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葬禮習俗

2020-11-23 騰訊網

[摘要]舊時的風俗是,亡人的靈柩如果放在室內,其前臉必須放在風門的位置上,為便於出入,就要把風門、簾架、橫批、餘塞以及外側的隔扇拆掉,用《紅樓夢》裡面的表述就是「下隔扇」。

紅樓夢葬禮也是紅樓夢的一大景觀,其中有賈母、賈敬、秦可卿的大喪儀和尤三姐的小喪儀。賈母、賈敬、秦可卿三人都屬於有威勢的主子的範疇,尤三姐,雖然也是主子,但屬於被排擠的對象,喪儀簡單,而金釧兒、晴雯、司棋和鴛鴦,都是丫鬟,屬於死而無儀,因此也就可以省略不談。紅樓夢中葬禮民俗頗多講究。

先說賈母。賈母故世以後,立即:「從榮府大門起至內宅門,扇扇大開,一色淨白紙糊了,孝棚高起,大門前的牌樓立時豎起,上下人等登時成服。」而賈敬在玄真觀故世以後,賈珍將他的靈柩移到寧府之前,賈蓉騎馬飛至其家,「忙命前庭收拾桌椅,下隔扇,掛孝幔子,門前起鼓手棚,牌樓等事。」把門打開,糊上白紙(見注),可以理解,其餘的「下隔扇」之類蘊含什麼意思呢?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人故以後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不可以接受日、月、星三光,因此或者將靈柩停於室內,或者將靈柩遮蓋起來。在清代,北京的規矩是,在這個時候,喪家往往要請棚鋪搭棚——白棚,即辦白事用的棚子,以別於辦喜事的紅棚。賈母去世以後「孝棚高起」便是這個意思。搭棚的目的,當然還有實用性,以便接待前來弔唁之人。

白棚的材料主要是杉篙與席箔。季節不同,質地也不一樣。冬季是暖棚,夏季是涼棚。在形狀上,有起脊和平頂兩種形式。起脊者可以是一殿一卷,將前後兩院遮罩起來,即靈堂的院子處於殿的位置,前面的院落則處於卷下。如果喪居是三層院子,則是一殿兩卷,如果是四層院子,便可以搭出一殿三卷的形式。這樣的棚不僅遮風避雨,而且狀如殿宇,宏偉壯觀,非一般人家可用。榮府從大門到正堂,至少有兩進院落,因此賈母的孝棚應該是一殿兩卷,但此時的榮府已經勢弱錢微,為了節約很可能是起脊無卷的形式吧!

當然,如同賈敬身後的喪儀那樣,鼓手棚與牌樓還是要搭的。牌樓位於大門之外,採取過街牌樓的形式。也就是說,大門之外是過街棚,棚的兩側是牌樓。牌樓或為一門,或為三門。而鼓手棚一般設於大門外,秦可卿故後,「會芳園的臨街大門洞開,旋在兩邊其了鼓樂廳」,便是此意。而這三樣——白棚、鼓手棚與牌樓,在起靈之後,都要立即拆掉,賈政將賈母的靈柩請到鐵檻寺時,家人「林之孝帶領拆了棚,將門窗上好,打掃了院子」,便是這個習俗的反映。然而,「拆棚」,可理解,為什麼還要「將門窗上好」,這二者是什麼關係?聯繫賈珍為其父賈敬請靈「下隔扇,掛孝幔子」便好理解了。

我國的傳統民居,明間外部的隔扇均是一樘四扇。賈母所住的五間上房明間也應該是這樣。平時兩扇固定不開,只開啟中間兩扇。但是門洞仍然嫌大,不僅開啟不便,也不利於防熱保暖。為此在中間兩扇隔扇門的外側貼附一層簾架。簾架裡面安裝橫披和餘塞,中間裝一扇單扇小門,稱風門。簾架的主體是邊梃,上部是荷花拴鬥,下部是荷葉墩,邊梃便固定在這二者之間,因為可以在上面懸掛帘子,故有簾架之稱。這些構件,包括隔扇、風門都是通過插銷固定,拔掉插銷,全部可以拆卸下來,謂之「打簾架」。

舊時的風俗是,亡人的靈柩如果放在室內,其前臉必須放在風門的位置上,為便於出入,就要把風門、簾架、橫批、餘塞以及外側的隔扇拆掉,用《紅樓夢》裡面的表述就是「下隔扇」。而在靈柩請走之後,當然還要把這些構件重新裝上,也就是將「門窗裝好」。這便是下隔扇與裝門窗的含義。

當然,還不僅於此,亡者如果是旗籍,在靈柩的前面還要安放一張靈床,靈床有靠背,鋪設紅色寸蟒錦褥,通俗講便是紅錦大座椅,亡者遺像便立於其上,而這個位置恰好位於房屋的前簷裡面,其外要搭有一座有三個門洞的靈龕,即《紅樓夢》中的「掛孝幔子」。左右靈門懸掛白色帳幔,中央靈門安放供桌,設擺悶燈、五供和高腳碗。五供包括一尊香爐、兩隻花筒和一對蠟扦,悶燈位於五供之後,狀如單層寶塔,燈門朝向靈柩。而在五供和悶燈之間是高腳供碗,上面擺放祭祀的食品。供桌之前,放一張矮桌,其上放錫制的「奠池」「執壺」與「奠爵」,以備弔客「奠酒致意」。

如果是皇帝奠賜或者尊長致奠,便將矮桌撤掉而改設高茶几以便立奠。漢人則不設矮桌而設高茶几,備好香爐、燃炭、檀香,以備弔客致奠之用。在矮桌或茶几之前設白色拜墊,上罩紅毯,喪家以示謙遜,而由來賓自己揭去紅毯,跪在素毯上。在賈母的喪儀上,那些晚輩弔客,大概也會自己掀起紅色的毯子,而向賈母的靈柩叩拜吧。

在清代,婦女致奠都在靈龕之後,靈柩的後面,喪家的女眷則跪在右側還禮。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紅樓夢》裡面的鳳姐在祭奠秦可卿時,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鳳姐緩緩步入會芳園中登仙閣靈前,一見棺材,那眼淚恰似斷線珍珠滾將下來。院中許多小廝垂手伺候燒紙。鳳姐吩咐得一聲:「供茶燒紙。」只聽得一棒鑼鳴,諸樂齊奏,早有人端過一張大圈椅來,放在靈前,鳳姐坐了,放聲大哭。於是裡外男女上下,見鳳姐出聲,都忙忙接聲嚎哭。

在清代,靈前往往設有細樂,樂器有小鑼、小堂鼓、橫笛,吹奏《哭皇天》,謂之「清音」。「只聽得一棒鑼鳴,諸樂齊奏」便是這個意思。按照當時的規矩,當弔唁的來賓進入大門時,門外的鼓手棚便開始吹奏,通知回事人員做準備。具體做法是,男客三聲鼓加吹大號,女客兩聲鼓加吹嗩吶。接著,大門的雲板連敲四下,二門的錪也隨之擊打四下——四下為哀音。而弔唁的來客進入內門時,回事人員已經在前頭飛跑,高聲呼喊:「某老爺到」「某太太到」。來賓如果有祭品上供的,要先供一杯茶,之後致奠。由此推想鳳姐吩咐「供茶燒紙」,是應該帶來祭禮的。而在這之前,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先備來祭禮派人送來」,便是這個意思,禮物如果多,還要把禮單呈上,所謂祭、禮雙行,而回事人此時必要高喊:「呈禮上帳您吶!」

知曉了以上種種,倘若鳳姐從會芳園的臨街大門進入,假設是這樣,來到登仙閣秦氏靈前,那麼這一路,從鼓手棚——此處稱鼓樂廳,應有門吹,各種樂器跟隨鳳姐的行蹤自然也會漸次響起。但是,鳳姐是從寧府正門進入的,因此沒有門吹之事,但清音總是有的,由此玩味鳳姐在這種語境之下的「放聲大哭」,便可以掘發出許多時代與性格內涵。

回想第十三回之中的鳳姐「天天於卯正二刻,就過來點卯理事,」的確辛苦勞累,但鳳姐卻十分得意,因為「威重」而「令行」。對鳳姐這樣的人,或類似鳳姐這樣的人,巾幗可比鬚眉,這樣的喪儀是不可以錯過的,「早有人端過一張大圈椅來,放在靈前,鳳姐坐了」,真是活靈活現地雕畫出此時的鳳姐,這樣一位女性,怎麼可以立在那裡給秦可卿上香?當然不會,而對於「獨在抱廈內起坐,不與眾妯娌合群,便有堂客來往,也不迎會」,這樣的描述,也就會更加可以理解,權力原來是可這樣的,又怎麼可以不是這樣的呢?

紅樓夢賞析

一入紅樓,終生難醒

與君相逢,平生之幸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的三場葬禮,卻成了賈家末世的狂歡
    秦可卿的葬禮令人嘆為觀止,不但規模宏大,還引發了諸多爭議。作為賈家輩分最小的媳婦,秦可卿享有這樣的葬禮規模,是不尋常。但秦可卿的葬禮並不是《紅樓夢》中規模最大,而最應該盛大的葬禮偏偏最寒酸。讓我們看看是怎麼回事。
  • 紅樓夢秦可卿從死亡到隆重的葬禮中,賈家為何要親自主持?
    紅樓夢秦可卿從死亡到隆重的葬禮中,賈家為何要親自主持?西遊記原著記載到,在紅樓夢中,秦可卿的死亡,讓賈珍十分的痛心,對於秦可卿的葬禮,賈正也是親力親為,希望彌補對秦可卿的愧疚。早這件事出殯的善後事中,本來是由尤氏秦可卿的婆婆為其主持葬禮,但是當主持葬禮的時候,尤氏的婆婆去生病了,所以賈正不得不像王熙鳳求助,為秦可卿主持葬禮,這讓王熙鳳非常難以接受。賈府和尤氏對應,秦可卿以死謝罪的事情也算是得到了比較滿意的交代,對於秦可卿的出殯按照傳統,都是支持舉行隆重的葬禮。
  • 細品紅樓:透過《紅樓夢》探究傳統端午節的習俗與文化
    今天我們將以紅樓夢為切入點去探究紅樓夢當中關於端午節的記載與敘述。一、《紅樓夢》中關於端午節的多重描述1. 賈芸借端午向王熙鳳謀得好差事紅樓夢當中提到端午節是在第24回,在這一節當中主要說的是賈府當中的賈雲,他為了能夠謀得一些差事,當時正好趕上端午節,同時在家福當中掌握經濟大權的是王熙鳳與此,他就投其所好給予了王熙鳳。
  • 農村葬禮,有的地方回饋白毛巾,這是什麼習俗?
    關於葬禮,每個地方的習俗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當地沒有回贈毛巾這個講究,但是卻有贈送白布和方便麵的習俗,我認為回贈毛巾跟我們老家這邊回贈白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在我們膠東農村,無論誰家有人去世,親戚朋友和鄰居,首先都會送去紙錢,另外還要隨禮金。
  • 殯葬文化丨葬禮回禮收還是不收,如何正確對待習俗禮節
    ——《荀子.禮論》▋回禮的本質葬禮上回禮毛巾或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孝帕」一俗,來知德《來瞿唐先生日錄》中有記載:「今俗有剪麻布散弔客,名為孝帛。
  • 《紅樓夢》中為何賈母輩分最高,但是葬禮最冷清,原因很簡單!
    在紅樓一書中,寫到了幾次的葬禮,按照人物角色的重要性來區分的話,有三個人的葬禮極為重要。那就是賈母、秦可卿、還有賈敬,按照那個時候規格制度來說,死者的輩分越大,那麼葬禮則是越為隆重。但是書中的葬禮卻不是這樣的,按照規模排名分別是秦可卿最為隆重,賈敬第二,賈母排最後。為什麼賈母的輩分最高但是葬禮卻冷清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 北靜王是賈府的政治靠山還是燙手的山芋 高調參加葬禮是福是禍
    #紅樓夢評點【評點和賞析】除了送葬的,還有四王的路祭,中國古代習俗,地位顯赫的人死後,親戚朋友在路邊擺路祭,在路旁搭彩棚,設筵席,奏音樂。四家郡王的路祭,使喪事規格絕對超出應有的規格。賈赦、賈政、賈珍在朝為官,他們的同僚以及下屬都來路祭。當日這四王中北靜王功最高,子孫至今猶襲王爵。北靜王不僅前日已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麾下各官都到場伺候。
  • 《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存在有什麼特別意義?
    北靜王北靜王,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人物(首見第十四回),名水溶,年未弱冠,形容秀美,性情謙和。因祖上與賈府有世交之誼,故從未以異姓相見,更不以王位自居。秦可卿出喪,他特設路祭,在路旁高搭彩棚,設席張筵,和音奏樂,哀悼弔唁。又專請賈寶玉相見。他對通靈寶玉「稱奇道異」了一番,誇獎寶玉果然如「寶」似「玉」,「真乃龍駒鳳雛」,並把皇上親賜之鶺鴒念珠一串贈與寶玉。
  • 800萬棺木,200萬鮮花,賭王何鴻燊葬禮將香港喪葬習俗還原多少?
    賭王的葬禮能見紅是因為賭王的喪禮本身是喜喪,也稱笑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九十鮐背,一百期頤之說。通俗點理解就是:老人家能活過70歲已經是一件大喜事,70歲之後的人生都算是賺的。老人去世達到一定條件便可以算是喜事,家屬不用悲傷,要為其舉行一場白喜事。逝者達到以下條件就可以算是喜喪。①全福:生前開枝散葉,家族人丁興旺。
  • 葬禮回禮到底應不應該收?
    通常葬禮的回禮都是毛巾,高以翔爸媽則選用小熊軟糖代替,因為那是高以翔生前最喜歡吃的零食,用此和現場賓客分享。為什麼葬禮上要回禮?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荀子.禮論》回禮的本質:葬禮上回禮毛巾或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孝帕」一俗,來知德《來瞿唐先生日錄》中有記載:「今俗有剪麻布散弔客,名為孝帛。
  • 農村繁瑣複雜葬禮的利與弊
    現在許多家裡的老人去世後,都要請來一班專門從事喪事服務的人馬操辦一場繁瑣複雜的葬禮,請陰陽先生看墳地、擇下葬的日子,請法師開路、唱孝歌、做道場,請樂隊吹吹打打,少則一天一夜,多則幾天幾夜。這期間要大辦酒席,招待前來參加葬禮的親朋好友和所有賓客,花費十分巨大。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信奉者,讓我用唯物辯證法來分析一下這樣做的利與弊。
  • 賭王葬禮需要收禮金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所以,這也就是很直白了,辦喪事的一方已經事先說明了這一點,不收份子錢了,那麼相信很有受邀前去參加賭王葬禮的朋友也就不用去愁隨多少份子錢了吧。不過,雖然賭王方是這麼說,但按照國內多地的傳統習俗來看,現今依舊傳承了紅白事親朋需要隨份子錢的習俗,港澳兩廣地區也是如此。
  • 為什麼葬禮上要送賓客毛巾?
    簡介:葬禮回禮甚至還有標配的三件套?馬爾斯·莫斯在《關於原始交換形式——贈予的研究》一書中,詳盡地分析了禮物交換的實質,同時禮物的交換往往伴隨著三種義務,即隨禮的義務、收禮的義務以及回禮的義務。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 葬禮中親朋好友給的份子錢,怎麼認識和分配
    翻閱新聞過程中,注意到郭德綱之前的一段採訪,採訪提到關於其師父侯耀文去世後份子錢問題(2007年6月23日,侯耀文先生離世後因未訂立遺囑導致家人因財產分配問題產生分歧,並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提到葬禮中親戚朋友出的份子錢問題),故對葬禮中親朋好友所出份子錢的法律性質及分配進行研究。
  • 參加葬禮不能穿什麼鞋
    家人或者親戚朋友過世,都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情,按照中國的習俗,要儘快舉行葬禮,時間拖長了對逝者不敬。
  • 葬禮結束後為什麼要謝孝?有哪些講究
    謝孝是漢族葬禮的一種習俗,也即逝者葬禮結束後,孝子要去前來弔唁的親朋家中磕頭示謝,以感謝他們在百忙之中前來參加逝者的葬禮。俗語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謝孝的時間和儀式在不同地區也會有所不同,有地方葬禮結束後第二天謝孝,還有些地方葬禮結束三天後謝孝。
  • 《紅樓夢》秦可卿死了以後舉辦的喪禮,有兩個重要的人居然沒參加
    《紅樓夢》秦可卿死了以後舉辦的喪禮,有兩個重要的人居然沒參加,我是原創作者天澀悅讀,經常給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創作品.紅樓夢裡其實有些很多比較尷尬的關係,這讓人知道了也很尷尬,寶玉和秦可卿玩的很好,後來在秦可卿身上也發生了很多事,最後她死了以後更加亂套了,她的葬禮很繁華,可是也有人沒去,那麼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紅樓裡面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寶玉是紅樓夢裡面的一個男主角,他也是非常調皮的。他最喜歡和女孩子玩了,感覺他就像是一個生長在女人堆裡面的男孩子一樣。
  • 陝西小夥結婚前母親去世,他把葬禮和婚禮一起舉辦,這合習俗嗎?
    題主所問的,是日前發生在陝西的一則奇聞,西安市一市民,母親的葬禮和兒子的婚禮同一天舉行。 據媒體採訪當地知情人士表示:新郎的一家人都常年在外面打工。只有他母親在附近打工,晚上都會回到家裡。
  • 參加葬禮時注意什麼?殯儀館禁忌有哪些?
    在參加葬禮時應著深色素色的衣服(最好黑色),忌諱穿紅帶綠、濃妝豔抹,以及佩戴太過鮮麗的首飾。準備物品。準備帛金(禮金),可準備一個花圈或者花藍,可根據當地習俗而定。如何需要守夜,可攜帶一件厚衣裳,避免晚上著涼。
  • 霍英東今入土為安隨葬祭品含《紅樓夢》等書(圖)
    中新社發 鄧慶樂 攝  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遺體,今日下葬柴灣佛教墳場,治喪委員會成員、中聯辦官員及俗稱「G4」的警方保護要人組,昨到墳場實地視察及商討安排。霍老孫兒今日會到殯儀館接祖父遺體到墳場,其他家屬及親友將在墳場恭候,霍老靈柩會在中午十二時三十分的吉時入土為安。  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遺體今日安葬柴灣佛教墳場,葬禮將以佛教儀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