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願幫忙帶孩子,卻總是指手畫腳,兒媳:阿姨,不幫忙就閉嘴

2021-01-10 騰訊網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善良的人之間相處,即便互不了解,也不會鬧矛盾。除此之外的其他人際關係,但凡有一個人居心不良,往往就會矛盾叢生,即便是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也不例外。

就像朋友小媛所說:「如果你是個善良的人,最應該做的不是與人為善,而是要學會判斷別人是善是惡。與人為善對你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你不用學也可以做到。但是判斷別人是善是惡,不用心的話判斷不出來。如果你不加判斷就對一個壞人很善良,到頭來只會委屈自己。尤其在面對婆媳關係的時候,更應該儘早學會判斷婆婆是好是壞。

她自己雖然沒有做到提前判斷婆婆是好是壞,但因為她懂得「有的放矢」,認清了婆婆的真面目之後不再與其為善,結果還不錯。但這種方法終究沒有提前判斷來得靠譜,不然若是等到婚後才認清婆婆的真面目,你又不敢跟她翻臉,就會讓自己受委屈。

02

小媛說自己是個「有心機」的女人:「如果沒有心機的話,我的善良就很容易被人利用,我可不想等到被人利用了才追悔莫及,早點防患於未然,我才會幸福!」

她的心機在跟她老公阿俊戀愛時就有所體現,她喜歡示弱,喜歡裝脆弱,想要用一種不設防的方式看阿俊如何對待她。

她的這種戀愛態度有其合理的地方:當你假裝對一個男人不設防的時候,如果他不仗著你脆弱而欺負你,還能因為你脆弱而保護你,疼你愛你,這個人就值得託付終身。這樣的做法,比囂張跋扈要求男人必須愛你更有效果,因為可以考驗出男人是否自覺

她唯一大意的地方,是對待婆媳關係的時候,因為她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你用示弱的方式考驗男人,男人愛你就繼續,不愛你就可以分手;但是,你用同樣的方式考驗婆婆,如果婆婆不是好婆婆,你就有可能被欺負,這種情況下若是離婚,可不像分手那麼簡單。

如果你非要用示弱的方式考驗婆婆,也不是不可以,但要記住兩個關鍵點:一是最好提前考驗,最好在婚前考驗,及時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問題;二是最好有的放矢,及時調整自己對待婆媳關係的態度

小媛說她當初就沒有把握好這兩個關鍵點,自認為婆婆只要不找自己麻煩,就會跟阿俊一樣對她好。結果,等到他們的孩子出生以後,她才發現,婆婆並沒有她幻想中那麼好。

在此之前,不管阿俊提什麼要求,婆婆都說「好」。可是,孩子出生以後,當阿俊要求她照顧小媛坐月子時,要求她幫忙帶孩子時,她卻不樂意了,雖然沒明說自己沒有義務,但卻總是想方設法推諉。

按理說,婆婆自己不願意幫忙,小媛讓娘家母親幫忙,合情合理。可是,婆婆卻在她娘家母親開始照顧孩子之後頻繁露面,不停地指手畫腳,不是諷刺小媛太金貴,就是嫌棄親家母不會帶孩子。

直到被婆婆諷刺了,小媛才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對婆婆客氣了,不能再在婆婆面前示弱了,不然她會得寸進尺。聽了婆婆對她母親的嘲諷以後,她告訴婆婆:「阿姨,不幫忙就閉嘴!你如果覺得自己能把孩子帶好,就由你負責帶。你若是不願意帶,就別在這指手畫腳裝好人。我需要是個幫我帶孩子的人,不是一個整天在我耳邊嘮叨不停的人。如果你以為只要過來看看孩子,就能瞞過別人,就能讓別人認為是你在幫忙帶孩子,我只能說你想多了。我不會成全你,除非你懂得善待我了,除非你願意幫忙了,否則從今以後你別來了,我看見你就煩!

真的翻臉了,婆婆根本就不是小媛的對手,因為小媛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脆弱,她一直以來只是在裝脆弱,實際上很不好惹。這個事實再加上阿俊的支持,婆婆不得不暫時離開,阿俊要求她回家好好反思,不知道會反思出什麼結果。

小媛說:「不管婆婆反思出什麼結果,我現在既然已經認清她的真面目了,就不會再容許她欺負我。從今以後,在別人面前,我依然會裝脆弱。但是在婆婆面前,我不會再有任何偽裝,我就是要讓她看到我不好惹的一面,讓她再也不敢欺負我!

03

總體來講,小媛不僅是個有心機的女人,而且是個不好惹的女人。她之所以用「脆弱」偽裝自己,其實是在變相行使自己的原則。

換言之,聰明的女人或多或少都有心機,看似「脆弱」,實則不好惹。脆弱不是真的脆弱,而是因為她們有原則,結合婚姻來說是三種原則。

第一種原則,從不主動做壞人。真正聰明的女人,都是善良的女人,因為她們懂得權衡利弊,知道做壞人不會有好下場。這並不是說她們不懂如何做壞人,越是懂得如何做好人的人,就越是懂得如何做壞人。只不過,聰明的女人從不主動做壞人,平時表現出的都是善良的一面。

這種原則的好處在於:可以通過做好人,判斷篩選出誰才值得自己交往。就像小媛在戀愛時的態度一樣,她假裝不設防,看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你不設防的情況下,對你好的人就是好人,對你不好的人就是壞人。判斷出誰是壞人了,遠離他們,就可以淨化自己的社交圈

第二種原則,被欺負時看底線。真正聰明的女人既然從不主動做壞人,自然也不會主動欺負別人。並非不主動欺負別人的人就好欺負,對於聰明的女人來說,自己不欺負別人,更容易判斷出誰的心術不正。

如果欺負自己的人沒有觸及自己的底線,自己又不是非要繼續與其交往,那就遠離就好。但如果是一個有重要關係的人欺負自己,但凡觸及到了自己的底線,就會露出不好惹的一面。比如小媛在婆婆指手畫腳的時候翻臉,就是露出了不好惹的一面。

第三種原則,忍無可忍就翻臉。不好惹的女人有個更明顯的特徵是:雖然平日裡看似很好相處,看似與人為善,甚至會給人一種好欺負的印象,但她們的原則特別明確,只要不觸及原則,能忍就忍,能不計較就不計較。可如果忍無可忍了,就不會再忍,不會對方是誰,都會跟他翻臉。

具備上面這三個原則,但平時又總是示弱,總是裝脆弱的人,都是聰明女人。只要她們不受限於經驗主義,不用同一種態度對待不同的人,不管事業還是愛情,都可以很成功,都可以很順利,而且最終得到的都會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希望你也是這樣。

相關焦點

  •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辭職帶孩子,婆婆卻說兒媳是拖油瓶,兒媳怒懟
    問丈夫才知道,那是他姐姐的孩子,姐姐家裡生活壓力大,母親幫忙帶帶孩子,他們能輕鬆點。 知道原因後阿嬌非常的生氣,現在誰不困難,上次婆婆拒絕自己帶孩子,阿嬌還覺得是婆婆不想帶孩子,想一個人過過自己的日子。
  • 「我用命給你生了個孫子怎麼算」,婆婆幫忙帶娃要工資,寶媽怒了
    結婚之後婆婆跟兒媳的關係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自己出去住,不跟婆婆待在一起,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但有了孩子之後,一切可能就會發生變化。很多年輕家長根本就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時候老人一般都會幫忙帶娃,但孩子還需要在父母的身邊,所以老人就會直接搬到孩子的家裡面。
  • 婆婆帶了3年的孩子,兒媳「過河拆橋」還叫屈,男子悶不吭聲
    邢昊和彤彤結婚五年,在當初結婚的時候,他們兩個人說好的,暫時不買房,婚後和公婆一起住,也方便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幫著照看孩子。一切都按部就班,生活過得穩穩噹噹的,如今孩子已經三歲了,彤彤卻對幫她帶了三年孩子的婆婆有很大的意見。她說婆婆仗著帶孩子的緣由,對她這個兒媳指手畫腳不說,而且,家裡的任何事都要以婆婆為重,包括他們的日子該怎麼過,都要聽取婆婆的意見。
  • 兒媳因宮外孕拿掉孩子 婆婆嫌晦氣不讓其進門
    因宮外孕拿掉孩子本來就是件讓人傷心的事情,不想婆婆卻覺得「不吉利」而不讓兒媳進家門。近日,家住後湖的朱女士為此鬱悶不已,覺得婆婆把自己當外人了。  朱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姑娘,丈夫是外地人。兩人結婚後定居在武漢,去年生下兒子,平日裡由朱女士的媽媽幫忙帶孩子。
  • 「隔壁長舌阿姨攛掇婆婆給我上規矩,我讓她家雞飛狗跳學會閉嘴」
    #情感#我們身邊,總是會有一類人,自己家裡的事情都管不好了,偏偏就喜歡對別人家的事情出謀劃策、指手畫腳。這類人,他們可不是真的多麼樂於助人,樂善好施,他們之所以對別人家的事情那麼上心,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湊個熱鬧。要知道,看熱鬧的人,他們可從來不嫌事兒大,就怕鬧得不夠大,熱鬧瞧不夠。
  • 婆婆年輕時「善待」兒媳,老了是種什麼狀態?三個66歲老人的實話
    陳阿姨,66歲。對於陳阿姨來說,她一直對待自己的兒媳都挺不錯的,因為她是一個農村人,她的兒媳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人,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一直以來,她對待兒媳都非常恭恭敬敬的,後來,兒媳有了孩子之後,陳阿姨就過去幫忙帶孩子,一直以來,他們之間也沒有發生過很大的矛盾。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不單單是這樣,婆婆甚至四處求神拜佛,也不知道從哪個神婆手裡買來一大張男娃的畫像,刻意地貼在詩妍他們小兩口床對面的牆壁上。而且每天都要囑咐自家兒媳,早晚各看8分鐘,這樣保證能生個男丁。對婆婆這一系列迷之行為,詩妍真的是哭笑不得,總是十分有耐心跟她解釋說,「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生兒生女都一樣啦。」
  • 不幫兒媳照顧孫子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85歲老人直言:後悔了
    婚後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婆婆在兒媳困難的時候,不吝嗇自己的幫助,兒媳才能在婆家感受家的溫暖,那麼在婆婆晚年的時候,兒媳也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婆婆,這是一個因果循環,只要有個好的開端,那麼以後的生活順理成章的就會好起來。
  • 為什麼婆婆好心的對待兒媳,卻總是不討好?這三點需要注意
    而且就普通人的觀點與角度來看,似乎婆婆挑起矛盾、製造事端導致婆媳矛盾高發的情況更加普遍。世上就真的沒有好婆婆,只有惡婆婆嗎?也不一定。有些婆媳矛盾,其實是因為雙方溝通與相處過程當中出現了問題導致的,不是哪一方面刻意而為。為什麼婆婆好心的對待兒媳,卻總是不討好?以下這三點需要注意。
  • 婆婆生病兒媳悉心伺候,羨煞鄰床:將心比心在婆媳關係裡太重要
    一般說來,婚姻裡較為嚴重的就是婆媳關係緊張了,兒媳嫁入婆家之後不怎麼被婆婆待見,而且大多數這種情況都是強勢的婆婆在作祟,是因為婆婆沒有把兒媳當作一家人對待。 若是遇到蠻橫無理的婆婆,總看不順眼兒媳,沒事還總是找茬、挑刺,那麼往後兒媳在婆家的日子就更不好過。
  • 婆婆看不起農村兒媳,結果兒媳一句話,婆婆態度大變
    可能女人在結婚之後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與婆婆的關係。在一些人眼裡,兒媳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所以他們對兒媳總是有很大的意見。這兒媳犯錯了,哪怕是芝麻,綠豆那麼點小事,他們也不忘對兒媳數落一通。這一次兩次還能忍一忍時間久了任兒媳的脾氣再好也受不了了。比如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婆婆做飯的話,她的丈夫兒子不幫忙,只等著吃就沒問題啊。
  • 兒媳保護婆婆而死後,託夢讓鄰居帶話,可她為何不託夢給婆婆?
    可兒媳為了保護婆婆而死後,婆婆悲痛不已。可沒多久,鄰居們卻都說這個兒媳給自己託夢了,為的就是告訴婆婆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婆婆終於放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衣家的兒子去世後,衣母就和兒媳一直生活在一起,兒媳每天幹完農活後,回到家就給婆婆捶背、洗腳,倆人感情十分好。
  • 一個婆婆告訴你:在家中,能做到這三點的婆婆,媳婦對你敬愛有加
    很多小區的阿姨都向張大嬸請教,她是怎麼做到的。每次她都笑說,現在做人家婆子,可是有技巧的,他就有三個法寶。一.幫忙帶孩子的婆婆茜子懷孕的時候,張大嬸每天就幫做飯。本來茜子想的是,等孩子出生的時候就讓自己老媽過來幫著帶,結果老爸生病了,家裡沒法走開。
  • 婆婆說完這番話,兒媳...
    這個家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張女士的肩上,她一邊要照顧尚未成年的孩子和身體每況愈下的「後」婆婆,一邊還要盯著廠子裡的生意。 好不容易熬到女兒長大,張女士也攢夠了錢在城區買房搬離了老家,把老房子留給了「後」婆婆單獨居住。張女士不僅每個月時不時回來看望她,還支付了全部生活費。
  • 「兒媳,反正你沒孩子,幫你小姑子帶帶孩子」「別做夢了」
    不管是小姑子還是小叔子,兒媳都不可能去照顧他們。但是有些婆婆卻並不這樣認為,在婆婆看來,兒媳就該聽從自己的安排,就算是比她小的家人,她也必須盡心去照顧。兩種不同的思想,很難找到一個好的融合點,不斷碰撞就會引發婆媳矛盾。婆婆自認為自己的要求很合理,而兒媳卻覺得很無理,面對無理要求,兒媳是萬萬不會接受的。
  • 婆婆對自己的育兒方式指手畫腳怎麼辦?這兩招教你巧妙化解矛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很多年輕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好的教育,所以就會尋找一些新式的教育方法。可是婆婆這關該怎麼過呢?有些婆婆總是覺得自己是教育過孩子的,所以兒媳應該聽自己的話。
  • 寶媽生娃後,「機智婆婆」會主動承擔這些工作,婆媳關係肯定不差
    比如說,在她們生了孩子以後的那段日子裡,家人的對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彼此間日後的相處關係。婆婆和坐月子兒媳同睡,半夜孩子哭了卻鼾聲不減,兒媳:大可不必閨蜜靚靚生完孩子十分虛弱,按照醫生的建議要住院一個星期,可是靚靚的婆婆卻說:「在醫院哪有在家好,咱們還是回家坐月子吧!可不能再讓你遭罪了!」聽到婆婆這麼說,靚靚乖乖地出了院。
  • 婆婆做壽兒子花2萬,兒媳過生日婆婆稱:「窮」慣了的女人不講究
    婆婆作為過來人,可以很清楚地理解這一點,美滿的婚姻需要夫妻時時處處的為對方多考慮,假如想要兒子的婚姻變得持久穩固,便不能總是用單向思維考慮問題。有位結婚6年的朋友對我說,婆婆沒和她在一起住過,但是她的婚姻生活裡婆婆的痕跡無處不在。婆婆每周都會時不時的到她的小家來呆一會,美其名曰是看孫子,其實是看看兒媳把兒子伺候得怎麼樣。冰箱和廚房是婆婆重點檢查的區域。
  • 一些老人帶孩子,不僅勞心勞力還要貼錢,索要「帶孫費」要的是什麼?
    一位老人與兒子兒媳對簿公堂,原因在於老人索要「帶孫費」, 兒子兒媳支付要求16年來的撫養費28.8萬元。法院在綜合考慮老人照顧孫女的時間、精力和開銷等因素後,最終酌定孩子父母應支付老人10萬元的「帶孫費」。與此案類似,一些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生了孩子後都丟給父母,由老人帶孩子。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娃」:種種帶娃難題是重要原因
    這一數據發布後,引發了媒體對於「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的關注和討論。  與上一代人相比,擺在這一代年輕人面前的種種帶娃難題,也許是他們不願多生的重要原因。  不想讓老人家插手,把孩子都養成「瘦猴」了  丘軼一邊喝著小酒,一邊憧憬著還有4個月就要出生的「二寶」,美滋滋地說:「我以後踢球就有兒子陪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