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文化丨葬禮回禮收還是不收,如何正確對待習俗禮節

2021-01-18 南京殯葬96444

據媒體報導藝人高以翔錄製綜藝節目不幸猝逝,12月15日舉辦告別式,眾多親友到現場送他最後一程,場面悲痛。特別的是,親友收到的並非以毛巾作為回禮,而是高以翔生前最喜歡吃的小熊軟糖。



通常葬禮的回禮都是毛巾,高以翔爸媽則選用小熊軟糖代替,因為那是高以翔生前最喜歡吃的零食,用此和現場賓客分享。



為什麼葬禮上要回禮?



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荀子.禮論》



▋回禮的本質

葬禮上回禮毛巾或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孝帕」一俗,來知德《來瞿唐先生日錄》中有記載:「今俗有剪麻布散弔客,名為孝帛。殊不知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縷,各有精粗;今不論精粗,而亂加人之首邪。」主家要分發給白布條給親友,謂之「散孝」。近現代則逐漸轉變為贈送更方便的白色毛巾。



不過,對於白事回禮

有些人則會感到為難:

收還是不收?

不收難堪,收了難受?




曾有媒體報導,收到葬禮回禮,成都市民王先生一直很困惑,對於多年來收到的壽碗,他一直都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然而,有90%的網友都表示,入鄉隨俗也好、禮尚往來也罷,王先生大可不必困惑。



四川民俗協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民俗學教授毛建華認為,古時候回禮一般都是達官貴人之間,現在民間興起類似習俗,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其實,送什麼用不著拘泥於形式,人們更應該看到習俗中對於禮儀的傳承。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除了送碗,在中國式的葬禮上還有送購物卡、送香皂、送毛巾、送巧克力的。不少市民表示,無論送什麼,都是想表達一種「禮數」。有市民還專門挑選了最貴的碗,希望別人拿回去還能用得著,「以前就聽老人說,高壽老人去了要送碗。」市民趙女士則沒有拘泥於傳統。「以前在老家也聽說過這些習俗。」在她父親去世的葬禮上,她為到場的親戚朋友準備了一份特別的「回禮」。她坦言,對於送什麼自己也考慮過,由於自己不喜歡用香皂,拿回去也沒有用過,所以就想送一些比較實用的東西。趙女士在商場轉了幾圈,還是覺得買一種紙盒的茶葉比較合適。趙女士還用鋼筆在每個盒子上寫了感謝的話。趙女士說,「回禮,更是想找一個機會,表達自己的感激。」趙女士認為,至於送什麼並不一定要限定於某個物品。







回禮有自己的方式,送禮也有自己的創意。在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內,一些印有圖騰的信封狀的東西總能引起人們的好奇,漢代畫像磚、出土青銅器都印在了上面。據介紹,上面的圖案都是在川內考古中發現的。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專門設計了一種「白包」,用於葬禮上送禮金,區別於紅包。

「送紅包肯定不好,所以我們就在想,怎樣讓禮節更加到位。」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中心主任劉志巖認為,作為禮儀之邦,在細節上就該做得更加到位。他們製作的白包,信封一樣大小,一面印著一個「奠」字,另一面則是四川南溪的一塊漢代畫像印在了上面。「是一幅漢代天國圖。」劉志巖說,古人在漢磚上面描繪了人死之後,天國生活的一個場景,表示希望死後登入極樂世界。將這些圖案印在「白包」上面,既顯得有歷史厚重感,也能夠突出一種特別的寓意。





四川民俗協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民俗學教授毛建華認為,無論是送碗還是送毛巾,大家都應該注意到這裡面的本意。「就算是送碗也是最近一二十年形成的,以前還只是送布料等物品。」毛建華說,習俗一直在,但是內容在變,這都是和時代發展同步的,明清時期,這些都還是達官貴人之間的「禮尚往來」,現在尋常百姓家也開始了這種習俗。


「傳統文化有傳承,也有變異,只是那些與時代不想符合的就要摒棄。」毛建華認為,從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厚養薄葬,在回禮中也同理,不一定非要多麼貴重,心意到了就行,要避免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攀比。他說,很多習俗都是自發的,不用去刻意去強調或者引導,只要將禮數的內涵融入進去就行。



來源:成都商報





南京殯葬96444

讓溫暖和愛不斷延續

白事專線:96444



相關焦點

  • 葬禮回禮到底應不應該收?
    ——《荀子.禮論》回禮的本質:葬禮上回禮毛巾或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孝帕」一俗,來知德《來瞿唐先生日錄》中有記載:「今俗有剪麻布散弔客,名為孝帛。殊不知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縷,各有精粗;今不論精粗,而亂加人之首邪。」主家要分發給白布條給親友,謂之「散孝」。近現代則逐漸轉變為贈送更方便的白色毛巾。不過,對於白事回禮。有些人則會感到為難。收還是不收?
  • 參加葬禮收到尷尬禮品:喜喪壽碗不收難堪 收了難受
    「感覺還是有點不舒服。」住在成都龍潭寺的王先生說,這在當地是一種習俗,但他知道很多人和他一樣把碗都扔了,感覺這樣就很浪費了。  不願收  葬禮上收碗  覺得晦氣  上周,王先生一家三口來到龍潭寺某小區,參加了自己一遠房親戚的葬禮,在宴會上,主人家將宴會上使用的飯碗贈送給了前來弔唁的親朋好友。王先生雖然拿了三個碗,但是並沒有帶回家,而是扔了。
  • 「受賄勞模」揭殯葬業潛規則:收完紅包收白包
    殯葬產品供應商給殯儀館發紅包 殯儀館職工向死者家屬收白包  「摔倒」的勞模揭出殯葬暴利潛規則  倪國祥原來是江蘇省海門市殯儀館的館長。  不僅如此,他還曾是全國殯葬系統的勞模。本來是前程似錦,後來卻「摔倒」了。為啥,拿了不該拿的錢。  幾天前,他因犯受賄罪被判刑。
  • 東莞小村60年傳統:婚宴禮金收5元專車接送(圖)
    不過,如果請柬是從東莞厚街鎮的祠邊村裡出來,你就大可放心了,因為按照這條村子60年來的習慣,喝喜酒只要付5元隨禮,還有專車接送,有村民擺酒60桌只收到300元的禮金;更有甚者,佛山的南海、順德部分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了不收禮金自掏腰包的婚宴習俗。  專家認為,婚禮送禮金代表著分享喜慶,少收禮或不收禮的婚宴更加回歸贈送祝福本身,建議當今的婚宴送禮擺脫人情債,返璞歸真。
  • 為什麼葬禮上要送賓客毛巾?
    簡介:葬禮回禮甚至還有標配的三件套?馬爾斯·莫斯在《關於原始交換形式——贈予的研究》一書中,詳盡地分析了禮物交換的實質,同時禮物的交換往往伴隨著三種義務,即隨禮的義務、收禮的義務以及回禮的義務。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 劉真葬禮不收花圈只收禮金,做女兒教養基金,靈堂曝光有寓意
    劉真葬禮不收花圈只收禮金,匯入帳戶做女兒教養基金,靈堂照曝光有寓意引子:3月25日,劉真的靈堂追悼會在下午2點22分開始進行,媒體率先曝出一組靈堂照。照片是劉真生前跳舞時的旋轉舞蹈照,吳宗憲解釋其寓意:黑色的舞蹈服美麗同時也憂傷。
  • 「殯葬大家談」能不能帶孩子參加葬禮?
    進入葬禮現場,更要充分體現出殯葬不僅關乎死亡,還是對生者的體恤;墓園不是生命結束的地方,而是生命文化延續的神聖之地。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葬禮現場可以設有逝者的生平展示區,通過實物與電子設備的結合,充分體現逝者的人生文化,從而讓孩子更深層次地了解已故長輩。
  • 葬禮花銷超千萬不收份子錢,四太給媒體萬元紅包
    ,賭王的花銷如此巨大,參加的賓客也是非富即貴,那麼這些人該如何隨份子錢呢? 實際上,關於這個問題賭王家族早就發表了聲明,表示絕對不會收帛金,如果有賓客執意要給,也會把錢轉讓給慈善機構。 這也就是意味著,縱然社會名流雲集,賭王的葬禮卻沒有收到一分錢的份子錢,果然是豪氣十足。
  • 結婚擺酒不收紅包!這波「硬核」操作,順德人笑了……
    「不成文」的規定結婚擺酒不收紅包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享歡樂。其中,封紅包以表祝福已成為一個習慣。但近日,「順德婚宴不收紅包」的話題卻衝上了網絡熱搜!在粵語中,婚宴,被稱為「結婚擺酒」;紅包,被稱為「利是」。
  • 結婚擺酒不收紅包!這波「硬核」操作,順德人笑了…
    「不成文」的規定 結婚擺酒不收紅包 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享歡樂。其中,封紅包以表祝福已成為一個習慣。但近日,「順德婚宴不收紅包」的話題卻衝上了網絡熱搜! 在粵語中,婚宴,被稱為「結婚擺酒」;紅包,被稱為「利是」。
  • 自己一個孩子,親戚給600紅包,寶媽:他家兩個孩子,該怎麼回禮
    我們過年都有著一一個非常普遍的習俗,就是要給孩子們去發紅包,然後說一些非常積極的話,寓意新的一年能夠去順順風順水,對於孩子們來講,過年也是最為開心的一天了,因為可以收到來自於很多親戚的紅包,這對於家長們來說,過年也可能會意味著自己要包很多的紅包出去,似乎並沒有那麼的開心了。
  • 賭王葬禮需要收禮金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所以,這也就是很直白了,辦喪事的一方已經事先說明了這一點,不收份子錢了,那麼相信很有受邀前去參加賭王葬禮的朋友也就不用去愁隨多少份子錢了吧。不過,雖然賭王方是這麼說,但按照國內多地的傳統習俗來看,現今依舊傳承了紅白事親朋需要隨份子錢的習俗,港澳兩廣地區也是如此。
  • 香港喪葬習俗大不同,觸碰這些殯葬禁忌,小心倒大黴!
    香港殯葬禁忌的常識不要穿色彩鮮豔的衣服,不要戴顯眼的金飾品。香港許多人對喪事都有所顧忌,如亡者不是親戚或親密朋友便不會出席。對於死難者的家人,會感謝有心人的專程弔唁,但千萬不能對他們說「多謝」(可以「有心」代替),離開時也不能送客。由於辦喪事並不好,說「多謝」會不吉利,而且從殯儀館裡送來的也不是活人,送客就等於罵人。客人要離開時,禮貌地隨便說句拜拜,讓他們自己走就成了。
  • 從事了20年殯葬服務的人,告訴你喪葬「一條龍」是怎樣賺錢的
    而對於更為貴重的金絲楠木,店主表示:「很少有人採購,數量少、價格高,我們都不擺在店裡,只供內部渠道訂貨。」「一條龍」利益鏈條複雜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幾乎所有殯葬用品店都提供「一條龍」服務,涉及靈車、火化、靈堂、墓地等多個項目,甚至還提供長短途運遺體、存遺體、倒遺體服務。宋女士從事殯葬服務行業近20年,用她的話說,「附近很多居民的家人都是我送走的」。
  • 參加葬禮該如何送禮金?
    參加葬禮時向喪屬贈送禮金,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而今,禮金已經脫離了傳統的範疇,成為葬禮中一項必不可少的禮節。禮金的數額禮金的數額通常取決於送禮者與逝者關係的親疏遠近。另外,市面上也有專用的葬禮禮金封包銷售。封包表面的書寫封包正面的中央書寫「奠儀」二字,背面右下角書寫送禮者姓名。關於禮金的紙幣儘量使用外觀較舊的紙幣,嶄新的紙幣容易給喪屬造成送禮者早就為逝者的離世做好了準備的錯覺,這是比較失禮的行為。如果手邊確實沒有舊幣,也要在新幣上折出一條摺痕後再放入封包。
  • 葬禮結束後,孝布如何處理,專業人士如是說
    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葬禮的習俗,按照葬禮禮儀規範,凡是參加死者葬禮的親朋,都要根據與死者親屬關係的遠近為死者戴孝。那麼,葬禮結束後喪家給的孝布該如何處理呢?接下來一起看一下,葬禮結束後孝布如何處理。首先、參加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及姻緣連帶關係人的葬禮,葬禮上用的孝布是不能保留的,包括追悼會上用的黑紗和白花等。通常情況下,喪家會在遺體告別後或喪宴開始前,單獨對這些殯葬用品進行收集,然後集體焚燒。其次、如果喪家沒有集中收集,等參加喪宴的宴席散後,建議把這些用品丟棄在喪宴門口垃圾桶內,以便飯店集體運出。
  • 葬禮主持人:工資過萬僅是傳說 碰上送「白包」會謝絕
    帥小夥兒曾學過聲樂  外表帥氣,個頭1.83米,學過聲樂,本科畢業,如果單看外表,大部分人很難將高顏值的大男孩跟殯葬行業聯繫在一起。2009年,本可以去國電公司工作的董子毅選擇到八寶山殯儀館工作時,家人和朋友都表示詫異不解,但從入行第一天開始就打算堅持下去的他,如今已成為了八寶山殯儀館個性化葬禮的金牌主持人。
  • 葬禮主持人:工資過萬僅是傳說 一定會謝絕白包
    帥小夥兒曾學過聲樂  外表帥氣,個頭1.83米,學過聲樂,本科畢業,如果單看外表,大部分人很難將高顏值的大男孩跟殯葬行業聯繫在一起。2009年,本可以去國電公司工作的董子毅選擇到八寶山殯儀館工作時,家人和朋友都表示詫異不解,但從入行第一天開始就打算堅持下去的他,如今已成為了八寶山殯儀館個性化葬禮的金牌主持人。
  • 800萬棺木,200萬鮮花,賭王何鴻燊葬禮將香港喪葬習俗還原多少?
    賭王的葬禮能見紅是因為賭王的喪禮本身是喜喪,也稱笑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九十鮐背,一百期頤之說。通俗點理解就是:老人家能活過70歲已經是一件大喜事,70歲之後的人生都算是賺的。老人去世達到一定條件便可以算是喜事,家屬不用悲傷,要為其舉行一場白喜事。逝者達到以下條件就可以算是喜喪。①全福:生前開枝散葉,家族人丁興旺。
  • 日本紅包習俗知多少?過年你發/收紅包了嘛?
    今天西門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日本人的紅包文化。葬禮時一定要給舊錢,表示走得太突然,出乎意料。白事奠儀的袋子叫做「不祝儀袋」或「奠儀袋」,只有黑白色或灰白色。禮金袋分為兩層,裡面為一白色信封形紙袋,外面包裹精美的封套,不同用途應選用不同禮金袋,在商店出售時均有註明用途和適合放置的禮金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