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在中國歷代君王當中,有那麼幾位特別突出的人物,他們藝術天賦極高,但是卻偏偏生在了帝王之家。如果不做皇帝,他們可能會成為畫家,詩人,甚至書法家,憑藉他們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名垂青史,但是命運卻偏偏將他們安排到了皇帝這個位置。
而這樣的衝突導致了一個問題,明明藝術上比較有造詣的人,卻在政治上有非常大的短板,導致他們最終成為了亡國之君。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非常有印象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位人物,一個是南唐後主詩人李毅,還有一位是北宋徽宗趙佶。今天小李子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李煜的一些故事。
相信許多人都非常熟悉我們的南唐後主,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出自於與初中語文課本中關於他的詩詞吧!要是連「中國第一詞帝」的詩都不會背,那還好意思說是中國人嗎?李煜出生在公元937年的中國情人節(七夕),父親是南唐中主李璟。
後主從小就是一位「天才少年」,不但書畫技藝精湛,而且恭敬仁孝,是典型的好孩子。並且他一目重瞳,有帝王之相,他也因此遭到了他的兄長的猜忌,要知道在古代,有此面相的人只有天子。
而我們的詞帝為了避免兄弟相殘的悲劇,於是乎全心全意投身在書畫藝術之中,還給自己取了「鍾隱」的名號。做這麼多就是想告訴他的兄長,他無心爭奪皇位。只可惜無心插柳柳成蔭,執著於皇位的大皇子還未登基就去世了。而無心皇位的李煜,不久就成為了皇太子,在他父親去世之後,登基成為了南唐後主。
其實南唐的衰敗並不全是李煜的責任,從他父親李璟開始,國家就已經漸漸的在走下坡路了。當初壽州一戰,南唐軍隊潰不成軍,李璟只好割地賠償,讓出了江北之地,自己遷都,改名江南國主。
而李煜登基之後,恰巧是趙匡胤建立宋朝之時,於是他便派中書侍郎入宋朝朝貢。而此時的趙匡胤,天下初定,剛好沒時間騰出空來收拾他,所以就藉此機會派人到南塘去恭賀李煜繼位。
等到收拾完後蜀、南宋後,趙匡胤終於有時間來收拾李煜了。但是李煜卻並不好對付,因為他採取了和他父親一樣卑躬屈膝的手段,可趙匡胤並不想放過他,所以他決定逼他造反。
趙匡胤滅了南漢之後,屯兵漢陽,這讓李煜十分恐慌,他也立馬學做他父親,自稱江南國主,然後讓自己的弟弟入宋求和。
事情非常的順利,趙匡胤也同意了他的建議,但是他卻他的弟弟李宗善給扣押了起來。儘管李煜多次請求趙匡胤放人,但都遭到了拒絕。開寶7年,趙匡義又找了一個理由,想讓李煜進京,李煜也看穿了趙匡胤的小心思,所以便謊稱傷病在身不能入京。
趙匡胤聽了之後,當即派水入兩軍並進南下。這也將好脾氣的李煜給惹怒了,索性徹底和北宋交戰。同時他還想拉攏吳越王錢俶,一起對抗北宋,但是吳越王錢俶是個牆頭草。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他索性向趙匡胤投了降一同舉兵攻打南唐。
一年之後,北宋和吳越會師,進軍潤州,劉澄投降。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也有人想支援李煜,洪州節度史便是一人。朱令贇發兵15萬支援南唐,但是卻因為天氣問題導致全軍覆沒。這一下就讓李煜失去了希望,最終只得派人請求投降。
使者徐鉉對趙匡胤說:「我王一直恭敬的對待北宋,國主只是因為生病而未能朝見,絕對不是想抗旨。」但趙匡胤卻霸氣的說:「不必多言,江南本無罪,但天下需一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最終難逃也難逃一死,離異,最終也被迫前往了開封,悽涼的度過了餘生,而趙匡胤的那一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則流傳了千古,專門用來治自己勢力範圍內,不允許敵非己方成員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