散。『抑鬱症』就沒那麼簡單了。
  • 女人「下半身」若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衰老預兆,自測下吧
    大家好,歡迎來到每日聊一聊健康,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女人「秘密花園」若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衰老的表現,自測一下你有嗎?女人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可以永葆年輕,看起來比實際的年齡年輕,就會特別高興,不僅能夠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心情好了也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 抑鬱症測試:明顯症狀千萬不能忽視,別讓抑鬱症有機可乘,自測下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存在著抑鬱的傾向,生活以及工作上面的壓力已經嚴重影響到心理方面的健康。抑鬱症雖然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身體症狀出現,但是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因為抑鬱症而失去了生命。抑鬱症發作的時候,雖然身體看上去還是好好的,但是心理和大腦已經受到嚴重的傷害,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
  • 如果男生得了「抑鬱症」,經常會說這麼幾句話,可別不當回事!
    如果男生得了「抑鬱症」,經常會說這麼幾句話,可別不當回事!在這個時代,儘管生活很方便,也是有很多人都容易迷失自己。而目前最為常見的也就是抑鬱症了。如果說起抑鬱症,那每個人都將可能是所避忌的一件事吧,但是這個抑鬱症,是必須要引起每個人的注意了,尤其是這些患者平時都很難被人發現,如果被發現了的話,就必須要引得大家的注意了。那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如果男生得了所謂的抑鬱症,那麼,他可是會經常說這些話的,你可別不在意!1 我很好。
  • 害怕自己有抑鬱症,怎麼辦?如何自測?
    抑鬱症,一個越來越為眾人所熟知的名詞,正在悄悄走進許多人的生活。對於抑鬱症,有的人認為患者就是認死理兒、鑽牛角尖兒,有的人認為患者是情緒問題過上一陣兒就好了,有的人認為患者是心理問題調整心態即可,有的人認為患者是神經病注意休息就行,有的人認為患者是精神病需要吃藥、住院治療……各種觀點林林總總,可謂眾說紛紜。尤其是,現代醫學並沒有找出抑鬱症的確切病因,關於抑鬱症的認識更加莫衷一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藏危機。
  • 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如何自測強迫症?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 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 如何自測強迫症東西不放回固定的位置,總覺得不舒服;地板明明很乾淨,卻仍一遍又一遍地擦;明明手不髒,卻忍不住反覆洗手;明知道門窗都關好了,硬是放心不下檢查好幾遍……躺槍了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許多人以為精神疾病離自己很遠。
  • 有多少人會緊張、抑鬱、壓力大?這些自測問卷告訴你答案
    同時,也向市民發布了公眾版的自測問卷,有需要的市民不妨來看一看、測一測。 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楊天蓉副處長介紹,1月24日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市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疫情期間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先後出臺了緊急心理危機幹預相關文件,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疫情造成的危害,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公眾心理健康,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 有抑鬱症傾向的人,生活中常有這幾種表現,快來看看你有嗎?
    近些年來,抑鬱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抑鬱症的典型表現為:悲觀厭食、情緒低落。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負擔重,不少人都或多或少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鑑別偶爾的情緒不佳和抑鬱傾向的區別,有抑鬱傾向的人都會有以下這些表現,快來自測一下,希望你一個都沒有。長期睡眠不佳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有失眠的問題。
  • 心理測試:來測下你有沒有抑鬱症傾向吧
    抑鬱症可以存在於各個年齡段、職業、性別中,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有可能罹患抑鬱症。它可以影響生活中任何時候的任何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全世界三億多人患有抑鬱症,中國有三千萬抑鬱症患者,其中尋求治療的僅有十分之一。
  • 心理學家表示:如果一個人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邊,說明他有抑鬱症傾向
    大家好,這裡是阿靜的心裡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抑鬱症。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過抑鬱情緒,如果不多加注意,不進行自我調節,抑鬱情緒很可能會轉化為抑鬱症。 當遭遇一些負面情緒時,沒有抑鬱情緒的人一般會把責任歸為外在,如:怎麼會有這種人,這個世界對我不公平等等。
  • 輕度抑鬱症的人,常把這5句話掛在嘴邊,若你一句沒說,恭喜
    大部分的抑鬱症患者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異樣,而且身體方面也沒有問題,跟別人交流時也挺正常,所以當大家聽到他們患上抑鬱症的時候,覺得非常的驚訝,也不會太當回事兒,也正是這樣,才會讓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覺得非常絕望。怎樣判斷自己身邊的朋友,有沒有抑鬱症情況呢?一般來說患上抑鬱症的人大多都有這5句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