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班!!不擇手段地加班!!!這似乎已經成為NASA探測器的光榮傳統,它們總是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基礎上瘋狂延長任務期限,收穫遠超預期的太空探索成果。
近日,NASA宣布,朱諾號的任務期將再次延長,直到2025年9月或是壽命結束,以對木星系統——包括木星、木衛以及木星環展開全面探測。
朱諾號是NASA於2003年提出的木星探測任務。2011年8月,朱諾號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在太空中飛行近5年後,於2016年7月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由於推進系統出現故障,朱諾號無法進入原計劃周期為14天的軌道,只能在離木星更遠的周期為53天的軌道上運行。幸運的是,這並不影響其完成主要科學任務。
自進入木星軌道以來,朱諾號已經對木星內部結構、木星大氣、木星磁場等方面進行深入探測,獲得大量寶貴數據。與此同時,朱諾號還在一次次近距離飛掠木星之際,拍攝了大量驚豔無比的木星照。
這是朱諾號拍攝的木星大紅斑:
這是朱諾號拍攝的木星大氣:
這是朱諾號拍攝的木星南極:
不過,NASA並不滿足於朱諾號現有的累累成果,希望讓其價值發揮到極致,決定延長朱諾號的任務期。實際上,這是NASA第二次延長朱諾號的任務期。
按最初計劃,朱諾號的主要科學任務只持續20個月。2018年6月7日,NASA宣布朱諾號的主要科學任務延長至2021年7月,到時朱諾號將脫離軌道,以受控形式衝入木星大氣焚毀。
現在,NASA為朱諾號制定了拓展任務,再次延長朱諾號的任務期,直到2025年9月或是壽命結束。
據介紹,朱諾號的拓展任務涉及42次額外運行軌道,其中包括近距離飛掠木星北極氣旋,飛掠木衛三、木衛二和木衛一,以及首次探索微弱的木星環。這將使朱諾號成為全面探測木星系統的探測器,並為下一代木星系統探測任務——NASA的歐羅巴快艇探測器和ESA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的實施提供寶貴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NASA的工作人員為朱諾號拓展任務做了巧妙設計——通過多次飛掠木衛,藉助木衛引力節省燃料,同時降低朱諾號運行周期,使科學探測成果最大化。
朱諾號飛掠木衛始於2021年6月7日低空飛掠木衛三,軌道周期將從53天縮短到43天;然後是2022年9月29日近距離飛掠木衛二,軌道周期進一步縮短到38天;再之後,2023年12月30日和2024年2月3日先後兩次近距離飛掠木衛一,軌道周期縮短至33天。