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健康也是如此,健康的背後,需要長年累月的努力堅持。
堅持好的健康習慣,必定會對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相反,肆意的揮霍健康,也會給未來埋下禍根。
尤其是「晨起」、「睡前」的關鍵節點,特別要多注意,身體才會越來越好。
晨起不要有這幾種習慣
1,悲傷情緒
儘管說清晨是美好一天的開始,但很多人都會經歷一小段低調:總覺得沒睡夠、心情煩躁、有悲觀的情緒,等等。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不少人因受季節的影響,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早上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平常說的「起床氣」。
「起床氣」又被稱為「異態睡眠」,指發生在入睡時、睡眠期間或從睡眠中醒來時,各種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或體驗。
如果經常有這樣的表現,給大家提幾個建議。
首先,不要放任自己一直沉溺於悲傷的情緒中,可以轉移注意力,做一些別的事情,比如,家務之類;也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做做運動;做一點營養早餐之類,等等。
另外,可以通過改變眠眠習慣來解決這樣的困擾。比如,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嘗試在相對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起床,注意睡覺前避免喝茶、咖啡及奶茶、菸酒等食物。
所以要調整好心態,控制情緒,才有利於身體健康。
2,起床動作
早上起床後,宜溫柔忌用力。
(1),起床太用力
人睡覺時,大腦皮質處於一種休眠、抑制狀態,如果醒後起床動作太大,容易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摔跤跌倒,等等。
所以,起床要注意:起床動作不要過猛;或者醒來之後先喚醒身體,比如在床上伸伸懶腰、踢踢腿之類。
(2),排便用力
人在用力排便時,腹內壓會增大,如果時間久了,很容易引發痔瘡。
而且,對於中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還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導致心肌梗死等嚴重的症狀。
所以,建議:只要一有便意就要去廁所,沒有便意就不要勉強自己了。
(3),晨練太用力
早上的時候,人體生理節奏未經「預熱」,精力和體力都沒有充分的動員起來,如果進行一些劇烈的運動,極可能使人感到不適應。
注意:晨練要選擇一些不太劇烈的運動,比如,散步、做操、太極拳等,同時記得運動之前先做簡單的熱身;同時,晨練前可以先喝點水、吃點東西,避免造成低血糖。
3,憋尿
經過一晚上的休息,早晨的時候膀胱往往已經充盈,亟需「釋放」。但有一些人會犯懶,選擇先憋一憋,賴會兒床;還有一些人覺得不怎麼急,就先做點別的事,也憋一憋。
其實這樣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憋尿對身體傷害極大。
憋尿,不僅容易引起尿路感染,還可能引起腎炎,損害腎臟。
而且,對於那些本身就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還有可能發生猝死。
尤其因為早上人的各項生理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如果長時間憋尿,容易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生意外。
所以,只要想上廁所,就趕緊去,千萬別憋著!
除此之外,睡前也有些事情不能做,否則小病大病跟著來,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1,帶氣入睡
老話常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在生活中,人們難免會遇到令人生氣的事情,也很容易出現「帶氣入睡」的情況。
有些人是白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越想越氣;有一些人是回到家因為家裡的瑣事,沒有及時排解,最後還是「帶氣入睡」。
中醫說「怒傷肝」,憤怒的情緒使得人體的氣上逆,並會損傷肝的功能。
現代研究發現,生氣還會傷害到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
而且,生氣對胃的影響尤其大,很多人年紀輕輕就被胃病盯上,其中就有情緒的原因。
總之,帶氣入睡,既傷身體又影響睡眠,而睡眠不足又會導致一些其他的健康問題。
建議:①,轉移注意力
不去想那些惹人生氣的人或事,迅速離開那令人生氣的場合,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
②,儘快發洩或釋放
比如,跟朋友痛痛快快地傾訴一番;或者去看場自己喜歡的電影等等。
③,按一按消氣穴
自己按一按消氣穴,百會穴。
④,不斷修身養性
改變自己看問題的方法與角度,做到少生氣。
2,不要帶「溼」入睡
很多人怕損傷發質,從來不用電吹風,頭髮沒有幹就上床睡覺;或者頭髮沒有吹乾,就立馬睡覺。
事實上,這樣的習慣很容易引起頭痛。
睡前頭髮不幹就去睡覺,水份就會滯留在頭皮表面,當水份蒸發時,會帶走熱量,導致頭皮溫度降低,容易引起感冒。這樣會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降低上呼吸道抵抗力。
而且,這個時候細菌或病毒容易乘虛而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現頭痛等感冒症狀。
所以,一定記得要把頭髮吹乾或晾乾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